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docx
- 文档编号:25671323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1.78KB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docx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考纲解读】
“简明、连贯、得体”是从三个角度对语言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能力层级为E级。
“简明”的具体要求是:
第一,表达必要的信息,使用相应的简练词句,没有多余的信息及词句;第二,词句表意明确,没有费解的词句;第三,根据语境决定详略,没有详略不当的毛病。
高考侧重考查考生能删掉赘余的语句,能消除歧义。
“连贯”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连贯”指表达的观点、角度、风格一致,读起来自然顺畅。
表达连贯要求话题要一致,叙述角度要一致,内容要照应,情境要一致,句式要一致,语言要和谐,顺序要合理。
“得体”中的“符合语境要求”,即根据表达对象、场合、目的及表达方式正确使用语言;语体包括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书面语语体又有政论语体、文学语体、科技语体和应用语体等。
不同的语体,语言要求不尽相同,表达也要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语言表达“准确”是指语意表达准确,语法合理规范。
主要指用词准确,搭配准确,筛选准确,转换准确。
“鲜明”是指色彩(感情色彩和事物的形象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主要指运用恰当的方式表达鲜明的态度。
“生动”是指具体形象,活泼多变,有声有色,而且感情充沛,散发着生命的活力。
【考情分析】
1.试题类型以主观题为主,而连贯题的命题形式则向着主观题、选择题等多种形式并举的方向发展。
2.语言材料则选用那些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材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对学生语言操作综合能力的考查逐年加强。
4.本考点注重语言具体应用能力的提高。
【命题展望】
1.选择题的衔接、排序,主观题的简明得体仍可能是高考的热点。
2.客观排序题有一定难度。
3.命题语言材料仍将选用现实生活性强的鲜活材料。
【真题演练】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D.⑤②④⑥①③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衔接。
解答此题,可以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局部排序。
本题⑥中的“危险的事”应与③中的“同恶狼猛斗”对应,根据④中“这种特殊的天赋”可以判定该句应放在①之前,放在⑤(谈听觉)和②(谈嗅觉)之后。
这样顺序就可以排出来了。
【答案】 B
2.今年10月1日,北京将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聚会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
有市民建议,受阅部队中应有“抢险抗灾部队方阵”和“维和部队方阵”,群众游行队伍中应有“志愿者队伍”和“城市外来务工者队伍”。
请从上述“方阵”或“队伍”中选择一个,拟写一段现场解说词。
要求:
突出该方阵或队伍的特征,赞誉其风貌;语言简洁得体;不少于1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要求拟写解说词,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
题干要求赞誉其风貌,其实就是要我们展示这几类人的精神风貌。
解答此题时可以考虑这几类人的所作所为,对社会的贡献,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某种精神,然后用简洁得体的语言表述出来。
【答案】 方阵:
看,迎面走来的是我们英勇的维和部队,保卫世界和平是他们的责任,展现大国风范是他们的使命;紧跟着向我们走来的是抢险抗灾部队,这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部队,整齐的队列,高昂的斗志,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英雄气概,展现的是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高扬的是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第一节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考向一简明
【知能精要】
