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总复习满分必刷200题08.docx
- 文档编号:25636272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670.15KB
中考生物总复习满分必刷200题08.docx
《中考生物总复习满分必刷200题0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总复习满分必刷200题08.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生物总复习满分必刷200题08
2020年中考生物实验探究题(20题)
1.实验探究:
为了研究动物的行为,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探究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请将下面同学们的部分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1)探究该实验,需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仓鼠大小制作迷宫。
(3)实验前让仓鼠饥饿1天,仅提供水给仓鼠饮用。
(4)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适量鼠粮,再从迷宫的入口处放进仓鼠,同时用秒表计时。
记录仓鼠从入口到达出口的时间。
(5)_________________,直到仓鼠每次走迷宫所需的时间变化不大为止。
(6)将每次仓鼠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进行统计,绘制成柱形图,如图2所示。
(7)分析图2数据,得出结论:
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______。
可见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这种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获得的。
(8)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变量唯一,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每次投放不同口味的鼠粮 B.每次都减少投放鼠粮的量
C.每次更换不同结构的迷宫 D.每次在同一安静环境进行
(9)生物老师认为本小组还需要再选取几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仓鼠重复本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准备做“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显微镜的结构①是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
(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___________(填序号)。
(3)观察临时装片时应首先选用___________(填“高倍”或“低倍”)物镜。
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______倍。
(4)假如小明已经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想要使物象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⑦_____________ 。
(5)假如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______移动。
(6)细胞结构中[]_______里面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是由_______和蛋白质组成的。
(7)水稻苗能吸收多种无机盐,排除细胞内有害物质,主要是因为[]________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较高。
为了防控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疾病,某科研机构用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康小鸡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小鸡
数量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甲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小鸡全部
存活
乙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
死亡
丙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小鸡全部
存活
丁组
10只
给小鸡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一周后,再给它们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
?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丙组给小鸡注射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____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
H7N9型禽流感病毒结构简单,有___________外壳和内部的___________组成。
(2)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请预测丁组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填“小鸡全部存活”或“小鸡全部死亡”)。
(3)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析,携带有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鸡属于___________。
(4)通过接种甲型H1N1型禽流感疫苗不能预防H7N9型禽流感,原因是____。
4.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
_____(只填序号)。
(2)在本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_____?
(3)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把天竺葵叶子中原有的_____消耗掉。
(4)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设置_____实验。
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
(5)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
(6)滴加碘液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液,预期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色,见光部分将变为_____色。
(7)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
()
A.光合作用需要光才能进行,并释放氧气
B.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
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5.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水饺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下表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
试管编号
1
2
3
4
水饺适量
碎屑
碎屑
碎屑
碎屑
有无唾液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温度
37℃
0℃
100℃
搅拌,水浴时间10分钟后,滴加碘液
(1)探究“唾液对水饺的消化”,选用1、2号试管做对照试验,在A处应加入_______。
(2)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对照组是___号试管;若选用1、3、4号试管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6.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设计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用硬纸板制作一个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30厘米、8厘米的五面盒子,上面用透明玻璃板遮盖。
第二步:
盒子中线两侧分别放入等量的湿土和干土。
第三步:
在盒子中央放入正常生长的10只鼠妇,盖上透明玻璃板后静置3分钟,统计干、湿土两侧鼠妇的数量,重复实验多次。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顺序
1
2
3
4
5
平均值
干土侧鼠妇数(只)
2
3
1
2
2
湿土侧鼠妇数(只)
8
7
9
8
8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分布在湿土处鼠妇的数量为________,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
7.1982年,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
有两个美国实验小组共同研制出转基因超级鼠,也就是把小鼠变成大鼠。
转基因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一倍。
下图就是实验的过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_____,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__。
(2)在将受精卵注入输卵管的过程中,每次注射的受精卵既有注射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又有未注射的受精卵,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
(3)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_____。
(4)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_____。
8.屏山牧场是著名的奶源基地。
