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城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docx
- 文档编号:25714360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5.19KB
丽水城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docx
《丽水城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丽水城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丽水城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
丽水城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
(2006-2020)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地理位置
丽水市城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丽水市莲都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3′~120°01′,北纬28°19′~28°33′。
东南界青田县,东、西南、西、北分别与莲都区的黄村,碧湖,高溪、丽新、老竹,太平、仙渡、双黄等乡(镇)接壤。
涉及丽水市林场,以及紫金、万象、岩泉、白云、富岭、水阁等6个街道,联城镇、区林场的113个行政村(林区),总面积559050亩。
1.2自然概况
1.2.1地质地貌
丽水市城区地处浙南中山区,属洞宫山脉,大地构造为浙东南褶皱龙泉-遂昌断隆,出露地层为侏罗纪、白垩纪,并被火山喷浆岩和沉积岩所覆盖,即岩层主要为火山碎屑岩、紫色泥质岩、砂岩与含砾砂岩。
境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四周群山起伏,中部陷落盆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最高点太山海拔1073米,最低处海拔38米。
1.2.2土壤条件
土壤有红壤、黄壤、潮土、水稻土等4个土类,以地带性土壤——红壤为主。
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多种土壤为发展多种类、多品种的植物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
1.2.3气候水文
丽水市城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2~18℃,年平均降雨量147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5~85%,年平均日照时数1783.2小时,日照率40%。
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气温-8.2℃,风向多为东南风或西北风,无霜期255天。
境内河流均为瓯江水系。
主流瓯江干流——大溪自西南从云和县入境,往东北贯穿中部,折转东南出境至青田,主要支流有好溪、宣平溪、小安溪等山溪性河流,多峡谷,源短流急,径流量大,滞洪时间短。
1.2.4森林植物资源
境内森林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6.6%(注森林覆盖率的计算已扣除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中的森林面积),森林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浙南中山槠栲樟楠常绿阔叶林分区,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有:
针叶林(马尾松林、黄山松林、国外松林、杉木林、柳杉林、柏木林、水杉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林,马尾松、甜槠、木荷林,马尾松、青冈、甜槠林,黄山松、甜槠、褐叶青冈林)、常绿阔叶林(甜槠、木荷林,褐叶青冈、甜槠林,褐叶青冈林,香樟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褐叶青冈、甜槠、短柄桴林)、落叶阔叶林(枫香林、枫杨林、银叶柳林、南川柳林、苦楝林、朴树林)、竹林(毛竹林、刚竹林、早竹林、雷竹林、云和哺鸡竹林)、灌丛(檵木、芒萁、映山红灌草丛)、经济林(柑桔园、桃园、油茶园、杨梅园、茶叶园、李园、枇杷园、柿树园)等。
植物区系属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区,区内有木本植物82科246属558种,苦槠、甜槠、青冈、小叶青冈、褐叶青冈、石栎、硬斗石栎、木荷、红楠、华东楠、刨花楠等常绿阔叶乔木树种为地带性森林植被的建群种;冬青、杨梅、虎皮楠、秃瓣杜英等常绿阔叶乔木树种,以及枫香、南酸枣等落叶阔叶乔木树种为伴生种。
南方红豆杉、钟萼木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榧树、香樟、香果树、榉树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城区范围有挂牌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314株,其中10株以上的有马尾松127株、香樟70株、南方红豆杉40株、枫香22株、苦槠13株、豹皮樟12株。
1.2.5土地资源
丽水市城区土地总面积559050亩,其中林业用地375678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7.2%;非林业用地183372亩,占32.8%。
