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山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战.docx
- 文档编号:25600396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33KB
羊山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战.docx
《羊山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羊山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羊山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战
羊山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战
“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雾间。
千万居民齐拍手,欣看子弟夺城关。
”这是刘伯承元帅写在解放战争期间的一首著名诗篇。
元帅在诗中提到的“羊山”,指的是著名的羊山战役。
此役是刘邓大军从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前的最后一场恶战,虽然此战“是我们打得最苦的一仗!
阵亡的战士最多!
”(刘邓大军二纵司令员陈再道语)但最终还是取得了完胜,全歼国民党军整编六十六师2.3万人,俘虏了该师中将师长宋瑞珂。
此战结束后,刘邓大军挥戈南进大别山,直捣国民党统治的核心地区,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正式开始。
刘邓大军围羊山
1947年6月30日晚,在黄河北岸,随着一声号令,刘邓大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按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构想和部署,出敌不意,势如破竹,一举突破了国民党军自以为可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线”,进入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序幕。
蒋介石大呼“不好”,觉察出解放军有藉由鲁西南“南犯”、在他的统治核心地区“钉钉子”的战略意图,急忙调王敬久率第二兵团的整编三十二师、整编六十六师、整编七十师(均为军的编制)等重兵云集鲁西南,欲消灭刘邓大军或迫使他们退回黄河以北。
刘伯承和邓小平心中明白,如果不在此地将这些围堵之敌消灭,挺进大别山将成为一句空话,于是发起鲁西南战役。
自7月2日起,刘邓大军先后进行了郓城之战、菏泽之战、定陶之战、巨野独山集、六营集之战等战斗,并取得节节胜利。
至7月中旬,王敬久的整编三十二师和整编七十师已被全歼,唯有最精锐的整编六十六师还未“伤筋动骨”。
整编六十六师师长宋瑞珂,是地道的山东青岛市人。
少时因家境困难,没读几年书就缀学进工厂当了名学徒工,后经人举荐考入黄埔军校3期,毕业后留校任内务长官。
北伐开始后,他几次打报告请求参加北伐军,学校不允。
他说动了校医,开了张“患肺病”的证明递了上去。
学校教育长也知道这是一纸假证明,但终被他感动,批准了他的请求。
当时,陈诚是北伐军筹备处主任,他很赏识宋瑞珂的精明和热忱,说:
“把他留在我这里。
”从此,宋瑞珂便一直追随陈诚,成了“土木系”的中坚骨干,极受恩宠。
1944年8月,年仅36岁的宋瑞珂就因抗战有功成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六军中将军长,属国民革命军少壮派里的佼佼者,前程无量。
抗战胜利后,第六十六军改编为整编六十六师,宋瑞珂继续任整编六十六师师长。
该师系蒋校长的黄埔嫡系精锐,配置一流的武器装备,和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比起来,除编制配额略少外,装备和战斗力一点也不逊色。
蒋介石在1946年6月撕毁“双十停战协定”,国共内战全面爆发后,宋瑞珂积极追随蒋介石的内战路线,多次率部进攻解放区。
在鲁西南战场,宋瑞珂屡屡同刘邓大军“过招”,虽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但也没有受到多大的损失。
他眼见刘邓大军越战越勇,“兄弟”部队接连被“报销”,清楚自己孤掌难鸣,只好退守羊山。
随后,刘邓大军对羊山形成了合围。
羊山是山东金乡城西北30华里处的一座海拔约400多米的小山,山脚下是羊山集,有居民千余户。
羊山有三个突出山峰,远处望去,犹如一只绵羊卧在那里,羊山由此而得名。
居民称东峰为“羊头”,中峰为“羊身”,西峰为“羊尾”,羊身高于羊头和羊尾,能瞰制整个羊山和羊山集。
鲁西南地处平原,险要之地不多,羊山却是个例外。
羊山自有战争开始,便是屯兵据守之地。
羊山的周围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明末时期的寨墙,寨墙外面,东、南、西三面有丈余深的水壕,这是侵华日军、汉奸队盘踞时留下的。
整编第六十六师开进羊山集后,又在寨墙、水壕之间加筑了一道坚固的鹿寨。
宋瑞珂是个有战术眼光的人,他巧妙地利用羊山的羊身、羊头制高点,与山下集镇的民房构成核心阵地,隐蔽工事一层又一层,像个铁筒,易守难攻。
此时,第二兵团司令长官王敬久见自己的整编三十二师和整编七十师已全军覆没,最精锐的整编六十六师又被刘邓大军围在羊山,他清楚该师是蒋介石和陈诚的“心肝宝贝”,唯恐有个闪失无法向蒋介石和陈诚交待,便命令宋瑞珂突围。
宋瑞珂没有理会他,他在“羊背”一座居高而又隐蔽的石屋里拿着望远镜四下眺望,很冷静地对部下说:
“共军善打运动战,说不定已在突围路上给我们设好了‘口袋’,我们不上这个当。
我们据险而守,以静制动,也许还有几分胜算!