“简明”就是“简要、明晰”。
所谓“简要”就是说话不重复啰嗦,用语力求简练,不说多余的话;“明晰”的意思是明白无误,让人准确理解其含意。
“简明”的基本要求是:
(1)避免歧义
在语言运用中由于运用兼类词或多义词语、语序不当、标点不当产生了歧义,从而影响了语意表达。
为达到语意明确清晰就要消除歧义,注意遣词用句,避免语言语意含糊。
消除歧义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①添加语境法。
如“班长说服了我和王佳一起去爬山”,后边加上“他自己却游泳去了”,歧义即可消除。
②变换词语法。
此法主要运用于以下情况造成的歧义:
多义词的词义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不确定,兼类词的词性不确定。
如“同桌好说话”,只要把句中的“好”改成“喜欢”,“好”就消除了歧义。
③加注标点法。
如“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加上标点,变为“中国女排打败了俄罗斯队,获得冠军”表意就明确了。
④调整语序。
如“李明是一位博闻强识的李教授的得意门生”调整为“李明是李教授的一位博闻强识的得意门生”,歧义就可以消除了。
(2)语言简洁不啰唆,删除重复
重复指重复一个意思,它包括辨析和修改两个能力点。
删除重复的方法有:
①短语的各个成分之间有交叉或重复的,要酌情删除。
如“非常雪白”,删除“非常”;如“像如坐春风”,删除“像”。
②语段中有冗余的语句,要删掉。
(3)与病句修改要求不同
病句修改是“多就少改”,可改可不改的不改。
简明却是“可删可不删的一定要删”。
【技法指津】
1.找主干,理枝叶,发现和删除赘余词语
例如:
小王做任何工作都非常认真得很。
分析:
这个句子中的“非常”和“得很”,分别修饰和补充说明“认真”的程度,它们在意思上重复,删掉其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
2.分析句间关系,发现和删除重复多余的词语或语句
例如:
有些植物能长期生活在水中,是因为这些植物能在水中正常呼吸,正常取食,不会腐烂,才能长期生活在水中。
分析:
这句句末的“才能长期生活在水中”,与前文重复,除了增添累赘外,别无他用。
3.把握文段主旨,发现和删除游离中心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例如:
张玲每天放学后都到李兰家里,给在家养病的李兰补课。
李兰先把自己碰到的疑点和难题告诉张玲,张玲再把当天所学的功课告诉李兰,给她解释疑难,辅导她做作业。
李兰在张玲的帮助下,跟上了学习进度,期末考试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分析:
这个语段,一会儿以“张玲”为陈述对象,一会儿以“李兰”为陈述对象,三个句子主语不一致,语句不衔接,影响意思表达的明确性。
全段可改为:
“张玲每天放学后都到李兰家里,给养病的李兰补课。
她总是先把当天所学的功课告诉李兰,然后了解并分析李兰学习上的疑点,辅导她做作业,使李兰跟上了学习进度,期末考试也取得了好成绩。
”
4.恰当地运用省略和指代
例如:
修改下面句子,使之更简明。
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分析:
这个句子压缩后的主干是:
工作打下了基础,获得了经验。
看枝叶似乎也没有什么赘余的信息。
那么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还有没有再简明一些的可能?
其实后面两个“工作”是完全可以承前省略的。
5.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合并
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情况下,恰当地对某些内容进行概括或合并也是一种使语言表达简明的好方法。
例如: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才在国际上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
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述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分析:
此句中的后一处“超对称性、超引力”与前文重复,但删去后句子又表述不完整,可用代词替换,即改为“这两个”。
6.防止误解,避免歧义
消除歧义的方法有:
(1)停顿消除法:
这种糖五毛五十粒。
这种糖五毛/五十粒//这种糖五毛五/十粒。
(2)重音消除法:
我想起来了(起床);我想起来了(我想到了)。
(3)变换词语法:
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以前)去汇报。
或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前往)汇报
(4)调序消除法:
两个朋友送的花瓶——朋友送的两个花瓶。
(5)语境消除法:
我要热饭(不去洗菜);我要热饭(不是冷饭)。
