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docx
- 文档编号:25659443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25.05KB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
(二)考试大纲
第五编宋代文学
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宋初“三体诗”和晏殊词。
学习要求:
①准确了解宋初诗风和文风的整体面貌及其基本走向;②重点掌握王禹偁诗歌、西昆体诗歌的创作特征;③重点掌握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
识记:
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
“白体”。
应用:
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
识记:
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
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
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
识记:
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
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欧阳修、王安石以及梅尧臣、苏舜钦等的文学创作。
学习要求:
①识记并理解有关北宋中叶诗文革新的情况;②重点掌握欧阳修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在诗文革新中的领袖地位;③重点掌握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创作的特点,深入理解他们对宋诗风格的影响;④重点掌握王安石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⑤翔实理解曾巩、苏洵和苏辙散文创作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
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
(一)欧阳修的文学贡献
识记:
欧阳修的生平。
理解:
①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②《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应用:
①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②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③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二)梅尧臣和苏舜钦
识记:
①梅尧臣的生平;②苏舜钦的生平。
理解:
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应用:
①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三)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及其他
识记:
王安石的生平。
理解:
①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对词境的开拓;②王令诗歌的特点。
应用:
①王安石散文的特点;②王安石诗歌的创作成就;③王安石的文学创作成就。
(四)曾巩、苏洵和苏辙
识记:
“三苏”。
应用:
①曾巩散文的艺术风格;②苏洵散文的特点;③苏辙散文的特点。
第三章苏轼的文学成就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均为重点内容。
学习要求:
①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全面把握苏轼各体文学创作的成就,深入理解苏轼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②重点掌握苏轼散文创作的成就;③重点掌握苏轼诗歌创作的成就及其对宋诗风格形成的重大贡献;④重点掌握苏轼词创作的成就及其对词体发展的重大贡献。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
苏轼的生平。
(一)苏轼的散文成就
理解:
苏轼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应用:
①苏轼记叙文的艺术特点;②苏轼散文的总体特色。
(二)苏轼的诗歌创作
识记:
①“东坡体”;②苏轼诗歌的题材类别。
理解:
苏轼诗歌分前、后期。
应用:
①苏轼诗歌的主要内容;②苏轼诗歌的艺术特色。
(三)苏轼词的革新意义
理解:
苏词的超旷高远襟怀。
应用:
①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②苏词对题材的拓展及其意义;③苏词的创作风格;④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的诗歌。
学习要求:
①识记并理解有关江西诗派的情况;②重点掌握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创作特色;③重点掌握陈师道和陈与义诗歌创作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
江西诗派。
(一)黄庭坚的诗与词
识记:
①黄庭坚的生平;②“山谷体”。
理解:
黄庭坚诗歌的题材内容。
应用:
①黄庭坚的诗歌创作主张及其艺术特色;②黄庭坚词作的艺术特点。
(二)陈师道和陈与义
识记:
①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②“后山体”;③“简斋体”。
理解:
陈与义诗分前、后期。
应用:
①陈师道“后山体”的艺术特征;②陈与义前期诗歌的艺术特点;③陈与义后期诗歌的艺术风格;④“简斋体”的艺术独特性。
第五章柳永与北宋词坛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北宋词的创作。
学习要求:
①翔实了解北宋词的发展演变情况,熟知北宋词坛重要词家词作;②重点掌握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以及晏几道、贺铸、朱敦儒的词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们在北宋词坛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
