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docx
- 文档编号:25665278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8.38KB
马克思1.docx
《马克思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1
1.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实践性B.科学性C.与时俱进D.革命性
2.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剩余价值论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辩证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A.摩擦生热B.冬去春来C.电闪雷鸣D.风来雨至
5.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
这属于( )
A.内容决定形式的表现B.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表现
C.新内容采用旧形式的表现D.旧内容采用新形式的表现
7.某人得病住院,想吃水果,子女们给他买了苹果、樱桃、梨送去,他说他要吃水果而不是这些苹果等,他犯的错误是()
A.把个别当作是独立的存在B.把一般当作是独立的存在
C.认为个别就是一般D.认为一般就是个别
8.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
A.运动B.客观实在性C.物质可以认识D.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9.“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抽象到具体B.归纳与演绎C.分析与综合D.实践到认识
10.近年来,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话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目前学生负担过重表现在:
一是课程门类偏多,内容偏难;二是书本太多;三是作业多、补习多、办班多。
这些都给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造成严重损害。
从辩证法角度看,造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是( )
A.忽视了量的积累B.否认了物质的决定作用C.违背了适度原则D.曲解了肯定与否定辩证关系
11.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诡辩论C.形而上学不变论D.客观唯心主义
12.爱因斯坦说:
“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 )
A.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理论的概括和总结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D.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13.判断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
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对该事物的理性认识是否已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已经过多次反复D.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
14.“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否认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15.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客观性B.终极性C.永恒性D.不变性
16.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强调()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B.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C.对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1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1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
A.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起义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D.工业革命
19.时间和空间是()
A.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B.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的根本属性
20.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21.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
A.物质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世界是可知的D.世界是不可知的
22.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农民播种小麦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C.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D.法官审理案件
23.居安思危这句成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B.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D.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下推动事物的发展
2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作否定回答的是( )
A.唯物主义者B.可知论者C.所有唯心主义者D.不可知论者
25.董仲舒说:
“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这种看法是()
A.唯物论B.唯心论C.辩证法D.形而上学
26.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B.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C.意识不受客体影响D.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27.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28.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
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29.“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
30.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31.认识的本质是()
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32.科学家尼葛庞蒂说:
“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
”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3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34.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B.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C.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是()
A.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B.夸大了意识的作用C.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D.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3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D.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3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3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归纳演绎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观察实验方法
39.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这在哲学上符合(
A.“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B.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C.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D.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40.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具有()
A.社会性B.时代性C.民族性D.实践性
41.“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是一种( )
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D.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42.在质变和量变的关系上,庸俗进化论的错误在于()
A.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B.否认事物的任何变化C.把事物的质变和量变等同起来D.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43.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数学家高斯做级数连加,不是一个个逐次累计,而是创造性地运用一种新的程序来计算。
从哲学上看,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 )
A.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创新精神B.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机遇C.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就能解决D.发挥主观能动性偶尔可以背离客观规律
44.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
A.世界是不可知的B.世界是可知的C.物质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
45.下列属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有
①修身养性②经济体制改革③脱贫致富④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6.马克思指出:
“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这表明()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47.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
A.不可知论B.先验论C.反映论D.可知论
48.“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D.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49.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B.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C.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D.与时俱进
50.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劳动价值论B.历史观C.辩证法D.剩余价值论
5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A.运动B.静止C.矛盾D.联系
52.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不可知论D.客观唯心主义
53.哲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A.矛盾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促使事物发展
54.在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上,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
A.人可以改变客观规律B.人可以创造客观规律C.人可以消灭客观规律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55.时间的特性是()
A.二维性B.一维性C.三维性D.多维性
56.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
A.世界是可知的B.物质的观点C.世界是不可知的D.实践的观点
57.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B.必然偶然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对立统一规律
58.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是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D.一元论与二元论
5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B.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C.物质的具体形态D.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
60.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A.感觉B.概念C.知觉D.表象
61.“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
62.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
A.感觉B.表象C.知觉D.分析
63.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最主要是由( )
A.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B.现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C.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决定的D.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决定的
64.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法D.科学社会主义
65.马克思一生的两个重大发现是()
A.剩余价值学说和暴力革命B.辩证法和唯物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66.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奥地利B.中国C.俄国D.德国
67.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与时俱进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科学性D.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6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科学严谨B.吐故纳新C.与时俱进D.博大精深
69.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
70.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A.阶级斗争理论B.社会主义学说C.辩证法D.唯物史观
71.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
A.社会实践基础B.阶级条件C.思想理论来源D.自然科学前提
72.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
7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阶级斗争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74.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精髓B.合理内核C.基本内核D.核心
7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曾存在()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76.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
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C.与时俱进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
7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79.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B.与时俱进C.革命性D.实践性
80.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8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人权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82.
83.
1.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B.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C.巴黎公社D.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2.看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
A.既要全面,又要抓重点B.两点论和均衡论的统一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一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物极必反,相反相成B.因时制宜,因地制宜C.欲擒故纵,声东击西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4.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A.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B.只看到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区别C.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D.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5.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普遍的,其具体表现形式是特殊的。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的有()
A.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不同的曲折性B.不同事物的发展周期各有其不同的特点C.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D.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相同的否定形式
6.脱离了人体的手就变成了没有生气的、死的东西,这是()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系统论的观点B.部分受整体决定和制约的观点C.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D.形而上学片面、孤立的观点
7.“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是()
A.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B.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C.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8.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9.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
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10.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A.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B.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11.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12.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A.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B.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C.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D.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
13.下列各项属于矛盾同一性的有()
A.物极必反B.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C.高岸为谷,深谷为陵D.两个事物的绝对同一
14.下列各项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冬去春来,夏尽秋至B.摩擦生热,热胀冷缩C.电闪雷鸣,风来雨至D.勤学出智慧,实践长才干
15.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做到()
A.局部服从整体B.研究部分不能忘记同整体的关系C.不承认各部分有分明的界限D.用整体性观点分析事物
16.质变的基本形式包括()
A.阶段性部分质变B.非爆发式飞跃C.爆发式飞跃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17.下列各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8.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D.认识是一个过程.
19.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于
A.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B.发挥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D.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克服其盲目性
20.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C.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21.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劳动价值论B.唯物史观C.辩证法D.剩余价值学说
22.下列各项说明或体现时间一维性的有()
A.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B.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C.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D.失落黄金有份量,错过光阴无处寻
2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指()
A.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B.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C.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E.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24.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D.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25.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
A.循环论B.直线论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
26.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
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B.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C.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D.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27.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
A.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B.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28.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29.感性认识的形式是()
A.概念B.表象C.感觉D.推理
30.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C.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31.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
A.欲擒故纵,声东击西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对症下药,量体裁衣D.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32.一切包含辩证法思想的哲学都认为()
A.世界是发展变化的B.世界是物质的C.世界是可知的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33.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A.根据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B.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C.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D.根据它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E.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
34.“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这一观点()
A.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B.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C.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D.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35.“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B.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C.时间和空间与物质没关系D.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36.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
A.有无相生,前后相随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九层之台,起于垒土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7.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A.必然B.必然王国C.自由D.自由王国
38.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39.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先的基本的观点,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实践是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