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docx
- 文档编号:25611263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51MB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docx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教材特点
(一)从课文的思想内容看
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用三个具体事例论证了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
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科学精神是指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只有理解科学的精神,才能深刻理解科学知识的文化意蕴;只有张扬科学的精神,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激发人们探索求新、创造发明的精神,树立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正确态度。
本文通过三位科学家从普通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找到真理的事例,赞扬了他们善于发问、锲而不舍、见微知著的科学精神。
(1)善于发问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真理。
只有能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不断探究的人,才能找到真理。
波义尔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从“敏感”一词中能看出化学家波义尔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
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
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从“敏感地意识到”以及这一连串的“?
”可以看出波义尔是一个善于发问的人。
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
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偶然的发现”让魏格纳兴奋不已,“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发问的人。
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
他感到很奇怪:
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会是什么关系呢?
一个偶然发现的现象便引起他的反复思考,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由此可见,阿瑟林斯基也是一个善于发问的人。
(2)锲而不舍
波义尔在发现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这一奇怪的现象后,进行了“许多实验”。
魏格纳发现海岸线吻合的现象后,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同时搜集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
阿瑟林斯基发现儿子睡觉眼珠转动的现象后,便以儿子和二十名成年人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三位科学家在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后,都进行了不断探索,追根求源,因此他们都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见微知著
波义尔发现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之后,进行了许多实验,最终制成了石蕊试纸。
魏格纳在发现海岸线重合后,进行了大量研究,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阿瑟琳斯基在发现儿子睡觉眼珠转动后,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终证明了眼珠转动时睡觉的人正在做梦。
这三位科学家都在很普通的现象中发现了问题,经过不断研究和探索,最终有所发现和发明,做到了见微知著。
(二)从课文的语言表达上来看
1.文体突出
这是一篇议论文,按照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思路进行叙述,在课文开头就开门见山提出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
然后用紫罗兰遇酸变色、海岸线吻合、睡觉做梦眼珠转动这三个具体事例来印证这个观点,最后提出只有那些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才能找到真理。
2.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2自然段)开篇点题,明确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二部分(第2至5自然段段)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列举了波义尔发现植物酸碱反应并发明石蕊试纸、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三个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观点。
第一个事例是化学家波义尔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石蕊试纸。
第二个事例是魏格纳偶然发现海岸线吻合的现象后,阅读了大量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最终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第三个事例是阿瑟林斯基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实验,得出结论: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
第三部分(第6至7自然段)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观点,指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能够发现真理。
最后阐明科学发现所需要的灵感来自独立思考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对前面的论述作了补充,使全文更加严密完整。
3.语言形象生动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真理。
这里的“?
”指的是课题中的“问题”一词,“!
”指的是课题中的“真理”一词,作者没有用“问题”和“真理”而是用了“?
”和“!
”,把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这一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这种写法,还要求学生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文中的三个具体事例,课文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采用了相同的顺序:
先写“现象”,着力突出其“细小”“司空见惯”;再写“问题”,突出“问题”与“现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发明或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真理”。
课文的观点正是从常见现象出发,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进而发现真理,这样的表述顺序使事例与观点在结构上形成了一致,也就产生了证明的关系。
5.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真理。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课文的第1、2自然段与课文的第6自然段前后照应,使结构更严谨,观点更突出。
二、教材位置
(一)人文专题的位置
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本组是低中年级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的承接和发展。
关于“科学”这一人文专题的教学都是在引领学生由一般的、身边的科学认识到对高科技认识的过程;是由认识科学本身到感悟科学精神的发展过程。
本组选编的课文从不同角度对科学精神作出了阐释。
课文着重让学生感受在每次成功中不可或缺的科学精神,同时还要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的写作手法。
(二)训练重点的位置
1.本组训练重点有如下两点:
(1)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2)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
2.本文是本组的第二篇课文,承担着如下训练任务:
一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从中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二是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3.课后练习题
(1)默读课文,想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再说说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这一练习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理解课文所提出的主要观点的深刻含义。
(2)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
每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这一练习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了解每个事例的叙述顺序。
小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比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这一练习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写作方法,学会选择合适的材料,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三、学情分析
1.相关的已知领域
综合前面梳理的有关“科学”的人文专题的学习,到六年级,学生在过去的语文学习和课外阅读中,已经了解了不少科学技术成就以及一些科学家的故事。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通过读课文,能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写了哪几件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掌握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这对于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功底,能够在读中去理解,去感悟。
在一次次不同形式、不同目的的朗读过程中,理解与感悟也会逐步加深。
学生在过去的语文学习和课外的阅读中,已经获知了不少科学技术成就,了解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对科学精神有了一定的体会。
2.相关的未知领域
学生之前学习的议论文比较少,对议论文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的写作思路以及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作方法比较陌生。
学生没有接触过石蕊试纸、大陆漂移学说、脑电波这些科学知识。
3.相关的难知领域
(1)通过学习三个事例,领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具体事例的叙述顺序。
四、教学目标
1.会写“域、惯”等12个生字,会写“真理、领域”等20个词语。
2.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推想的方法,理解“见微知著、司空见惯、追根求源、锲而不舍”等词语。
3.用作比较、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5.通过学习三个事例,领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6.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作方法,以及前后照应的写法。
7.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用作比较、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3.通过学习三个事例,领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4.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难点:
1.能概括文中列举的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2.通过学习三个事例,领悟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3.掌握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作方法。
六、教学设计
一、举例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落在地上的苹果,带有锯齿的树叶,顶开壶盖的沸水,这些都是很普通的事物,牛顿却由落下的苹果发现了万有引力;鲁班被茅草割伤了手指后,发明了锯;瓦特从沸水产生的蒸汽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
可见,许多的发现和发明都来源于生活中很普通的现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讲述几个生活中常见却经常被忽视的现象,启发学生初步感知科学家善于发问,锲而不舍,见微知著的科学精神,同时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
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一)交流预习情况
1.同学们课前都进行了预习,我们来交流一下预习的情况,先来看两个字形相似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谁来读?
