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5668661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4.69KB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是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是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二,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中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礼记·学记》)
三,1,斯巴达教育注重军事体育训练。
2,雅典教育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
3,七艺:
修辞学,哲学,法律学,希腊语,数学,天文学,音乐。
四,欧洲中世纪教育主要由教会控制。
教会学校成为主要的教育场所,教育内容是进行宗教教育。
教会学校培养学生对宗教的极端虔诚和对僧侣的绝对服从。
五,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等级性。
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地位和权利。
2,工具性。
教育服务于社会统治阶级维护统治,巩固统治的需要。
3,专制性。
受教育者被动接受和绝对服从,教育者的威严不可冒犯。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六,近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事务在国家事务中具有重要地位,公公教育事业受到政府的重视。
2,国家实施初等义务教育。
(德国是欧洲最早为义务教育立法的国家)
3,中等职业教育获得发展。
4,新型大学纷纷建立,高等教育职能发生变化。
5,学校教育朝着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七,现代教育的特点:
1,教育形态发生重大变化,被赋予三种形态,即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2,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结合,职业教育多层次的发展。
4,精英化高等教育与大众化高等教育同时推进。
5,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
6,终身教育体系在逐步建构。
八,教育的构成:
教师,学生,教育影响
九,教育影响:
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情境。
十,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十一、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拉伊《实验教育学》、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第二章教育功能
一,教育功能(包括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
他往往指向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分类(划分依据)
(1)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教育作用的客观性)
(2)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教育作用的对象)
(3)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教育作用的层次)
(4)正功能与负功能(教育作用的性质)
三、个体发展,是个体从出生到成人期身心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四、个体发现的特征:
(1)个体发展的历史性与社会性
(2)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
(3)个体发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4)个体发展的现实性与潜在性。
五、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
1,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遗传素质,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遗传决定论,在个体的人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遗传素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是人类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个体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纯粹是环境的产物,个体发展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1)自然环境对个体身体及心理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2)社会环境对个体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
(1)教育以其明确的培养目标,规定着个体发展的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的培养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活动,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较为全面深刻。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断强化。
4、教育个体的功能
(1)个体的社会化功能
(2)个体的个性化功能:
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5、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1)教育促进人的观念的社会化(促进人的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人的智力和能力的社会化
1>教育指导或规范人的智力、能力的社会化
2>教育加速人的智力、能力的社会化
(3)教育促进人的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2)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具有培养劳动力的功能
(1)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知识素养与劳动技能素养,提高劳动者对生产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能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养,能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水平,从而提高劳动者积极的劳动精神与劳动态度。
(3)能提高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
(4)能提高劳动者的创造精神与创造能力。
2、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3、教育具有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1)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是促进科技革命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1)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2、教育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
(1)教育的普及推进社会政治变革
(2)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2、教育对社会文化的创新功能
3、教育对社会文化的融合功能
第三章当代中国教育
第一节当代中国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社会对教育所要造成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2、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他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还受到受教育者心理、生理发展规律与要求的制约。
3、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由此获得法律的规定。
4、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实施:
对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正确认识和理解。
(1)关于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关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关于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5、当代中国教育目的的系统实施:
(1)全面系统地把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国家教育发展的宏观规划必须依据并遵循总体教育方针与目的
2>社会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该从各自的任务和培养目标出发深刻的体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实行与劳动生产相结合,
(2)正确的认识与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1>实施全面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目标。
2>实施全面教育应正确认识与处理德智体等各类教育之间的关系。
3>实施全面教育与因材施教的统一。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
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
2、学校教育制度:
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制度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2、九年制义务教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使国家必须予以保证的公益性事业。
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第四章当代世界教育思潮。
1、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思想的奠基人保罗。
