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制度设计案例分析题6.docx
- 文档编号:25640430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71KB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制度设计案例分析题6.docx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制度设计案例分析题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制度设计案例分析题6.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会计制度设计案例分析题6
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
会计制度设计案例分析题6
二十七、营业外支出业务会计制度设计案例
下述是两个关于负债的论述:
(1)企业将从联营企业分得的利润直接追加了投资,会计账务处理时借记“应付利润”账户与贷记“实收资本”账户。
(2)企业将年终对机器设备保养维修期间支付的工人工资及提取福利费直接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你认同这两种做法吗?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
参考分析
(1)第一种做法是不成立的。
因为分得的联营利润应该作为投资收益入账,同时要依据可能存在的税率差额计算补交所得税。
换个角度看,借记“应付利润”账户意味着股东大会决议中包括因利润分配而形成的对股东的负债,但这里并没有提到。
(2)第二种做法是不成立的。
因为企业年终对机器设备维修保养期间支付的工人工资以及福利费属于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其金额应计入相关的资产成本或者期间费用,否则就会导致企业延期交纳所得税。
二十八、从分部报告到责任报告案例
1.企业为什么还要将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以分部信息的方式进行披露?
哪一个具体会计准则规范着分部信息披露?
2.可以将业务分部与地区分部理解为两类责任主体吗?
3.内部控制制度有具体的责任主体吗?
4.如何理解责任会计制度的责任主体的特定性?
参考分析
1.通常认为企业整体风险是由各业务部门(或品种)与各经营地区的风险和报酬构成,因此需要借助这两个分部信息以评估企业整体风险与报酬。
《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规范了分部报告编制方法和分部信息披露内容,尤其是企业需要披露的分部信息,该准则有助于保证会计信息充分披露,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
2.分部信息应该区分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进行披露。
其中:
业务分部是指企业内部能够明确地提供单项或一组相关产品或劳务的组成部分;地区分部是指企业内部能够针对特定经济环境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组成部分。
由于分部确定通常以企业内部组织和管理结构以及向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内部报告制度为基础,因此可以将业务分部与地区分部理解为广义的两类责任主体。
3.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但内部控制总体上体现为一系列流程化控制活动,内部控制并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责任主体,比如通常说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尽管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的第八条也提出了一些原则性规定。
4.责任会计制度以划定的责任主体为基础,有机地融合了财务会计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管理会计体系等,用以满足特定管理性信息需求。
二十九、海尔“战略业务单元(SBU)”与企业责任中心案例
1.海尔集团2008年全面推行“战略业务单元(SBU,StrategicalBusinessUnit)”,其意图是将每位员工都视为一个SBU以保证集团战略的实现。
SBU本质是基于“市场链”管理而将每个人作为一个单位、一个主体。
日本能率协会专家到海尔调研SBU后认为如果成功地将每位员工经营成SBU,则海尔就具有了最强的竞争力。
如何理解“将每位员工经营成SBU”?
2.资源存折是海尔集团推行的SBU管理工具。
以整体厨房事业部为例,每位设计师就是一个SBU,他在海尔有个“资源存折”,其调研、开发样机、差旅费、工资等都从自己资源存折中支取,而资源存折收入则源自设计师所负责产品型号的销售提成。
资源存折收入减去资源存折支出就是利润,个人收入等于利润ⅹ0.5%ⅹ系数。
你对这样的核算过程有怎样的评价?
3.SBU管理工具实现了损益表、日清表与人单酬表的合一。
比如海尔损益表“收入”由“益”与“损”构成,前者指SBU收入,后者是非SBU收入。
“损”收入不可持续是差距,要通过“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管理模式关闭差距,就有了“日清表”。
SBU激励机制是“人单酬表”,通过把为客户创造价值按竞争力水平分为分享、提成、工资、亏欠和破产而确定SBU收入。
这样做的实质是什么?
