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马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a9fead90cb814a4d885c3b84271d50d1.docx
- 文档编号:25708918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102.19KB
云南省马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a9fead90cb814a4d885c3b84271d50d1.docx
《云南省马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a9fead90cb814a4d885c3b84271d50d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马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a9fead90cb814a4d885c3b84271d50d1.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马关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a9fead90cb814a4d885c3b84271d50d1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马关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mLCl2,恰好将Fe2+完全氧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xO溶于足量盐酸后只生成了FeCl3和H2O
B.标准状况下112mLCl2的物质的量是5mol
C.x=0.8
D.通入Cl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2++Cl2
Fe3++2Cl﹣
2.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HCl→H2B.CO2→CO
C.Fe2O3→FeD.Br-→Br2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
A.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B.反应中有氧原子的得失
C.反应中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D.反应后生成新物质
4.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BaCl2===Ba2++Cl-B.Na2CO3===2Na++
C.MgCl2===Mg2++2Cl-D.Ba(OH)2===Ba2++2OH-
5.有MgCl2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MgCl2和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
2B.2:
1C.1:
1D.2:
3
6.如果1g水中含有a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
A.18aB.9aC.2aD.
7.元素的性质包含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对应单质或化合物的某些化学性质体现出来。
某同学认为铝元素是金属元素,但是有一定的非金属性。
下列化学反应中,你认为能支持该同学观点的是( )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
C.氢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D.铝热反应
8.将1.8g某金属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产生2.24LH2(标准状况下),则该金属是( )
A.AlB.Mg
C.FeD.Zn
9.下列有关碳和硅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的水溶液显酸性,所以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
B.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可得到硅酸,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C.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纯碱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因此它不能溶于任何酸
10.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11.NA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常温常压下的67.2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C.1L1mol·L-1的稀硝酸中,含氧原子数为3NA
D.1mo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C原子数为NA
12.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
A.H2OB.浓H2SO4C.NaClD.NaOH
13.下列性质中,不属于金属共同性质的是( )
A.导电性B.导热性C.熔点较高D.延展性
14.在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溶液的导电性由大变小又逐渐增大的是
A.盐酸中逐滴加入食盐溶液B.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石灰乳中滴加稀盐酸D.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15.收集纯净的氯气,最好选用( )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D.排饱和食盐水法
16.下列关于蒸馏实验操作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是利用液态物质沸点不同将其混合物分离的实验方法
B.蒸馏时,混合物中沸点低的物质先气化逸出,再冷凝变为液体
C.蒸馏可用来分离各种沸点不同的液态或固态混合物
D.用蒸馏的方法可以除去混合物中沸点低、易挥发的杂质
17.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
B.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
C.碳酸、消石灰、硫酸铵、一氧化碳、三氧化硫
D.醋酸、烧碱、生石灰、氧化铁、二氧化碳
18.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
A.加稀盐酸后过滤,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B.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KNO3和NaCl固体的混合物
D.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除去其中的氢气
19.“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具有丁达尔效应④不能透过半透膜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⑥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④⑥
20.在空气中的自由离子附着在分子或原子上形成的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
O22—就是一种空气负离子,则O22—的摩尔质量为
A.32gB.34gC.32g/molD.34g·mol—1
21.环保部门每天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以污染物浓度为标准确定的空气质量信息,这些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C.稀有气体、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氮氢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22.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和冰都属于氧化物B.小苏打和苏打都属于盐
C.碳酸钙和碳酸都属于酸D.水银和银都属于单质
2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碘易升华,所以碘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B.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D.碘易溶于酒精,所以用酒精从碘水中萃取碘
25.25.镁、铝合金粉末10.2g溶于500mL4mol·L-1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
若加入2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使得沉淀达到最大量,则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A.100mLB.500mLC.1000mLD.1500mL
26.下列转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
A.H+―→H2B.
