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0课 过秦论拓展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 文档编号:25728453
- 上传时间:2023-06-12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20KB
高中语文 第10课 过秦论拓展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 第10课 过秦论拓展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0课 过秦论拓展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10课过秦论拓展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10* 过秦论
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4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 烈:
功业。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
可靠的。
C.焚百家之言言:
言论,文中指著作。
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
次序。
答案:
D
解析:
D项,“序”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排列座次。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B.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C.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
答案:
D
解析:
A项,“明智”,古义,有见识有智谋;今义,懂事理,有远见,想得周到等。
B项,“自若”,古义,像原来一样;今义,镇静自如,毫不拘束。
C项,“迁徙”,古义,被征发;今义,迁移。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为”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为桂林、象郡 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③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④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A.①②⑤相同,③④⑥不同。
B.①⑤⑥不同,②③④相同。
C.①②④相同,③⑤⑥不同。
D.①②③不同,④⑤⑥相同。
答案:
A
解析:
①②⑤⑥都是“把……作为”,③④都是动词,认为。
二、阅读鉴赏(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贾谊论
[宋]苏 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惜乎!
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
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
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
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将之荆,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
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
“王其庶几召我。
”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
公孙丑问曰:
“夫子何为不豫?
”孟子曰:
“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
而吾何为不豫?
”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
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
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贾生,洛阳之少年。
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
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
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有远举之志。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
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
呜呼!
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
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
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
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
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 负:
具有。
B.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申:
表明,申述。
C.是亦不善处穷者也穷:
贫穷。
D.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特:
只。
答案:
C
解析:
C项,“穷”,逆境。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A项,“其”,①代词,那;②副词,表推测语气。
B项,“之”,①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助词,的。
C项,“以”,①介词,因;②连词,来。
D项,“而”,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谊有着出类拔萃的才能,虽没能完全实现自己的志向,但能遇上汉文帝这样的贤明君主,可以说是没有什么遗憾的。
B.作者认为贾谊没能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关键是贾谊太性急缺乏耐心,不能等待和忍耐,借此劝诫贾生式的人,要自爱其身,要善于自用其才。
C.从本文的主旨看,作者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总结了许多类似贾谊的人的教训,得出“并非人才难得,而是自己如何得以把才能发挥出来才是最难”的道理。
D.因作者同贾谊的境遇极为相似,可见本文明论贾谊,责其才大而量小;其实是以贾谊的教训而自勉,告诫自己要善于处世才能实现自己的志愿。
答案:
A
解析:
A项,概括分析不正确,贾谊不是“没有什么遗憾”,而是遗憾没有施展自己的才能。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每小题3分)
(1)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
(2)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3)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答案:
(1)我看过贾谊的议论,如像他所说的那样,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汉代?
(2)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3)贾谊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能有余而见识不足。
解析:
第
(1)句翻译的重点是“何以”,宾语前置;第
(2)句、第(3)句都是判断句,第
(2)句“……者,……也”表判断,第(3)句“……也”表判断。
此外,词语方面,“愚”,我;“虽”,即使;“若”,像;“识”,见识。
参考译文:
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
可惜啊!
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
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的万分之一,未必都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过贾谊的议论,如像他所说的那样,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汉代?
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被重用而抑郁死去。
那么如果天下没有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
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
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接洽,接着又派学生子夏去申述自己的意思。
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殷切。
孟子离开齐国时,在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
“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
”君子不忍心离开他的国君,感情是这样深厚。
公孙丑向孟子问道:
“先生为什么不高兴?
”孟子回答:
“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
我为什么要不高兴?
”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无微不至。
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
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用来决定吕、刘两家胜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
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
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
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
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绪紊乱,十分忧郁愤懑,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
此后又因经常感伤哭泣,最终过早地死了。
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
谋略一旦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用呢?
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
唉!
贾谊志向远大而气量狭小,才能有余而见识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
所以不是非常英明智慧、不受他人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发现了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
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
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尽的评论。
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
而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第10课 过秦论拓展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10 拓展 作业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