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预防.docx
- 文档编号:25674355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51KB
中风的预防.docx
《中风的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风的预防.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风的预防
中风的预防
全网发布:
2013-06-2817:
01 发表者:
牛西武 992人已访问
1.监测好血压。
在我国,近八成脑中风由高血压引发,控制好血压就能少得很多中风。
2.戒烟限酒。
不要等到躺在病床上才开始后悔,早点远离烟酒也就少些悲剧的发生。
3.积极、适度做锻炼。
运动能提高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有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
上了年纪的人要注意,锻炼时要注意保暖,做到劳逸结合,以散步、打太极等项目为宜。
上午10时—下午3时阳光充足、天气暖和,是冬季户外锻炼的黄金时间。
4.管住嘴,常称重。
要学会“聪明”吃饭,如避免进食含胆固醇高的猪肝、猪心、蟹黄、鸡蛋黄等食物。
多吃含钾的土豆、香蕉,可以稳定情绪,保护脑血管。
豆类、玉米、小麦、苹果、西红柿、海带以及多种绿色蔬菜都是含镁的“富矿”,能显著降低脑卒中之害。
每隔两三天,还要称称体重,若发现体重长了,就要有意识地控制一下。
5.合理用药。
临床上,降压药和他汀类降脂药“打击”的是动脉粥样硬化;抗血小板药则是直接把血栓“扼杀”在萌芽中。
阿司匹林对于脑梗塞具有非常明显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在没有禁忌症的情况下,患者需按医嘱终身服用。
您认识中风吗?
全网发布:
2011-08-2318:
48 发表者:
刘新峰 932人已访问
您了解中风吗?
中风(即脑血管疾病)是指人体脑部血管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颅内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组织损害的一组疾病。
它包括脑出血、脑梗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以脑梗塞为常见。
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中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120~180/10万,死亡率约为60~120/10万,也就是说,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病例150万,每年死于卒中者近100万,患病人数更是高达近100万人以上。
幸存者中3/4有不同程度的劳动力丧失,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一些因素与中风的发生密切相关,被认为是本病的致病因素,又称危险因素。
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可控制因素:
衰老、性别、遗传等;另一类是可控制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肌梗死、肥胖、吸烟、不良饮食习惯或生活方式。
如能对这些因素予以有效的干预,则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能显著降低。
如何识别中风的发生?
一、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中风发生的常见症状之一,可发生在疾病的任何时段,尤其以清晨起床时最多见。
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病人。
二、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
任何时间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或不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等突然发生改变;用力咳嗽、排便头痛加重等。
三、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是发生脑出血的前期表现;血压突然将至80/50mmHg以下,是脑血栓形成的前期表现。
四、高血压患者鼻出血
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危险信号。
如果频繁出现并且出血量较大,加上眼底出血、血尿症状,为脑出血的前期表现。
四、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一侧肢体无力;老年人步态的突然改变并伴有肢体的麻木、无力,是发生中风的先兆反应。
五、哈欠不断
80%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精神萎靡等脑缺氧现象。
六、其它症状
如:
呛咳、吞咽困难、疲倦、嗜睡、耳鸣、突然出现的半身麻木等,均为中风的先兆表现。
中风的有效预防措施!
一、预防中风的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凡有中风倾向的人应该提高预
防中风意识,因为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二、学习健康知识,重视对糖尿病、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治疗,这些均为中风发生的基础条件。
发现中风先兆,立即去医院检查、治疗。
三、合理安排饮食,少吃甜食和动物内脏,多吃富含钾、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
鱼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进餐、坚持吃早餐、睡前不饱食、咀嚼充分、保持良好发进食环境及心情。
七、生活有规律,定时起居、按时作息,每天保持7-8小时睡眠时间。
绝对戒烟、不喝烈酒、杜绝酗酒,含咖啡因的饮料少喝。
五、坚持适当的锻炼(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周围环境选择),不但有利于健康,而且可以减肥。
决不要放弃最廉价的健康之道。
八、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自我控制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让自己的思想与客观环境相一致,正确看待自己、他人、社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九、不要以为血压不高或没有不适症状而思想麻痹,要定期检查身体,至少每年一次,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怎样预防中风.