(6)标点消除法: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①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②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
实际上造成语言不够简明的原因很多,对简明问题进行考查的题型和角度也有多种变化,因此上面讲的6种方法往往要综合运用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典例精析】
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只填序号)。
要求:
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
(4分)
清晨7时,①重庆的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②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为③即将开始的④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热身。
⑤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正在进行准备,慢跑,拉伸韧带,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专业素养。
⑥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⑦尚在安排之中,但空气中已经透露出一丝⑧如箭在弦的紧张。
【解题指导】
第一步:
仔细阅读文字材料,明确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由“马拉松赛热身”可知这段文字是写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的运动员赛前准备工作的。
第二步:
找出重复累赘内容,注意是找四处。
①因为后面有“重庆马拉松赛”,这里可以承后省略;④由于前面已经出现了“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可以承前省略;⑤与“马拉松赛热身”重复,属于赘余内容,可删去;⑦处的“尚在安排之中”与⑥处“比赛还没有开始”重复,应该删去。
第三步:
检查修改,确保文字材料简明连贯,并且与原语段的语意保持一致。
请你组织答案:
应当删除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答案】①④⑤⑦
考向二连贯
【知能精要】
1.连贯是从语言的组合衔接上对语言运用提出的要求。
一篇之中,先说哪一段,后说哪一段;一段之中,先说哪一句,后说哪一句;一句之中,哪个词语在前,哪个词语置后;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过渡、衔接、照应,都要作通盘考虑,合理安排,尽可能使文章前后贯通,语意畅达,一气呵成。
下面就从六个方面具体说明:
(1)角度一致
通常,前后几个句子的陈述角度一致,会使一组句子显得更连贯。
出题者往往便会据此出题,或抽去其中一句让考生选择,或改变其中一句叙述对象要考生修改。
要保持陈述角度一致,必然要求几个句子的主语一致或围绕同一对象展开。
因此,我们的解题对策就是:
一要看几个句子主语是否一致,二要看主语不一致的句子是否从同一对象角度展开的。
【例】好了,月亮上来了,而云把它遮去了一半,老远地躲在树,缝里,像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分析] 由“月亮上来了”“老远地躲在树缝里,像乡下姑娘,羞答答的。
”可知本段文字是以“月亮”为陈述对象,而“云把它遮去了一半”更换了叙述对象,从叙述角度一致来考虑,应改为“却被云遮去了一半”,使语意连贯。
(2)句式一致
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短语、句子,会使语意显得连贯。
出题者也常会从这个角度考查我们。
解题时我们要根据短语句子结构的一致性、对称性会使语意连贯的道理,利用画线句上句或下句的提示,通过查看比较,研究一段话中几个短语或句子成分结构是否一致,进行选择或修改。
【例】孔子毕竟是一个贵族气息较浓的人,“文化”的王朝他喜欢,他也喜欢“文化”的人,他自己从艰辛的少年到中老年的奔波,学而不厌,也就是要使自己“文化”。
[分析] 此题是从句式一致角度考查我们的。
从“孔子毕竟是……”“他也喜欢……”“他自己……”等几个句子可看出语段的陈述对象是“孔子”,每个句子都以“他”作主语,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式,再由“他也喜欢……”中“也”字的提示,可知“‘文化’的王朝他喜欢”句式与语段不协调,可改为“他喜欢‘文化’的王朝”;再看“他自己从艰辛的少年到中老年的奔波”句,短语“艰辛的少年”和“中老年的奔波”虽都是偏正结构,但中心词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而“从……到……”是介词,介词后不能接动词,所以“中老年的奔波”句式应调整为“奔波的中老年”。
(3)前后呼应