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60044亩(用材林144975亩,防护林87239亩,特用林33858亩,经济林93972亩),未成林造林地1714亩,灌木林地12370亩,无立木林地963亩(采伐迹地56,火烧迹地907亩),宜林地548亩,苗圃地39亩;非林业用地中待退耕还林的农地98亩,其他用地183274亩。
1.2.6森林生态资源与环境现状评述
丽水市城区森林生态资源与环境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境内森林覆盖率较高,空气环境质量与地表水水质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国家Ⅱ类标准,总体生态环境良好。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产业基地为主的丽水市城区的南城,今后部分林业用地不可避免地将转换为建设用地,加之产业集中,存在着工业粉尘、费水、费气等污染的潜在威胁,森林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二是现状森林生态资源中针叶林景观(马尾松林景观为主)多,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少,林相单调,景观效果差。
地带性森林景观——常绿阔叶林景观面积占生态景观林的比重为3.3%,落叶阔叶林景观占0.1%,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占2.8%,竹林景观占3.1%,灌木林景观占3.3%,而针叶林景观占62.7%,经济林景观占24.7%。
三是森林群落结构简单,地带性森林景观的建群种少,枯枝落叶层薄,森林生态功能脆弱,防灾减灾能力差。
大面积的针叶林不仅对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作用小,造成大量的养分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溪沟中,而且易受松材线虫病和马尾松毛虫的危害,也极易发生森林火灾,造成城区生态环境恶化,森林游憩保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诸多功能丧失,有待改造提高。
四是城区有无立木林地963亩、宜林地548亩、待退耕还林的农地98亩,这些土地为生态景观资源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1.3社会经济状况
丽水市城区由大溪分隔成南北两片,北片城区为老城区,南片城区为新开发的区域,城区主导产业为生态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及生物医药、化工洗涤、绿色食品等。
莲都区历史悠久,隋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建处州,莲都区为处州府治所在地。
1949年10月设丽水专区,2000年撤销县级丽水市,设立莲都区。
2000年7月19日撤销行署建制,设丽水市,辖莲都区、龙泉市和青田、缙云、云和、庆元、遂昌、松阳、景宁7县,市政府驻莲都区。
莲都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浙南闽北交通枢纽。
区域面积1502.10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街道)、369个行政村,总人口37万。
改革开放以来,莲都区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2004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5.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9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95亿元,外贸出口总额2.69亿美元。
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18亿元,农业总产值12.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47元。
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也有了较大改善。
金温铁路贯穿境内,与温州机场和万吨级海港紧紧相连。
金丽温高速公路已通车,丽龙(泉)、龙(游)丽高速公路现在建设中。
近年来,市政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着力打造“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形象,逐渐把丽水莲都区建成一个集区域性教育中心、医疗中心、交通枢纽、商贸物流、特色文化、旅游胜地等六大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
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育“两基”得到巩固,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区域特色文化的创建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充分挖掘丽水摄影、巴比松油画文化和黄帝文化、剑瓷文化、石雕文化、华侨文化、畲族文化的内涵,整合形成了绿谷文化。
丽水是中国第一个“摄影之乡”,摄影等文艺创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中国摄影艺术展未来10年、连续五届将在丽水举办。
丽水市莲都区资源丰富,极具发展潜力。
以纳爱斯为代表的地方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以竹木加工、电力、钢铁、采矿、医药、造纸、鞋革、羽绒、机械、五金为支柱的特色工业体系。