北宋词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及各期代表词人。
(一)柳永的慢词
识记:
柳永的生平。
应用:
①柳永词的题材内容及其对词境的开拓;②柳永对词体的开拓;③柳永词的艺术特点;④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二)秦观、晏几道和贺铸
识记:
①秦观的生平;②晏几道的生平;③贺铸的生平。
应用:
①秦观词作的艺术特点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②晏几道词作的艺术特点;③贺铸词作的艺术特点。
(三)周邦彦及其清真词
识记:
周邦彦的生平。
理解:
周邦彦词的集大成。
运用:
周邦彦词作的艺术成就。
(四)李清照和朱敦儒
识记:
①“易安体”;②“樵歌体”;③李清照的生平;④朱敦儒的生平。
理解:
李清照词分前、后期。
应用:
①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②李清照词作的艺术特色;③朱敦儒词作的艺术特点。
第六章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辛弃疾的词创作。
学习要求:
①真切理解社会环境的变化与辛派词人创作的联系;②重点掌握辛弃疾的词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③扎实把握其他辛派词人的创作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
①辛弃疾的生平;②“稼轩体”。
(一)辛词的题材内容
应用:
辛词题材内容的主体及其多样性。
(二)辛词的艺术成就
应用:
辛词的艺术成就及其词史地位。
(三)辛派词人
识记:
①张元幹的生平;②张孝祥的生平;③陈亮的生平。
应用:
①张元幹词的特点;②张孝祥词的特点;③陈亮词的特点;④刘过词的特点。
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期诗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陆游和杨万里、范成大的诗歌。
学习要求:
①全面了解南宋中叶诗文创作概况;②重点掌握陆游诗歌创作成就,掌握他的词作、散文的创作特点;③重点掌握杨万里、范成大的诗歌创作特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
“中兴四大诗人”。
(一)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
识记:
陆游的生平。
理解:
陆游散文的特点。
应用:
①陆游诗歌创作的三个时期及各期的主要特点;②陆游诗歌对江西诗派的扬弃;③陆游词作的特色;④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多样风格。
(二)杨万里和范成大
识记:
①“诚斋体”;②杨万里的生平;③范成大的生平。
理解:
杨万里的“活法”诗。
应用:
①“诚斋体”的艺术特色;②范成大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三)朱熹与南宋散文
识记:
朱熹的生平。
理解:
①朱熹诗歌的特点;②朱熹散文的特点;③南宋中叶散文之两派;④南宋各体散文的一般特征;⑤南宋“小品文”概况。
第八章姜夔与南宋清雅词派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姜夔、吴文英以及张炎、史达祖等南宋清雅词派的创作。
学习要求:
①识记并理解南宋清雅词派的特征和概况;②重点掌握姜夔、刘文英的词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们在词史上的地位;③翔实理解张炎、史达祖、周密、王沂孙等清雅词人的创作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
南宋中后期的清雅词派。
(一)白石词
识记:
姜夔的生平。
应用:
①白石词的情思内涵;②白石词的艺术风格及其对词史的贡献。
(二)梦窗词
识记:
吴文英的生平。
理解:
吴文英“论词四标准”。
应用:
①梦窗词的分类及其情感内涵;②梦窗词的艺术特色。
(三)史达祖、周密、王沂孙、张炎等
识记:
《词源》。
应用:
①史达祖咏物词的艺术特点;②周密的词风特征;③王沂孙咏物词的特点;④张炎的词风及其在词史上的意义。
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刘克庄的文学成就以及“永嘉四灵”、“江湖诗派”的诗歌创作。
学习要求:
①全面了解南宋后期文学创作概况;②重点掌握刘克庄的诗、词创作成就;③翔实把握“永嘉四灵”的诗歌创作特征、“江湖诗派”的诗歌艺术追求以及文天祥等爱国作家的文学创作情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
南宋后期文学大势。
(一)永嘉四灵
识记:
“永嘉四灵”。
理解:
“四灵”与晚唐诗歌的关系。
应用:
“永嘉四灵”诗歌的艺术特点。
(二)刘克庄与江湖诗派
识记:
①刘克庄的生平;②“江湖诗派”的主要诗人。
理解:
①刘庄诗歌分前、后两期;②“江湖诗派”及其诗歌的艺术追求。
应用:
①刘克庄诗歌的艺术特点;②刘克庄词的艺术特点;③戴复古诗歌的特点。
(三)文天祥与遗民作家
识记:
文天祥的生平。
理解:
①汪元量诗歌的思想内涵;②刘辰翁词作的特点。
应用:
文天祥诗、文、词的思想情感内涵。
第六编辽金元文学
第一章辽金文学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元好问的文学成就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学习要求:
①翔实了解辽代文学、金代文学的概况;②重点掌握元好问的诗、词创作成就及其诗歌思想;③重点掌握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辽代文学
识记:
①耶律倍及其《海上诗》;②耶律洪基及其《题黄菊赋》;③契丹女诗人萧观音、萧瑟瑟;④汉族诗文作家赵延寿、王鼎。
理解:
①辽代文学创作概况;②寺公大师《醉义歌》;③辽代诗文体现着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
(二)金代文学的发展
识记:
金初文坛作家构成。
理解:
①金代文学发展大势;②金初主要诗文作家;③“国朝文派”及其主要诗文作家;④金代后期主要诗文作家。
(三)元好问
识记:
元好问的生平。
理解: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学观念。
应用:
①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②元好问词作的特点;③元好问的文学成就。
(四)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识记:
诸宫调。
应用: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莺莺传》的改作及其艺术特点。
第二章元杂剧的兴盛和代表作家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元代杂剧发展概况和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乔吉等作家的杂剧创作。
学习要求:
①翔实了解元代杂剧创作的发展概况(包括元杂剧的体制、分类、发展分期、各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以及元杂剧兴盛的原因等);②重点掌握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乔吉等作家的杂剧创作成就;③熟悉主要作家代表作品的故事情节、思想倾向、人物设置和艺术表现手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元杂剧的兴盛及其基本面貌
识记:
“元曲四大家”。
理解:
①元杂剧的体制;②元杂剧分为五类。
应用:
①元杂剧兴盛的原因;②元杂剧发展分为前后两期及各期代表作家作品。
(二)前期作家白朴、马致远等
识记:
①白朴的生平创作;②马致远的生平创作。
理解:
①纪君祥及其《赵氏孤儿》;②郑廷玉及其《看钱奴》;③康进之及其《李逵负荆》;④石君宝及其《秋胡戏妻》。
应用:
①白朴《梧桐雨》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②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和表现特色;③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创作特色。
(三)元代后期杂剧作家
识记:
①郑光祖的生平创作;②宫天挺的生平创作;③乔吉的生平创作;④秦简夫的剧作。
理解:
元代后期杂剧发展态势。
应用:
①郑光祖《倩女离魂》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②宫天挺《范张鸡黍》的思想内容;③乔吉《两世姻缘》的情思内涵和艺术特色;④秦简夫《东堂老》的内容和特点。
第三章杰出的戏曲作曲家关汉卿与王实甫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均为重点内容。
学习要求:
①全面了解关汉卿、王实甫的杂剧创作,理解他们在戏剧史上的重要地位;②重点掌握关汉卿及其《窦娥冤》的创作成就;③重点掌握王实甫及其《西厢记》的创作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
识记:
①关汉卿的生平、性格;②关汉卿的创作及其分类。
理解:
①公案剧《鲁斋郎》、《蝴蝶梦》的思想深刻性;②妇女生活剧《救风尘》的思想
内容;③历史剧《单刀会》艺术特点;④关汉卿杂剧题材内容的特点。
应用:
①《窦娥冤》的故事渊源及关汉卿的改作;②《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及其悲剧性。
(二)王实甫和《西厢记》
识记:
①王实甫的生平创作;②“董西厢”;③“王西厢”。
应用:
①从《莺莺传》到《西厢记》的故事演变;②王实甫《西厢记》的剧情和体制;③王实甫《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第四章元代散曲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元代散曲创作概况以及关汉卿、马致远、乔吉、张可久、张养浩等的散曲创作。
学习要求:
①识记并理解有关元代散曲的形制、一般风格等情况,翔实了解元散曲的发展演变及其主要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关汉卿、马致远、乔吉、张可久、张养浩等的散曲创作成绩。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元散曲的创作情况和基本特点
识记:
①散曲及其形制;②小令(叶儿)、套数(散套)、带过曲。
理解:
①元代散曲创作分前、后两期;②元代散曲创作的豪放、清丽两种主要风格;③元代散曲的语言风格。
(二)前期散曲作家作品
识记:
①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的构成;②元代前期散曲的代表作家。
应用:
①关汉卿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王和卿散曲的风格特征;③马致远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三)后期散曲作家作品
识记:
①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②张养浩的生平。
应用:
①张养浩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③张可久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五章宋元南戏和话本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宋元南戏和话本。
学习要求:
①翔实了解宋元时期南戏和话本的创作概况,以及有关南戏和话本的一般知识;②重点掌握南戏作家高明及其《琵琶记》的创作成就;③重点掌握“四大传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④重点掌握宋元话本小说和讲史话本的艺术表现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南戏和“四大传奇”
识记:
①南戏;②“《永乐大典》戏文三种”;③“四大传奇”。
理解:
①南戏产生的年代;②元代南戏创作概况。
应用:
①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②“荆刘拜杀”四大传奇各自的剧情及艺术特点。
(二)高明和《琵琶记》
识记:
高明的生平。
应用:
①《琵琶记》的主旨和剧情;②《琵琶记》的人物形象塑造;③《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三)宋元话本
识记:
①话本;②宋代“说话”四家;③元代讲史话本的存留情况。
理解:
“讲史”和“小说”的区别。
应用:
①宋元话本小说的分类和保存;②宋元话本小说的一般艺术特征;③元代话本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的内容和特点;④讲史话本的一般艺术特点;⑤讲史话本的依傍史实与艺术虚构。
