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散文小说专项训练 1500字.docx
- 文档编号:25626906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79
- 大小:45.64KB
记叙文阅读散文小说专项训练 1500字.docx
《记叙文阅读散文小说专项训练 15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散文小说专项训练 1500字.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记叙文阅读散文小说专项训练1500字
记叙文阅读——散文、小说专项训练
一、要点梳理
a、散文知识回顾
1、散文分类
(1)描写性的散文(抒情散文):
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
(2)记叙性的散文(叙事散文):
写人的散文;记事的散文。
2、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
(1)内容上:
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
来。
(2)思想上:
作者情感贯穿始终,散文表达的感情有的直露,有的含蓄。
(3)形式上:
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描写、议论融为一炉;从细处落笔,以小见
大;从文章的结尾看,往往在结尾侧面暗示,激发联想,点击中心。
3、表现手法
(1)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状物类——托物言志,有时也见对比、衬托、烘托、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悬念
设置、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结合、照应、渲染、细节描写手法等。
4、表达方式:
以描写为主,融记叙、抒情、议论于一体。
b、小说知识回顾
1、要素
(1)人物:
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作者。
(2)情节: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发展——刻画人物,放映性格;高潮——表现冲
突,揭示主题;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3)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
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
铺垫下文内容。
二、考点精析
考点一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1、把握线索:
标题;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抒情议论句。
(物线、情线、人线、事线、见
闻感受线)
2、概括文段要点:
注意开头结尾句——文段开头句有时起总领该段内容的作用,文段结尾
句有时起总结该段内容的作用。
注意过渡句(段)——段落间的过渡句(段)对段落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确定文章的中心:
看标题;看注释;看过渡句(段);看开头结尾句;看抒情议论句;看
反复出现句(段)。
概括主题的基本术语:
歌颂、赞扬了什么;讽刺、谴责什么;揭示什么人生道理;表达了什么情感。
考点二品味语言
1、品味词语: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感情来进行品析。
先明确词
语的本意、引申义,再联系上下文结合特定语境揣摩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答题格式:
“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2、品味句子
(1)设计的句子类型及其一般作用:
中心句——概括、凝练;点睛句——深化主题、点明
主旨;过渡句——承上启下;矛盾句——表面自相矛盾,实则内涵深刻;描写句——
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抒情句——表明情感倾向、富有感染力;修辞句——生动形象、
富有文采;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散整句——句式整齐、节奏和谐、错落有
致、抑扬顿挫。
(2)理解句子含义。
抓关键词——通过抓关键词,弄清关键词的本意及其在语境中的意思,
从而推知句子的深刻含义。
结合语境——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答案也往往就在前面或后面的句子中,或者是原句,或者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3)理解句子的作用。
内容上的作用——点明中心、主旨;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结构上
的作用——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结构铺垫;承上启下的过度作
用;前后照应。
开头结尾句的作用——开头句: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
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尾句:
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
中心;首尾呼应,照应前文;发人深思,回味无穷。
3、语句的表达效果(语言赏析)
(1)常见题型:
点评或品味文中加点的词语;赏析下列句子;选择你喜欢的句子加以点评
或赏析。
(2)技法指导:
①从修辞角度切入。
揣摩词语所运用的修辞,体会其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和
效果。
答题表述:
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来……内容,表达了……情感。
②从用词角度切入。
一是从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贴切、传神”等角度去理解
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所表达的内容情感和作用;二是从词语感情色彩、语境
义去赏析,分析其深层含义和在语句中的表达内容作用。
答题表述:
运用……一词,(生
动形象或准确)地写出了……内容,表达了……情感。
③从描写角度切入。
判断句子所
用的描写方法,体会这些描写所表达的内容情感。
④从句式角度切入。
句式不同,表
达的效果也不同。
陈述句语气平稳;疑问句或加强语气或吸引读者注意和思考;感叹
句能抒发强烈情感。
解题要点:
句式及其特点+内容情感。
考点三把握人物形象与写作技巧
1、刻画人物的方法
(1)正面描写①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神态描写:
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性格特征。
②细节描写:
以小见大,更真实深刻地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是人物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2)侧面描写①周围人物:
衬托主人公形象,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品质。
②环境、场面描写: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背景;推动故
事情节发展;交代人物身份;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渲染气氛,深化主旨。
2、分析写作技巧
(1)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
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
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
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
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考点四个性表达
1、感受启发题——格式:
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
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果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2、合理想想象题——要求:
有创意,但必须与语境和主题相吻合。
方法:
心理描写,在仔细研
读语境的基础上用第一人称;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在仔细研读具体语境的基础上用第三人称;环境描写:
要与人物的心理相映衬。
3、综合运用题:
结合文章内容或主旨,考查语言的运用。
如提建议、拟写广告词、对联、解说
词、颁奖词等。
考点五理解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1、常见的考查角度(题型)
标题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
;标题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
;为什么设这个标题?