食用菌、水干果、茶叶、高山蔬菜等绿色食品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产品不断集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安定,生活环境日益完善。
全区围绕把丽水培育成浙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城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朝着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第二章 规划总则
2.1规划依据
2.1.1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 退耕还林条例;
● 城市绿化条例;
● 森林防火条例;
●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2.1.2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
● 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
● 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1996);
● 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 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
● 林业行业标准《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99);
● 浙江省地方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DB33/T379.3—2002);
● 浙江省地方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DB33/177-2005);
● 浙江省地方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DB33/T379.4—2002);
● 《浙江省生物防护林带建设技术规范》(试行);
2.1.3 相关规划
● 《浙江省阔叶林发展工程规划纲要》;
● 《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 《丽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 《丽水市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 《丽水市区旅游发展规划》(2005~2020年);
● 《浙江丽水瓯江干流(玉溪~开潭段)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2005~2020年);
● 《丽水市莲都生态区建设规划》(2003~2018年)。
2.1.4政策文件
● 《退耕还林、阔叶林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浙江省财政厅、林业厅浙财农[2004]135号);
● 浙江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万里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浙林造〔2006〕19号)。
2.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总面积为372.70平方公里。
2.3规划指导思想
以展示山水森林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质量、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培育安全、优美的生态景观林为理念,以城市森林学、森林生态学、地植物学、景观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景观林自然演替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在保护现有生态景观林基础上,采用“封育、新造、改造”等措施,建设多类型、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生态景观林,发掘地域历史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丽水市打造“浙江绿谷”、“秀山丽水”,创建长三角南翼地区山水人居与生态旅游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做出贡献。
2.4规划原则
● 系统性原则。
按照生态景观林土地性质和区域功能特征,合理规划森林生态布局和相应的景观游赏功能布局,将森林生态、森林游赏、城市建设、水利整治等项目融会贯通到宏观的森林生态背景中去,取得结构上的完整性和功能上的高效性。
● 生态性原则。
以模拟自然的手法,利用优良乡土植物营建舒适健康的生态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以达到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植物与道路、山水、建筑环境之间关系和谐、系统稳定、功能高效的目的。
● 游憩性原则。
以自然、野趣的景观,科学、生态的技术,将山水田园风光融人其中,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游憩林的景观格局。
● 经济性原则。
通过合理科学地选择植物类群,将苗木生产、林果生产和休闲观光、田园意趣结合起来,实现林木的直接经济效益,提升区位经济功能。
● 层次性原则。
