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就输液危害大.docx
- 文档编号:25631420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9.75KB
一感冒就输液危害大.docx
《一感冒就输液危害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感冒就输液危害大.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感冒就输液危害大
一感冒就输液危害大
对感冒发热病人来说,“多喝水、少吃药”是全世界通行的做法。
但在我国许多医院、许多情况下,却被升格为输液,有时还要连续输上几天。
有时,甚至只要是感冒,不发热也要输。
既然输液,不管有没有夹杂细菌感染,在葡萄糖水或盐水中加入抗生素,就是常有的事。
其实,给感冒患者输液至少有下列四大危害。
首先,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加大了血液循环的流量,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也增高了血压,对于有心肺疾患、高血压的老人来说,尤其在滴速过快的情况下,甚至有引起心力衰竭、脑溢血的可能。
其次,对于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的人,一下子输入大量葡萄糖,有导致“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险。
再次,感冒通常是在急诊留察室或临时病房内输液的。
此类场所为便于观察病情,多数时候是许多病人共用的“大通间”。
患者为了输液,每天在其中过十来个小时,事实上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夹杂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的几率,徒然使病情加重。
最后,即使需要使用抗生素,将之溶入1000多毫升的液体中静脉滴入,8—10小时滴完,药物的浓度并不均衡,抗菌效果也未必强于口服、肌注或分次静脉推注。
其实,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就是自己会好,理论上可以不用治疗。
吃药,主要是缓解鼻塞、流涕、头痛、发热等症状。
如果夹杂细菌感染,引起高热不退,出现脓痰、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增高,或许可以加用抗菌药物。
花钱买罪受,又何苦呢?
经常输液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今天看了一篇新闻《医院输液室常常人满为患》,内容是这样的:
昨天,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表示,去年8月至今,全国有50%以上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初步统计基本药物价格大约下降了30%。
他还透露,去年一年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个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水平,“过度用药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看了这篇报道你会有什么感觉,这只是官方统计数字,实际数字我相信远远高于这些,因为我知道很多小卫生室都在偷偷的进药,远高于通过正规渠道进的药,我记得小的时候听说谁挂水,很害怕的,只有大病才会选择挂水,现在呢?
孩子们是在输液中长大的,请问谁家的孩子没有挂过水,谁没有挂过水呢,长期挂水会有什么严重后呢?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
当前有的村卫生所或医院为了骗钱,“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
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
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
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
我国已成了重灾区。
国内外医学专家呼吁:
“医生在选择用药时,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的原则”。
如医生违背这一原则,滥用输液,会给病人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这是因为强行将药物和水往血液中灌输,要比口服药有更大的风险。
临床发现“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剧增。
“吊瓶”中如合用七种药物,其毒副作用就会增加50%以上。
有些药物配合不当,进入血管可发生化学反应性沉淀。
例如氨苄青霉素与去甲肾上腺素联用,可呈现棕色沉淀。
有的医生常大量为病人输注维生素C。
其实连续大量输注维生素C,可使病人出现中毒反应。
滥打“吊瓶”的输液反应也很严重。
某科研单位统计:
6个医疗单位,一年之中就有326例输液反应,其中死亡7例。
输液反应轻者头痛、低烧、药疹、心慌,重者高烧、寒颤、关节酸痛、烦躁、抽搐、休克甚至死亡,滥打“吊瓶”还可造成人体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
北京某医院在对“吊瓶”检查中发现,在1毫升20%甘露醇药液中,可查出粒径4~30微米的微粒598个。
在1毫升50%葡萄糖加入青霉素的药液中可检出粒径2~16微米的微粒542个。
一毫升药液中含有这么多微粒,那500毫升药液中就会有20万个微粒。
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
微粒堵积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和炎症、过敏等。
随输液进入人体中的大量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使巨噬细胞增
1大,形成肉芽肿。
有一学者对一个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
由于输液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长期输液常会导致静脉发炎,出现红肿疼痛、局部体温升高,甚至硬化等。
静脉输液和口服药物的最终效果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病人胃肠功能正常,是万万不可滥用静脉输液的。
滥用静脉输液一则多花钱,二则可使你的身体受到伤害,严重的甚至断送性命。
那么,什么情况才能静脉输液给药呢?
专家认为只有3种情况:
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许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延用老一辈专家提出的“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静滴”的用药原则,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品不再短缺,人们为了追求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强调一步到位,动辄就进行输液治疗,已经带来了许多严重的不良后果,以至于国外同行把我们社区诊所的医生称之为“水大夫”!