凸(tū)出凹(āo)陷qiè
2.好,去掉拼音放在句子中我们再来读一读。
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
指名读。
预设1:
该生读不准确。
这两个句子比较长,要注意断句,还要重读“不可思议”这个词,它突出了魏格纳发现这一现象时的惊讶与兴奋,请你听我读一读。
还是这个学生继续读,这次他注意了断句。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预设2:
句子注意了断句,词语能读正确。
这位同学读得真好,尤其是这个部分,他注意到了断句,我们像他一样一起来读读。
3.我们再来看这几个词语,课前同学们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推想的方法明白了它们的意思,下面我们到小组中交流一下,并结合词语的意思把它们填到括号中。
出示自主学习单上的这部分内容:
(1)查字典理解
见微知著司空见惯
(2)联系上下文推想
追根求源锲而不舍
指名读词语,纠正“锲”的读音,然后齐读。
生活中,只要你善于从别人()的事情中(),具有科学研究的敏感性,善于发问,()地(),那么,等你解答了若干个问题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指名回答。
出示答案。
预设1:
指名读,学生都能填对。
完全正确,你做到了学以致用。
预设2:
学生填得不完全正确。
有不同意见吗?
指名再读。
我们不仅要知道词语的意思,还要学以致用。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理清脉络
教师过渡:
通过预习,同学们对课文有了一定了解,请大家结合自主学习单上的这部分内容,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出示自主学习单上的这部分内容。
(1)全班交流。
本文先提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的观点;再通过波义尔发现紫罗兰变色发明石蕊试纸、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睡觉时眼珠转动与做梦有关这三个事例证明了这一论观点;最后得出了只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的结论。
黑板上贴出发现和结论的词条。
(2)教师小结:
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在课文开头就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用三个事例来印证观点,最后对观点进行了总结。
这是文章的写作思路。
板书:
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
2.理解“?
”“!
”的好处。
(1)由这三个现象提出的问题,对应课题中的——“?
”(手指课题中的“问号”)这三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对应课题中的——真理。
“问号”到“真理”的过程,对应课文中的哪句话?
生:
把“?
”拉直变成“!
”。
黑板贴出“?
”和“!
”。
(2)比较句子。
作者在表述的时候为什么用“?
”和“!
”,而不用“问题”和“真理”?
出示句子:
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最后,把问题解决,找到了真理。
这两个句子哪个好?
第一个好。
好在哪儿呢?
“?
”和“!
”这两个符号比“问题”和“真理”这两个词语,在表述上更加?
学生回答更加形象。
(3)教师小结。
没错,把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会使语言更加生动,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
(4)指导朗读。
让我们把这个句子放到文章中一起读好这段话。
齐读。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真理。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理清文章的脉络,初步引导学生领会课题的深刻含义,为后面深入感知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奠定基础。
三、细读钻研,领会精神
(一)学习第一个事例
1.教师引导:
化学家波义尔是如何发现问题,得到真理的?
我们将目光聚焦到第一个事例中,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
2.领悟“善于发问”的科学精神。
(1)他发现了什么现象?
指名读。
出示叙述波义尔发现紫罗兰变色的句子。
谁知过了一会儿,溅上盐酸的花瓣竟奇迹般地变红了。
多么惊人的发现啊!
我们一起来读读。
波义尔能发现这个现象,说明他……?
他善于观察。
能具体说说吗?
我从“敏感”这个词中能看出波义尔非常善于观察。
你真会读书,请读出你的感觉。
波义尔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2)他不仅善于观察,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提出了哪些问题?
那么,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
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
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从一连串的问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波义尔很善于发问。
(3)教师小结:
非常好,他是一个善于发问的人。
板书:
善于发问。
谁来读读波义尔提出的这些问题。
三个问题层层深入,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谁再来读一读?
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读。
3.领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1)波义尔提出问题后,是如何进行研究的?