某牧民一次大批量地新配制杀虫剂A,用它来杀灭乳牛棚里的苍蝇。
多次使用后,他发现杀虫剂A的杀虫效果一次比一次差。
该牧民猜测:
可能是杀虫剂A放置时间长了,杀虫剂A慢慢遭到分解失效了。
生物兴趣小组成员对此进行了探究。
(1)小明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帮助该牧民验证他的猜测。
实验方案: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将新配制的杀虫剂A和等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应用于两组类型相同、且没有接触过这种杀虫剂的苍蝇,比较它们一段时间后的杀虫效果。
实验预期:
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杀虫效果更好,则说明该牧民的猜测是正确的;反之,该牧民的猜测是错误的。
(2)结果证明牧民猜测错误,小华同学提出杀虫剂效果变差可能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在使用杀虫剂A的过程中,具有____________变异(即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
(3)小欣同学发现最近气温逐渐升高,作出了一个新的假设,为验证假设,需要将两组类型相同、且没有接触过这种杀虫剂的苍蝇放在不同_______环境下进行对照试验,比较用的等量杀虫剂一段时间后的杀虫效果。
9.在缤彩纷呈的生物世界,微生物似乎显得过于微小与沉寂。
然而,它们在食品制作方面却作用
非凡。
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
葡萄的果皮上含有多种微生物。
下面是他们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
的实验流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酒精发酵阶段,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
在通气阶段,该微生物主要通过______的方式大量繁殖。
(2)酒精发酵时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原因是______。
(3)在醋酸发酵阶段,可向葡萄酒中加入醋酸菌,这一操作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步骤。
与制酒用到的微生物相比,醋酸菌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4)醋酸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
在醋酸发酵阶段如果能产生一定量的乳酸,会使葡萄醋的口味更佳。
现有下图所示的两种发酵方法。
方法一:
每天都对发酵罐中的原料进行翻动,使其充分接触氧气,发酵30天;
方法二:
将发酵罐中的原料分为A、B两层,每天只翻动A层,发酵15天;之后,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A、B层颠倒,每天只翻动B层,再发酵15天。
为了获得乳酸风味的葡萄醋,他们应选择的发酵方法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
(5)为了延长葡萄醋的保质期,可以选择冷藏保存的方法。
从防腐的角度分析,其原理是______。
10.某同学用10只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2)你作出的假设是:
_____。
(3)实验步骤
①在一个铁盘内放上一层潮湿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盘上左侧盖不透光纸板,右侧盖玻璃板在盘内形成_____和_____两种环境。
②将5只鼠妇放入铁盘左侧中央,右侧中央_____只鼠妇,静置2分钟。
③预测结果:
黑暗处鼠妇的数量比明亮处的_____.(填“多”和“少”)
④实验结论:
_____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_____的环境中生活。
⑤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理鼠妇?
_____。
11.小明从开江县城牛山寺发现了一群蚂蚁正在搬运他掉的一颗糖,好问的小明想到一个问题:
难道蚂蚁喜欢取食甜食?
于是他抓了一些带回家设计了一个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水槽中设立A、B、C三个小岛,A岛上放置冰糖,B岛放置菜豆,用两木棒作桥连接如图,请协助完成:
(1)作出的假设是:
蚂蚁喜欢取食________。
(2)实验时最好使蚂蚁处于________状态(饥饿,饱食)。
(3)方法步骤:
①将蚂蚁置于C岛,发现1只蚂蚁到达A后,10分钟后,蚂蚁全部趋向于A,证明蚂蚁喜欢取食________。
②如果在①完成后,换批蚂蚁,交换桥1和桥2,蚂蚁趋向B岛,证明蚂蚁之间的信息交流是________(声音/气味/动作)。
(4)小明只用两只蚂蚁来做该实验可以吗?
________(可以,不可以)
(5)蚂蚁属于哪一类动物?
________________。
(6)“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12.实验中学某班的同学进行了“探究温度是否对家蚕卵孵化率有影响”的实验。
他们均取呈紫黑色(这种颜色的卵是已经受精的卵)的蚕卵若干,分成三组放到多功能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1)针对该实验,同学们作出的假设是____。
(2)这个实验的设计方案中存在不足之处,请指出并加以纠正:
____。
(3)从探究方案分析,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
从实验结果来看,最适宜蚕卵孵化的温度是___。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与家蚕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__期。
13.下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的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
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
瓶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光线充足处
未萌发
2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光线充足处
萌发
3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温暖、黑暗处
萌发
(1)表中1号和2号、2号和3号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每个瓶中放入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3)如将1号瓶和2号瓶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
(4)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出该实验的结论为:
__________。
14.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有关的探究实验。
材料一:
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腹部会变成红色,相互间经常发生猛烈的攻击。
材料二:
身穿红色衣服的人经过鱼缸时,鱼缸中腹部变红的三刺鱼会出现攻击行为,而对穿非红色衣服的人无反应。
为了探究引发繁殖季节的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生物实验小组的学生将自制的4种模型分别投入到4个鱼缸中(内有大小基本相同的繁殖期间的雄性三刺鱼各1条),观察三刺鱼的反应情况。
模型形状与颜色和三刺鱼的反应情况见下表:
鱼缸
模型
三刺鱼的反应
1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2号
三刺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3号
鲳鱼外形,腹部灰褐色
无反应
4号
鲳鱼外形,腹部红色
有攻击行为
(1)如果作出的假设是“红色是导致繁殖期间雄性三刺鱼发生攻击行为的诱因”,验证该假设的最简单的实验组合是____。
(2)1号和2号、3号和4号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都是____;通过两组对照实验,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3)若以鱼体外形为实验变量,上表中可以形成的对照实验组合有____。
(4)如果去掉2号、3号组实验,只考虑1号、4号组的实验,大家认为得出的结论会不准确,请说明理由____。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决定探究“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他们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为浓盐水,B组为清水。
该实验设置两组的目的是_____。
(2)观察比较萝卜条①和③的变化,可推测A烧杯中的萝卜条_____(填“吸水”或“失水”)。
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小于A烧杯中浓盐水的浓度。
(3)用糖拌西红柿时,我们会发现盘中渗出很多汁液,这是由于西红柿细胞液浓度_____(填“大于”或“小于”)糖溶液浓度,导致西红柿细胞失水的缘故。
(4)农作物一次施肥浓度过大,会出现萎蔫现象,你认为最简便有效的解决办法是()
A.合理密植B.浇清水C.多施肥
16.下列图示中图甲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实验中对材料的处理;图乙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看到的一个视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用棉絮包裹小鱼的鰓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宜用________(填“凹面”或“平面”)反光镜。
并且使用_________(填“高”或“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3)图乙中,血管a与血管c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血管b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夏季买的橘子,如果保存不当,表面就容易发霉。
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影响呢?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组别