第六章元代诗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元代诗文创作。
学习要求:
①翔实了解元代诗文发展概况,以及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作品;②理解和把握元代中期是元代文学发展的高峰;③重点掌握刘因、戴表元、虞集、揭傒斯、杨维桢、张翥等诗文作家的创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
元代诗文发展三期。
(一)元代前期诗文
识记:
①耶律楚材的生平;②郝经的生平;③刘因的生平性格;④戴表元的生平;⑤赵孟頫的生平。
理解:
①元代前期诗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②赵孟頫对元代诗风转变的意义。
应用:
①耶律楚材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特点;②郝经的文学观念及其诗歌创作特点;③刘因诗、词的艺术特点;④戴表元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二)元代中期诗文
识记:
①“元诗四大家”;②姚燧的生平;③虞集的生平;④揭傒斯的生平;⑤黄溍的生平;⑥马祖常的生平。
理解:
①元代中期诗文发展的两个阶段;②元代中期的文风和文学追求;③元代中期诗文创作繁荣概况;④虞集的文论与文风。
应用:
①姚燧散文的特点;②虞集的诗论及其诗歌创作特点;③揭傒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④黄溍的文论及其散文创作特点;⑤马祖常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元代后期诗文
识记:
①铁崖体;②杨维桢的生平;③萨都剌的生平;④张翥的生平;⑤戴良的生平。
应用:
①元代后期诗文创作概况;②杨维桢诗歌的特点;③萨都刺诗歌的特点;④张翥诗、词的特点;⑤戴良诗、文的特点。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均为重点内容。
学习要求:
①识记并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分别代表着“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的最高成就;②识记并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各自的素材来源、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③重点掌握《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各自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④重点掌握《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各自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
①“历史演义”小说;②“英雄传奇”小说。
(一)《三国演义》
识记:
①罗贯中的生平创作;②《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
理解:
《三国演义》的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
应用:
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②《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二)《水浒传》
识记:
《水浒传》的两个版本系统及其主要版本。
理解:
①《水浒传》的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②《水浒传》的作者问题。
应用:
①《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②《水浒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第二章《西游记》和《金瓶梅》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均为重点内容。
学习要求:
①识记并理解《西游记》和《金瓶梅》分别代表着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最高成就;②识记并理解《西游记》的素材来源、成书过程和主要版本;③识记并理解《金瓶梅》的主要版本及其作为第一部文人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的文学史意义;④重点掌握《西游记》和《金瓶梅》各自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⑤重点掌握《西游记》和《金瓶梅》各自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
①神魔小说;②世情小说。
(一)《西游记》
识记:
《西游记》的主要版本。
理解:
①《西游记》的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②《西游记》的作者问题。
应用:
①《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内涵;②《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二)《金瓶梅》
识记:
①《金瓶梅》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②《金瓶梅》的主要版本。
理解:
①《金瓶梅》的成书时间;②《金瓶梅》的作者问题。
应用:
①《金瓶梅》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思想意义;②《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③《金瓶梅》的文学影响。
第三章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三言”、“二拍”。
学习要求:
①整体把握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创作概况;②重点掌握“三言”、“二拍”的思想价值和文学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
拟话本。
(一)冯梦龙的“三言”
