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667023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53.49K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综合练习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综合练习答案
九年级上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在2014年11月北京APEC峰会上,中美达成“温室气体减排”协议,以降低碳排放.中国承诺:
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减排30%,其中该“温室气体”主要是指( )
A.O3B.COC.CO2D.CH4
【解答】解:
温室效应主要是指由于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CO2等气体,增强了大气对红外线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而形成的.温室效应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干旱、厄尔尼诺现象频发等一系列气候问题.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故选:
C
2.(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你对下列的物质变化判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点燃蜡烛B.
干冰在常温升华
C.
冬天向树上涂石灰浆D.
盐酸腐蚀大理石地面
【解答】解:
A、点燃蜡烛的过程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冬天向树上涂石灰浆的过程中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属于化学变化;
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3.(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碘酒B.怡宝纯净水C.油与水混合D.冰与水混合
【解答】解:
A、碘易溶于酒精,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
B、纯净水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是混合物,故B错;
C、油与水混合属于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故C错;
D、冰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
故选A.
4.(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小轩在学习原子结构知识时,他比较了“钠离子与氖原子”的结构后,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相同的电子层数B.相同的电子数
C.相同的带电荷数D.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解答】解:
钠离子是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得到的,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氖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A、比较了“钠离子与氖原子”的结构后,可以看出钠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B、比较了“钠离子与氖原子”的结构后,可以看出钠离子与氖原子相同的电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C、比较了“钠离子与氖原子”的结构后,可以看出钠离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氖原子不显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比较了“钠离子与氖原子”的结构后,可以看出钠离子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5.(2分)(2015•武昌区模拟)下列基本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B.
读液体体积
C.
过滤悬浊液D.
熄灭酒精灯
【解答】解: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装置要密封,图中长颈漏斗和外面相通,故不正确;
B、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底部水平,故不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缺少玻璃棒,故不正确;
D、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图中操作正确.故选D.
6.(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载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功能.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的化学式为:
C34H32O4N4F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血红素属于氧化物
B.血红素由五个元素组成
C.血红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8:
1
D.血红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16g
【解答】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血红素中含有五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
C.C34H32O4N4Fe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2:
4=8:
1,故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故选C.
7.(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2014年中国经济改革主题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下列符合该主题的是( )
A.为节省煤和石油有限资源,充分利用焚烧秸杆、垃圾发电
B.大力发展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以及潮汐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C.因废旧金属被锈蚀,无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大量开采、使用化石燃料,以解决能源危机
【解答】解:
A、焚烧秸杆、垃圾发电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不可取,故A错;
B、大力发展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以及潮汐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符合该主题,故B正确;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既可以减少污染,又节约了资源,故C错;
D、化石燃料污染空气,所以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故D错.故选B.
8.(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三水区被评为“中国长寿之乡”,是全国唯一的富裕型长寿之乡.据科学考证,在本区的土壤中富有一种“长寿元素”﹣硒.下列有关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硒的元素符号为Se2B.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C.硒为金属元素D.硒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96
【解答】解:
A.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是“一大二小”,硒的元素符号为“Se”,故选项说法错误;
B.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9.2014年10月24日,我国登月探测器“月球车玉兔”踏上访问月球的旅程,其重要部件太阳能帆板使用的高纯硅制备原理是:
2H2+SiCl4
Si+4HCl.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答】解:
2H2+SiCl4
Si+4HCl,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
C.
10.(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小锋从食物中摄入钙元素不足,每天还需要服用2片某种钙片.该钙片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钙片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小锋每天从钙片中摄入碳酸钙的质量是( )
A.0.5gB.1.0gC.1.5gD.2.0g
【解答】解:
根据题意,每天需要服用2某种钙片,从钙片中摄入钙0.2g×2=0.4g,
设从钙片中摄入碳酸钙的质量为x,
x×
×100%=0.4g.x=1.0g故选:
B.
11.(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分类学习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通的科学方法.小康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对应关系中正确的一组是( )
甲
乙
丙
丁
A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B
常见的合金
不锈钢
焊锡
生铁
C
常见的还原剂
氢气
木炭
一氧化碳
D
常见的防腐剂
氮气
铁粉
一氧化碳
A.AB.BC.CD.D
【解答】解:
A、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指粉尘污染和有害气体污染,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是空气污染物的一部分.故A正确;
B、不锈钢、焊锡、生铁都属于常见的合金.故B正确;
C、氢气、木炭、一氧化碳属于常见的还原剂.故C正确;
D、常见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脱氢乙酸及钠盐类、乳酸钠等,故D错误.
故选D.
