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李白《将进酒》教学设计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5603645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3.46KB
最新整理李白《将进酒》教学设计推荐.docx
《最新整理李白《将进酒》教学设计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整理李白《将进酒》教学设计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整理李白《将进酒》教学设计推荐
最新整理李白《将进酒》教学设计推荐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①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基本内容。
②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体味浪漫主义风格。
③背诵诗歌。
2、过程和方法
学生诵读讨论与教师讲解相配合。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理解作者感情的复杂性。
②树立积极进取勇于面对挫折困难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豪放飘逸的浪漫主义风格。
2、领悟诗人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媒体平台: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要点:
1.激情导入,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2.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3.诗意解读,分析诗歌。
4.课堂小结,领悟思想。
5.布置作业,拓展应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借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为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中八仙歌》)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诗篇。
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2、《将进酒》是一支劝酒歌,是汉乐府曲名,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距诗人离开长安已达八年之久。
当时,他跟好朋友岑勋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
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诗中记李白与岑勋、元丹丘相聚饮酒之事。
岑勋,李白称他为“相门子”。
元丹丘是当时著名的隐士,主要隐居地在嵩阳。
从李白《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一诗中可以看出,李、岑、元三人曾一同在元丹丘家聚饮过,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次饮酒宴中写的。
3、“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
将,读“qiāng”,“请”的意思。
关于“将”字的这一含义,我们在高一时学习《诗经•卫风•氓》时有“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的先例。
“将进酒”意即“请进酒”的意思。
4、另一种导入方案:
A:
我们大家都知道哪些劝酒歌呢?
比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感情浅舔一舔,没感情也要赏个脸。
现代人已经把喝酒上升到感情的高度,相对于现代人,古人劝酒就优雅诗意得多。
大家读过吗?
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B: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A:
王维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
“西出阳关无故人”。
A:
对,再看白居易的《劝酒诗》
P:
劝君一杯君莫辞,劝君两杯君莫疑。
劝君三杯君始知。
面上今日老昨日,心中醉时胜醒时。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後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
他劝酒的理由是什么?
B:
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
A:
为什么“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鸟相趋走。
身后金星挂北斗,不如生前一杯酒”呢?
B:
“心中醉时胜醒时”“面上今日老昨日”。
A:
慨叹岁月易逝,年华老去。
许多人写劝酒诗,但名气最大,价值最高,个性最强的却是李白的《将进酒》。
二、诵读指导
1、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
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①起兴:
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
“黄河”一联用了比兴手法,“天上来”极言黄河源头之高,“不复回”隐含韶光易逝之意,均须重读。
“高堂”一联说及人生,“悲白发”叹意极浓,“悲”字应重读。
这两联把天地人生都说到了,境界极其阔大,应读得很有声势,有慷慨生悲的韵味。
②入题:
节奏要逐渐加快。
“人生”一联,“尽欢”和“空对月”须重读。
“天生”一联显示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应读得掷地有声。
“会须”句要用升调读,读得豪气十足。
③举杯劝酒:
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④劝酒辞:
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
“钟鼓”二句是劝酒歌的主题,也是全诗的主旨,应读得从容。
“不足贵”“不复醒”用极强音读。
“古来”两句以抒情方式说明“不复醒”的理由,上句宜轻读,下句宜重读。
“陈王”两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用叙述语调读,重音落在“恣欢谑”上。
“主人”两句,前句宜轻读,后句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宜重读。
“五花马”三句当快读,“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万古愁”三字要用夸张语调读。
2、学生朗读
此诗气势豪壮,又情感起伏较大,可先指导个别同学朗读,再采用齐读的方式。
教师可根据学生朗读情况及时指导诱发,营造高昂活跃的课堂氛围。
然后了解学生对诗歌的初步感悟程度。
并结合注释了解大意。
学生练习朗读。
方法:
①分层进行,每段分两层,依次是:
起兴、入题、举杯劝酒、劝酒辞。
②学生边读边看课本注释,疏通文意。
③找出表现李白狂放的诗句。
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各层大意。
⑤练习背诵。
三、整体把握
1.一个惊心动魄的开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一从空间夸张,一从时间夸张。
真是“巨人式的感伤”。
2.两处用典:
(1)烹羊宰牛且为乐(语本曹植《箜篌引》)
(2)陈王昔时宴平乐。
(语出曹植《名都赋》)
3.三种主要情感:
(1)显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无限的信心。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之意。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表达诗人蔑视权贵,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
(1)感伤之情:
如“君不见”两句。
(2)欢乐之情:
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3)愤激之情:
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
(4)狂放之情:
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四、名句赏析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赏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不是李白的独创,早在春秋时代问世的《论语》就有“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记载;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
“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
”告戒世人:
光阴易逝难回头,莫让年华付水流。
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
《将进酒》一开篇,就把作者的视线引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既描写了大河奔腾的壮观景象,又抒发作者“逝者如斯”的伤感。
至于“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如青丝暮成雪”与作者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则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歌开头这两句,不仅为下面的“万古愁”埋下了伏笔,也为李白的“开怀畅饮”提供了充足的借口。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赏析:
这是后世多少仕途失意者的自慰之辞。
但在唐代,李白初进长安,确实对自己的前程充满信心,这在他的《行路难》略有表现: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度黄河冰塞川,将登泰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这首诗中,作者想“渡黄河”、“登泰山”,无奈巨冰塞川,大雪满山,要奔赴前程,可谓举步维艰啊。
但作者并没有心灰意冷,相反,他还从姜子牙(曾辅佐周文王)和伊尹(曾辅佐商汤)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行路虽然困难,但终究有长风破浪之时,到那时便可“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是在公元744年写《行路难》,那年正是被唐玄宗“赐金还山”的时候,那时“千金”尚未“散尽”虽有怀才不遇的失落感,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幻想还依稀可辨。
八年之后,即公元752年,李白写《将进酒》时,当年“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梦想已化为泡影,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实际上并未受到重用,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实际上并不见来,仕途上的失意,生活上的困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代词人李清照语)由此可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面豪爽,暗藏忧愁。
3、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赏析:
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钟鼓”本是一种乐器,在这里是击鼓作乐之意,“馔玉”是指精美的食品。
在封建时代,只有衣食无忧的达官贵人才有闲情逸致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享受山珍海味之美。
李白不羡慕达官贵人的生活,实际是对权贵们的一种蔑视,这是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最可宝贵的性格。
这种不随波逐流的叛逆性格在作者的另一首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所表现: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动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当然,有骨气,不等于没有忧愁。
李白在蔑视权贵的同时,一种难言的惆怅也在心中涌动,他想通过"长醉不复醒"来忘却怀才不遇的痛苦,但醉酒真能解愁吗?
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
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这就是《将进酒》中的李白!
4、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赏析:
在《将进酒》中,李白像一个大哲学家,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哲学化的概括。
就是作者在“饮”与“名”的问题上作出的结论。
李白仿佛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上,指点古代圣贤的功过是非。
我们暂且不论他那“唯有饮者留其名”的高见带有多少历史依据,只说他与“陈王”的“深情厚意”。
在中国历史上,寂寞的圣贤不可胜数,作者为什么就提到“陈王”呢?
我们从陈王的生平可以略知一二。
陈王就是三国时候的曹植,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
“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与曹植一样,李白也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
他初入长安,抱济世之志,却为小人排挤,最后落个“赐金还山”的下场。
他对曹植情有独衷,大加赞赏,也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吧。
第二课时
一、特色之处
1、感情大起大落。
①开头四句写悲。
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
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
上句写大河之来,下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
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
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夸张。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
②“人生”以下六句写欢。
“人生”两句由“悲”而翻作“欢”“乐”。
诗人渐趋狂放。
朋友间的聚会是人生中快事,“金樽”“对月”将饮酒诗化了,“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烈。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令人击节赞叹的句子,相信自己一定能作出一番事业,对区区金钱也毫不在意。
作者写了盛宴,“一饮三百杯”。
③“钟鼓”以下六句写愤激之情。
酒宴开始,诗人的感情由欢乐转为愤激,借以渲泄心中的不平。
“钟鼓馔玉”“不足贵”是出于愤慨。
“古来”两句亦属愤语。
说到“惟有饮者留其名”,便举出“陈王”曹植作代表,因为曹植是他景仰的人。
他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
④“主人”句至结尾写狂放之情。
2、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这首诗具有震撼古今的气势和力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
诗中有些夸张是凭数字表现的,有些属于感觉的夸大。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观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读者在领略诗句内含的同时,也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
二、延伸拓展
1、你能举出李白的其他酒诗吗?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客中作》: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香。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
”
《把酒问月》: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2、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他为何会如此失意?
