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完整的考前整理.docx
- 文档编号:25677938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6.37K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完整的考前整理.docx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完整的考前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完整的考前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完整的考前整理
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p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2和组成部分p3、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P15和理论品质p1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p20-21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p4,p6、马克思主义产生后的实践活动发展p11、马克思主义产生意义P1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意义——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哲学、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p27、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物质、运动、静止、时间与空间(概念与特性)、实践;联系、发展、矛盾及其双重属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度、质变、量变、肯定与否定p46;
1、哲学概念p27、哲学基本问题(含义p28、具体内容p28、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划分标准p28-29)
2、物质概念(唯一特性p30)、运动(概念p32、物质与运动关系p32、运动与静止p32、时空间概念及特性p32)、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的决定作用p30-31、意识的本质p31及其能动作用p56-57;实践内涵p34、形式p35、特征p35、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联系观(内涵p40、特点p40)、发展观(内涵p41、实质p41、新旧事物概念p41、新生事物不可战胜性p41)
4、矛盾规律:
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矛盾内涵?
、矛盾属性(内涵p43、关系p43、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p44)、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内涵p44,p45、关系p45);
5、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p46;质变与量变内涵p46、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p46);
6、否定之否定规律:
辨证否定观内涵p46-47
7、规律(内涵p54、特点p54)
物质观创立的意义p31、社会物质性表现p33、矛盾分析方法p45、五对范畴?
;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区分p55)、发挥意识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p57
第二章
1、主体与客体(内涵p63、关系p6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p64-65、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的本质的论断p66;
认识的辨证运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概念p68、基本形式p68、辩证关系p69);
2、真理观:
真理内涵p71、真理客观性p72、真理双重属性p73、真理检验标准p77
认识的两次飞跃的基本条件p69,p70、认识运动的无限性和反复性p70-p71、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真理与谬误p76、真理与价值
第三章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概念p95、辩证关系p9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p98)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p100,p101、构成要素p100、两者的辩证关系p10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概念p105、两者的辩证关系p107)、国家(实质p106、国体与政体p106);阶级概念p115与实质p115
3、社会基本矛盾运动p11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p130-p13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社会形态(内涵p109及一般规律p108?
);阶级斗争p116、社会革命p119、改革p121、科学技术在社会中作用;群众史观: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谁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制约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性的因素p131——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四章
商品经济p143、商品p144、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价值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P145、货币P148、劳动力商品P153、剩余价值p157、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绝对剩余价值p159与相对剩余价值p160、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资本周转p165、利润p168?
、经济危机
1、劳动价值论:
商品二因素p144与劳动二重性p145、价值规律(内涵p146及作用p147-p148)、货币概念p148与职能p148、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p149-p150
2、剩余价值论:
劳动力成为商品(条件p153-p154、劳动力商品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与特点p154)、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前提p157、特点p157、剩余价值生产方法p159-p160、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p158、资本本质p158)、资本积累p162、资本的有机构成p163、相对过剩人口p164、工资p167、社会再生产(核心问题)p16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p169与经济危机p170
商品经济产生条件p14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四个阶段表现)p148、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意义p151;
资本主义所有权与所有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p156、资本的原始积累p141、资本的循环周转规律(流程p165、条件p165)形式?
及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p172-p173及本质p172、意识形态p177及本质p177-p178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表现、动因p196和后果p19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政治经济新变化、原因p202-p203和实质p203-p20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
PS:
第六和第七章在下面复习资料中。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
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
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经济学;③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
4.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
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
①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基本派别之间的差异:
【哲学史,出材料分析】
(1)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
泰勒斯(Thales)——水;阿那克西曼德——无限者;阿那克西米尼——气;德谟克利特——原子和虚空;
特点和局限:
把世界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感性物质形态,虽然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方向,但是具有直观性、简单化倾向,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猜测。
②近代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
培根、霍布斯、洛克、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
特点和问题:
用近代物理学对物质的理解(如“原子”的不可入性、广延性、密度等机械性质)来解释世界,造成学说的片面性、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
代表人物:
列宁
唯心主义:
①客观唯心主义:
把某种虚构的独立于人类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当作世界的本体。
(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朱熹的“理在事先”等)
②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意识(感觉、经验、意志、“心”)当作万物的本原。
(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叔本华的“世界是我的表象”;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等)
唯心主义的问题在于:
把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关系颠倒过来,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而物质世界是精神的派生;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则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世界是统一的,它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①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但不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黑格尔、毛泽东等。
②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绝大多数的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只有极少数的哲学家是不可知论者),代表人物有休谟、康德。
(4)一元论与二元论:
①一元论认为: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
②二元论认为:
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物质和精神。
代表人物:
笛卡尔。
二元论的问题在于:
把物质和精神并立起来,以二元论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最后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①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诸实体的集合
②辩证法消解实体概念,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是过程的集合体
6.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
(1)列宁的基本观点: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物质实在性。
(2)马克思的基本观点:
不要做抽象的唯物主义者,抽象的唯物主义者因其抽象性而与抽象的唯心主义者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抽象的唯灵论是抽象的唯物主义;抽象的唯物主义是物质的抽象的唯灵论。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7.马克思不是抽象的唯物主义者
唯物主义的抽象性是很多唯物主义者共同的毛病,并且由于这种抽象性,唯物主义者所把握到的不是现实的自然界和现实的个人,而是抽象的自然界和抽象的个人。
(今天我们对于自然界和人自身的理解基本上都是抽象的)
8.意识:
(1)意识的起源:
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发展的三个环节:
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映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
)
其次,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本质包括两点:
一、意识具有物质的基础:
意识的载体和意识的对象;二、意识具有主观的特征)
(3)意识与物质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又反作用于物质。
9.唯物辩证法
(1)总特征: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所在。
①联系:
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
②发展:
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联系具有普遍性: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三大基本规律: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根本规律)
②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形式)
③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过程)
(3)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防止工作中的过和不及的关键是什么?
