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关店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5623958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74.95KB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关店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关店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关店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关店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关店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些古文或谚语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照香炉生紫烟”,紫烟是由于碘的升华引起的
B.“落汤螃蟹着红袍”,在变红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煮豆燃豆萁”中包含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过程
D.“水乳交融”、“火上浇油”前者包含物理变化,而后者包含化学变化
2.【最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
下列措施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是
A.森林公园里的残枝落叶可就地掩埋
B.工业污水只要是无色无味的就可以直接排入湖泊
C.垃圾无需分类,全部直接焚烧
D.施用农药是重要的农作物保护手段,可大量使用
3.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
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4.玻璃棒是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之一。
下图相关实验操作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溶解氯化钠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黄泥水D.
蒸发食盐水
5.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B.生成物有三种
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6.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团队最新研究认为:
中成药连花清瘟在体外试验中显示抗新冠病毒的作用,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有望成为控制COVID-19疾病的新策略,其主要成分绿原酸的化学式为C16H18O9,下列关于绿原酸说法正确的是( )
A.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B.绿原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C.绿原酸中氢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绿原酸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一氧化碳和水
7.如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若它表示氮元素的部分关系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物质是N2
B.B点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氮
C.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NO3)2它代表的点是F
D.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8.类推是化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A.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乳化作用,用汽油清洗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原子一定是离子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9.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①干燥氢气
B.②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C.③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D.④验证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10.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建构模型。
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
燃烧条件模型B.
物质分类模型C.
空气组成模型D.
乳浊液组成模型
11.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B.加入试剂总体极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100ga的溶液
B.c物质微溶于水
C.a中含有少量b,可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D.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
二、填空题
13.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下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含有的金属元素是_____(填1种即可),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_______。
(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
____(写出1条即可)。
(3)铜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Cu2(OH)2CO3],这是铜与O2、H2O、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产物。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三、实验题
14.根据如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选用A装置来制备CO2有何错误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用一个小试管就顺利地解决了问题,他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用该同学改正好的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___(填小写字母).
四、流程题
15.某矿石主要成分是MgO,含少量的Fe2O3、CuO和SiO2杂质。
用该矿石制备Mg(OH)2的工艺流程简图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用到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只要求写出一个)_______________。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对应离子
Fe3+
Cu2+
Mg2+
开始沉淀时的pH
1.9
4.2
9.1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6.7
11.1
步骤②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固体C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步骤③中制得Mg(OH)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在医药上,氢氧化镁可用来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该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提出猜想)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收集证据)小红通过分析实验一、实验二和实验三来验证酸碱发生反应。
(1)实验一:
如图1可说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
如图2所示,M点溶液中溶质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实验三:
如图3所示,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4)请从微观角度分析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由中和反应得出部分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共存,请再写出一组不能共存的离子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5)实验四:
某同学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成Na2CO3.该同学用pH传感器测定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
采集数据得到曲线如图所示。
0-5s时,观察到溶液中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泡产生,B点溶液pH大于7,是因为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的水溶液呈碱性。
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5-10s时,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请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六、计算题
17.向盛有Fe2O3粉末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H2SO4,充分搅拌,粉末完全溶解;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NaOH溶液之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说“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香炉峰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不是碘的升华,A项错误。
B、龙虾和螃蟹被煮熟时,它们壳里面的一种蛋白质——甲壳蛋白会受热分解,释放出一种类似于胡萝卜素的色素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正确。
C、“豆箕”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项正确。
D、水乳交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油能燃烧,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项正确。
故选:
A。
2.A
【详解】
A.森林公园里的残枝落叶可就地掩埋,残枝落叶腐烂发酵可做有机肥料,措施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
B.工业污水不能直接排入湖泊,无色无味的不一定就是无污染的,措施不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
C.垃圾直接焚烧会产生污染性气体和烟尘,措施不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
D.施用农药是重要的农作物保护手段,但要合理使用,大量使用农药会污染水资源,措施不符合保护环境的理念;
故选:
A。
3.A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原子序数是38,又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因此锶元素的核内质子数等于38,图2、图3中的微粒的核内质子数都为38,根据元素的种类取决于核内质子数可以知道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故说法正确;
B、图3所表示粒子的核内质子数是38,核外电子数是36,核内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是锶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其化学符号是Sr2+;故说法错误;
C、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其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又其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38,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可知,锶原子的中子数不等于38,故说法错误;
D、根据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可知,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不是87.62g,故说法错误;
故选A.
考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只有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就能正确解答,通过此题的练习可以提高利用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进行解题的能力.