12.(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将烧红的菜刀浸入水中急速冷却可增强刀的硬度,这一过程叫淬火.这个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Fe+4H2O
Fe3O4+4H2该反应中属氧化剂的是( )
A.FeB.H2OC.Fe3O4D.H2
【解答】解:
由反应3Fe+4H2O
Fe3O4+4H2↑可知,水在反应前后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所以在反应中提供了氧,充当的是氧化剂,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
13.(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下列“课外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B
C
D
课外实验
实验结论
说明蜡烛含有炭黑
其中活性炭主要是起到吸附作用
析出白糖晶体后,得到的为白糖的饱和溶液
推测鸡蛋壳里可能含碳酸钙
A.AB.BC.CD.D
【解答】解:
A、生成炭黑的实验说明蜡烛含有碳元素,而不是说明蜡烛含有炭黑,故A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作用,故B正确;
C、在一定温度下,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所以析出白糖晶体后,得到的为白糖的饱和溶液,故C正确;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从而证明组成蛋壳的物质里可能含有碳酸钙,故D正确.故选:
A.
14.(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控制变量法实验探究重要方法.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能实现探究目的是( )
A.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
B.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
C.乙中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
D.乙中铜片上的白磷与热水中的白磷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着火点.
【解答】解:
A、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看铁在只和水接触的条件下能不能生锈,所以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
B、③中铁钉只和氧气接触,①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③中铁钉没有锈蚀,而①中铁钉锈蚀,通过①③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铁钉与水接触,所以能实现的探究目的;
C、乙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燃烧对比可知,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所以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
D、乙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的燃烧对比可知,薄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所以燃烧了,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故选:
B.
15.(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一定温度下,不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室温时,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镁条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A.AB.BC.CD.D
【解答】解:
A、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快,用的时间少,斜率大,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故错误;
B、不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溶解一部分氯化钠固体达到饱和后,不再溶解,溶液质量不再增加,但加入氯化钠固体前溶液质量不为零,故B错误.
C、镁和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的进行,产生的热量逐渐增加,反应结束时产生的热量最多,然后热量逐渐减小至室温,故C正确;
D、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加催化剂和不加催化剂产生的氧气一样多,只是反应的速率不同,故D错误;故选C.
16.(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小非为探究某气体R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点燃该气体R,发出蓝色火焰;
(2)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小烧杯,发现内壁上有小水雾;(3)她又在此烧杯中沾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发现杯壁上有白膜.由此你可推出气体R中所含成分可能是( )
A.H2COB.COCO2C.H2D.CO
【解答】解:
A、H2和CO的混合气体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氢气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合实验现象,故选项正确.
B、CO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即使能燃烧,也不会生成水,与现象不符,故选项错误.
C、氢气燃烧生成水,没有二氧化碳生成,与现象不符,故选项错误.
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没有水生成,与现象不符,故选项错误.故选:
A.
17.(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NaCl溶液
蔗糖
过滤
B
CaCl2溶液
盐酸
过量CaCO3、过滤
C
FeSO4溶液
CuSO4
过量锌粒、过滤
D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点燃
A.AB.BC.CD.D
【解答】解:
A、蔗糖易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SO4溶液和CuSO4均能与过量锌粒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18.(2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未知)
26
2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物质甲的质量X数值12
B.乙是反应物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5:
4
D.物质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答】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18+1+2+32=X+26+2+12,解得X=13g.故A错误;
B、乙质量增加了25克,是生成物,错误;
C、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26﹣1)g:
(32﹣12)g=5:
4.故C说法正确;
D、由B分析知,丙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D说法错误.故选C
三、填空与简答题(共5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32分)
19.(6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厨房中常用的炊具有铁锅、铝锅.如图是铁锅的示意图.
(1)铁锅含有合金单质 Fe (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玻璃、塑料 .
(2)炒菜时铁锅中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隔绝空气 .
(3)铝锅轻便、耐用,其原因是 密度小,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
(4)当你清洗铝锅时,不宜用 钢丝,沙子 擦洗.
(5)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解答】解:
(1)铁锅含有合金单质是铁;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玻璃、塑料;
(2)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使可燃物﹣﹣油隔绝氧气;
(3)铝的密度小,所以铝锅轻便,常温下,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此铝锅比较耐用;
(4)铝锅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清洗铝锅时,不宜用钢丝、沙子清洗,易破坏保护膜;
(5)废旧铁锅、铝锅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的意义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0.(6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 石油 和天然气.
(2)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I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
①气化炉中主要发生了 化学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B (填字母序号).
③写出图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3H2
CH4+H2O .
④在反应A+B→C+D中,A和C的质量比为 7:
4 .
【解答】(解:
(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2)①气化过程中生成了一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②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一氧化碳、氢气、甲烷和水,其中属于单质的是氢气.
③反应物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生成物是甲烷和水,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
CO+3H2
CH4+H2O;
④根据方程式:
CO+3H2
CH4+H2O,可知A和C的质量比为(12+16):
(12+1×4)=7:
4.
21.(6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20℃时,甲的溶解度 < (填“>”、“<”或“=”)乙的溶解度.
