心灵之约感悟精选作文.docx
- 文档编号:25737406
- 上传时间:2023-06-12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8.06KB
心灵之约感悟精选作文.docx
《心灵之约感悟精选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灵之约感悟精选作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灵之约感悟精选作文
心灵之约:
感悟精选作文
“感悟作文”本来是针对长期以来同学们作文无话可说的现状而提出的一个新的实验课题,其宗旨是从根本上解决同学们作文无“源头活水”的问题,其途径主要是让同学们通过观察事物和广泛阅读,直接和间接地面对生活进行深思感悟。
但我们在此关将它提出来的目的,还不是要对它的这一广义的含义进行研究,而只是想与同学们谈谈高考作文怎样有感而发、抒写真情,怎样反映生活、贴近社会,怎样有创新、具有个性特征。
作文是为了表情达意,“情以物兴”、“缘事而发”(刘勰语),写作的源泉是生活。
从感悟触发了写作动机这一作文本质出发,同学们可以把任何一次作文都归属于“感悟作文”的范畴。
当然,高考作文不能直接去感触事物,它需要针对文题,激活感悟,恰切地“调出”生活积累,联系亲身体验,对事物进行回忆性的感触。
如果我们将1999年前后的高考题作个比较,就可以发现,后者无论在行文内容还是在行文体裁上,都全面开放,一改过去对作文条件限制过多的弊端,给同学们提供了充分的自由施展才华、抒发感悟的空间。
同学们,高考作文正朝着更符合作文人文本质、更能体现感悟作文宗旨的方向变革着,让我们努力地通过此关,满怀信心地去赴高考作文这个心灵之约吧
感想性作文
概念阐释
“感悟”顾名思义,有所感触而领悟。
“感悟”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而不断渐进的过程。
在“感”中去“悟”,在“悟”中有“感”,在不断地感悟中逐步地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对生活的认识,这种理解和认识又反过来促使我们更进一步地去感悟。
因此,我们不能把“感”和“悟”截然分开。
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地通过此关,我们根据二者的细微差别,即侧重点的不同,把感悟作文分为两类:
一类是感想性作文,另一类是启迪性作文。
因此,本关所谈的技法对这两类作文均适用,只是为了便于同学们掌握,我们在每一种作文类型中各有侧重,同学们可以前后相互参照。
“感想性作文”是对由接触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情感和思想反应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
在“感悟作文”中,它以“感”为主,侧重写“感”,传达的是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反应”,即“感受”。
技法例谈
(一)确立触感点。
“感”的捕捉和表达是感想性作文的关键和重点。
在高考考场上,触感点的确立有两个阶段。
一是通过读题,激活感悟。
根据文题要求,抓住命题作文的“题眼”,提取材料作文中的文字或图画材料提供的信息点,围绕话题作文所规定的范围,通过联想,打开储满生活积累的素材库,激活感悟,尽情地去感悟,得出无数的“触感点”。
二是筛选和加工,找出那个对自己触动最大、最能唤起写作欲望的“触感点”,然后以这个“触感点”为主线,以这个“触感点”来源的材料为主要内容,构思出感想性作文的框架(当然也可以把这整个感想产生的过程作为作文的思路)。
要求确定“触感点”的内核,即文章要表达的主旨,突出“触感点”的作用。
确立的触感点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真实。
有道是: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不精不诚,不能感人”。
作文要达到以文字感动他人,唤起他人与我们同“感”,就必须抒写真情实感,做到有实感而发,惟真情而发。
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阅卷老师,进而感动他人,唤起读者的共鸣。
二是独特。
“触感点”确立的过程是一个由此及彼的联想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同学们产生联想的触感点——外界事物是相同的,也会由于各人视角、阅历、联想方式、认知能力等的不同导致所产生的感想各不相同。
因此,只要触感点是真实的,感受就是独特的。
三是新颖。
感受的角度新,感受的结果新,才能使自己的高考作文给阅卷老师以春风拂面般清新、独到的感受,而且也更能以真情实感唤起阅卷老师的共鸣。