识记:
①《红白蜘蛛》;②《六十家小说》;③《清平山堂话本》;④《熊龙峰刊四种小说》;⑤冯梦龙的生平;⑥冯梦龙整编的文学作品;⑦“三言”。
理解:
冯梦龙的思想和文学主张。
应用:
①“三言”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②“三言”的艺术特色。
(二)“二拍”及其他拟话本
识记:
①凌濛初的生平;②“二拍”;③“二拍”是文学史上最早由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④《今占奇观》;⑤明末清初的其他白话短篇小说。
理解:
“二拍”的艺术成就弱于“三言”。
应用:
“二拍”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思想意义。
第四章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明代的杂剧和传奇创作。
学习要求:
①全面扎实地了解明代杂剧和传奇的创作概况;②重点掌握徐渭以及康海等杂剧作家的创作成就;③重点掌握汤显祖以及沈璟等传奇作家的创作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识记:
明代戏剧包括杂剧和传奇两种类型。
(一)徐渭与明代杂剧
识记:
①朱权《太和正音谱》及其杂剧创作;②朱有燉的杂剧创作;③徐渭的生平创作。
理解:
①明代初期的政治环境与其时杂剧的题材内容;②明代中后期杂创作概况;③王九思《杜甫游春》;④徐复祚《一文钱》;⑤王衡《郁轮袍》;⑥冯惟敏《僧尼共犯》;⑦孟称舜《桃花人面》。
应用:
①康海《中山狼》与明代杂剧的演变;②徐渭《四声猿》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二)明代的传奇
识记:
①明代“传奇”;②吴江派;③临川派;④《曲律》;⑤《元曲选》;⑥《六十种曲》;⑦《盛明杂剧》。
理解:
①明代前期传奇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家作品;②明代中期传奇的新变及三大传奇的思想内容;③明代后期传奇创作繁荣概况及主要作家作品;④“汤沈之争”。
应用:
沈璟曲论的主要内容及其传奇创作。
(三)汤显祖和《牡丹亭》
识记:
①汤显祖的生平和思想个性;②“临川四梦”;③临川派其他作家的传奇作品。
理解:
《紫箫记》、《南柯记》、《邯郸记》的主要内容。
应用:
①《牡丹亭》故事来源与汤显祖的改作;②《牡丹亭》的人物塑造;③《牡丹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第五章明代散文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明代散文创作。
学习要求:
①全面把握明代散文的发展演变概况以及各时期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归有光与唐宋派、袁宏道与公安派、钟惺与竟陵派以及宋濂、刘基、李贽、张岱等的散文创作成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
明代散文创作成就概况。
(一)宋濂、刘基与明初散文
识记:
①台阁体散文及代表作家“三杨”;②宋濂的生平;③刘基的生平;④《郁离子》。
理解:
宋濂的文学思想。
应用:
①宋濂散文创作的成就;②刘基寓言性杂文的特点。
(二)归有光与唐宋派散文
识记:
①唐宋派;②《唐宋八大家文钞》;③归有光的生平。
理解:
唐宋派的文学主张。
应用:
归有光的文学主张及其散文创作。
(三)公安派与晚明时期的小品文
识记:
①“小品”与小品文;②李贽的生平思想;③公安派;④竟陵派;⑤《诗归》;⑥张岱的生平。
理解:
①李贽“童心说”;②公安派“性灵说”;③钟惺、谭元春的文学主张。
应用:
①李贽散文的创作个性;②袁宏道小品文的创作成就;③竟陵派小品文的艺术特征(以钟惺小品文为例);④张岱小品文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明代诗歌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明代诗歌创作。
学习要求:
①全面把握明代诗歌的发展演变概况以及各时期的主要诗歌流派、文学社团和代表作家作品;②重点掌握高启、李东阳、前七子、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以及复社、几社的诗歌思想和诗歌创作;③翔实了解明代散曲和民歌创作和发展概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理解:
明代诗歌创作成就概况。
(一)高启与明前期诗
识记:
①高启的生平;②“台阁体”与“性理诗”;③李东阳的生平;④茶陵诗派。
理解:
明代前期诗歌创作大势。
应用:
①高启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李东阳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二)明中期的诗坛盛况
识记:
①李梦阳的生平;②何景明的生平;③“前七子”;④“后七子”;⑤李攀龙的生平;⑥王世贞的生平;⑦《四溟诗话》。
理解:
①明代中期诗歌发展盛况;②“吴中四才子”的思想;③唐寅诗歌的特点;④祝允明诗歌的特点;⑤文徵明诗歌的特点;⑥谢榛诗歌的特点。
应用:
①李梦阳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②何景明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③李攀龙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④王世贞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三)晚明诗歌
识记:
①公安派;②竟陵派;③复社;④几社。
理解:
①公安派的诗歌思想;②袁宏道诗歌的特点;③竟陵派诗歌的一般特征;④复社、几社共同的文学主张。
应用:
陈子龙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四)明代散曲
理解:
①明代散曲发展大势及创作概况;②朱有燉及其《诚斋乐府》;③康海、王九思的散曲与北方曲家豪迈质朴的风格;④王磐及其散曲创作;⑤陈铎及其散曲创作;⑥梁辰鱼及其散曲创作。
应用:
冯惟敏散曲的创作特色。
(五)明代民歌
识记:
①《挂枝儿》;②《山歌》。
理解:
明代民歌的繁荣及文人的喜爱。
应用:
《挂枝儿》、《山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第八编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古代 文学史 考试 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