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控规指标体系构建.docx
- 文档编号:25723873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91KB
旅游景区控规指标体系构建.docx
《旅游景区控规指标体系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景区控规指标体系构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景区控规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景区控规指标体系构建
3.1旅游景区控规指标体系构想
3.1.1旅游景区控规控制要寨构成
(1)旅游系统构成分析从系统论出发,旅游应视作一个系统,它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媒介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系统,
其构成要素有:
旅游主体一一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目的地,旅游媒介—旅游企事业机构。
旅游系统是由直接参与旅游活动的各个因子相互依托、相互制约形成的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圈。
旅游者要素包括就业状况、个性特征、收入、媒体-休闲时间、教育水平等因子:
旅游企事业要素集,包括从事信息、交通、服务、环境保护、开发、经营、科教、文化的企业和事业机构:
旅游目的地要素集,包括自然要素、基础设施、服务设施、项目设施、社会文化要素。
从空间表现形式来看,旅游系统是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通道相互
作用的一个空间系统。
按旅游功能分析,旅游系统则包括四大组分即客源市场(需求)子系统、旅游目的地(供给)子系统、支持子系统和出游子系统。
1旅游规划的系统构成
旅游系统规划是以旅游系统为规划对象,在对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这对供需关系以及与这对关系有紧密联系的支持系统和出游系统诸因子调查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出全面的、可操作性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细则。
其基本思想是:
以客源市场系统为导向,以旅游目的地系统规划为主体,以出游系统为媒介,以支持系统为保障,利用反馈系统来监控。
2旅游景区控规的控制要素分析
旅游景区本身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其控规需要在各个单方面内容控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方面控制的相对重要性,解决好旅游景区的“保护性”开发问题。
如果把旅游者的进入作为外部动因考虑,旅游景区控规系统则主要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内的各构成要素进行合理的开发控制,为旅游企事业集合提供经营管理的科学依
据,从而形成对旅游者的长效吸引力。
对于一个具体的旅游目的地,主要由游憩活动、环境、设施及其支持系统(交通、饮食、住宿等)组成。
旅游景区控规以控制指标为管理的主要依据,因此应从资源、活动、环境、设施等四个方面的进行指标体系构建。
这里所提到的旅游景区资源具体来说是指旅游地资源,不包括客源市场、旅游
服务及旅游服务设施等要素[46],是一定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生存发展的基础,其数量多少、质量优劣决定了旅游景区的特色和吸引力的强弱,其损耗速率有无超越自然或人为更新速率则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性,因此旅游景区控规应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
即以确定旅游资源的保护级别为基础,从而制定相应的保护开发措施。
旅游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享受旅游经营者所提供的棍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导游以及旅游线路设计等服务。
具体到一个景区来讲,旅游活动则主要体现为游憩活动【州,景区通过各类功能用地和其所承担项目的提供使游憩活动落实在景区空间中。
另一方面,景区环境却常常受到游憩活动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土壤、动植物、水环境、空气品质、环境卫生、景观风貌以及文化环境等方面。
因此,旅游景区控规应主要通过土地使用、游赏项目等因子对旅游者的游憩活动进行控制。
环境是游憩活动发生和景区发展的空间基础,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动植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稳定性等都影响游憩活动的选择和开展.同时,旅游开发经营和游憩活动又会对旅游景区敏感脆弱的环境系统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因此,旅游景区控规必须以保护环境系统稳定性为准则,游憩环境容量是调节两者关系的重要指标。
除此之外,景观风貌、环境卫生等因素也是环境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
旅游设施是游憩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媒介,为旅游者游憩、观光以外的活动提供服务所需的物质条件,是旅游经历的必要支撑,也是旅游消费结构中的主体。
旅游设施包括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两大类。
旅游景区控规对旅游接待设施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对游客中心、购物点、餐饮点、住宿点等建筑实体的建造控制。
另外,对旅游接待设施、导引设施、交通、环卫等提出定量配置控制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于给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控制可按照城市控规的标准和规范进行。