4.试分析海尔集团在上述内容间的作用。
参考分析
1.将每位员工转变为SBU自主经营体,有利于建立员工导向价值创造体系,责权利得以充分实现。
企业资源配置、考核与激励等的直接对象是SBU自主经营体,它也可以称为是特定的责任主体或责任中心。
2.这是一个投入、产出与收入全过程的计算,相当于个人损益表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BU自主经营体“挣够市场费用、留足企业利润、盈亏都归自己”的多赢性。
3.这样做的实质是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的转化,因为SBU自主经营体替代了传统的企业自主经营体观念,成为经营绩效的核算对象,因此要实现传统财务报表的“财务资本主义”向“人力资本主义”的转变。
4.海尔集团是一个资源提供者,比如海尔集团品牌、营销渠道等,这些构成了每位SBU发挥价值创造主动性的平台。
三十、内部结算价格确定的基本做法案例
1.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InstituteofManagementAccountants)的一项调查显示,118家样本企业中有38家(32.2%)使用实际成本、12家(10.2%)计划成本、42(35.6%)家成本加利润、26(22%)家市场价格。
企业内部交易与外部交易有本质区别吗?
2.内部结算价格确定的一些基本做法:
(1)红豆集团产品、半成品、服务和人工的内部转移采用市场价格计算,由财务部与企管部共同制订,随市场变化而变化,通过“内部银行系统”来实施。
(2)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内部转移价格按成本(包括税金)加上小额利润而制订,由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共同计算。
(3)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内部产成品销售使用市场价格、其他产品为协议价格、原材料购买为市场价格或协议价格、能源介质为实际成本、备件及工具与辅料为市场价格或协议价格或实际成本、综合服务为市场价格。
(4)攀钢集团为产品(半成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劳务(收费)等制订内部转移价格,其中备品备件按采购成本结算,其余由财务部门制定。
多样化内部结算价格确定方法意味着什么?
参考分析
1.企业内部交易与外部交易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前者通常发生在非关联方之间而后者则存在于关联方在之间,但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在核算上也常常是最大限度地模仿市场交易,因此市场价格是它们的首要选择。
2.企业应该根据所处市场环境、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战略及具体管理要求来选择适当内部转移方法,比如企业集团无偿提供子公司使用或象征性地收取部分费用可提高子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最终增加集团公司整体效益。
理解责任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案例
1.责任成本是指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
某企业甲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A产品,并且该基本生产车间就是企业的一个成本中心,那么该基本生产车间实际生产费用就是其责任成本吗?
如果不是可考虑哪些方法以得到责任成本?
2.企业正常生产计划外还频频接受例外订单,这种情形的发生会造成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间的冲突吗?
如何协调两部门活动从而使它们达成一致?
参考分析
1.该基本生产车间实际生产费用并不是其责任成本,因为责任成本是按照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以责任中心为对象的耗费归集,不可控成本不属于责任中心的责任范畴,也就是说,责任成本不受发生区域的影响。
考虑到两者核算所依赖的原始成本数据是相同的,因此可考虑由实际生产费用调整出责任成本,当然也可以通过单设的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得到。
2.频繁接受紧急订货无疑会打乱既定的生产计划,这会造成众多产品的生产调整而导致额外成本的发生,通常作为成本中心的生产部门是以成本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价的,一定的额外成本是由其承担的,因此对频繁紧急订货可能会产生抵触。
销售部门则是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价的,这导致有做大销售额的冲动,比较乐意接受例外订单。
两部门间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摩擦。
显然,这种摩擦产生于绩效评价视角,由此可考虑改变销售部门的绩效定位,使其不仅关注销售收入额,还应关注生产成本,可设想将那些例外订单设为利润中心,要求销售部门均衡例外订单的成本与收益,这样的绩效评价会使销售部门慎重对待紧急订货,而一旦订货生产部门也仅需完成生产任务但不需考虑成本绩效问题。
可以看出,改变责任报告实现了两部门活动的协调。
三十一、理解责任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案例
1.责任成本是指特定责任中心的全部可控成本。
某企业甲基本生产车间只生产A产品,并且该基本生产车间就是企业的一个成本中心,那么该基本生产车间实际生产费用就是其责任成本吗?
如果不是可考虑哪些方法以得到责任成本?
2.企业正常生产计划外还频频接受例外订单,这种情形的发生会造成生产部门与销售部门间的冲突吗?
如何协调两部门活动从而使它们达成一致?