在植物配置上,实行乔灌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针叶与阔叶相结合、速生与慢生相结合;二是按在空间布局上,根据生态敏感区的特点,按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护路林、环保林、风景林配置不同的森林典型模式;三是在森林效益上,生态经济型、生态防护型、景观生态型的森林典型模式各不相同。
● 协调性原则。
与现有的相关规划相协调。
2.5规划目标
通过大力林相改造、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及森林防火等生态景观林的培育与保护等措施与手段,丽水市城区的生态景观林面积增加1609亩,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66.6%提高到67.2%,森林景观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明显提高,总体上生态景观林以针阔混交林景观为主,阔叶林、竹林、经济林景观均占一定比重,从而达到春日山花烂漫、夏日绿树成荫、秋日色艳果香、冬日绿意依然的森林季相景观,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6建设期限
建设期限为2006~2020年,其中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第三章 总体布局
3.1空间布局结构
结合丽水市长三角南翼地区山水人居与生态旅游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对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的要求,本项目采用“一环、二山、三带、四线”的布局结构。
● 一环。
指围绕丽水城区南城的第一道山脊线内的生态绿色屏障。
● 二山。
指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南明山省级风景区,以及三岩寺市级风景区范围的生态景观林。
(注:
万象山已并入瓯江干流生态景观带)
● 三带。
指瓯江干流,及其支流好溪、宣平溪两侧的第一道山脊线内的生态景观带。
● 四线。
指过境的公路(金丽温、丽龙高速公路,330国道)、铁路(衢丽温铁路)沿线两侧第一道山脊线内的生态绿色通道。
(注:
金温铁路已并入好溪生态景观带)
3.2工程布局
根据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将本生态景观林工程划分为以下五大工程。
3.2.1环城生态绿屏景观工程(工程代号为C)
3.2.2生态风景林工程(工程代号为D)
D1:
白云山森林公园生态风景林工程;
D2:
南明山风景区生态风景林工程;
D3:
三岩寺风景区生态风景林工程。
3.2.3江河水系生态景观带工程(工程代号为B)
B1:
瓯江生态景观带工程;
B2:
好溪生态景观带工程;
B3:
宣平溪生态景观带工程。
3.2.4生态绿色通道工程(工程代号为A)
A1:
金丽温高速公路生态绿色通道工程;
A2:
丽龙高速公路生态绿色通道工程;
A3:
330国道公路生态绿色通道工程;
A4:
衢丽温铁路生态绿色通道工程。
3.2.5其他工程(工程代号为E)
为上述工程之外的生态景观林工程。
第四章 生态景观林分类建设规划
4.1面上生态景观林规划
4.1.1布局规划
总体布局将本项目划分为5大工程,为满足景观的功能需要,各工程应营造和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景观林。
4.1.1.1环城生态绿屏景观工程
本工程位于丽水城区以工业为重点的南城(注:
北城多与白云森林公园、三岩寺风景区生态风景林工程、瓯江生态景观带工程等交叉,故不单独列出),为此,规划以抗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以及抗烟尘、粉尘强等抗污染树种培育环境保护林。
4.1.1.2生态风景林工程
项目区内分布有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南明山省级风景区、三岩寺市级风景区,根据上述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以观花、观叶、观果等观赏树种培育生态风景林。
4.1.1.3江河水系生态景观带工程
本项目区内的江河水系主要有瓯江(主干流大溪)、好溪、宣平溪等,规划以水土保持树种与水源涵养树种建设防护林,其中瓯江是丽水市区旅游规划中的重要生态旅游线,其树种选择除满足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功能外,还要求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4.1.1.4生态绿色通道工程
本项目区内公路主要有金丽温、丽龙高速公路(在建),330国道公路,铁路(注:
由于金丽温铁路沿途隧道多,且面上生态景观林大部分与好溪生态景观带重叠,故不单独列出)有规划建设的衢丽温铁路。
本工程面上生态景观林的建设重点是应用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护路树种培育护路林。
金丽温高速公路,主要用果实红艳欲滴的冬青、大叶冬青、红豆树类、秀丽香港四照花、猴欢喜等常绿树种培育面上生态景观林;丽龙高速公路面上生态景观林主要以秋叶金黄色的黄山栾等树种点缀;330国道公路主要以香樟、苦槠、青冈、木荷等地带性森林景观的建群种培育常绿阔叶林景观;衢丽温高速公路以春、秋色叶树种黄连木为骨干树种。
4.1.1.5其他工程
本工程以常规树种培育面上生态景观林即可。
4.1.2小班区划
小(细)班是面上生态景观作业设计、施工和管护的基本单位。
作业小班区划以地类、立地条件,以及生态景观带的类型、郁闭度、树种组成、绿化目的等因子为依据,本次总体规划共涉及6125个小(细)班。
4.1.3立地类型划分
4.1.3.1主导因子的确定
项目区范围的地貌、气候基本一致,它们对树木的作用大体相似。