Ⅱ.40℃时,乙和丙 能 (填“能”或“不能”)形成溶液浓度相同的饱和溶液.
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写下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甲
烧杯中固体逐渐减少,一会全部溶解
乙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丙
升温后固体质量逐渐增加
②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 小 .
Ⅱ.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 .
【解答】解:
(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
20℃时,甲的溶解度<乙的溶解度;40℃时,乙和丙能形成溶液浓度相同的饱和溶液;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现象是:
甲烧杯中固体逐渐减少,一会全部溶解;40℃时,乙和丙升温后固体质量逐渐增加;乙中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丙中升温后固体质量逐渐增加;故答案为:
Ⅰ<;Ⅱ能;Ⅲ烧杯中固体逐渐减少;升温后固体质量逐渐增加;
(2)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泡,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小,为增大CO2的溶解度;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故答案为:
Ⅰ小;Ⅱ增大压强或降低温度;
22.(8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现有A、B、C、D、E五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D均为无色气体,E为黑色的固体氧化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且作生活燃料.“→”是物质间相互转化,“﹣”是相连两物质间相互反应.其它反应条件和参加反应的物质省略.有如下转化关系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出物质的化学式:
C H2O 、E CuO(或FeO或Fe3O4) .
(2)写出E→A的化学方程式是 CuO+CO
Cu+CO2 .
(3)从C→D是 电 能转化成 化学 能,属于 分解 反应.
(4)指出A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灭火 .
【解答】解:
(1)A、B、C、D、E五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A、B、D均为无色气体,E为黑色的固体氧化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且作生活燃料,所以B是甲烷,甲烷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A是氧化铜,C是水,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D会转化成黑色固体E,所以D是氧气,E是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C是H2O,E是CuO(或FeO或Fe3O4);
(2)E→A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CuO+CO
Cu+CO2;
(3)C→D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电能转化成化学能,属于分解反应;
(4)通过推导可知,A是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
23.(6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
2FeCl3+Fe═3FeCl2和 Fe+CuCl2═FeCl2+Cu .
(2)操作a和b的名称是 过滤 ,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 漏斗 .
(3)固体A的成份有 Fe、Cu .(写化学式)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氯化亚铁、铜 .(写名称)
【解答】解:
(1)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铜和氯化亚铁;同时,铁粉与剩余的氯化铁溶液反应,把混合溶液全部转化为纯净的氯化亚铁溶液;
(2)操作a和b的名称是过滤,实验室中进行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漏斗;
(3)由于加入过量的铁粉,所以滤渣中不但有置换出来的铜,还有未反应完的铁;
(4)得到的纯净氯化亚铁溶液经过处理后可形成氯化铁溶液,再用来处理镀铜的电路板,循环利用;过程中把镀铜电路板上的铜回收再利用;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题,共22分)
24.(6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如图1~4是教科书上有关实验的装置图:
(1)图1是利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P+5O2
2P2O5 ,该反应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是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等 .(答一点即可)
(2)图2是电解水的实验,其中左边电极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或O2) .(写符号)
(3)图3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实验时会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其目的是 防止液体暴沸 .
(4)图4是面粉爆炸实验.实验时在胶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 使空气与面粉充分混合(或增大面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
【解答】解:
(1)在利用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P+5O2
2P2O5.该实验测定结果偏小,可能的原因有:
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没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2)电解水的实验,其中左边电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
(3)在制取蒸馏水时,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其目的是防止液体暴沸;
(4)面粉属于可燃物,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充满容器,使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
25.(9分)(2014秋•三水区期末)开展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现有下列仪器或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铁架台 ;要用上图仪器组装成制气装置:
用KMnO4加热分解制O2应选 BD (填字母);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应选 ACE(或CE) (填字母),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Zn+H2SO4=ZnSO4+H2 .
(2)若用F装置进行CO还原CuO的实验,b处的现象为 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
(3)要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含有CO2,仪器②中应装的试剂名称为 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钙溶液) ,c处尾气的处理方法是 点燃一盏酒精灯(或管口套上气球收集后处理) .
(4)若用图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H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5)检验F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 先将②中的试管加少量水液封导管,在a处连接一注射器(或吸耳球),向F装置中鼓气,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
【解答】解:
(1)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气体的性质,如溶解性、密度、是否与水或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等.加热固体制气体用BD,固液常温反应制气体选ACE或CE.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2)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现象为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
(3)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看气体通入后是否变浑;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4)若用图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H2,收集H2用向下排空气法,要短管进,长管出.
(5)先将②中的试管加少量水液封导管,在a处连接一注射器(或吸耳球),向F装置中鼓气,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4)如右图示.
(5)先将②中的试管加少量水液封导管,在a处连接一注射器(或吸耳球),向F装置中鼓气,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26.(7分)(2014秋•三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综合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