―→Mn2+
C.CO2―→
D.S2-―→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实验题
27.工业上通常用工业酒精和生石灰混合蒸馏法制取无水乙醇。
如图是实验室中模拟工业原理制取无水乙醇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的三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____)
A.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过滤
B.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蒸馏
C.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分液
(3)由
(2)可知除去工业酒精中的水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5)在蒸馏操作中,仪器B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硫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
(5)尾气可采用__________溶液吸收。
29.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检验产物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烧瓶底部放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3)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两个装置中应先点燃________________处的酒精(喷)灯,点燃E处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30.针对以下A至D四个涉及H2O2的反应(未配平)填空:
A.Na2O2+HCl―→H2O2+NaCl
B.Ag2O+H2O2―→Ag+O2+H2O
C.H2O2―→H2O+O2
D.H2O2+Cr2(SO4)3+KOH―→K2CrO4+K2SO4+H2O
(1)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H2O2仅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___________,H2O2既体现氧化性又体现还原性的反应是__________,H2O2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反应是____________。
(2)用单线桥法标出D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
31.已知A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非金属氧化物,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
A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
(2)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
(3)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32.已知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微粒:
MnO4-、NO2-、H+、Mn2+、H2O和一种未知的离子X(简单锰离子在生成物中),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X离子是__,还原产物是__。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如反应转移了0.2mol电子,则反应的NO2-的物质的量为__。
(4)实验室常用饱和NaNO2与NH4Cl溶液反应制取纯净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某铁的氧化物(FexO)1.52g溶于足量盐酸中,再通入氯气,将Fe2+完全氧化生成Fe3+,所以FexO溶于HCl有FeCl2生成,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氯气的物质的量是0.112L÷22.4L/mol=0.005mol,故B错误;
C.FexO中Fe的平均化合价为+2/x,被氧化为Fe3+,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转移的电子数和Cl2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标准状况下112mLCl2转移电子数为0.005mol×2=0.01mol。
则有:
1.52g/(56x+16)g·mol-1×(3-2/x)×x=0.01mol,解得x=0.8,故C正确;
D.通入Cl2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电子转移守恒的运用,本题中注意平均化合价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
2.D
【解析】试题分析:
A、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错误;B、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错误;C、铁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错误;D、溴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正确,答案选D。
考点: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理解
3.C
【解析】
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所以答案选C。
A、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B、D认识不全面。
4.A
【解析】
【详解】
A.氯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Cl2=Ba2++2Cl-,A错误;
B.碳酸钠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B正确;
C.MgCl2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C正确;
D.Ba(OH)2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D正确;
答案选A。
5.C
【解析】
MgCl2和Al2(SO4)3先与NaOH生成Mg(OH)2和Al(OH)3沉淀,沉淀最大时,再加NaOH,Al(OH)3溶于NaOH,沉淀减少,Al(OH)3溶解消耗0.25V的NaOH溶液,设NaOH浓度为c,根据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Al(OH)3的物质的量为0.25Vc,又根据Al2(SO4)3+6NaOH=2Al(OH)3↓+3Na2SO4可知:
Al2(SO4)3的物质的量为0.125Vc,消耗NaOH的量为0.125*6Vc=0.75Vc,MgCl2和Al2(SO4)3总共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Vc,MgCl2消耗NaOH的量为Vc-0.75Vc=0.25Vc,根据MgCl2+2NaOH=Mg(OH)2↓+2NaCl知MgCl2的物质的量为0.25Vc/2=0.125Vc,则原溶液中MgCl2和Al2(SO4)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0.125Vc/0.125Vc=1:
1,C正确,正确答案为C
点睛:
有关Al元素的计算题,是本章知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
当Al3+与OH-物质的量之比为1:
3时,恰好生成Al(OH)3,1:
4时恰好生成AlO2-,处于中间比例时,产物中既有Al3+,又有AlO2-。
6.B
【解析】
【详解】
1gH2O的物质的量为1/18mol,含有H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18mol×2=1/9mol,根据公式n=N/NA可得NA=9amol-1,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9a,答案选B。
7.B
【解析】
【详解】
A、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仅仅体现了金属铝的金属性方面,故A不选;
B、常见的金属氢氧化物都只能溶于酸中,非金属(如Si)或是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会溶解在碱中,氢氧化铝溶于强碱溶液中,可以表明金属铝和其他金属不同,同时还表现了金属铝的非金属性一面,故B选;
C、氢氧化铝溶于强酸溶液,仅仅体现了金属铝的金属性方面,故C不选;
D、铝热反应证明的是金属可以置换金属,只能证明金属铝的金属性方面,故D不选。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是一道设计新颖的开放式题目,注意多角度掌握金属铝的性质并和其他金属进行比较是解题的关键。
8.A
【解析】
正确答案:
A
金属的摩尔质量与化合价的比为1.8÷(2.24/22.4)×2=9,代入后四个选项分别是:
27/3=9、24/2=12、56/2=28、65/2=32.5,A正确。
9.B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故A错误;
B、强酸制弱酸,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可得到硅酸,说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的酸性强,故B正确;