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他包括了教育的所有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
2、全民教育:
通过提高各国人民的素质,从而对和平、环境、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等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做出贡献,扫除成人文盲普及初等教育以及减少男女受教育的差别。
3、教育国际化:
是指一个国家将本国教育枝与世界教育的系统之中来确定发展的方向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从而使本国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
第五章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角色的定位
(1)从社会义务角度
1、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
2、教师是人力资源的开发者
(2)从教学与管理角度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合作者和参与者
3、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拓展者
4、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3)从心理定向角度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
必须从教师善、教师公正、教师责任感三个维度出发。
(4)从自我实现的层面
1、教师是成功的自我认识者
2、教师是自我成长的研究者和设计者
2、教师的专业素养
(1)教师成长:
教师成长主要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新手老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者教育家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包含教师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的存在和发展的过程。
(二)专业知识的发展
条件性知识
1、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
2、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3、学科教学论知识
本体性知识
1、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
2、教师专业相关的其它学科的知识
实践性知识
(三)专业能力的发展
1、设计教学的能力
2、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多媒体操作能力
3、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
班级日常事务的组织与管理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4、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理解他人、沟通能力、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5、教育教学机智即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
6、反思评价的能力即对教学状况正确评估的能力
7、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即对教师对学生、对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创新能力:
创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
(四)专业情意的发展
1、专业理想
2、专业情操:
理智道德、美的情操
3、专业性向:
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
4、专业自我:
是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
3、影响教师发展的因素
(1)社会环境
(2)学校文化
(3)个人经历
(4)自我更新
4、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
3、生存关注阶段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阶段
5、教师成长的途径
1、专业学习
2、专家引导
3、同伴互助
4、个人反思:
教育事件反思、教学过程反思、教学风格反思、心智模式反思
第6章学生素质与培养
1、学生的素质结构:
1、社会素质:
生理素质、心理素质
2、文化素质:
科学道德审美素质
3、创新素质
二、素质教育的特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是指素质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2、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这是指素质教育在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上具有全面性
3、素质教育是引导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这是指素质教育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式上具有主动性的特点
三、学生的心理素质:
是指学生个体的心理过程、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综合体现。
四、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首先可以分为具有操作功能的心理能力因素和驱动功能的心理动力因素;根据这种力量作用的效果来分析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学生的心理素质又可以分为适应性因素和创造性因素。
五、学生的心理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智能,加德纳观点: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至少包括七种智能,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
六、科学素质的结构:
1、系统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科学素质中的首要因素
2、基本的科学方法,科学知识是人们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获取科学知识所必须遵循的程序和步骤
3、执着的科学精神
七、道德素质的结构:
1、学生的道德认知,也称道德认识,它是学生对各种各种道德行为、道德关系以及调节这些行为、处理这些关系的规范和准则的认识。
皮亚杰通过对偶故事法来研究儿童的道德判断,科尔伯格继承和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
2、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想象的道德情感体验、理性的道德情感体验。
3、学生的道德意志,表现了以下五种水平:
对学生个人直接愿望的控制调节水平;道德的动机战胜不道德的动机的水平;对道德情感的自我调节;与道德行为中的困难作斗争的行为;抗拒诱惑的水平。
4、学生的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习惯。
八、道德教育过程的分析:
1、道德教育过程的复杂性。
首先体现在制约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社会因素的广泛性上;体现在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学生接受的道德影响的多重性和矛盾性上;体现在学生道德素质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上
2、道德教育过程的活动性。
首先学生道德规范的掌握,道德情感的丰富,道德意志的产生,道德信念的树立,都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其次学生在活动中激发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动机,产生道德行为。
3、学生的自我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自我教育是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而进行的自觉地规范言行、转化思想的活动。
分为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
九、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只有一个老师划得重点)
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首先教师要言传身教,协调影响,引导学生有效的掌握道德概念和道德知识。
其次,教师要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再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坚定地道德信念。
2、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首先要成为学生情感生活的典范。
其次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再次,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情感。
3、磨练学生的道德意志。
首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现实的道德活动,积累磨练道德意志的经验。
其次教师要根据道德意志品质上的差异因材施教。
再次教师要通过道德榜样来激发学生道德意志的自觉性。
4、知道学生的道德行为。
首先要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强大的道德动机。
再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道德行为方式。
再次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
十、学生审美素质的结构:
学生的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7章课程
第一节
1、课程类型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2)综合课程与分类课程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4)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2、课程表现形式
1.课程方案:
又称课程计划,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培养目标,以及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有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活动和教育工作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作出全面安排,规定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
