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5614925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42KB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2.汉初的封国有王、候两级。
王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但皇权不能施行于王国所属的郡县。
候国建制与县相当,直属朝廷。
由此可见,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主要针对
A.王国
B.侯国
C.郡
D.县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下列关于“汉武”的评价最准确的是()
A.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真乃盖世英雄
B.他为了做皇帝杀了很多人,是历史罪人
C.他虽然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但是他为了加强统治,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因此过大于功
D.他为了加强统治,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
4.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A.楚汉之争B.战国称雄C.秦灭六国D.春秋争霸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
6.某考古学家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我们在这里发掘过一座完整的土木建筑的房子,在里面发现了一些小罐罐,打开一看,竟然是小米,只是没有米瓤。
”文中的主人可能是
A.山顶洞人B.浙江C.砖木瓦房D.西安半坡人
7.孔子曾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这体现了孔子()
A.礼治的思想B.反对苛政的思想C.教育的思想D.民生思想
8.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炎帝B.禹C.尧D.舜
9.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
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
A.齐国B.赵国C.秦国D.楚国
10.下图为清代潍县籍收藏家陈介祺收藏过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
它属于
A.酒器
B.食器
C.乐器
D.礼器
11.商朝的建立者是
A.桀B.汤C.盘庚D.纣
12.《淮南子·修务训》记载:
“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文中“尝百草”的是()
A.黄帝B.尧C.炎帝D.舜
13.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是()
A.商朝东周B.商朝战国C.战国东周D.战国西晋
14.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
“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
”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15.十九大报告指出: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B.注重道德教育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16.为纪念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某一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
该人物是()
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大禹
17.历史上商朝曾多次迁都,把都城迁到殷的是
A.盘庚
B.周厉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18.我们确认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最早的古人类是依据
A.考古发现
B.神话传说
C.文字记载
D.专家推理
19.下列诸侯国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晋
B.齐
C.楚
D.赵
20.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
请问,三者在生产生活中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会使用火
②都是用打制石器
③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④都能够直立行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我们喜欢下的象棋棋盘上的分界线叫“楚河汉界”,与之战争相关的战争是
A.楚汉之争
B.涿鹿之战
C.长平之战
D.牧野之战
22.有一个旅游团在旅游的过程中,自主发起保护长城的活动。
导游关于秦朝长城的起止点有些模糊,你认为正确的是
A.西起辽东,东到陇西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到咸阳,东到北京
23.“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A.
B.
C.
D.
24.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商周时期才出现青铜器
②商朝以后,青铜器最主要用于战争
③司母戊鼎是世界已知的最重青铜器
④铸造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5.“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文中“推恩之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
A.削弱了王国势力B.促成了“文景之治”
C.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D.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26.“民以食为天”。
世界上,由我国先民最先培育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稻、粟、黍
B.稻、麦、黍
C.粟、麦、黍
D.稻、栗、黍
27.懂得人工取火、最像现代人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2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
“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材料说明了分封制的
A.分封制的目的B.分封的对象
C.分封制的影响D.诸侯的权利
29.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伶伦﹣﹣发明音律B.隶首﹣﹣发明文字
C.嫘祖﹣﹣发明算盘D.仓颉﹣﹣养蚕缫丝
30.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
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
这一传说反映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察举制D.科举制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齐桓公执政以来,在管仲的辅佐下,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
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故选B。
2.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采取推恩令,让王国的国王将自己王国的疆土再次分封给自己的儿子形成侯国,而侯国归郡管辖,王国越分越小,实力大减,使王国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是有名的皇帝,他为了加强统治,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他功大于过,故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A、B的评价均不全面,故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以汉武帝的评价为切入点,考查对汉武帝的全面认识。
掌握,汉武帝虽然实行残暴的专制统治,但是他实行大一统,实现了西汉的鼎盛,因此应该充分肯定,他功大于过。
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都出自楚汉之争。
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咸阳,并派兵守函谷关,以拒项羽西进。
项羽率大军至,破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准备袭击刘邦。
刘邦因势力悬殊,采纳张良建议,结交项羽叔父项伯,请予调解,以作缓兵计,并亲至鸿门会见项羽。
项羽与刘邦决战与垓下,刘邦军队唱起楚歌,四面楚歌使项羽军队军心涣散,项羽大败,最终刘邦取得了楚汉之争的胜利,建立了西汉,A符合题意;BCD项与题干成语无关,排除。
故选择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
5.A
解析:
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小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隶书起源于战国。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6.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土木建筑的房子、小米”,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人类,故D符合题意;ABC与题干信息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点睛】
抓住题干关键词“土木建筑的房子、小米”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识记能力。
