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八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604012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65
- 大小:88.64KB
最新部编八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docx
《最新部编八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八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部编八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部编八下-名著导读《傅雷家书》教案
课题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单元
三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积,累佳词丽句,学记读书笔记。
2.感悟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3.体味饱含哲理的语言之美,接受文学熏陶和情感陶冶,体验读书乐趣。
重点
体味饱含哲理的语言之美,接受文学熏陶和情感陶冶,体验读书乐趣。
难点
感悟父亲对儿子的良苦用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只要听到、读到、想到傅雷这个名字,就会浮起一串印象:
深度近视眼镜,高瘦身材,绝对的洁净,雄辩的语言,固执的脾气,不停的劳作,一丝不苟的认真,……在一霎那间叠印在一起,袅袅上升,形成一个非凡的抽象概念,是崇高人格?
古典精神?
说不清。
如今,如果再读《傅雷家书》,恍如隔世。
它是一朵最后的玫瑰。
他曾引导人走上艺术的神殿,忘我地攀登。
他让我们看到生活里不易发现的美,他给我们无限生的欲望。
(节选自郁风《“老顽固”傅雷》)
讲授新课
活动一、查阅资料走进《傅雷家书》
活动要求
1.学生查阅链接资料,了解作者傅雷。
2.结合以前学习的《傅雷家书》家书二则,小组交流《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3.交流阅读作品的感受。
教师点拨:
1.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
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译作丰富,行文流畅,文笔传神。
主要作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老实人》等34部。
2.作品简介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3.艺术特色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
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傅雷也对儿子的生活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
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和傅敏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活动二展示我的读书积累
活动要求:
(一)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小组内交流。
【人物性格】
傅雷: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和国家有着无私的热爱,有良知,正直,为人坦荡,秉性刚毅。
傅雷夫人(朱梅馥):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非常成功。
傅聪:
刻苦用功,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严谨,热爱音乐,同时也是个热爱祖国的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敏:
正直,善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不因有父亲和哥哥的光环而骄傲。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精彩片段,再大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家书名言】
1.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2.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3.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4.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
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5.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6. 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7.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
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8.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做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别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
活动三精读赏析体会深情
活动要求:
讨论交流,说说你能感受到的字里行间藏着的深深的父爱。
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并能用简炼的语
言概括文章内容。
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理解记忆】
傅雷教导儿子“感之不深,当然爱之不切了;爱之不切,弹出来当然也不够味儿;而越是不够味儿,越是引不起你兴趣”时,是以什么为例子?
以听莫扎特的音乐为例。
2.傅聪虽然在外地演出,但傅雷始终关注儿子在音乐道路上的成长,他使用什么方法提高儿子的艺术修养?
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
3.对于唐宋人吟诗唱词,中间常加“泛音”,傅雷有怎样的看法?
傅雷认为加泛音的唱才有音乐可言。
后人把泛音填上实字,反而是音乐的大阻碍。
昆曲之所以如此费力、做作,中国音乐被文字束缚到如此地步,都是因为古人太重文字,不大懂音乐;懂音乐的人又不是士大夫,士大夫视音乐为工匠之事,所以弄来弄去,发展不出……
4.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8.16)中,曾告诉儿子学习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还要在行为、礼节方面多加注意,请举例。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面上,不能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
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
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下,叮叮当当的!
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
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
只要不急,心里放平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
5.傅雷在给傅聪的家书(1959.10.1)中,告诫儿子过多的音乐会麻痹人的感觉,使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自己的艺术,长此以往,大有成为钢琴匠,甚至奏琴的机器的危险。
6.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儿子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7.傅雷知道儿子大赛在即,在1954年12月27日的家书中告诉儿子“不用着急,……我们大家都有信心;主要仍在于心理修养、精神修养”,他嘱咐儿子应有怎样的心态?
“得失置之度外”“胜败乃兵家之常”。
活动四技巧点拨
(1)选择性阅读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一些情形:
1.兴趣选择
2.问题选择
3.目的选择
4.方法选择
(2)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
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2.摘录式:
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
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
背诵和运用。
3.仿写式:
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4.评论式:
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
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5.心得式:
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6.存疑式:
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7.简缩式:
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不管写怎样的笔记,首先要读懂文章,这是基础.写读后感一般要先把文章主要内容做一个概括,然后根据自己选择的角度进行评论,或者评语言,或者评人物,只要是自己的看法即可.