不同的土壤,其营养成份不同,生长的植物不一样。
同一海拔,相同的土壤,坡向不同,林木长势差别明显。
因此确定土壤、地形(坡向)等为立地分类的主要因子。
4.1.3.2立地类型划分
按上述主导因子,本项目小班共涉及3个立地类型,各立地类型主要适生树种见表4—1。
表4—1 各立地类型主要适生树种表
立地类型
立地因子
主要适生树种
土壤
海拔
坡向
a
红壤
﹤500米
阴坡
杨梅、木莲类、杜英类、楠木类、秀丽香港四照花、厚皮香
b
红壤
﹤500米
阳坡
枫香、山乌桕、黄山栾、无患子、南酸枣、银杏、榉树、蓝果树、黄连木、山桐子、朴树、冬青、大叶冬青、小果冬青、柿树、杨梅、木荷、槠栲类、杜英类、樟类、含笑类、玉兰类、红豆树类、杨梅
c
潮土
﹤100米
阳坡
枫香、樟类、石楠、水竹、乌桕
d
黄壤、红壤
500~800米
阴坡
楠木类、木莲类、杨梅、秀丽香港四照花、厚皮香
e
黄壤、红壤
500~800米
阳坡
木荷、青冈、榉树、石栎、甜槠、杨梅、大叶冬青、虎皮楠、浙江红花油茶、枫香、南酸枣、山桐子、小果冬青、柿树、玉兰类、杜英类、含笑类、银杏
f
黄壤
>800米
阴坡
红楠、华东楠、木莲类、厚皮香、秀丽香港四照花
g
黄壤
>800米
阳坡
秀丽槭、椴树类、檫树、山桐子、马褂木、甜槠、青栲、银杏、玉兰类等
4.1.4景观类型规划
面上生态景观建设的内容是改造林相单调、生态效能低下的马尾松林、杉木林等针叶林景观和部分经济林景观,对坡耕地、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实行绿化,提高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减灾防灾等生态效能,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生态景观。
常绿阔叶林是本项目区内的地带性森林景观,考虑到森林景观的自然演替时间漫长,故在规划期内景观类型规划仍以针阔混交林景观为主,见表4-2。
项目区面上生态景观林景观类型规划表
表4—2 单位:
亩、%
序号
面上生态景观林景观类型
面 积
比 重
1
针阔叶混交林景观
241564
64.3
2
经济林景观
92397
24.6
3
常绿阔叶林景观
16517
4.4
4
灌木林景观
12370
3.3
5
竹林景观
11471
3.1
6
常绿、落叶阔叶林景观
1418
0.4
7
合计
375737
100.0
4.1.5树种选择
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选用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效能高,并有成功种植经验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进行生态景观改造和培育,增加树种组合和植被层次及季相变化,既能满足生态景观的建设要求,又能适应小班的立地条件,达到投资少、见效快、景观美、地方特色鲜明的目的。
本次规划主要选择以下树种。
4.1.5.1按树木的习性分
● 常绿阔叶乔木树种:
樟类(香樟、浙江樟)、楠木类(红楠、刨花楠、华东楠、紫楠、浙江楠)、木荷、厚皮香、青冈、槠栲类(苦槠、甜槠、栲树、南岭栲、罗浮栲、乌眉栲)、石栎、杜英类(秃瓣杜英、华杜英、杜英、薯豆)、猴欢喜、秀丽香港四照花、木莲类(木莲、乳源木莲)、含笑类(深山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杨梅、大叶冬青、冬青、石楠、女贞、桂花、细柄蕈树。
● 落叶阔叶乔木树种:
枫香、山乌桕、乌桕、伯乐树、檫树、小果冬青、南酸枣、银杏、榉树、秀丽槭、三角枫、黄山栾、无患子、合欢、玉兰类(玉兰、厚朴、凹叶厚朴)、黄连木、蓝果树、柿树、朴树。
● 常绿灌木树种:
油茶、浙江红山茶、枸骨、栀子花。
● 落叶灌木树种:
紫荆、紫薇。
● 竹类:
毛竹、刚竹、水竹等。
4.1.5.2按树木的用途分
● 地带性森林景观建群种:
木荷、青冈、苦槠、石栎、楠木类、香樟。
● 水源涵养树种:
青冈、木荷、银杏、马褂木、香樟、黄连木、南酸枣、枫香、榉树、山乌桕、竹类。
● 水土保持树种:
青冈、木荷、银杏、马褂木、香樟、黄连木、枫香、榉树、山乌桕、竹类。
● 防火树种:
木荷、青冈、苦槠、石栎、杨梅、大叶冬青、杜英类、女贞、浙江红山茶。
● 护路树种:
香樟、乌桕、黄连木、檫树、黄山栾、榉树、银杏、合欢、竹类。
● 抗二氧化硫树种:
青冈、合欢、枸骨、女贞、朴树、榉树、紫荆、无患子、玉兰类、木莲类、深山含笑、浙江樟、厚皮香、紫薇、枫香、冬青、大叶冬青、栀子花。
● 抗氯气树种:
合欢、女贞、厚皮香、枸骨、樟类、栀子花、桂花、玉兰类、朴树、浙江红山茶、石楠、紫薇、紫荆。
● 抗氟化氢树种:
朴树、浙江红山茶、厚皮香、玉兰类、深山含笑、女贞、紫薇、合欢、香樟。
● 抗乙烯树种:
枫香、香樟、女贞。
● 抗氨气树种:
香樟、紫荆、朴树、石楠、女贞。
● 抗二氧化氮树种:
合欢、香樟。
● 抗臭氧树种:
香樟、冬青、青冈。
● 抗烟尘树种:
厚皮香、香樟、石楠、三角枫、紫薇、苦槠、青冈、女贞、桂花、朴树、冬青、枸骨、栀子花。
● 抗粉尘树种:
冬青、枸骨、香樟、厚皮香、青冈、石楠、朴树、女贞。
● 观叶树种:
枫香、山乌桕、乌桕、南酸枣、黄连木、银杏、榉树、杜英类、刨花楠、红楠、蓝果树、秀丽槭、黄山栾、无患子。
● 观花树种:
木莲类、玉兰类、含笑类、伯乐树、秀丽香港四照花、浙江红山茶、合欢、紫薇、紫荆、桂花、栀子花。
● 观果树种:
楠木类、大叶冬青、冬青、小果冬青、秀丽香港四照花、黄山栾、石楠、猴欢喜、山桐子、杨梅、柿树、柑桔、枸骨。
● 生态经济树种:
杨梅、大叶冬青、银杏、柿树、油茶。
4.1.6建设模式
4.6.1.1景观改造型
项目区内分布的马尾松林、杉木林等针叶林,以及景观较为单调的板栗园、油茶园、茶园、柿树园、落叶阔叶林,为提高其生态效能和景观效果,增加树种组合和植被层次及季相变化,在保护的基础上,以林相改造的形式,选用观赏价值高的优良阔叶树种进行改造。
针叶林景观改造:
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丽水 城区 生态景观 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