甲
乙
丙
实验处理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中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温暖环境中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低温环境中
实验结果
(一周后观察)
发霉
不发霉
不发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不能构成对照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酶菌、乳酸菌、酵母菌、病毒都是常见的微生物,其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__________。
(4)酶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__。
(5)请结合该实验提出一种防止食品或衣物霉变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了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是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A、B两个花盆中分别装入贫瘠的土壤和肥沃的土壤,并分别种入20粒大花生种子。
适时浇清水,观察两个花盆中花生生长成熟后所结花生果实的大小情况。
发现B花盆比A花盆中花生结的果实较大且较为饱满。
请据实验设计回答:
(1)本实验中设计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2)种入20粒花生种子而不是1粒,主要是为了避免_______________。
(3)分析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本实验中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属于哪种类型的变异呢?
_____________。
(可遗传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
19.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分布情况”的实验。
请你帮助设计完成。
材料用具:
编号为1、2、3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放大镜。
(1)该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
洗手前与洗手后手上的细菌数量一样多吗?
(2)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把1号培养皿盖打开,将手指的5个指尖分别在1号培养基上蘸一下;相当于细菌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_____。
②此同学用肥皂将手洗干净,然后在2号培养基里分别按一下指尖;3号不做处理。
③将三个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天后肉眼和放大镜观察结果。
(4)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5)设计3号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号培养皿________(填“有”或“没有”)菌落。
20.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
.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_____作用,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
(2)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
_____。
(3)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全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应该是_____(填序号)。
①适宜的温度②低温③玻璃缸密闭④玻璃缸敞口⑤未被污染的河水⑥自来水
(4)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却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该地区的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少_____(填元素名称)。
实验探究题(20题)答案解析
1.【答案】
(1)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吗?
(5)重复多次实验(7)越短(或越少)生活经验和学习(要完整)(8)D(9)使实验更准确,更具说服力
【解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提出问题是探究实验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探究该实验,需提出问题:
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是学习行为吗?
(5)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
因此,重复多次实验,直到仓鼠每次走迷宫所需的时间变化不大为止。
(7)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因此,分析图2数据,得出结论:
仓鼠走迷宫的次数越多,走迷宫所用的时间越短(或越少)。
可见仓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这种行为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8)每一次重复实验操作步骤应该一样,这样可以减少外来因素的干扰,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变量唯一,做法正确的是每次在同一安静环境进行。
故选D。
(9)重复实验可以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
因此,生物老师认为本小组还需要再选取几只大小、年龄和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仓鼠重复本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实验更准确,更具说服力。
2.
【答案】
(1)目镜;物镜
(2)③④②①(3)低倍;400(4)细准焦螺旋(5)左上方
(6)④细胞核;DNA(7)②细胞膜
【解析】图中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表示目镜、转换器、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图甲、乙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细胞核、液泡、细胞质。
(1)根据上述分析得知:
上图中显微镜的结构①是目镜、③是物镜。
(2)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
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清水、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故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①。
(3)必须先用低倍镜,然后再用高倍镜。
故观察临时装片时应首先选用低倍物镜。
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被放大的倍数是10X40=400(倍)。
(4)假如小明已经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想要使物象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⑦细准焦螺旋。
(5)在显微镜下成倒像,故装片移动方向和物像移动方向相反;假如小明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向右下方移动),你认为小明应该把玻片(向左上方移动)向左上方移动。
(6)细胞核中有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故细胞结构中【④】细胞核里面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7)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面,其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故水稻苗能吸收多种无机盐,排除细胞内有害物质,主要是因为【②】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3.
【答案】
(1)抗原蛋白质遗传物质
(2)形成对照小鸡全部存活(3)传染源(4)抗体只对相应的病原体起作用
【解析】
(1)丙组小鸡注射的是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注射后能正常生活,因此给丙组小鸡注射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抗原。
H7N9禽流感病毒属于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由表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给甲组小鸡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给乙组小鸡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作为实验组,说明H7N9型禽流感病毒对小鸡的危害。
疫苗是指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
由表中丙组实验可知,给小鸡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小鸡全部存活,说明给丙组小鸡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H7N9型禽流感疫苗),小鸡体内产生了抵抗H7N9禽流感病毒的抗体。
给丁组小鸡注射降低活性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一周后,再给它们注射活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实验结果是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生物 复习 满分 200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