活动五专题探究
(1)傅雷的教子之道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可以任选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探讨傅雷的教子之道,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探究示例】《傅雷家书》读书报告
《傅雷家书》大部分是由著名翻译学家,文学家和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远方留学的儿子傅聪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书集。
里面体现了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世界的一些看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傅雷家书》已经成为精典,伴随着着无数年轻人成长,影响着读者的思想和价值观。
做为著名的学者,傅雷对琴棋书画也颇有造诣,因此,在信里常与儿子讨论弹琴方面的技巧。
傅雷让傅聪把情感,人性,投入进音乐,鼓励儿子不断突破自我。
信中与儿子谈论许多著名艺术家的风格。
体现了作者自己对于艺术方面的思想体系。
同时,傅雷通过谈论自己的生活描述出了当时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状态。
并且对中国当时革命前的政治局面做出了许多分析。
书里也记载着自己对国家不倦的付出,与期望。
每天马不停蹄的工作,为国家效力。
时刻提醒着自己的儿子不忘祖国一直以来的培养,在外面代表着祖国要争光。
这本家书毫无保留的向读者展现出了傅雷做为父亲的一面。
信里多次提出要儿子多抽出一点时间往家里写信的要求。
夫妇二人每次看到儿子寄过来的信都非常兴奋,长时间没来信还会感到莫明的不安。
傅雷一直引导着儿子要追求一个他所谓高尚的灵魂。
强调要组成自己的价值观。
希望儿子做人,尤其是出门在外,能入乡随俗,但不能过于被动,对于工作也好,生活也好,要拥有掌控权。
做为出国留学过的傅雷担心儿子水土不服,遇上麻烦。
在这方面是操碎了心,一直强调儿子出门在外做人要低调。
在信里对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提供了宝贵建议,从儿子音乐方面的技术评论到生活调理,父子二人无话不谈。
同时信里也包括着一些自己对于西方的观点,有利于儿子更好融入国外生活。
随着儿子的不断成长,信里的内容也多样化了起来。
先是教儿子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使自己比其他学生突出,再是毕业后叮嘱儿子不要过于疲劳的工作,一个人生活要照顾好自己。
再后来傅聪找到了终生伴侣,父亲还提供情感上的教导,以和母亲的亲身经历做例子,叫儿子一定要照顾好妻子,不要重复父亲以前的过失,把脾气全撒在自己爱人身上。
儿子从出国开始就一直跟父亲保留着书信交流,直到父母过世人生的每一步都得到了父亲的引导,最后傅聪成为了著名的钢琴家。
这本书向读者展现到了六七十年代国内的生活,尤其是像傅雷这种学者对西方文化的一些看法,让我看到了不同以往思想。
尽管过了四,五十年,他那含蓄深沉的父爱与自我灵魂的修养,在我看来仿佛如昨天写的一样符合于现代社会。
(2)父子情深
这本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集,父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
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将关注点聚焦在“父子情深”这个话题上,试着去发现那些苦心说教背后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结合具体语段,细心揣摩傅雷的心情,以《两地书父子情》为题写一篇短文。
两地书,父子情
这是一本五味杂陈的书,像历史,像政治,像建议,像现实,像人生,像生命。
每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不论是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劳苦耕作的农民,他们一样的伟大和令人钦佩。
这本书字里行间里都能流露出浓浓的父子之情,让我忍不住为之动容,全书总共摘编了傅雷先生与两个儿子从1954年至1966年6月的186封书信。
至今,这本书都成为必读的名著,而且这本书对人们的思想道德,知识情操,文化修养都起到了既深且远的作用,被誉为“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被称为“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人生的许多道路,许多暗夜,只能我们独自去面对。
正如孩子的人生,父母无法去替代,去承担。
很多报道都提到过,清华大学曾辞退了一个学生,究其根本居然是该生在校园竟不知如何穿衣服,系鞋带。
也有一个女生在校不知如何煮鸡蛋,只好哭着握着两个鸡蛋回家。
我们可能很难去接受这样的现实,那么优秀的学霸怎么会是生活中的白痴呢?
奇怪吗?
不奇怪!