也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创新、具有个性特征。
四是恰切。
感想性作文写作的成功与否,关键要看同学们的感受与高考题及作文所选材料的内容结合得是否自然恰切。
即:
描述内容要是产生相应思想反应的最自然的充分条件,抒写的思想情感要是由所描述内容引发的必然反应和结果。
(二)根据触发感想的材料类型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行文内容。
1以“虚接触”的事物为触感点的
这一类感想性作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触发感想的虽然是现实中不存在的虚拟的事物,但“感”的内容却是来源于生活,是真实可信的,而虚拟的事物只能作为前提条件。
同学们在明确了前提可能囊括的范围后,抓住一个“感”字,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将自己感受最深、触动最大、关系与前提最契合的点或面作为“感”的内容设置行文即可。
见下面1999年高考作文的例文: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把脑海中那片桂林山水的风光送给邻居那位盲了的哥哥,从此他的心中就有了阳光,有了绿叶,有了河流,有了光明的一切……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把草原上奔跑的马匹,蓝得没有一丝杂色的天空送给躺在床上的爷爷,从此爷爷孤寂的眼中又会燃起光亮,爷爷沉寂了许久的青春又会在他的体内翻腾……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把我童年所有的故事,妈妈温柔的声音,爸爸慈爱的微笑,送给孤儿院的一位和我一样扎着两个小辫的女孩,从此,她的梦里有了童话,有了亲人,有了温馨的风……
我还要索取,我要向爸爸索取与羊群共同生活的乐趣,我要向妈妈索取上山下乡的苦难与幸福,我要向爷爷索取抗美援朝中那一声声激动人心的冲锋号声……
于是我变成了一条鱼,在回忆的河中逆流直上。
我惊喜,我激动,我彷徨,我无助……之后我学会了思索,天真的双眸被染上了浓重的一笔,也许偶尔我还会叹息,但我再也不会掉下脆弱的泪。
我要去过的河流,我会张大眼睛记住发生的所有一切,然后我会把一串串的驼铃声送给每一个梦想撒哈拉的孩子。
凝聚过的,在这一刻升华……
我不会再索取了,因为拥有的已经够多,我要把所有的记忆融解,把所有的一切用心体会,智慧的光,在这一刹那迸现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们不要要求太多,补上生命里最缺憾的一笔,一切便都变得缤纷,只有你的经历与记忆交融,生命之河才奔流不息,美丽才会长驻心底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青春会永驻,历史会长存,梦会永远,心会开阔,世界会更美好……
那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颗沙粒沉入海底,许许多多年以后,有一个孩子,看见了一粒珍珠,在深深的太平洋底闪闪发光
1999年的高考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给定的显然是一个虚拟的供想前提,在“记忆移植”的前提下,我们的想象任意驰骋,可把“记忆”当作是一个概念、理念,也可以当作是一种物质、一种功能。
我们看例文中考生的视角非常独特:
针对人们生活中存在着种种缺憾的现象,扣住“记忆可以移植”的触感点,抒写自己对邻居的盲哥哥、躺在床上的爷爷、孤儿院的女孩、梦想撒哈拉的孩子的关爱之情,表达希望通过移植记忆达到“我”与爸爸、妈妈、爷爷的沟通,经历自己不能亲历、感受自己不能亲感的事,“补上生命里最缺憾的一笔”,使“一切都变得缤纷”,使“美丽长驻心底”的愿望。
可见这位考生的感受已不仅仅停留在记忆的移植上,而是通过写对“平凡人”记忆的移植,抒发了对不完美人生和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要弥补缺憾、使“生命之河”“奔流不息”的愿望,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人生和他人的关注,这就跳出了一般同学或肯定或否定的认识,具有人文性。
2以现实中存在的人或事为触感点的
在这类感想性作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行为、事件的发展过程或细节特点等均可成为触发感想的触感点。
这个触感点或贯穿全文,或在文中画龙点睛,或时显时隐地统摄感想过程和材料,成为写作内容的主线。
汤圆儿
“卖汤圆儿,卖汤圆儿,小二哥的汤圆儿圆又圆……"艾兵欢快地唱着。
“这艾兵大老早地怎么就做上买卖了?