4.A
【详解】
A、溶解氯化钠不能在量筒中进行,一般使用烧杯,做法不规范;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做法规范;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做法规范;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做法规范。
故选:
A。
【点睛】
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C
【详解】
A、由微观图可看出反应前微粒的个数为2,反应后微粒个数为3,错误;
B、由微观图可看出生成物是两种,错误;
C、由微观图可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正确;
D、氧气是由分子构成,金属汞是由原子构成,错误;
故选C。
6.B
【详解】
A、一个绿原酸分子是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选项说法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绿原酸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说法正确;
C、因为12×16>16×9>1×18,所以绿原酸中氢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说法错误;
D、绿原酸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7.B
【详解】
A、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价,A点氮元素化合价为零故为单质,对应物质是N2,正确。
B、B点氮元素正二价,为氧化物,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表示的物质是一氧化氮,故B错。
C、硝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氮元素化合价为x,则(+2)+{x+(-2)×3}×2=0,故x=+5,它代表的点是F,正确。
D、由图可知D点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为氧化物,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代表物质为N2O5,E点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为酸,代表物质为HNO3,故D点表示的物质与水发生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是:
,正确。
故选:
B。
8.B
【详解】
A、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乳化作用,用汽油清洗油污是汽油溶解油污。
错误。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原子一定是离子,因为离子就是带点的原子或原子团。
正确。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气的混合物虽然由氧元素组成,但是是混合物。
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
但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也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不是溶液。
故选B。
9.D
【解析】
A、除杂质是要遵循长进短出,所以应从长端进气,故A错;B、验满必须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B错;C、检验X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不能加入氯化钡,应该加入硝酸钡和稀硝酸,因为氯化钡中有氯离子,如果溶液中没有钡离子有银离子也行,故C错;D、金属与盐能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前面,如果不反应,说明金属排在盐中金属的后面,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锌排在铁的前面,铜与硫酸亚铁不反应,说明铜排在了铁的后面,故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
A、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与助燃剂无关,错误;
B、根据所含物质种类的多少,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错误;
C、空气是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还含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错误;
D、乳浊液是液体小液滴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A、a点后,沉淀质量逐渐减少,所以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故A正确;
B、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沉淀质量达到了最大值,所以溶液中不存在NaOH,故B正确;
C、c点时,盐酸和氢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和氯化铜,都是盐,故C正确;
D、硫酸铜过量的话,a点时溶液中存在Cu2+,a点沉淀达到了最大值,只能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溶液可能存在硫酸铜,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2.D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
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溶液,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20℃时,c物质的溶解度是35g,所以c物质易溶于水,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所以将20℃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a>c,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铜(铝、铁)塑料抗腐蚀性好CO2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详解】
(1)图中所标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铜、铝、铁,故填铜(铝、铁);
其中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塑料。
(2)合金的优点有抗腐蚀性好等,故填抗腐蚀性好(合理即可)。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反应物含有含碳元素的物质,而空气中含碳的物质为CO2,故填CO2。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填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14.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浸没在液面以下在长颈漏斗下端套一小试管,并加酸至下端管口浸没bfgd
【详解】
(1)实验仪器a是长颈漏斗,故填: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故填:
。
(3)用A装置制备二氧化碳长颈漏斗下端应浸没在液面以下,以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溢出。
故填:
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浸没在液面以下;在长颈漏斗下端套一小试管,并加酸至下端管口浸没。
(4)连接顺序应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收集装置。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
故填:
bfgd。
15.过滤引流H+
(合理即可)6.7≤pH<9.1Fe(OH)3、Cu(OH)2
治疗胃酸过多
【分析】
【详解】
(1)步骤①和步骤②均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这两者用到的操作是过滤;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盐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由于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H+;步骤①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2HCl=CuCl2+H2O;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2HCl=MgCl2+H2O。
(3)步骤②加入熟石灰目的是将铁离子、铜离子转化为沉淀,镁离子保留在滤液中,所以,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6.7~9.1,铁离子、铜离子全部沉淀出来,而Mg2+仍然留在溶液中,固体C中所含成分的化学式为:
Cu(OH)2、Fe(OH)3;
(4)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MgCl2+Ca(OH)2=CaCl2+Mg(OH)2↓。
氢氧化镁为难溶性的碱,可以与盐酸反应,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点睛】
16.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NaCl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Mg2+、OH-碳酸氢钠
【详解】
(1)如图1中,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或显酸性,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可说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
故填:
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2)如图2所示,M点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故填:
NaCl。
(3)如图3所示,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也能够导致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
故填: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4)从微观角度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镁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因此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
故填: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Mg2+、OH-。
(5)0-5s时,观察到溶液中并没有想象中的气泡产生,B点溶液pH大于7,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5-10s时,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故填:
碳酸氢钠;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
17.解:
设与Fe2(SO4)3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x。
解得x=12g
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
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分析】
根据生成的氢氧化铁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氢氧化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详解】
详见答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关店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 安徽省 淮南市 凤台县 中学 中考 模拟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