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是语言连贯的重要条件。
出题者也经常利用这点设置问题,考查我们。
解答此类题关键是,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把握语句间的前后联系,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呼应的题肢。
【例如】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写句子的序号)
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札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郊外风景优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竹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分析] 这段话描述了小城风貌。
①句总体写小城给人的感觉,③句交代了行踪,由①句“出现”一词再联系③句有“消失”一词,内容上正好暗合,推断这两句不可分割,且③句应在①句前。
②句写小城中的小河,是对小城总体印象后的具体描写之一,应在①句后。
④句写沿河的屋舍,当然应在写小河之后。
⑤句交代行踪并描写郊外风景,⑥句着重写郊外丘陵的柳树。
所以这段话的顺序是③①②④⑤⑥。
(4)风格一致
一段文字情感基调、感情色彩及语言风格等趋于统一能使语意显得连贯。
出题者有时会根据这点,抽去其中一句让你挑选。
选填这类语句要充分尊重原文语境的情感基调、感情色彩及语言风格等,比如语境句子是热烈的,与之衔接的句子就不能是凄凉的;语境句子是壮阔的,衔接的句子就不能是柔婉的;具体做法是看语段中景物色调和特点的统一,抓感情基调和语言风格的和谐。
【例】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斩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分析] 解答此题要考虑前文所描写的意境特点:
崖壁下的荒坟残碑,瘦水枯石等景物形成了极其凄凉、冷寂、萧条的氛围和基调。
A句“被夕阳烘成一道五彩的屏障”,C句“夕阳的照射”“闪着不定的光”,D句“闪着透明的羽翼”“一道阳光”,则均体现出明朗或欢快的暖色调,惟有B项写出天气阴冷,叶落崖瘦,其意象、情调与下文协调,故答案选B。
(5)合乎逻辑
一段话,不论什么内容,几个短语或句子先说哪一个,后说哪一个,有着一定合理的逻辑顺序或意义归类。
这点经常被出题者利用来考查我们。
常见的顺序有三种:
时间(先后)、空间(高低、上下、前后、左右、外内、远近)、逻辑(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由少到多等)。
此外,复句的分句间关系必须符合其内在的逻辑。
复句中分句或语段中句子之间常常有递进、顺承、转折、因果、条件、总分等事理关系,如果是递进关系,顺进则层层上升,逆进则层层下降;如果是因果关系,或一因一果,或多因一果等。
解题时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明属于哪种逻辑顺序,确定句子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然后就可以把握句子的顺序了。
【例如】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澄河产瓜鱼, 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
这种鱼别处其实也有,有的地方叫水仙鱼,北京偶亦有卖,叫面条鱼。
但我的家乡人认定这种鱼只有我的家乡有,而且只有文游台前面澄河里有。
A.长四五寸,通体雪白,莹润如羊脂玉,无鳞无刺,
B.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C.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莹润如羊脂玉,
D.莹润如羊脂玉,长四五寸,通体雪白,无鳞无刺,
[分析] 这道题是从逻辑角度考查我们的。
从备选答案看,画线处省去的文字对瓜鱼的特点进行了描述。
从逻辑分类看,“雪白”“莹润”应放在一起,说明其色泽特点,这样答案即可圈定为A。
需要注意的是,出题者往往并不是只采取单一的思路,有时会融进其他考点知识,或综合采取几种出题思路,以增加解题的难度,但只要我们知己知彼,做好连贯考题也不是不可能的。
(6)音节和谐
语句韵律和节奏的巧妙组合,常能使语句结构更加紧凑,语意更为流畅。
这也成为出题者常用的出题思路之一,但近几年全国高考题中没有出现此类题目。
音节的和谐,常常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上下文的押韵,要注意的是语言连贯中的押韵和诗歌中的押韵是不同的,后者要求严格,一般必须是偶数句或规定的位置押韵,而语言的连贯可以是偶数句、也可是奇数句押韵;二是句式的对称(句式对称能增加节奏感),我们在解题时要紧紧抓住这两点。
【例】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分析] 第
(1)处的空选①还是②呢?
