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docx
- 文档编号:25707103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22KB
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docx
《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考察人类历史发展有两大基本尺度,即生产力发展的尺度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尺度。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创造性的物质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基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类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为丰富的基础之上,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过程。
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就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生产力是许多个人本质力量的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生产力的主体。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生产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人作为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又是物质资料的消费者。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发展史。
生产力不过是许多个人本质力量的体现,而各种生产手段、工具等等也不过是人的力量的物化形式。
生产力作为“以往活动的产物”和"人们生产能力的结果”,是一种客观的、既得的力量。
生产力作为个人的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
因此,“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2]123o
那么,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是什么?
美国的发展经济学
家刘易斯说:
"假定一个国家的资源是既定的,那么,它的增长率就
由人的行为和人的制度来决定:
由人的能力,对物质物品的态度、储蓄、积累与生产性投资的愿望或者制度的自由程度与灵活性这些因素来决定。
”[3]可见,人及其能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
素。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首先要解放和发展人的能力,只有能力充分发展的人才能顺利有效地完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艰巨任务。
德国经济学家弗?
李斯特认为,"国家生产力的来源是个人的身心力量,是个人的社会状况、政治状况和制度,是国家所掌握的自然资源,或者是国家所拥有的作为个人以前身心努力的物质产品的工具(即农业的、工业的与商业的物质资本)。
”[4]他特别指出了精神生产力的重要性,把生产力划分为物质资本生产力和精神资本生产力,并指出它们是一国统一的生产力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侧面,两者相结合才能在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马克思在批判李斯特唯心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认为生产力不是什么“精神本质”,而是一种物质力量。
在分析各种生产力时,马克思把它们区分为自然的生产力和人本身的生产力,着重分析了人作为生产力的状况。
人作为生产力,不仅是创造物质财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社会力同自然力一起成为社会发展的革命力量。
由此第一次论证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人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以及由此引起的新的物质生产活动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原因和最初推动力量。
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动力来说,尤为重要的是社会主体间的利益关系。
社会主体一一人的需要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人的需要的实现与满足都不能脱离人的利益而孤立存在,或者说,都不能离开人的一定利益关系,即一定的生产关系。
因此,社会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生产关系就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力量。
另一方面,人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西蒙?
库兹涅茨认为,现代人口趋势的某些特定方面构成经济增长得以发生的条件,同时也成为经济增长过程必须与之调节的限制条件。
在自然资源有效供应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对人均产值提高有各种可能的直接作用。
但这绝不是说所有影响都是积极的[5]。
因此,在生产力诸多要素中,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人既是推动生产力的主体因素,也是建立生产关系的主体因素,人是生产资料的支配者。
物的要素只有和人的要素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
二、人的发展根本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本身就包含着人的因素的发展。
马克思第一次把生产力与人的本质力量联系起来,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也即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社会主体力量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一一人的能力发展、本性完善、自由获得的最终决定力量。
马克思认为,人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研究人的问题,绝不能离开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
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6]43o这表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取决于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生产力的影响最大。
人的发展在更根本的意义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的,但人的发展并不是纯理性的追求,它的内在根据就存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归根到底是物质关系、生产关系。
反过来说,生产力是决定一切的物质力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前提,也是人的发展必要的物质手段。
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的条件下,大多数人可能会失去发展的权利,无法摆脱物的统治或者人的统治。
“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南的。
”[6]507“发展过程本身被当作是并且被意识到是个人的前提。
但是,要做到这点,首先必须使生产力成为生产的充分条件,使一定的生产条件不必须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
”[7]这说明,人的
发展,首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但最根本的力量则存在于生产力的充分发展以及生产条件的改善中。
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
生产力是在人们物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人能够直接掌握的社会力量。
一方面,生产力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的产物,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标志着人们改造、控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程度。
另一方面,生产力是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方式,是人们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占有自然、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惟一途径。
从这个意义来看,发展生产力也就是发展人的本质力量。
因此,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物质的不断丰富上,而且表现在人的不断发展上。
生产力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前提和必要条件,没有它,人的全面发展都无从谈起。
只有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明的持续进步,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充分地得到满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逐渐实现。
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解放的物质手段,人的解放程度是衡量生产力先进与落后的主体尺度。
衡量生产力是先进还是落后,不仅要看它创造了多少物质财富,还要看它带来劳动者的解放程度。
普列汉诺夫在许多著作中比较深入细致地说明不同民族和国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生产力的制约作用。
他明确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又制约着地理环境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一个“可变的量”,它的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8]。
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也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来看,生产力的发展对此也起着重大的作用。
“人和自然关系的失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出现的,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只有通过社会生产力的更大发展才能实现。
物质力量的后果只有靠物质力量来校正。
新资源、新能源的开发,有利于人类生存、延续和发展的环境的建立,都有赖于社会生产力的更大发展。
”[9]可见,只有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展现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只有在个人的自由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条件下,才能达到马克思所讲的“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三、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在马克思历史进步的评价标准之中
关于生产力发展的评价标准。
马克思在历史进步观上的重要变革就在于他正确解决了历史进步的标准问题。
他认为,历史进步的标准绝不能到人的精神领域如理性、知识等中去寻找而应该到决定整个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即经济领域中去寻找。
由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所以衡量历史是否进步,归根到底要看它是促进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马克思也认为,发展生产力固然是历史进步的标准,但发展生产力并不是最终目的。
归根到底,发展生产力还是为了人,是为了人的发展和人的彻底解放。
只有把发展生产力与实现人的发展、解放结合起来,才是历史进步的真正涵义。
这样就把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在历史进步的标准中统一起来。
马克思把生产力作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生产
力发展的要求是确定历史发展方面的基本标准,也就是说,它不但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全部社会生活领域,而且从根本上决定并制约着人类历史的进程及其趋势。
“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而总是仅仅从外表的效用方面来理解……”[1]127威廉?