"我莫名其妙地说。
放下书包,我跑到艾兵旁边问:
“喂,你怎么做上买卖了?
"“你看张原,长得又白,穿的衣服又多,跟那又白又圆的汤圆似的!
哈哈哈。
"艾兵说完就大笑起来。
我当时也觉得十分好笑,“这个绰号亏你想得出来。
"“嗯,可不是,我昨天想了一晚上呢。
"艾兵得意地说。
旁边的同学都瞅着张原乐,我当然也不例外。
再看那张原,站在那儿急得连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在咕囔:
“你们呢,你们呢,你们不也有外号吗?
”他的声音很小,但我离他很近,听得十分清楚。
经他这么一说,以前的一件事突然跳进我的脑海:
那是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当时社会上在评论《水浒》。
《水浒》里有个坏蛋叫“高俅",我也正好姓高,所以同学们也这样叫我,叫得我很不好受。
记得当时我也是什么都说不出来,可心里十分地不满。
所以,这件事虽然过去很长时间了,但却不能忘记。
“汤圆儿?
"我小声地念叨着,心里升起一种不平的感觉,看到张原那不痛快的样子,我也觉得很不好受。
我想:
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这样叫人外号,一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很不道德;二是会触痛人家幼小的心灵。
想到这,我冲着笑得最厉害的艾兵说:
“你别叫别人的外号了,让他听得怪不好受的。
别人要叫你的外号呢?
"艾兵听了这话,先愣了一会,然后便也没有再叫,大概他也有过和我一样的体会吧,他脸上浮起歉意,主动约张原一块玩去了。
事情过去了,艾兵没有再叫他的外号,但张原会不会像我那样,也把此事记在心上呢?
——但愿不会,我在这里,也向他道歉了。
这是一篇以“事”为触感点的感想性作文。
文章通过联想,由眼前的所见所闻引起对往事的回忆,同时将往事与眼前事进行比较和映衬,写出了“我”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那么,是什么促使“我”产生联想的呢?
粗一看:
是同学间起外号一事引起“我”思想上的触动,“我”联想到了自己也曾被以外号相称的往事,将心比心,体会此事中张原的心情,意识到给同学起外号是不正确的,于是“我”不仅及时地改正了自己的缺点,还帮助艾兵同学纠正错误。
细细推敲:
全文开篇即对艾兵同学给张原起外号一事以对话形式进行了交代,“旁边的同学都瞅着张原乐,我当然也不例外”,这时“我”还并未有任何反应;直到离他很近的“我”十分清楚地听到张原“你们呢,你们不也有外号吗”的反问时,“我”的神经才被触动——“以前的一件事突然跳进我的脑海”;由此“我”结合自己在曾经的“高俅事件”中的感受进行反思,理解了张原内心的“不痛快”,最后决定帮助他,也帮助给他起外号的艾兵同学,于是作者一系列的思想反应化作具体的行动——解围张原,教育艾兵。
可见真正敲开“我”思想大门的应该是文中人物的语言。
巴金先生《家》中有:
“觉民看见梅的这些举动,起了种种感想。
”这是先生在告诉我们:
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成为触发感想的源泉。
《家》中的觉民是一例,《汤圆儿》中的“我”也是一例。
当然,具体到某一篇文章中时应该看到,事件的过程离不开人物的参与,表现出来的就是人物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等;人物的诸种表现也不是单纯无目的的,这就构成一定的情节事件。
二者相互作用,不可分割。
所以,我们把以人物(包括言行等)为触感点的和以事件(包括局部、整体)为触感点的感想性作文归为一类。
3以物为触感点的
从生命现象看,物有静动之分。
静物包括的触感点可以是其形、色、态及其构成和搭配关系等;“动”物除此之外,还包括其声、生长特性、规律、生命现象特质等。
这类题材,一旦触感点明确了,则一般都应由物及人,通过联想,将主题推而广之。
下面以巴金先生的名篇《海上日出》为例来看看以景物为触感点的感想性材料如何行文。
海上日出
巴金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
那时天还没有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顽强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
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
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景物的构成主要是色彩、形态,色彩千变万化,形态千姿百态,其特定的形、色,及其形色变化的某一过程或全部,都可作为触感点,引出关于宇宙、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未来的诸多感慨,对这个感想的过程进行“感”的真实的描写、刻画和记录,自可完成感想性作文的写作。
《海上日出》就是通过海上观日出的景象描写抒发作者欣喜、感奋、向上心境的名篇。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我们通过巴金先生的遣词用句可以看出,文中描摹的变迁景象时时处处都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吻合。
文中写看日出之始,红霞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过了一会儿露出小半边脸的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终于冲破了云霞,顽强跳出了海面”;太阳即使躲进云里、被很厚的云片遮住,阳光也“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慢慢透出重围”。
可见,太阳在升起的过程中不正有一种不畏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吗?