参考分析
1.该基本生产车间实际生产费用并不是其责任成本,因为责任成本是按照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以责任中心为对象的耗费归集,不可控成本不属于责任中心的责任范畴,也就是说,责任成本不受发生区域的影响。
考虑到两者核算所依赖的原始成本数据是相同的,因此可考虑由实际生产费用调整出责任成本,当然也可以通过单设的责任成本核算体系得到。
2.频繁接受紧急订货无疑会打乱既定的生产计划,这会造成众多产品的生产调整而导致额外成本的发生,通常作为成本中心的生产部门是以成本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价的,一定的额外成本是由其承担的,因此对频繁紧急订货可能会产生抵触。
销售部门则是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进行绩效评价的,这导致有做大销售额的冲动,比较乐意接受例外订单。
两部门间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摩擦。
显然,这种摩擦产生于绩效评价视角,由此可考虑改变销售部门的绩效定位,使其不仅关注销售收入额,还应关注生产成本,可设想将那些例外订单设为利润中心,要求销售部门均衡例外订单的成本与收益,这样的绩效评价会使销售部门慎重对待紧急订货,而一旦订货生产部门也仅需完成生产任务但不需考虑成本绩效问题。
可以看出,改变责任报告实现了两部门活动的协调。
三十二、企业会计信息化总体设计案例
案例一手工会计信息生成与会计业务流程标准化
1.阐述企业会计目标及手工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内容。
2.试列举会计信息化对手工会计信息生成方式的改变。
3.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前提条件)是什么?
案例分析
1.企业会计目标是指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信息。
企业会计活动提供的会计信息有其自身的生成(加工)方式,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会计循环,即将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一定程序和方法以会计报表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
会计循环涉及的会计工作包括编审凭证、会计分录、记账、对账、试算、结账与编表;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
2.会计信息化促使会计工作发生了一些根本性变革,比如:
传统的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财务报表等固有的会计工作程序的变化;会计信息使用者自己就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完成客观的信息汇总工作;电子商务环境下有些会计信息在业务发生时就直接传递到了会计核算系统;内部控制嵌入手段的广泛应用使得常规业务信息不需要经过会计工作审查而直接进入了账目系统,等等。
3.企业会计信息化基础工作(前提条件)是所有业务流程的标准化。
案例二企业会计信息化总体设计的基础
1.试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第七条的规定对企业会计信息化设计的影响。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第二十八条与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共同说明了什么?
案例分析
1.该第七条体现了如下内涵:
(1)信息技术能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由此内部控制就包括了人工程序与自动化程序两部分内容;
(2)信息系统应当与业务流程相适应,而内部控制流程是与业务流程相对应的,因此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应有机结合;(3)信息技术包括了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因此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也就相应地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4)信息技术可能使内部控制产生特定风险,因此要特殊关注,比如信息技术人员可能获得超越其履行职责以外的数据访问权限而破坏系统应有职责分工。
总体上说,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会计信息化总体设计的基础。
2.信息技术的使用可能导致企业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出现不融合等风险,比如在未得到授权情况下访问数据而可能导致数据毁损或对数据不恰当修改,包括记录XX或不存在交易或不正确记录交易。
这些都是企业进行会计信息化总体设计时要考虑的。
三十三、手工会计信息生成与信息化会计信息生成的关系案例
1.信息化会计信息生成是对手工会计信息生成方式的完全颠覆吗?
2.信息技术实施于会计信息生成会对内部控制产生特定的风险吗?
参考分析
1.信息化会计信息生成并不是对手工会计信息生成方式的完全颠覆,而是承袭了其职能,以财务报告相关信息系统的职能为例,基本上包括了手工会计信息生成方式的做法,即:
①识别与记录所有的有效交易;②及时、详细地描述交易;③恰当地计量交易;④恰当地确定交易生成的会计期间;⑤恰当地在财务报表中列报交易。
总体上看,信息技术与人工系统的会计信息生成有着较为一致的交易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的程序,但信息技术通常会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比如通过对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实施安全控制而提高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有效性。
2.信息技术会对内部控制产生的特定风险,比如系统或程序未能正确处理数据或处理了不正确数据或两种情况同时并存;信息技术人员可能获得超越其履行职责以外的数据访问权限,破坏了系统应有的职责分工;又比如操作员串通库管人员,从存货系统中删除某个存货数据,然后再设法从仓库取走其存货,等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开放 大学 会计制度 设计 案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