①追求个性自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崇尚坦荡的性格。
②政治上的黑暗,怀才不遇的结果。
3、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呢?
李白嗜酒,我觉得更多的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体现。
他曾两次进入京师,与达官贵人相伴,但是不久就因为他傲岸的个性,出众的才华,而又触犯权贵,遭到谗毁排挤。
借饮酒来反抗险恶的现实社会,寄托情怀,是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常用方法。
陶渊明曾经这样谈论酒趣“试酌百情远,重忽忘天”。
喝一口酒,种种世俗之情都远离而去;连饮几杯,就忘了自己。
饮酒可以使人进入忘物忘我的境地。
魏晋人喜欢饮酒,认为酒能引人入胜。
陶渊明则更独特的领悟到了酒能使人“忘天”的境界,酣饮时,俗念没了,思虑没了,物我两忘,尽情饮酒,然后借酒排遣,醉后写诗自娱,李白也继承了这种做法,借酒浇愁,发泄情感,写了许多借酒咏怀的诗,以表达自己心中的郁闷。
这嗜酒的行为是一种无奈的排遣,内心苦闷的发泄。
三、名作欣赏
1、欣赏歌曲《爱江山更爱美人》
道不尽红尘舍恋,诉不完人间恩怨。
世世代代都是缘,流着相同的血。
喝着相同的水,这条路漫漫又长远。
红花当然配绿叶,这一辈子谁来陪。
渺渺茫茫来又回,往日情景再浮现。
藕虽断了丝还连,轻叹世间事多变迁。
爱江山更爱美人,哪个英雄好汉宁愿孤单。
好儿郎浑身是胆,壮志豪情四海远名扬。
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
东边我的美人哪,西边黄河流。
来呀来个酒啊,不醉不罢休。
愁情烦事别放心头。
2、欣赏朗诵李白《将进酒》
四、比较阅读
下面让我们看一首唐代另一位天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的《将进酒》。
比较一下两首《将进酒》,看看在创作上有何不同。
将进酒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tuó鼓。
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这首诗的诗眼你这为应该是哪一句,为什么?
相比之下,你认为两首《将进酒》哪一首写得更好,为什么?
参考:
应当是“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这句说何况正值暮春时节,娇艳鲜红的桃花零落如雨,令人感触到时光奔逝,生命短促,所以才有“劝君终日酩酊醉”这样劝人及时行乐的句子。
李白说“行乐须及春”,如果说前面写的是行乐,那么这两句意味“须及春”。
这与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有着极为相似之处,但相比之下,那种理想与现实碰撞而产生的痛苦情绪似乎更为沉重,而那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傲气和自信则在这里是几乎看不到了。
这与李贺本人的遭遇和思想有关系,他是一位二十七岁便夭折的天才,自幼体弱,相貌近乎丑怪,却有一颗非常早慧而敏感的心。
他算是有贵族的血统,但家道早已衰微。
他因遭受打击,连进士考试都未能参加,后来只得到一个从九品的小小官职。
羸弱多病的体质和不幸的遭遇使他的思想十分伤感。
他虽也有远大的抱负,更怀着对于生命的深深眷恋,却常常感觉到前途迷茫和年华流逝的恐惧。
这首诗正是此种眷恋和恐惧的产物,从中我们可看到一个封建社会青年诗人才华横溢而带有病态的内心世界。
两首诗歌的高下,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若论诗歌的境界,李白诗的高度是极少有人能企及的,包括李贺。
五、布置作业
1、欣赏朗诵余光中《寻李白》
2、背诵全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将进酒 最新 整理 李白 进酒 教学 设计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