旅游景区控规建立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市场和产品定位基础之上,该层面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深化资源保护、游憩活动、环境质量、设施配套等方面的“保护性”开发内容,即通过“控制建设、突出保护”来协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
矛盾”,最终解决这一风景区控规研究的核心问题。
3.1.2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
即指标体系能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旅游景区控规的内涵和目标,避免因不同方面价值观的冲突而导致的指标取向片面性,真正实现旅游景区保护与开发的全面协调。
在深入研究旅游景区控规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构建既能全面反映系统总体特征,又层次分明的指标体系。
(2)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最终用于旅游景区控规的编制,指导旅游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开发行为,规范和引导景区未来发展的方向,这就要求指标应有可测性和可比性,且内容简明、描述准确。
(3}明确性:
指标受到文化、经济、生态等多项因素的影响,由于确定过程中的随机性和某些指标内涵的模糊性,易使指标筛选因过分追求全面性而使部分高度相关指标重复或内涵重叠。
指标体系构架应以明确指标内涵、合理组配指标为前提.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指标体系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量化的控制指标提供严格的硬性控制标准,描述性指标作为开发建设的原则导引,使规划具有一定弹性,两者相结合强化了可操作性。
3.1.3指标体系的提出
(1)旅游景区控规实践中的指标分析
对收集到的旅游景区控规10余项实践项目和5篇相关文献中所涉及的指标进行统计可知,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容积率、建筑限高、绿地率、停车位、接待床位、建筑面积等指标出现的频率较高。
另外,对配套设施、旅游容量、景观控制等指标有所涉及,如表3-1所示:
裹3-1旅游景区控规常用指标统计分析
由上表可知,当前旅游景区控规实践中的控制指标大多是直接将城市控规的指标进行平移,主要集中在对建设开发强度的控制,对旅游景区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控制鲜有提及。
尽管对建设开发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景区环境的保护,但对旅游景区这一脆弱性资源来讲其保护力度和深度远远不够。
旅游景区的主要功能是展示给旅游者一个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旅游环境,因此旅游景区控规指标体系应
突出和强化旅游要素的控制。
C2}旅游控制要素分析
旅游控制要素作为旅游景区控规要着重体现的内容,主要是对旅游客体对象及其展示和旅游行为的控制,是旅游景区控规的灵魂所在。
在深入分析旅游景区的基本特征和旅游景区控规控制要素构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旅游控制要素主要包括景物保护、风景游赏、景观风貌、旅游行为引导等方面。
①景物保护控制
景物体系是旅游景区特色和吸引力强弱的基础,景物保护是对旅游景区生命线的维持,包括旅游景区中自然和人文景物的保护,尤其要强调对景物所在环境的保护。
旅游景区内资源价值高低不同,要求对其进行不同级别的保护,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4级保护区困。
另外,也可依据保护对象的种类及其属性特征,并按土地利用方式,对风景资源进行分区保护,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及发展控制区。
分级或分区的划分及保护规定可参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的相关条例,不再赘述。
②风景游赏控制
风景游赏控制针对景区资源的可游览、可欣赏且易破坏等特点,对游赏活动提出控制要求。
主要从旅游容量和游赏项目两方面进行控制。
旅游容量也称旅游环境容量或旅游承载能力,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如环境美学价值的损减、生态系统的破坏、环境污染、舒适度减弱等过程)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它通常表现
为一种“阐值”,超出阐值将影响旅游环境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491;游赏项目是在旅游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娱乐休闲活动及其方式,同一用地性质的地块可进行多种游赏项目的选择,具体游赏项目的引导控制可使景区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③景观风貌控制
景观风貌控制主要针对景区内在生态质量的下降和外在的视觉污染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包括植被类别、植被覆盖率、景观分区、焦点景观、观视点、观视廊道、景观主朝向、规划意境等方面的控制。
植被类别和植被覆盖率是衡量旅游景区生态系统稳定程度的重要参数,植物群落成份越丰富、结构越复杂、植被盖度越高,抵抗外界干扰的和同化的能力以及遭到破坏后的自我恢复能力就越强.景观分区是在景观美景度和景观敏感度分级的基础上,分为一级、二级及三级景观区【印,川。
焦点景观指景区内集聚旅游者视线的景观,是组织景观结构重要影响因素。
观视点是展示景区景观的载体,常选择景观制高点作为观景点,合理的观景点选择可使景区以最优美的姿态展现给旅游者。
观视廊道是观视点与焦点景观之间形成的视线通道,要求通畅且视域宽广。
景观主朝向即景观主要向旅游者展示的一
面的方向,分南、北、东、西、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等八个方向。
规划意境是景观给旅游者的一种心理感受,可分为:
奇、旷、秀、丽、闹、静、幽、悠、雅、野等。
④旅游设施控制
游览设施控制包括接待设施和导引设施的控制。
接待设施配备主要是对游客中心、住宿、餐饮、购物等的配置要求,其指标选取的依据是旅游设施系统规划所确定的游人数量。
导引设施包括标识物、解说牌、广告牌等的配置要求。
旅游景区控规主要解决各种设施的种类、数量及其空间分布问题。