若选①,则句式错杂,节奏混乱;选择②句则形成前面是六字长句式,后面都是整齐的四字短句式,长长短短,音节和谐交错。
③④两句的区别比较明显,原文第一句“远眺群山”,接着自然要写到山上层林,再向远处眺望白云,④句合乎情理;同时④句中的“绕”与原句中的“茂”两字都处于句末,构成押韵,读来上口。
故答案选D。
【技法指津】
表达连贯客观题有两种基本题型:
主观排序题,择句归位题。
(一)主观排序题解题方法
1.通读文句,大体把握。
对题目所给的一组文句,作整体通读,求得两个大体把握:
①大体把握说什么,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话题有大体印象;
②大体把握怎么说,对所给文句组成的语段的层次有个大体印象。
2.根据印象,回头审视。
在通读文句获得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再回过头来,仔细审视文句,把能确定的东西确定下来。
如:
沿着①的印象去审视,找出中心句。
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或段尾,根据该句子是领起句还是总结句进一步确定中心句的位置。
沿着②的印象,一般能确定哪一个或几个句子是先说什么,哪一个或几个句子是接着说什么。
走完这一步,比较简单的排序题便能得到准确答案。
比较复杂的也能基本定下排序格局。
3.找过渡句,上挂下联。
如果经过l、2两个步骤还不能确定答案,排序比较复杂,则可用找过渡句、辨别关联词的方法,进一步审视。
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考生不难找出,找出了过渡句,一个至多不过由7个句子组成的语段的脉络就基本清楚了。
关联词的作用,是使上句和下旬相关相联。
审视清楚含有关联词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判定哪个分句应该在前,哪个分句应该在后。
4.先易后难,先分后合。
把一眼能看出其联系紧密,无疑应按先后放在一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先组合成一个一个的小块,再审视这几个小块的逻辑条理,得出正确的排序。
(二)择句归位题解题方法
语意连贯的语段除了内容和逻辑的内在连贯外,还有表现形式上的连贯,即语言形式的结构美(结构形式大抵相同,字数大抵相等),这样的语句往往又具有对称美和韵律美。
具有这“三美”的语段必然是连贯和和谐的。
择句归位题就是设题人从一个句群(或语段)中间隔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分别标上序号作选肢,要求考生填序号复位。
破解择句归位题要“三看一连”。
三看,就是看结构、看对称、看韵律;一连,就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抵相等、具有对称美和韵律美的句子连在一起。
下面例题的解析就用了这样的方法解题。
【典例精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B.⑥①④②③⑤
C.⑤③④①⑥②D.③⑤④⑥①②
【解题指导】
第一步:
审题,抓住答题关键,紧扣文段中的“葫芦”,明确选句的主要内容。
第二步:
将选句内容划分成三个方面:
葫芦的科类和果实形状,加工制作过程,使用葫芦的历史。
第三步:
反复排序,并将排好序的文字默读几遍。
准确无误后填选项。
【答案】D
考向三得体
【知能精要】
所谓语言得体,也就是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之分。
“内部语境”指的是上下文,“外部语境”则包括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条件,如场合、对象、话题、表达方式、情境等。
语言得体主要指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
语言得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掌握:
1.用语要看对象
说话写文章,首先要看对象,即考虑谁是听话者、阅读者,要充分考虑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等。
同一个意思,对不同的人就应有不同的说法,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对象,说话时重点不一,取舍有别。
2.用语要注意场合
用语包括说话、写文章、书写标语等。
俗话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的就是要注意在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
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时间内,应有不同的说法。
一般来说,在庄重的场合,要求用语庄重、规范,用典范的书面语,而不能用拉家常的口吻和语气;在公共场合,用语要准确、扼要,话题要集中,经常使用自然、亲切、灵活的语言,并尽量用口语。
3.用语要注意语体
一般来说,不同的文体应有与之相适应的不同的语体,而不同的语体又常常表现出不同的语体色彩和语体特征,如文艺语体要具有形象性,科学语体要具有精确性和严密性,政论语体要具有逻辑性和鼓动性,公文语体要准确、简洁和程式化。
而各种文体,具体来说,对用语又有不同的要求。
就实用文来说,
新闻稿要求简明扼要、概括性强,广播搞、演讲稿要求明白、口语化,合同要求措辞严密、表述清晰,贺词要求热情、庄重,讣告要求严肃、郑重而沉郁。
此
外,还要注意一篇文章应保持语言风格的一致。
4.用语要考虑目的
同一内容,因不同的表达目的,在内容取舍和侧重点方面也应有所不同。
例如,同是一个文具盒,如果你是推销商,向人介绍这种产品时,你应该强调这
种文具盒造型精美、功能多、价格低;如果你失去这个文具盒想拟一则寻物启事,则要强调这个文具盒的颜色、形状、材料以及盒内的文具等。
【技法指津】
(1).用词得体,如谦辞和敬称
很多汉语词汇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果把握不好,就会闹出笑话。
尊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称呼己方。
有人把谦敬辞语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辞还有“小”(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
常见的敬辞有“贵”(如“贵庚”,称别人的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表达 简明 连贯 得体 准确 鲜明 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