2.课程设置
小学低年级,初中阶段,高中课改
3.课程标准
(1)含义:
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根据课程方案来确定学生预期的学习结果,它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依据,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2)构成:
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有些还有附录,对课程标准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做出说明,或给出教学与评价的实例。
第二节
1、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学生的发展特征2.社会生活的需要3.学科的发展
2.课程内容的选择的基本取向
1.教材取向2.学习活动取向3.学习经验取向
3、课程内容的组织
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2.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3.直线式与螺旋式
4、课程评价
1.类型
(1)根据评价目的,分为工作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和决策性评价
(2)根据评价功能,分为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3)根据评价主体,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
(4)根据评价的方法,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2.课程评价模式:
目标模式(泰勒)、差距模式、CIPP模式、回应模式和解释模式。
第三节
1、课程改革的理念:
1.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
2.倡导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3.促进课程的民主化
2.课程改革的目标
1.在课程目标上,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在课程结构方面,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中学分科和综合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3.在教育内容选择方面,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现代技术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在课程实施方面,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在课程评价上,要从终结性评价转变为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6.在课程管理上,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1、一是建立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构成的新课程结构。
2、二是关于必修课与选修课。
3、三是关于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联系。
(2)制定新的国家课程标准
新课改首次通过制定标准的形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阐述课程目标。
(3)改善课程实施的过程
(4)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
(5)建立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
第八章教学
1、教学概念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简答:
第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与学作为教学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者处于教学的统一体中,各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第二,这种双边互动活动绝不意味着“老师讲、学生听”的简单分工,而是表现为以师生对话为形式的双向交流。
第三,师生之间的这种双边互动活动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学的规定性。
第四,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第五,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2、教学过程的特点
1、教学过程含义:
是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过程,亦即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
其一,学生的认识对象主要是经过提炼的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对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的基本认识,它体现在一定的教学内容中。
其二,学生的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
3、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1)学生的发展是以认识为基础并在认识过程中实现的。
(2)学生的发展状况与水平直接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及巩固的程度。
(3)它只有通过教师的引导活动,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力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4、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教学信息交流与反馈的双边活动过程。
三、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
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和技能技巧六个阶段
4、教学原则(简答,材料分析)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1、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启发创造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6、直观性原则
7、巩固性原则
五、教学方法
(一)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分类
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二)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方法。
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讲授法基本要求:
1、教师精通本门课程内容,融会贯
2、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学生听讲能力强
3、与学生认识基础想联系,做到启发性和艺术性
4、变换讲授方式与其他教学相结合
(三)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的发生和变化,使学生在观察、研究和独立操作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6、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根据年龄或文化程度把学生编成有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统一规定的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优:
(1)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一个老师能同时教几十个学生。
(2)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缺:
班级授课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最主要的是不能充分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
7、分组教学制
外部分组主要是在一所学校内,打破传统的年龄的分组,按学生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分设为学习年限长短不同、教学内容也不同,学习年限不同、教学内容相同,学习年限相同、教学内容不同的几种形式进行教学。
内部分组主要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前提下,根据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在学习上出现的差异,分设课程内容深浅不同或课程进度快慢不同的若干小组进行教学。
8、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备课
课时备课的内容和流程1、备教材2、备学生3、备教法4、编写教案
(2)上课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组织良好5、积极性高
(3)课外辅导
(4)考查和考试考查包括课堂提问、检查作业、书面测验等方式。
考试:
百分制和等级制用百分制来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其特点是直观、简便,但当测验的目标不止一个或测验难度不同时,相同分数不能直接比较。
第九章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1、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
2、教学艺术的特点:
1、有效性2、创造性3、综合性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行为方式。
它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审美理想、艺术修养和性格特点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体现。
特点:
独特性、规律性、稳定性
四、班主任素养: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表现出来的、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所具有的素质和能力,是班主任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人文精神、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综合素养。
班主任的素养:
富有亲和力的人格素养;广播宽厚的人文素养;优良高超的能力素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