C、高温下,二氧化硅能和碳酸钠反应,不能说明碳酸酸性小于硅酸,是难挥发酸酐制备易挥发性酸酐,要根据常温下,强酸制取弱酸判断,故C错误;
D、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硅能溶于氢氟酸中,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0.B
【解析】
【详解】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小,可用小刀切割,故A错误;
B.钠的焰色反应显黄色,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故B正确;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故C错误;
D.金属钠的熔点很低,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熟悉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即可解答,注意钠与氧气反应的条件与产物的关系。
11.C
【解析】
【详解】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生成0.1mol氧气转移转移0.2mol电子,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故A正确;B.常温常压下67.2L氯气的物质的量约为:
67.2L÷22.5L/mol≈2.99mol,27gAl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铝完全反应消耗1.5mol氯气,显然氯气过量,1mol铝完全反应失去3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为3NA,故B正确;C. 1L 1mol/L的稀硝酸中含有1mol硝酸,1mol硝酸中含有3molO原子,由于水分子中也含有O原子,则该溶液中含氧原子数大于3NA,故C错误;D. 1mol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1molC原子,含C原子数为NA,故D正确;本题选C。
12.D
【解析】
【分析】
铁粉和铝粉都是活泼金属,都能和酸反应和弱碱不反应;铝粉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而铁粉和强碱不反应。
【详解】
A项、Fe、Al均与盐酸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A错误;
B项、Fe、Al在浓H2SO4中均发生钝化,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B错误;
C项、Fe、Al均不与NaCl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故C错误;
D项、Al与NaOH溶液反应,而Fe不能,反应后过滤可除杂,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性质的综合应用,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
13.C
【解析】
【详解】
金属具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
例如,常温下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良导体,有延展性,而熔点差别较大;故答案选C。
14.D
【解析】
【分析】
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详解】
A.盐酸中滴加食盐溶液,使溶液中的带点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A错误;
B.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氢离子浓度减小,钠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几乎不变,B错误;
C.石灰乳中滴加盐酸,石灰乳微溶于水,溶于盐酸,使离子浓度增大,导电能力增强,C错误;
D.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导电能力减弱,当完全反应时,再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带电离子逐渐增大,导电能力增强,D正确;答案为D
【点睛】
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题目要求导电性由大到小又逐渐增大,说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先减小后增大。
15.D
【解析】
【详解】
A、氯气是一种比空气重有毒的气体,易污染空气,用排空气法得不到纯净的氯气,故A错误;
B、氯气比空气重且有毒,不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故B错误;
C、氯气与水反应,也能溶解于水,不利于很好的收集气体,故C错误;
D、氯气难溶于饱和食盐水,是因为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对反应Cl2+H2O
HClO+HCl的平衡起到了抑制作用,减少了与水反应的氯气,同时降低了氯气的溶解度,实验室制备Cl2,最好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6.C
【解析】
【分析】
蒸馏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而分离的一种法,适用于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据此判断。
【详解】
A.蒸馏是利用液态物质沸点不同将其混合物分离的实验方法,A正确;
B.蒸馏时,混合物中沸点低的物质先气化逸出,再冷凝变为液体,B正确;
C.蒸馏不能用来分离固态混合物,C错误;
D.用蒸馏的方法可以除去混合物中沸点低、易挥发的杂质,D正确;
答案选C。
17.B
【解析】
【分析】
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作用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盐酸、纯碱、氯酸钾、氧化镁、二氧化硅分别属于酸、盐、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硝酸、烧碱、次氯酸钠、氧化钙、二氧化硫分别属于酸、碱、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
C.碳酸、消石灰、硫酸铵、一氧化碳、三氧化硫分别属于酸、碱、盐、不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醋酸、烧碱、生石灰、氧化铁、二氧化碳分别属于酸、碱、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选B。
18.A
【解析】
A项,Mg粉和Al粉溶于稀盐酸,铜粉不溶于稀盐酸,加稀盐酸后过滤可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正确;B项,汽油和煤油为沸点不同互相混溶的液体混合物,应用分馏法分离,错误;C项,KNO3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NaCl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增大不明显,分离KNO3和NaCl固体混合物的操作为:
加水将固体混合物溶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错误;D项,此过程中发生反应:
H2+CuO
Cu+H2O、2Cu+O2
2CuO,O2被消耗而减少,同时H2与O2反应可能发生爆炸,错误;答案选A。
点睛:
物质分离提纯的原则:
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易分离、易复原。
19.C
【解析】
【分析】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依据胶体的特征和性质分析判断。
【详解】
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属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分散系是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不能透过半透膜,能透过滤纸,具有介稳性,不生成沉淀,故②③④正确;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胶体分散系的本质特征,胶体性质的应用,注意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20.C
【解析】
【分析】
摩尔质量如果用g/mol作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据此解答。
【详解】
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O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O2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答案选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马关县 第二 中学 学年 一下 学期 开学 考试 化学试题 a9fead90cb814a4d885c3b84271d50d1
链接地址:https://www.bdocx.com/doc/25708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