有怎样的教育,就会有怎样的孩子。
从这里边我想到了现在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真是令人担忧,大多数家庭过分宠爱孩子,也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别的都不重要。
许多孩子的自主能力和生活能力越来越低,导致了现在的孩子不能照顾自己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更不能适应社会,这正是中国父母的悲哀,所以培养一个孩子,最好要在他小的时候,该给予自由就给予,该让他做的家务就安排给他,该让他自己去冒险,就让他去。
不要过分溺爱,让他自己去承受一些事情。
每一位父母,每一个家庭,都只是暂时的避风港,要出海的船,是终究要出海的,要经历的风浪,是终究无法避免的。
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
真正的英雄绝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折服罢了”
这是傅雷先生对我们人格上的鼓励,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人格的高贵,傅雷先生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傅雷先生在生活中也是一个“狼爸”,傅聪小时候不爱吃青菜,只喜欢肉食,还不听傅雷先生的警告,于是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
这样的父爱是以严厉衬托出来的,这是父爱的不同于常于的表现形式,可见父爱深沉而又伟大。
这本书给我的感触绝不是我写的这些,我的拙笔只能写最浅薄的一些。
我想,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不会忘记,不会忘记一个父亲的殷切希望,不会忘记浓浓的父子情。
或许我做不到傅聪那样成功,但是我却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不让父亲失望。
两地书,斩不断的父子情,愿每一个父亲都是孩子最坚实的依靠,愿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父亲一生的骄傲。
(3)我给傅雷写回信
这本书涉及道德、文化、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尽可能全面滴梳理傅雷的观点,并进行归纳概括,假设你可以与傅雷就这一话题进行交流,试着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观点的理解,或你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给傅雷的一封信
敬爱的傅雷先生:
您好,虽然我知道您一定收不到这封信,但还是忍不住在这儿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在你的家书中,我看到了您作为一个父亲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看到了您作为一个丈夫的无微不至,始终如一,也看到了您那“可贵的理智之光”和刚直不阿的品格,以及在文学艺术天地中对人生对学问孜孜不倦的追求。
您身在中国,心系远方爱子,您的第一封家书与最后一封家书前后相隔八年之久,您对傅聪的殷殷关切,舐犊情深,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您的好多家书都是在于傅聪谈论音乐钢琴,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侯学琴的感受。
记得那时的我天天要练4,5个小时,每天被母亲逼着坐在琴边,看到别人在玩儿,我练得心神不定,便免不了要受一顿训,常常边哭边揉眼看谱子,手指弹得通红,手背被打得通红。
我嚷着告诉母亲我恨弹琴,可是,她永远不理会我。
呵,倒奇怪了,几年下来,我也习惯了,喜欢上了钢琴。
渐渐地长大了,自己也从音乐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便渐渐地明白了母亲那时的苦心。
我想,傅聪能有现在的成就,您一定花了无数的心血吧!
您给予他的帮助与支持一定是无价之宝。
记得您有一封家书是这么说的: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这是做人的基本风格,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您的话是如此的宝贵与真诚,让我也是收益菲浅,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在我的眼前也浮现出了这样一幅场景。
那时已经将近晚上十二点了,我从睡梦中醒来,听到楼下有自来水的声音。
我便下楼去看,居然发现妈妈在那儿洗红枣,洗得专心致志,一个一个地仔细地挑拣着,洗刷着,居然没注意到我走到了她身后。
那一刻,我感动地说不出话来,原来我每天早上喝的红枣汤是妈妈这样熬出来的。
怪不得我从来没吃到过一个变质的红枣,个个都香甜无比,每次当我垮妈妈红枣买的好时,她总是微微一笑。
那是欣慰的笑容,蕴涵着无限的深意。
母亲一直对我无私地奉献着,她用行动表达了对我深深的爱与关怀。
这正如您所说的“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您的每一篇家书都令人回味,就先说这么多吧!