输液治疗尽管作用强、见效快,但它的危害和不良反应也很突出,不当的输液治疗将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危害
(一)据统计用电镜观察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有大约30万个直径在10--30Å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而人体毛细血管直径只有10Å,所以这些看不见的微粒将沉积在肺脏导致肺功能下降,现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与此不无关系!
危害
(二)输液过多过快将引起急性心衰,长期输液将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对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危害(三)输液过多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这些都将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恶果!
危害(四)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因液体污染引起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为此每年全国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有病就选择输液呢?
首先,形成这个数据的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自己。
如今,输液似乎成了一个潮流,一进医院的话,一进急诊大厅的话,你看到的基本上都是输液的。
事实上。
一些感冒、发烧等一些原本可以不输液、还能省钱的小疾病,我们也会选择输液。
尤其是冬季一到,感冒发烧的多,输液大厅人满为患。
以三峡在线自己来说,本人一直坚持锻炼,但偶尔感冒还是有的。
到医院之后,医生问是吃点药还是输液?
我一般也会选择输液,因为我认为这样会好得快一些。
三峡在线相信,在中国,像我这样宁愿多花钱快治病的人并不在少数,这样的想法是过度输液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于医生。
对于一般的病,医院的医生很多的时候也会建议你输液。
这样一是可以增加医院的收入,二是医生选择输液有时候是为了自我保护。
三峡在线有一个当医生的朋友,我们曾经聊天的时候,他就说:
“感冒死人,中国人肯定没法接受,只要这种观念在,就无法杜绝有些医生会选择性输液。
”一般来说,在可输可不输的情况下,医生为了保险起见,让病人输液,也是以免出现意外,引起医患纠纷。
与此同时,输液的费用远远高于口服药与肌肉注射,可以增加医院的收入。
如此一箭双雕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但是,在国外,门诊一般是不给你输液的,就是给一些普通的一些药什么的,比如说在美国要是感冒的话,医生一般不建议你输液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的小病,输液不但是一个浪费,而且还有危害。
在美国看病,医生首选是口服药,然后是肌肉注射,那么静脉注射被当作一种就是最后的给药方式,在其他办法都不行了的情况下才进行。
看来,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我们中国的医生,还是病人都与国外的人们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呀。
第三,就是我们管理制度上的漏洞。
说句实话,之所以有今天这个人均8瓶的数据,不全是由医院、医生与病人自己造成,还在于我们的制度。
比如,为了控制总体药价,卫生部门给医生制定了使用廉价药物的比例。
为平衡指标,个别医生也许会配一些低价位的药物,比如让病人输液。
还有,有些医院医生的收入与医生的处方直接挂钩等等。
这些制度上的原因都直接导致了这样的数据的产生。
因此,我们的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加强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
此外,我们的制度还应该更多地保障群众用药安全,破解看病贵难题。
当然,还有增强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
给大家普及这样一些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这个输液的数量降到3瓶4瓶。
人均输液8瓶,中国人成了典型的输液狂了。
多数医生开出了输液方,多数病人输了液,病菌就产生了耐药。
这个数据背后抗生素耐药菌问题,以及百姓对输液微粒对健康造成损害的忧虑,但愿能够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
关于这个问题。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疗问题了,更多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地去努力,宣传层面的,改革层面的,包括大家心理调整等等。
因此,我们所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而且我们必须得坚定地把这个工作做好。
2毕竟,健康永远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静脉输液(打吊针)的危害频繁输液可影响肺部过滤功能
中国大陆医院里的“靓丽”风景线:
不管什么病医生都喜欢给你开吊针,因为利润高,有些病患者也主动要求打吊针以为疗效迅速。
其实有些病如感冒等不超过体温38.5摄氏度不需要补液,病毒感染注射抗菌素也是无效的。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感冒发烧患者大幅增加,记者走访发现,很多医院输液室人满为患。