这“庄严”、“灿烂”、“壮观”的日出奇景怎会不构成伟大的奇观?
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既是作者对“奇观”的肯定,也是作者内心思想感受与眼前景物特征相融合的自然流露,体现了这一类“感想性作文”情由景生、景助情发的特点。
从上可以看出,在写作以景物为触感点的感想性作文时,必须对景观作细致的描绘,把握住思想感情的基调,以所抒写的情感内容设置景象的发展变化。
再看一篇例文:
大漠中的生命先锋
沙漠,不知创造出多少幅令观赏者凝眸驻足的迷人画。
一望无际的金黄世界,你看不到风沙弥漫,只感到是那么安定纯静:
几峰昂首踯躅的沙驼,传来悦耳的丁冬驼铃声;夜幕上硕大如磐的月轮,令人憧憬起童话中的意境;在晨晖中跳动的朝暾又令人感到无限的温馨……这只是作家和画家笔下的沙漠。
沙漠,不知创造出多少万古流传的浪漫诗篇,诸如陈子昂的“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王昌龄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李白的“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张籍的“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李贺的“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虽然在这里我们会领略到比任何一幅图画都更深邃的壮观悲凉之意蕴,这毕竟只是诗人眼中的沙漠,所产生的只能是审美的错觉。
沙漠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有沙漠里的生命才知道得最深刻。
对于这里的生命来讲,沙漠从来就没有诗情画意可言,而是意味着罕见的艰难;残酷的生存威胁与随时的毁灭,意味着无边的荒寂、贫瘠的沙漠。
因而,我们不能不说,能够在沙漠中得以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诸如沙棘、怪柳、仙人掌、光棍树等等。
然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在北京林学院进修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师向我讲起的一种很小很小的植物。
它一生中没有固定生处,亦无固定的死所,沙丘上的每一个脚印、沙坑、驼迹,都可能是它的临时驻地。
它追随着太阳的走向,从日出开始,在大沙漠中不停地移动、奔波、跋涉到日落。
因而,人们称它为走日兰。
也许它并没有什么神圣的目标,命运也注定了其毕生也走不到太阳的身边,但是,它却像负了什么使命,矢志不移,忠贞不渝,永远向着光明前进,永远也不停止自己追求的脚步,移来移去,却仍是永远厮守着这片荒凉的热土……每当我记起那位老师向我讲起的走日兰,便想起了那些在大漠中奋斗的石油工人、边防战士、航天试验基地的人们;同时也想起了为绿化沙漠而在西北探索了一生的那位白发苍苍的林学院老师,正是他们在沙漠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啊,走日兰,如果说能够在沙漠中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那么,你当是顽强生命中的一族先锋。
走日兰,你虽然生长在大漠沙原中,虽然在植物志上我没有找到你的名字,但你却又是时时在我的身边,你早已成为我心中的夸父。
但愿在你走过的地方也能够生长一片片盛开着的烧天邓林,把那些在沙漠中跋涉着的人生之旅辉映得更加绚丽红火。
这是一曲以物为描写对象和触感点而吟出的生命的颂歌。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章中经历了由物→联想→认识→再联想→再认识→再联想→歌颂的多次被触动的过程。
首先,作者的视野放在沙漠上,由沙漠而想到一幅幅“迷人画”,此时作者眼中的沙漠“只是作家和画家笔下的沙漠”。
之后自然想到“诗人眼中的沙漠”,想到古代诸多诗人面对同一物(沙漠)的感受(诗句)不同,或凄美,或壮美,或婉约美。
由此,作者有了第一次认识:
如果用这些诗与画的描述来认识沙漠,“所产生的只能是审美的错觉”,“沙漠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有沙漠里的生命才知道得最深刻”,“能够在沙漠中得以生存的都是顽强的生命”。