肖则断言,"人类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人类的生产关系,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主题,而劳动力的发展,是这个主题的中心,因而也是历史的联贯性的中心。
”[10]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
与旧唯物主义者不同,马克思十分强调人作为历史发展主体的能动创造作用,高度重视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巨大历史作用。
“生产力和社会关系一一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7]219,“真正的
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
”[7]222这样,生产力就不只
是外在于人的单纯的物质的增长,也是人的生命活动的积极展现,是人的潜能、个体、价值的充分发挥与发展。
柯亨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生产力的首要性,并不贬低人,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一致的。
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人类劳动能力的增长,是
'‘个体的自由活动方式”的进步。
同时,承认历史发展过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并不意味着把某种超人的东西放人历史。
它虽然限定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意义,但在我们达到伴随共产主义才到来的“自觉的社会组织”之前,它恰恰是事实。
而要使生产力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一致起来,使个人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日的,使劳动成为个人的自主活动,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占有关系。
“现在的情况就变成了这样:
各个人必须占有现有的生产力总和,这不仅足为了实现他们的自主活动,而且就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
”[2]129
四、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我们要简单明确发展的内涵。
熊彼特认为,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
”[11]在哲学范畴中,发展的概念有这些:
一是事物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量的变化,也可以是质的变化;二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跃迁,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三是由低级向高级、南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仅有单纯量的增长而没有质的变化不能构成发展,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发展是在生产力量变和质变相统一基础上的社会大变革的过程。
现代意义上的发展,一是指社会的经济增长以及南此而引起的社会变化;二是指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转变,即现代化。
罗荣渠则提出,'‘发展一词至今缺乏明确的时空限度,带相当的概念模糊性。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框架来看现代发展,应该把它理解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大过渡。
这样,发展作为一个世界历史的范畴就易界定。
尽管这一大过渡对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内涵:
就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是探索现代社会的自身完善与持续发展。
”就此,
他指出,“社会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现代化的过程。
”[12]
在当代的中国,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结合中国当代的实际来看,当代中国的发展既是经济上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是人文上的人的能力发展,既是以生产力发展为重点、基础和中心的发展,又是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最高取向的发展[13]o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著作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概念,指出生产力既不是纯粹客观的物质力量,也不是纯粹主体的本质能力,而是人与物的要素的统一。
生产力虽然是主体的人的活动的产物和本质力量的体现,但它又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它既是先辈生产实践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同时又是当代人的生产力的起点和基础。
由此可见,人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它们统一在当代中国发展的进程中。
生产力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中国当前人口众多、生产力低下、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持续的发展观的指导下,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处于基础和决定性的地位,它的发展决定并影响着其他一切领域的发展,也决定着人的伞面发展。
而作为发展主体的每一个人的发展程度和能力又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程度和能力。
社会经济关系、政
治关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进步,归根到底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公平、平等等观念本身就来源于一定的社会条件特别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究竟能够实现什么样的公平和平等更是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
促进入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渐进、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
它包括国民素质的提高、人的能力平等全面发展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批判和文化价值观变革等内容。
“人尤其是每个人能力的平等和
全面的发展”,是当代中国最需要的,却又是最缺乏的,因而应成为当代中国发展本质的一项重要内容。
发展有赖于社会大众个体发展的参与和支撑,离开人体的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就难以
体现出当代中国发展的“后发”优势,难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
要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必经的重要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及广阔的空间,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过程也是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过程。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
总之,在当代中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当代中国发展的本质就是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切必要的物质条件,人的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生产力持续、良好的发展。
前者是方式、手段,后者是目标、归旨。
对此,党的领导人已有明确认识。
2005年,胡锦涛在《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入的全面发展”[14]o因此,要顺利实现中国现阶段的发展任务,必须保持生产力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力 本质 力量 公开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