输液打吊瓶,因其见效快、疗程短而深受青睐,但是现在,很多人无论什么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纷纷要求输液。
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专家姜希林提醒:
实际上,大部分感冒发烧根本用不着输液就能恢复。
患者如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只为了好得快点,就要求医生频繁打吊针,不但可能对病情不利,反而可能加重肺部负担。
常打吊针易患“输液病”
与口服药物相比,输液的过敏反应几率更高,更易产生耐药性。
无论小感冒还是其他什么病,人们总以为输液打吊针最保险又省事,但却有可能成为一种“输液病”。
“输液病”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时,喜欢采用输液的方式治疗,导致以后再得同样的病如果不输液就不太容易治愈。
因为输液的药量相对更大一些,而且不经过胃肠道吸收直接进入血液,效果可能更明显。
但是一般人得了感冒等病去医院输液,一天一般只输一次,这样就会造成本来应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输入的药量一次性输入了体内,输完后血药浓度要达到一个高峰,但过一段时间浓度就会降低,这样就造成血药浓度不稳定,以后就可能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频繁输液可影响肺部过滤功能
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液体药品中含有的不溶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毫微米。
但其实市场上销售的不少输液药品含有的不溶性微粒直径都超过了这一规定,有的甚至达到50毫微米以上。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姜希林指出,药品进入血液后,全身所有的静脉血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即肺脏,它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只能停留在肺里。
这些颗粒无法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这样就会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来都是通畅的,这些颗粒积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气交换不够,人体呼吸困难。
颗粒堵在血管里无法被清除出去,这时身体自动地采取第二个处理办法,就是将这些颗粒包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团块。
输液时如果经常输不合格的药品,肺里就会积聚很多这样的团块,致使肺形成纤维化,呼吸能力就会下降,同时可能影响全身的氧的供应。
感冒发烧38.5℃以下尽量口服药物退热
一些医院为了迎合患者想早日康复的心理,纷纷亮出维生素类药物或能量合剂类药物的输液用药招牌。
那么,打吊针和吃药哪个更好呢?
一般的治疗原则应当是:
“药能口服不要肌注;能肌注不要静点。
”有位患感冒的患者,想快点治好病,选择在家静点,结果发生过敏反应,医药费花去上万元。
其实人体体温在38.5℃以下,口服药物即可退热,当体温超过38.5℃高烧不退时,静脉点滴退热才是正确的选择。
此外,吃药相对于输液来讲要便宜得多,而且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
而在加药过程中无菌操作也会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污染,如针管、针头消毒不严,加药环境不消毒、不清洁,更难以避免的是瓶塞微粒、玻璃微粒随加药针头进入液体,当这些污染进入人体内后,自然而然成了人体潜在的“杀手”。
每天上下班路过某妇婴保健医院,都见到有不少家长抱着一小孩童,一手拿着小竹竿,小竹竿上吊着一瓶输液,正在给孩子打点滴。
我看见这情景心里就隐约有点痛,特别可怜那些小孩童。
其实静脉输液是有风险的。
静脉输液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能迅速吸收,因此起效较快。
但人体有一套自身保护系统,血管就像一道天然屏障,将有害物质阻挡在外面。
如果用尖锐的东西捅破这道屏障,迫使机体承担起强加的吸收、代谢工作,很容易出问题,而且会直接损害肝、肾等器官,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输液是所有给药途径中引起不良反应最多、最严重的一种治疗方式。
静脉输液时,看似透明的液体中存在的不溶微粒就源源地进入了人体。
这些微粒是钙、硅、铝等无机微粒及炭黑、纤维、结晶体、玻璃屑和细菌、霉菌芽孢以及塑料、橡胶、中药胶体微粒等。
北京安贞医院曾在1毫升青霉素和0.5%
3的葡萄糖液中检出粒径在2-16微米的微粒542个;在1毫克20%的甘露醇液中检出粒径在4-32微米的微粒598个。
而人体最细的毛细血管直径只有4-7微米,当微粒无法通过而堵塞了毛细血管时,导致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氧,致血肿和炎症;较小的微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肉芽肿。
这些变化可发生在全身各组织内,尤其是肺脏。
近期国内外大量报道指出,不溶性微粒可导致肾、肺、肠等重要脏器坏死,纤维在体内沉积还可致癌。
值得关注的是,婴幼儿血管比成人更细,更易受到微粒危害。
为了减少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各国对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的含量及检测方法都作了严格规定。
我国1996年颁布的《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中粒径大于10微米的不溶性微粒不得超过20个,粒径大于25微米的不得超过2个。
但实际上我国输液器的质量的安全性有多大得到保证呢?