这是作者对沙漠中生存的顽强生命力的肯定,也是为后文赞美“生命先锋”做铺垫。
作者接着又以最能体现沙漠中顽强生命力的“很小很小的植物”——走日兰为触感点,展开联想,想到在沙漠中生存、与走日兰有着同样顽强斗志的奋斗的人们。
最后推物及人,对沙漠中跋涉着的绚丽辉煌的“人生之旅”进行歌颂,将“沙漠中的生命先锋”定格,吟唱出一曲生命的赞歌。
在这篇以“物”为触感点抒发“感想”的作文中,作者前半部分通过逆向联想引出了“顽强生命”的象征——“走日兰”,后半部分通过相似联想由“走日兰”而想到“大漠中的人”,借助物与人相似的精神、品格,扣住题眼,针对两种“生命先锋”,吟出了作者内心对特定环境中生命的深刻感受。
这样的联想和构文方式在高考作文时同学们不妨借鉴。
1991年的高考小作文题目是把圆想象成另一个物体,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并且要求①不要把圆想象成满月进行描写;②以一个圆的想象物作为描写重点,不要以陪衬“我”作为描写重点;③写成一个画面或一个镜头、一个场景,不要写成故事。
显然题目对作文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对想象的范围和方向做了非常具体的要求。
请看当年的一篇作文答卷:
圆圆的人群
“打架啦!
”随着一声喊叫,骑车的下车,走路的停步,呼啦啦的围成一个圆圆的圆圈,观赏这不可多得的格斗。
这个“圆”出奇的标准,像是用圆(规)画出来的一样。
人们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不偏不倚。
这个“圆”还有一个显着的特点,那就是随时地有条不紊地移动,但总以格斗者为圆心,以不伤害自己而又看得最清楚的最佳距离为半径。
这圆圆的人群中竟没有一个越轨者。
“闲事少管嘛”,就是这个圆的哲学。
这位同学选取了写“人”的角度,抒写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圆滑世故的处世哲学的感慨。
那么,文中这个圆滑世故的“圆”怎样与文题中的“圆”衔接而由“圆”及“圆滑”的呢?
那就是巧妙地借助“圆”的形为触感点,设置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围观打架的场面,将其中围观人群组合成一个与他们头脑中的“圆”同样标准的“圆”形,从而以有形的“圆”写到头脑中无形的“圆”,并与人们“不偏不倚”的“位置”、“有条不紊”“移动”的表现,时时提示和印证这位同学的感受,触感点真实、独特、新颖、恰切,想象合理。
启迪性作文
概念阐释
“启迪性作文”是对由接触外界事物后顿悟和启发的过程和结果而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样式。
“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启迪性作文侧重记录顿悟和启发的过程,注重顿悟和启发的结果对他人的指导和启迪作用。
如果说感想性作文是以情感人的话,那么启迪性作文就是以理服人。
启迪性作文和感想性作文虽然同属感悟作文范畴,但却各有侧重。
感想性作文以“感”为主,启迪性作文更侧重“悟”。
感想性作文囿于个人所感的范围,“感”的内容主要指思想感受,也涉及到认识,但往往停留在浅层,即情感触动的感性认识阶段,表现为“点”的作用;而启迪性作文则突破了作者个人的适用范围,“悟”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是深一层次的理性思考的结果,如道理、准则、原则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可以为人提供借鉴,表现为“面”的作用。
当然,“感”和“悟”是互相渗透的,即感即悟,随感随悟,相对于同一对象而言,它们表现为认识的两个阶段。
技法例谈
(一)确立触悟点。
感想性作文和启迪性作文,一个侧重“感”,一个侧重“悟”,为了以示区别,我们将前者的感悟点称为“触感点”,而将后者的感悟点称为“触悟点”。
启迪性作文触悟点的确立与感想性作文的触感点的确立大致相同,请同学们参看前文。
(二)根据触悟点来源的材料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行文文体和写法。