全网发布:
2011-06-2322:
16 发表者:
彭康 1829人已访问
怎样预防中风。
中风就是脑血管意外。
由于大多起病很急,恶化很快,状如疾风骤来,与自然界“风”的特点类似,所以人们称之为“中风”。
中风是一种“三高”性疾病,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与致残率高。
而且有中风史的病人,有1/4-3/4可能在2-5年内复发(再次中风)。
因此加强防治致中风的危险因素对预防中风至关重要。
预防中风,就是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
1. 控制高血压。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
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血压药物,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
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2. 防治动脉硬化。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
3. 控制糖尿病。
遵医嘱服用降糖药,定期测血糖,积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合理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基本方法,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标准体重、工作性质与日常生活习惯,计算每日所需的总热量,然后换算成食谱。
每餐要定时定量,限制吃糖,禁酒,多吃豆类食品和纤维素含量多的食品如糙米、粗面、海带、海藻等。
适量运动,运动疗法与饮食、药物治疗密切配合。
4. 注意中风先兆。
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5. 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成脑血栓形成。
6. 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
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
因此,在穿衣、饮食、运动等方面都要顺应四时气候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态。
此外,在医生的指导下经常服用一些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和改善脑功能的药物,也有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怎样预防中风的发生
1、预防中风,就要把中风的危险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
高血压病人要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有条件者最好每日测1次血压,特别是在调整降压药物阶段,以保持血压稳定。
要保持情绪平稳,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绪激动的事,如打牌、搓麻将、看体育比赛转播等;饮食须清淡有节制,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适量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关键在于防治高脂血症和肥胖。
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脂肪高的食物如肥肉和动物内脏等;适量运动增加热量消耗;服用降血脂药物。
控制糖尿病与其他疾病如心脏病、脉管炎等。
2、注意中风的先兆征象:
一部分病人在中风发作前常有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先兆,发现后要尽早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有效地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当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先兆时,应让其安静休息,并积极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脑血栓形成。
4、注意气象因素的影响:
季节与气候变化会使高血压病人情绪不稳,血压波动,诱发中风,在这种时候更要防备中风的发生。
5、多吃果蔬不易得中风。
蔬菜和水果为何能降低脑中风的风险?
首先,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
据研究,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高低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脑中风的发病危险就越低。
此外,维生素C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
而自由基增多,就会增加患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
其次,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它可以起到抑制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中风的功效。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每天从蔬菜和水果中摄入一定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下降3%~5%。
基于这一认识,发达国家国民迅速调整膳食结构,少吃肉、糖、脂肪,多吃果蔬。
因此,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
第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钾、镁、叶酸等营养物质。
钾元素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镁元素也具有降低胆固醇、扩张血管等预防脑血管病的功效。
而叶酸能将中风病人体内的高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降低血液中半脱氨酸的浓度,从而减少患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
此外,许多果蔬中含有寡糖,有减低血流凝集的作用,也可以防止中风。
2.夏季老年人应防“热中风”
眼下正是盛夏高温季节,医生提醒,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的老年人应摒弃“中风在寒冷季节才会高发”的观点,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将大幅上升,夏季高温应谨防热中风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人体内水分较少,夏天身体容易缺水。
身体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这会使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增加中风的发生几率。
医生提醒,预防中风首先要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症等易引发脑中风的病症,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多吃能软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降脂药。
夏季老年人还应避免过度贪凉。
老年人的血管大多硬化,忽冷忽热的气温易使其发生意外。
因此,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8℃为宜。
同时,及时补水,防止血液黏稠出现血栓,引发中风、心绞痛等病症。
对于有过中风史的老年人来说,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频频打哈欠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中风前都有哪些症状
中风虽来势急骤,但在发病之前,也是有一个病理演变过程的,其中有一个脑循环轻度失调,但又可以恢复的阶段,临床上表现为各种先兆症状,常在中风发生前数分钟至数天内出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种:
1、头痛、头晕,可伴有视物旋转、恶心、呕吐。
头痛的形式和感觉与往日不一样,程度加重并变成持续性,有时固定在某一部位,这是血压波动或脑血管痉挛的表现,往往是出血性脑中风的先兆。
2、各种运动障碍:
如四肢一侧无力,或活动不灵、持物不稳,有时伴肌肉痉挛在走路时虽末遇路障,意识也清楚,可却突然跌倒在地,或者自己想走在路中央,但却不自主歪向路边出现行走不稳症;突然出现吐字不清,说话错乱;吞咽困难、呛咳;口嘴歪斜、流涎。
另有一种称为“一个半综合征”,也是脑中风初期颇多见的症状,其表现为一侧眼球既不能上下转动又不能向左右旋展,另侧眼球除向外侧移动外,对其他方向亦不能旋转,其机理是由于一只半眼睛的眼外肌肉不能运动所致。
3、感觉障碍:
口唇、面舌,肢体麻木,耳鸣、听力下降,一过性视力模糊或失明。
4、性格、行为、智能方面突然一反常态,如变得孤僻寡言,抑郁焦虑或急躁多语,丧失正常的理解判断力无故发笑或哭泪,且难以自制,有时突然见到熟人明知是谁,却喊不出名字,甚至连日常用品也叫不出,整天昏昏欲睡。
后三种表现可以是一过性的,也可以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常常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
一旦发现周人的人,或者家人出应相同的症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过度紧张惊慌。
首先要保持安静,卧床休息,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如果太高应予降压治疗,过低则应立即停止降压措施。
最好请医生出诊,否则应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
搬动最好用担架,途中避免颠簸,病人应躺平,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塞气道或引起吸入性肺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风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