敬佩您的读者
2019.3.1
活动六达标检测
1.傅雷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他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他认为中国最好的文学批评是《人间词话》。
2.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后,仍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这些家信汇编成书,就是《傅雷家书》。
傅雷的两个儿子分别是傅聪、傅敏。
3.《傅雷家书》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徳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4.《傅雷家书》信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5.“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文学的忠诚。
文学第一,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
搜集资料
交流分享
理解记忆
做笔记
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为深入阅读做铺垫。
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并掌握基本的记笔记方法。
引导学生对于文本阅读要深入,要结合自己的体验阅读。
阅读时可采用浏览、略读、精读、
跳读等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技巧,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给父母写信加强了孩子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用书信体和第一人称体现了表达真情实意的优点,学以致用。
每天坚持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布置作业
1.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交流自己的真实想法,内心的困惑或向父母提建议。
2.每天看《傅雷家书》,并写好读书笔记。
课堂小结
名著,是“具有推崇价值的有名的作品”。
经典名著的价值在于典范语言,在于精彩的故事,在于典型的人物,在于深刻而独到的主题。
它给予心灵的滋养。
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
孩子们,可能我们的父母没有那么高深的文化,可能从来没有给我们写过信,可能从未与我们有过内心的交流,甚至在我们犯了错误时给我们的是过多的呵责甚或是棍棒教育,但是,我们永远无法否认的是父母那份浓浓的爱子之情。
孩子请怀着理解与包容之心,多与父母进行交流与沟通。
在我们困惑时也可以走进《傅雷家书》向傅雷请教,相信他一定如一盏明灯,照亮你前行的路。
板书
《傅雷家书》
展示我的积累
精度赏析体会深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过去我们熟悉的是信封信纸,现在熟悉的是微信微博;过去熟悉的是笔墨纸砚,现在熟悉的是鼠标键盘;过去熟悉的是书香墨宝,现在熟悉的是手机电脑。
现在与过去对比,会引起我们许多联想和感慨。
要求:
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如果说经济的主体是物质丰富的创造,政治的主体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的主体则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的认同与归属。
然而,在一个人心愈发浮躁功利化的社会,文化俨然成为一种奢侈品,似乎给人以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
因此,我们应该重建文化家园,解决精神的归宿与寄托问题,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须要求。
文化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归宿.泱泱大国,不曾断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在这曲折迂回但又不曾断流的文化潮流中,我们有着无可比拟的传统建筑,我们有着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着修身养性的史书典籍。
我们可以游故宫,览皇家王室之恢宏;登长城,观群山环抱之雄伟;赏园林,品江南水乡之柔情;我们可以包饺子,盼游子归家之团圆;赛龙舟,思爱国屈原之情怀;插茱萸,念异乡亲友之安危;我们可以吟唐诗,赞平仄音韵之美妙;诵宋词,叹国家兴亡之苍茫;读小说,慨人生命运之起伏…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徜徉,我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传承悠悠大国之风范,继承光辉文明之伟大,不断地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文化虚无,是对民族文化的否定,是信仰的坍塌时代的悲哀.大文豪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曾批判过对文化的不正确做法.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既充满梦想又不乏困惑的时代;这是一个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一味奉行“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时代;这是一个崇洋媚外,一切都是外国的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正在割断自己的精神血脉,努力把自己打扮成老外的时代,这种虚无主义盛行、缺乏信仰的时代,它正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研究生考试出现的问题,就能理解.中华文化强调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仁者爱人”等等思想.这些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滋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血脉,深深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基因中,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解析】试题分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
信封信纸、笔墨纸砚、书香墨宝,代表的是传统文化;飞信微信、鼠标键盘、手机电脑是现代科技。
这则材料实际上引导我们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
可以从“守住传统文化”的角度立意。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看来,传统文化不能丢,应该坚守。
可以从“没有发展便没有一切”的角度立意。
如果一味抓住传统文化而不知变通,势必会造成畏步不前的情况。
因此,要注重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来谈,既要注重传统文化,又要重视科技发展,两者并不是水火不容,矛盾对立的。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泉州南安一处工地,90后的搬砖工石神伟,因为在工地直播健身,成了网红,粉丝百万,被大伙称作“搬砖小伟”。
不知从何时起,“网红”“闯入”大众生活,各类“网红”铺天盖地,“网红”现象成为公共话题。
中国有多少“网红”?
《2016中国网红经济白皮书》一项调查统计显示,“网红”人数目前已超过100万,八成以上是女性,清一色的锥子脸、高鼻梁、尖下巴,超过54%的受调查的95后称,渴望当主播、当“网红”。
可见,在年轻一代中,想要成为“网红”已成为群体现象。
同时有人认为网红繁荣背后也存有较大隐忧。
作为95后的你,对“网红”,你怎么看?
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傅雷家书 最新 部编八下 名著 导读 家书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