游览设施配备的原则,要与需求相对应。
既满足游人的多层次需求,也适应设施自身管理的要求,并考虑必要
的弹性或利用系数,合理协调地配备相应类型、相应级别、相应规模的旅游设施。
(3)指标体系的构成
在旅游景区控规实践中的指标统计和旅游控制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研究和实地调查,提出旅游景区控规指标体系框架。
该体系由保护游赏、用地使用、环境质量、建筑建造、设施配套五大主题构成。
①保护游赏控制
包括景物保护控制和风景游赏控制。
②用地使用控制
用地使用控制包括土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两方面。
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面积、边界范围、地形等作出的规定,包括土地使用性质、土地使用的相容性、用地边界、用地面积等。
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并重的前提,寻求土地使用过程中生态保护建设、经济环节与地域环境特色塑造等
景区文化底蕴的整合,进而促进形成良好环境的土地利用。
土地使用性质按用地分类标准规定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土地使用相容性通过土地使用性质宽容范围的规定或适建要求,为规划管理提供一定程度的灵活性。
环境容量控制主要是对景区用地所能容纳的建设量作出合理规定,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
容积率为空间密度的控制指标,反映一定用地范围内建筑物的总量;建筑密度为平面控制指标,反映一定用地范围内建筑物的覆盖程度;绿地率表示绿地占景区建设用地的比例,反映用地内环境质量和效果。
③环境质量控制
旅游景区环境质量控制由景观风貌和环境卫生两大主题构成。
环境卫生控制通过制定相应的环境卫生标准,防止旅游开发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包括水质标准、空气污染指数、噪声振动等允许标准值、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回用率、清洁能源利用率等。
④建筑建造控制
建筑建造控制是对建筑物布置和建筑物之间的群体关系所作出的必要的技术规定。
其控制内容为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等。
另外,‘结合景区景观设计进行的建筑设计引导也是建筑建造控制的重要方面。
建筑设计引导是依照美学和空
间艺术处理原则,从建筑单体环境和建筑群体环境两个层面对建筑设计和建筑建造提出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
其中,建筑单体环境的控制引导,一般包括建筑风格形式、建筑色彩、建筑体量等内容。
建筑色彩一般从色调、明度和彩度上提出控制引导要求;建筑体量一般从建筑竖向尺度和建筑横向尺度(或建筑平面对角线)以及建筑形体三方面提出控制引导要求;对标志性建筑、解说牌和标识等建筑小品的控制则规定其布置内容、位置、形式和净空限界;建筑群体环境的控制引导即是对建筑实体围合成的景区空间环境及其周边其他环境要求提出控制引导原则,一般通过规定建筑组群空间组合形式、建筑轮廓线示意等达到控制景区空间环境特征的目的。
⑤设施配套控制
设施配套是旅游者旅游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即对景区内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定量配置要求。
基础设施主要是对交通活动、环卫设施等的配套控制。
对交通活动的控制内容为:
交通通行方式、出入口方位及数量、停车位数量和游径选线。
游径选线强调对现有通道(如河流、小溪等)的利用,为修建性详细规划道路设计提供依据。
环卫设施的配置主要是对公厕、垃圾桶等的配置要求。
在以上五大主题分析的基础上,拟建立下列指标体系,共计46个指标。
(表3-2
所示)
①保护类别:
依据保护对象的种类及其属性特征,并按土地利用方式,时风景资派进行分区保护,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及发展拉例区.
②景观分区:
景观分区建立在景观美景度和景观歇感度评价的基础上,分为一级、二级及三级景观区‘清沽能A利用率:
主要以是否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来衡童。
建筑平面最大对角线尺寸:
用以控制单个建筑的面宽和水平方向的体圣,最大限度地限制过大建筑对景观的影响,可减少建筑时山体景观的遮档。
建筑组群空间组合形式,一般运用具体的图示方式进行示意表达.交通通行方式:
选择牟行还是步行方式。
3.3控制指标的分类
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将控规指标分为规定性和指导性两类,借鉴这一分类方法,将旅游景区控规体系分为基本控制要素和选择控制要素两类,前者适用于所有景区控规或景区内每一地块控制,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后者是可以根据景区特色和实际需要选择采用的要素。
3.4规划控制的方式
针对不同用地不同的保护和开发过程,应采用多手段的控制方式,包括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及景观设计引导四种控制方式。
(1)指标量化的控制方式是指通过一系列控制指标对景区建设用地进行定量控制,如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
该控制方式主要适用于景区内接待服务设施较集中的用地控制。
(2)条文规定的控制方式是指通过系列控制要素和实施细则对景区用地进行定性控制,如保护级别、用地性质、景观分区及一些规划要求说明等。
该控制方式的适用范围是:
当对规划地块作保护级别、使用性质等规定或提出其他特殊要求时采用。
(3)图则标定的控制方式是指用一系列控制线和控制点对用地和设施进行定位控制,如地块边界、焦点景观、建筑后退线、解说牌等。
该控制方式适用于需要对规划地块的划分和建筑及设施的布置作出标示时采用。
(4)景观设计引导控制方式是指通过一系列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甚至具体的形体空间设计示意,为景区实施保护性开发提供管理准则和设计框架。
如建筑色彩及形式、建筑群空间组合形式以及地块内其他典型景观的设计要点等.该控制方式的适用范围:
在景区重要景观地带和保护地段,为获得高质量的景区空间环境和保护景区特色时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景区 指标体系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