质量互变规律。
要掌握一个“度”。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所以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5)什么叫做辩证的否定,如何理解?
【重要】
掌握“辨证的否定”:
事物是通过自我否定而向前发展的。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0.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唯心主义认识论是先验论。
1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间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重要】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特征:
①实践的观点: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②辨证的观点: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过程。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①离开实践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性作用,把认识理解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所以旧唯物主义又叫做直观的唯物主义)
②不了解认识的辨证性质,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答: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彻底坚持了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同时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是:
(1)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入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
(2)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形而上学的缺陷。
(3)由上面可知,和旧唯物主义相比,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
它以实践观和辩证法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只是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狭义性、机械性、直观性、被动性的缺陷。
1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13.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分别指什么?
(1)从实践到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中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三种形式:
感觉、知觉、表象;特点:
直接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三种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特点:
间接性,抽象性。
两者关系:
①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②割裂两者的关系会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2)从认识到实践(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和发展,并变成物质力量来改变世界。
补充:
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认识过程是反复的和无限的。
14.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①唯心史观(英雄史观);②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1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会又会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所以说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16.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历史分析的方法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17.生产关系的定义:
劳动者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产品生产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劳动互助、合作关系。
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
18.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是: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国家,就其起源来说,它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19.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社会存在: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决定因素);②地理环境;③人口因素。
20.社会意识可分为:
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称之为意识形态)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无阶级性的)
2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共四点)【重要】书P98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间的相互影响。
(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补: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
22.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3.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之间的关系时怎样的?
(1)商品的二因素:
①使用价值:
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补充:
交换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互排斥又内在统一。
(2)劳动的二重性:
①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②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注意: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2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
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想比的绝对过剩。
25.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2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7.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剥削剩余价值;
所以,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28.剥削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重要】
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成为商品乃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得以建立的前提基础。
成为商品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报酬,而是劳动力的报酬。
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
29.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就其本质而言,不是物,不是货币,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组织方式,换言之,是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
---------------------------------------------------------------------------------------------------------------
马克思整理的部分简答题,论述题参考答案
1
(1)感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2
(1)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是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2)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3
(1)生产方式是人们向自然界谋取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要能够生存,首先必须解决物质生活资料问题,而人的物质生活资料只能来源于物质生产活动。
第三,生产方式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
人类的第一项活动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在此基础上,才有其他活动,形成其他的社会关系。
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必须采取特定的方式。
第四,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4
(1)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也是获得知识的社会认知活动,技术是指工艺、方法、能力。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三层含义:
第一,科学能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之中,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科学对生产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技术是联结科学和生产的中介。
从科学、技术、生产的关系和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是一个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
这突出表明,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三,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表现为:
其一,科学技术是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的主要贡献。
其二,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不断缩短。
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使生产力呈加速度发展。
论述题
1
(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
解放思想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切实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解放思想是为了更好地做到实事求是。
(2)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使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如果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就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失败。
(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了很大成就,也有重大失误。
造成失误的根本原因,是背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这一思想路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今后只有继续坚持这一思想路线,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2
(1)人口因素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它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
(2分)第一,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第二,人口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续作用;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最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2)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
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间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惩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3)必须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
一是要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实行调节和控制,降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率;二是要提高人口质量,提倡优生优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3
(1)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自我完善或持续存在与发展,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更新。
(2)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在社会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革与更新。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同一性:
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各自得以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
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
无时不有,无处不有。
特殊性:
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肯定和否定:
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辩证否定观:
1.否定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长期性(曲折性)的统一。
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生产方式起决定性作用),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完整 考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