前段时间轰动一时的“刺五加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静脉输液药物的质量、纯度、生产工艺要求非常高,远远超过对口服药物的要求。
输液药物会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如果含有杂质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非但不能治病,还会产生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过敏性休克。
如果过敏性休克抢救不及时,在几分钟之内就可能丧命。
举个例子,同样治疗感冒,口服用药只需20元左右,肌肉注射50元左右,而静脉输液要花一百多块以上。
我的一个朋友,他的小女儿近几天患了感冒,去看医生,那医生就给他女打吊针,每次都花百来块。
我以为一般性的感冒根本就不需要输液,“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这是非常重要的。
那些医院和门诊动不动就给病人打点滴,是不是有经济利益在驱动呢?
他们有没有把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呢?
有没有必要进行立法监督呢?
滥用输液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的输液用量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2003年30亿瓶,2004年50亿瓶,2007年70亿瓶,到2009年变成104亿瓶。
104亿瓶平均到13亿人口,相当于每个中国人一年里挂了8个吊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超过100亿瓶/年的输液大国。
在中国,普遍存在“过度输液”的现象,儿童已经成为其最大的受害者。
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我国已成了重灾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其实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
输液打吊瓶表面看上去见效快、疗程短,因而深受相当一部分患者的青睐,无论什么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纷纷要求输液。
即使是普通的感冒,本来通过多休息、多饮水、适当补充维生素C就能痊愈,许多人也会去医院输几天液。
那么,什么情况才应该静脉输液给药呢?
临床上出现以下三种危重情况时:
⑴吞咽困难不能进食;⑵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⑶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应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的情况。
实际上,在西方一些国家,输液这种风险较高的方式是“最后的给药方式”。
输液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道,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所以常输液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输液病”就是有些人得了一些感冒等小的疾病时经常采用输液的方式治疗,导致以后再得同样的疾病如果不输液就不太容易治愈。
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虽然发挥药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更快,更严重。
一旦发生危险,“快速便捷”的输液往往令医生来不急抢救垂危的患者。
据《2009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注射剂占所有不良反应的59%,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输液,可以说静脉注射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
然而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输液由于是将药液直接注入人体静脉,因此导致的医源性疾病不容忽视。
输液所用的药液及配入的药品从生产、灭菌、配药到输液操作都是人为的,即便是无菌操作,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被污染。
因此它才会引发过敏、发热、严重感染等程度轻重不一的输液反应;同时输液对血管本来是一种刺激,长期注射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还易引发静脉炎,出现红肿疼痛、局部体温升高,甚至血管硬化等。
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
用电子显镜观察每瓶输入人体的液体里有大约30万个直径在10--30Å(毫微米)的玻璃碎屑及橡胶微粒(静脉注射剂容器及瓶塞的材质)。
由于人体毛细血管直径只有10Å,故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液体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毫微米。
但是质量安全调查却发现,市场上销售的输液制剂含有的不溶性微粒直径很多都超过了这一规定,有的甚至达到50毫微米以上。
人体全身所有的静脉血经过循环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肺脏,它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所以微粒进入血液后,只要是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只能停留在肺里。
这些颗粒无法通过代谢排出体外,会造成肺部本来通畅的血管堵塞,使得氧气交换不够,导致呼吸困难。
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血管后,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
4达几十年。
可能会形成肺内肉芽肿、静脉炎甚至诱发肿瘤形成。
较大微粒在脑、肺、肾、肝、眼等处的小血管造成堵塞,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损伤。
有学者曾对一名一生输过40升“吊瓶”的尸体进行解剖,发现该尸体仅肺部就有500多个肉芽肿及大量微血管塞堵。
综上所述,不当的输液治疗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如下严重危害:
(一)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经过血液循环将沉积在肺部导致肺功能下降,现代人肺功能下降、肺活量降低甚至肺癌的发病率增高与此不无关系!
(二)输液过多过快将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长期输液还将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对健康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三)输液过多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
这些都将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严重的恶果!
(四)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因液体污染引起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为此每年全国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
其实国际上公认的用药方针是:
口服药应占50%以上,肌肉注射占30%—40%,输液占10%左右。
静脉输液和口服药物的最终效果是完全一致的。
如果患者胃肠功能正常,完全没有必要采用静脉输液方式。
我们大家应该清楚地意识到输液存在的潜在危害,尽量选择绿色、安全的用药方式,不要让我们已经饱受病痛折磨的身体再遭受不应有的伤害!
对小儿家长盲目滥用输液的危害与状况分析
现在的孩子金贵、宝贝,一旦孩子感冒、发热、咳嗽等小毛病,很快心甘情愿的将孩子送到医院输液治疗,往往取得一定疗效,医患双方皆大欢喜。
殊不知,背后隐藏着极大隐患,有多少人为之受罪、为之破财、为之伤身、为之残废(体内毒素积累,肝肾毒性严重,生活不能自理,等于残废)?