这个标题好不好,它好在哪里?
;给文章拟(换)标题。
;文章的标题是否能用“xxx”来替换?
哪个标题更好?
(说明理由)。
2、题目作用的归类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注意:
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
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三、模拟演练散文类
故乡红叶
凸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
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
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
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
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
?
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
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①出一些好肥料来。
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
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
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
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
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
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
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②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
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
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
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
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
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③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
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
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
因为:
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
!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④:
“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
”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
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依如山里的人们。
(本文有改动)
【注】①沤(òu):
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
②惆怅:
伤感,失意。
③踅(xué):
中途
折回。
④雄自酿:
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
(3分)
2.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
(4分)
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
②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3.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4分)
4.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赏析。
(5分)
看自行车的女人
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
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
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
“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
”
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
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
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
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
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
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
“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
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
?
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
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
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
“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
”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
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
“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
”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
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
每每的,竞至于感激起来。
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
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
⑧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
“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
”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
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
“不用啊,不用啊!
”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
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
“来北京多久了?
”“还不到半年。
”“家乡的日子怎么样?
”“不容易啊?
?
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
?
”她将“大学”两
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
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
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
?
⑨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
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
“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竞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
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张老照片啊!
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
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
就剩我那辆车了!
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
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
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
”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
⑩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
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
⑩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
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
1.本文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4分)
2.品读第③段和第⑥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4分)
第③段:
第⑥段:
3.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请以第⑦段为例进行分析。
(4分)
4.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
(4分)
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①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
②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
③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
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
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
④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
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
⑤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
“麻烦你给我捞一条。
”
⑥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
“你养鱼的缸大吗?
”
⑦我疑惑地说:
“不大,比较小。
”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
“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
”他笑着说。
⑧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
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
⑨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
⑩于是我说:
“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
?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
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
?
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
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
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
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
斗鱼。
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
?
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
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
?
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艳丽、清晰,吸引着我,指引着我。
1.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3分)
意外→()→()→疑惑→()
2.品析第⑦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答:
3.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3分)
答:
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
b.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
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
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
”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
5.品析第?
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
(3分)
感悟七贤庄
陈朝慧
?
今年6月,我应邀到甘肃省岷县参加中国文艺家走进岷州采风暨中国西部第三届散文节,回昆明经西安时,在西安小住了几日,这便有了机会去瞻仰七贤庄。
?
走进七贤庄,你会感到一种崇高和神圣,有一种庄严和肃穆。
你不敢咳嗽、不敢高声喧哗,你深怕惊醒了什么。
你只静静的看,你只默默去感悟那些曾经被白色恐怖围困了的人生。
?
此时此地,我同样也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兴奋和感动。
想象中我是一个当年的热血青年我,为了革命,为了理想不远千里来到西安,如饥似渴的要奔赴革命的怀抱。
七贤庄,革命者的接待站,迷茫者在这里获得了思想,失望者在这里获得了希望,人生的理想在这里鼓满了风帆。
在老交通的带领下,革命者一个又一个的从这里奔赴延安……
?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让我感觉得十分的情切,这里的所有情景都会让我感动。
在周恩来坐过的那桌椅跟前,我就驻足了很久很久。
想像对面还坐着那个思想深奥、指挥若定的圣者。
我把那把他坐过的椅子审视了很久,可那把椅子却默默的立在我的面前,默默的一声不啃,好像是还在感受那种能让整个中国都温暖的体温,回忆那个伟人运筹帷幄的往事。
?
是啊,在那风风雨雨的战争年代,日本军队正对中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胡宗南的部队围困了延安,中国革命正处于紧急关头。
那时的七贤庄,是抗日战争的桥头堡,一把插在敌人心脏里的尖刀。
?
七贤庄,西安版图上一个小小的点,但这个点和八路军、新四军的装备给养有关;和老区延安的医药、布匹有关;和罢工、学潮有关;和转移革命青年到延安投身革命的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叙文阅读散文小说专项训练 1500字 记叙文 阅读 散文 小说 专项 训练 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