指名读。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尔进行了许多实验。
(2)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他是一个不断探索、追根求源的人。
能具体说说吗?
我从“许多”这个词看出来的。
波义尔紧紧抓住问题不放,不断探索、追根求源,说明他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板书:
锲而不舍
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精神吧。
4.教师总结
这个事例中,先写了化学家波义尔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经过探索和研究,得出了结论,他从小事中发现了真理,将“?
”拉直变成了“!
”,论证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
我们通过抓住重点句段,感受到了他善于发现,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标点符号来理解科学家善于发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同时为后面寻找三个事例的共同点奠定基础。
(二)学习第二、三个事例
1.教师引导:
魏格纳与阿瑟林斯基又是如何从普通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得到真理的呢?
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进行小组合作,结合自主学习单上的这一部分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发现
现象
提出问题
不断探索
找到真理
紫罗兰变色
波义尔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
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
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一奇怪的现象以及一连串的问题,促使波义尔进行了许多实验。
制成了石蕊试纸
海岸线吻合
魏格纳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
魏格纳被自己偶然的发现惊呆了。
这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他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同时搜集古生物学方面的证据。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睡觉眼珠转
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会是什么关系呢?
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
2.全班交流
我们来交流一下魏格纳提出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进行探索的?
指名说。
阿瑟林斯基呢?
指名说。
(三)寻找共同点,总结写法
1.教师引导:
同学们,从这个表格中,我们发现这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的“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再写——由现象中发现问题,最后写相关的发现或发明即所谓的“真理”。
这是他们在叙述顺序上的共同点,还有什么共同点,你发现了吗?
板书:
发现现象提出问题找到真理
2.全班交流。
预设1:
我发现这三位科学家都提出了很多问题。
突出表格中“提出问题”一列。
你的眼睛真亮,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善于发问。
预设2:
学生看不出共同点,将句子中的“?
”变红色。
观察一下这些标点符号?
我发现这三位科学家都善于发问。
从这反复出现的问号中,我们就能看出他们都具有善于发问的科学品质。
那么从这些文字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我发现他们都经过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突出表格中“不断探索”一列,能具体说说吗?
关键字变红。
是啊,从这些词语中,我们能看出他们都具有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科学家们从小事中发现问题,进行不断研究,最终得到真理,这一过程就叫见微知著。
板书:
见微知著
3.指导朗读
我们通过朗读再来感受真理诞生的过程,请男生读“提出问题”一列,女生读“不断探索”一列,全部齐读“找到真理”一列。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寻找三个事例的共同点,进一步领会科学家具有的善于发问、锲而不舍、见微知著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具备这样的科学精神才能将“?
”拉直变成“!
”,才能找到真理,从而明白课题的深刻含义。
3.总结写法:
(1)教师引导:
这样三个具体事例告诉我们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出示“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
板书:
具体事例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2)教师引导:
出示“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
这句话,它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前后照应,说得对!
板书:
前后照应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让结构更严谨,观点更突出。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写作方法,以及前后照应的写法,为迁移运用打好基础。
四、迁移运用,完成练笔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议论文,作者从开头就提出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然后用三个事例来论证这个观点,最后进行了总结。
下面就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恰当的事例,用具体事实来说明一个观点,写在我们的自主学习单上。
由于时间的关系,具体事例可以先用几句话概括一下。
学生写作,播放音乐,提醒写字姿势。
预设1:
指名朗读自己的习作。
这位同学做到了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两个非常好。
课下请同学们将自己的事例进行充实和完善,完成这篇小练笔。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预设2:
学生未完成习作,先交流想法。
由于时间关系,同学们还没有写完,但是大家的心里肯定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先来交流一下。
指名交流。
这几个同学说的都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明白了用具体事实来说明一个观点的写作方法,课下请同学们将自己的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完成这篇小练笔。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进一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同时学会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证明一个观点。
五、板书设计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提出观点?
!
紫罗兰变色发明石蕊试纸具体事例善于发现
论证观点海岸线吻合大陆漂移学说锲而不舍
睡觉眼珠转与做梦有关前后照应见微知著
总结观点
发现现象提出问题找到真理
自主学习单
题目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姓名
成绩
预习部分
正确
朗读
词句
1.我能把词语读准确
凸(tū)出凹(āo)陷
2.我能把句子读流利
20世纪初的一天,因病住院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无聊地看着墙上的世界地图,突然发现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凹陷部分,竟然不可思议地互相吻合!
理解
词语
意思
2、解释词语的意思
(1)查字典理解
见微知著:
司空见惯:
(2)联系上下文推想
锲而不舍:
追根求源:
梳理
文章
脉络
本文先提出的观点,再通过、、
三件事论证了这一观点;最后总结了的观点。
把握
文章
内容
了解
叙述
顺序
发现现象
提出问题
不断探索
找到真理
课堂部分
小练笔
请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比如,“有志者事竟成”“玩也能玩出名堂”。
提出观点:
论证观点:
事例1
事例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件教案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统编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课件 教案 15 真理 诞生 一百 问号 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