!
长此以往,发现问题时已经悔之晚矣!
所以,我经常建议一些病人尽量少输液,尤其是老人和小儿,其原因如下:
1、老人、小儿体质生理上或者发育未成熟,或者生理性衰老,多数心、肺、肝、脾、肾脏功能、免疫功能欠佳,易于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
2、输液是直接介入到血管,影响到血液、心、肺大小循环,中医说液体为阴水,易于“(寒)饮邪袭肺”,如果是寒凉所致感冒、咳嗽、肺炎、心血管供血不足等,大量输液,易于导致寒饮凌心射肺,咳喘、胸痛加重,甚至出现心衰,故一般不宜大量输液;液体性质属寒,易于伤人阳气,长期累积,伤及小儿肾阳,免疫力低下,易于感冒、鼻炎、过敏;
3、感冒多因感受、触冒风寒等多致,属于寒性者多,本当予以辛温解表,现在医院输液多数给予性质属于“苦寒”的抗菌素、清热解毒药物,不利于肌表本较轻微的寒邪向外透发、透散,更易于闭郁邪气,损伤阳气,甚至停痰成饮,凝结于咽喉、鼻腔,导致小儿慢性咽炎、鼻炎、扁桃体肿大;
4、输液液体属寒,易于伤肺,中医认为肺与胃经络相互联络,伤肺则易于伤胃,所以易于导致小儿恶心、呕吐,胃气虚衰,饮食减少,进一步抵抗力下降;
5、输液时输入大量抗菌素等药物,很多副作用可能短期不能表现出来,甚至药物研究也未能发现,输液者则成了药物了临床试验的“受试对象”;
6、体质虚弱、心肺功能不佳者,过激、过急、过快、大量输液,易于造成心肺功能衰竭;
7、输液用药量较大,一般情况下,能口服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不输液,输液本多为急救、补充液体而设,不单是为了输抗菌素;
8、输液常因医院环境、消毒不彻底、意外接触、液体本身质量或不洁等导致输液反应,严重者或抢救不及时、不正确者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9、一般轻微的感冒、发热,是机体的正常、应激、免疫反应,对机体是一次锻炼,体温升高、白血球升高,人不舒服,细菌、病毒也不舒服,对体内某些细菌、病毒也是一次打击和杀灭;
10、大量输液、给予抗菌素,对体内正常、有益的菌群也是一次残酷的、不人道的“大屠杀”,严格地说是心甘情愿地“自杀”行为;
10、输液疼痛,小儿受罪;输液昂贵,家长掏腰包;输液费时、费事,全家遭罪;输液“有毒”(药即是毒,直入心血),血液“污染”,肝肾“中毒”;
511、现在不少省、市级别大医院,为了经济利益、为了短期疗效,抗菌素级别逐步升级,甚至直接就给予较高级别、顶级的新型抗菌素,将来出现更为严重的细菌感染,就再也无药可用了,堵死了自己的生命之路!
12、谁知道有多少抗菌素、大液体、抗癌药、“新型药物”是从国外进口,谁知道多少洋人的“垃圾药物”(输入体内就成了血液垃圾)赚走了多少国人的血汗钱?
13、祖国伟大的中医药宝库,翘首等待我们挖掘、利用、珍惜、振兴,中医药历史悠久,特别是艾灸疗法,安全有效,简便廉验,何乐不为?
何必执迷不悟?
以上内容,仅为白眉个人之观点、体会,即兴而作,无意褒贬中西,仅供参考、分析,不正之处,请高明指正,谢谢!
附:
滥用抗生素带来怎样的灾难?
医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买抗生素很难,但在我国恰好相反,无论是感冒还是发烧,只要一有病症,医生马上就会给患者大剂量使用最新最贵的抗生素。
请关注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80%。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抗生素,这种局面不及时改变,中华民族有可能集体成为“耐药一族”。
严重依赖抗生素带来隐患
近期,北京患普通感冒和流感的人数急剧增加,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尤其儿童患病者剧增。
记者近日在北京儿童医院的输液室里看到,医务人员在配液室里忙碌的工作,护士们配好的药水已经排成了长龙。
带着儿子来看病的高先生告诉记者:
“我带着孩子到这看病,从挂号到就诊、化验、缴费、拿药、输液„„足足用了7个小时。
以前孩子发烧感冒都会到医院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冒 输液 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