1以现实中存在的人或事为触悟点的,一般可选择记叙性文章,如记叙散文或小小说等文体。
在写作时,必须根据确立的触悟点来设置情节、安排人物(或者说人物的命运),人物的“感悟”一般在结尾“画龙点睛”,最高明的写法是让人物的感悟贯穿整个情节,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1]选择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性文章,一般应以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等为描写对象,透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心理来折射社会现象,抒写作者对人生等的认识和感悟。
人物描写手法和写作手法的应用,对启迪过程起的提炼和描写的作用,对启示和感悟的得出起的渲染作用,均是不可忽视的,在这方面尚可遵循平时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写作技法。
地震给学生上的课
霍忠义
1997年12月5日9时45分,陕西泾阳发生4.8级有感地震,西安市在同一瞬间震颤。
某大学校园4楼的两间教室。
教室一。
一位白发的老教授正在给学生讲课。
大楼摇了一下,所有的学生连同教授的身体都摇了一下。
这些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学生对地震没有一点点感性认识,他们都以为那是爆破引发的颤动。
教授的心一惊:
“可能是地震。
”他张口时却说:
“请同学们有序地离开教室,到教学楼前的空地集合。
”学生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鱼贯而出。
教室二。
一位打扮入时的女教师正在给学生讲《人生哲理》。
大楼摇了一下,所有的学生连同老师的身体都摇了一下。
女教师大惊,喊了一声:
“地震啦!
"率先冲向门口。
至于她身后的学生如何乱作一团,她不得而知,只感到一股强大的人力推挤着她向下奔……
所有的人都集中到楼前的空地上,学校领导清点人数:
只有老教授未下来。
领导大惊,赶忙派人回楼上去找。
正在这时,老教授出现在楼口,镇静得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同学们一齐欢呼着来围住他。
细心的人发现:
他手里还提着一双高跟鞋——那是女教师为便于逃跑踢脱在楼道的。
事后清查得知:
老教授和他的学生们安然无事,而女教师的那个班:
有三名女生崴了脚,一名女生跑掉了鞋跟——当然,这里面还没有包括那双跑丢的鞋子。
地震给学生上了一课,让他们学到了大学4年乃至一生都不易学到的东西:
危险彰显人格。
后来据地震局的同志讲:
这种小地震根本不会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但它却在许多人的心中掀起波澜——或惊恐,或感叹,只是至今人们不知道老教授当时想什么。
我想,和平岁月有时还需要有点小地震。
这篇文章选自《八小时以外》1999第11期。
作者紧紧扣住标题中的“上的课”,以“课”为触悟点,巧妙完成了由通常意义的学校课堂向人生课堂的过渡。
行文以人物的言行为描写对象,借助于对比手法,将老教授与女教师对地震的反应、面对突变的做法及事情的结果等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对比:
白发老教授镇定从容,时髦女教师慌忙逃命(“惊”“冲”“踢”);白发老教授是在学生“鱼贯而出”安全离开后出来的,而时髦女教师却是率先冲出的……文中尤具讽刺性的两个细节是:
就是这样一个不顾自己学生安危的女教师,在事发当时恰恰正在大谈《人生哲理》;又恰恰是最后出现在楼口的老教授手中提着那位女教师情急时“踢脱”的一双高跟鞋。
在危险的紧急关头,人格的魅力彰显得一清二楚,读后令人不禁要从内心发出危难显人格的感叹,也不禁要对女教师大喊一声:
你可以不懂地震,但不可以不懂责任和人格。
“危险彰显人格”是作者“悟”到的道理,也是行文的主旨所在。
就是要借助“地震”的契机,通过两个人物截然不同的反应和表现,给学生、更给生活于“和平岁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灵 感悟 精选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