7.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以往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因材施教,创立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的品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实的态度)。
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炎帝是中国上古时代,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为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与黄帝一起被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人物都不是人文初祖,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9.C
解析: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促使秦国强大起来。
所以商鞅变法发生地的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秦国。
故选C。
10.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王公贵族象征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西周的青铜器毛公鼎,是毛公为铭记周王册封而铸,是重要的礼器。
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文材料中关键信息“尝百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号神农氏,发明医药,尝遍百草,是中华医药学的创始人。
黄帝名轩辕,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尧和舜是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
故选C。
13.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600年,汤打败桀。
夏朝灭亡,商朝建立,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公元前453年,韩、赵、魏推翻智氏,三家分晋,奠定了战国七雄的格局。
战国时期开始,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是直立猿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周口店的山洞里,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他们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打制石器,几十个人在一起,过着群居生活。
在北京人居住的山洞里,还发现成堆的灰烬,有的地方高达6米,说明北京人会使用火,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古人类,CD项是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5.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C符合题意。
“因材施教”,是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A不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注重道德教育方面的信息,B不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体现仁者爱人,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6.A
解析: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神州轩辕自古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文初祖的黄帝发明车战法,因此又称为轩辕氏。
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7.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所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
盘庚以后,商朝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识记与灵活运用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
18.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远古时代的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考古学者发现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其重要研究证据是古人类化石,所以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是第一手资料,排除,故选A。
19.A
解析: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
七雄当中,没有晋国,因为在战国初年,晋国分裂成了韩、赵、魏三个国家,故选A。
20.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学者在云南元谋县发据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发现用火遗迹。
此后,又相继发掘出土4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山顶洞人能够人工取火并会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选项C符合题意;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不属于黄河流域,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1.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楚河汉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帝位展开了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因此与“楚河汉界”相关的战争是楚汉之争,所以A正确;涿鹿之战是炎黄部落与蚩尤之间进行的战争,与楚河汉界无关,排除B项;长平之战是秦赵之间的战争,与楚河汉界无关,排除C项;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战争,与楚河汉界无关,排除D项。
故选A。
22.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
同时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万里长城。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因此C项正确。
辽东是长城的最东端,排除A、B两项;咸阳是秦朝的都城,不是长城的最西端,排除D项。
故选C。
2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清末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主要记载商朝的政治、经济、祭祀等活动。
甲骨文是一战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C是甲骨文,符合题意;ABD不属于属于我国最早文字,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4.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因此①说法错误;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而不是战争,因此②说法错误;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因此③说法正确;商周时期铸造青铜器主要采用“泥范铸造法”,因此④说法正确。
所以③④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青铜器,因此①说法错误,所以排除A、D两项;商朝以后,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而不是战争,因此②说法错误,所以排除B。
故选C。
25.D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武帝有关知识的认识。
为加强中央集权,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在当时的最大作用是促进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故选D。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
26.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7.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会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8.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
”可知,材料说明了分封制的分封对象,B符合题意。
ACD项题干中没有涉及,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据课本知识可知,古代传说中,黄帝时期,伶伦发明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养蚕缫丝,仓颉发明了文字,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30.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的方式来选举部落首领,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所以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清华大学 附属 学人 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历史 期中 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