再说,有我们‘钉’在这里,刘伯承就不敢南窜!
”
强攻三次均失利
1947年7月13日,刘邓大军扫除了羊山外围阵地后,当天就组织重兵攻打羊山。
刘伯承和邓小平非常清楚,宋瑞珂是国民党军队中一流的军事人才,他和整编六十六师又经过抗战的“洗礼”,曾多次重创日寇,因此一开始就没敢掉以轻心,决定拿出陈再道的二纵和陈锡联的三纵两支精锐主力作为主攻部队,二纵攻“羊尾”,三纵攻“羊头”,东西两路同时向羊山发起攻击,其余纵队作为打援和预备部队部署在羊山周围。
攻山战斗打响后,二纵和三纵的战士们勇猛地往上冲,然而,整编六十六师部署在“羊头”、“羊背”、“羊尾”和羊山集制高点的守军配合得相当好,首尾相应,火力从四面八方一齐压过来。
攻山部队前进受阻,在付出重大伤亡后,仍然无法往前突破半步,于7月14日拂晓被迫撤出战斗。
刘邓大军首次进攻受挫,宋瑞珂变得有些得意洋洋,发电向南京“表功”,蒋介石十分高兴,给宋瑞珂发来祝捷电报。
电报称,“屹立羊山集的是宋将军,稳住鲁西南局势的也只有宋将军”。
紧接着,二纵和三纵对兵力火力重新做了调整和部署,于17日晚再次发起攻击。
三纵八旅二十二团主攻“羊头”,他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发动人海战术,终于攻上“羊头”,但“羊头”石坚土少,一时无法构筑工事,天一亮,全团兵力便暴露在山上守军的火力之下,伤亡很大,无法立足,只好又撤出战斗。
二纵的十九团主攻“羊尾”,情况与三纵相似,虽然攻上了“羊尾”,但天亮后遭到整编六十六师居高临下的炮火轰击,伤亡太大,也不得不撤出战斗。
7月19日,刘邓大军投入了三个纵队的兵力,第三次向羊山压过来。
由于自14日开始连下大雨,羊山脚下已成了一片沼泽地,水壕水深超过两米,攻山的道路很滑,再加上整编六十六师阻击的枪炮密集得像一堵墙。
攻山部队再次受挫,有十几个旅团干部负了伤。
7月20日天亮前,刘伯承命令部队再次撤出战斗。
羊山这座小山头上的恶战,同时牵动着国共两个最高统帅部的心。
自羊山战役打响之后,蒋介石就不断催促陆军总司令顾祝同调集重兵驰援羊山。
然而,由于国民党此时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再加上各路援军唯恐钻进刘邓大军围点打援的“口袋”,大多行动迟缓,个别不睁眼的“急先锋”一到羊山脚下就被刘邓大军的打援部队消灭。
7月19日,心急火燎的蒋介石飞临河南开封,亲自督促部队驰援羊山。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也在日夜关注着羊山的战局。
7月23日,毛泽东再次从陕北发来电报。
电报说:
“刘、邓对羊山集、济宁两点之敌,判断确有迅速攻歼把握,则攻歼之,否则立即集中全军休整十天左右……直出大别山……”同时,毛泽东为了策应刘邓大军,还要求陈毅领导的华东野战军和陈赓、谢富治集团配合刘邓大军向中原推进,共同实施战略进攻的任务,并规定陈谢集团挺进豫西后归刘邓指挥。
毛泽东的这一战略部署,使蒋介石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大大减轻了刘邓大军攻克羊山的压力。
正处于鏖战中的刘伯承、邓小平对毛主席的战略意图自然心领神会,但是他们也深深感到,攻不下羊山,要走好下一步棋也不容易。
他们认为,各路援敌尚在行进途中,完全有迅速消灭羊山守敌的把握。
这次如果不把整编六十六师歼灭,“打蛇不死,必被蛇咬”,我军随后的南进一定会遭到该部的疯狂追击,其他人并不足虑,该敌才是“心腹大患”。
权衡再三,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按原计划行事。
邓小平坚定地说:
“攻羊山的部队不能后撤!
”刘伯承鼓励将士们说:
“蒋介石送上来的肥肉,我们不能放下筷子!
”“别看有蒋介石在开封亲自坐镇,我们也一定会啃下这块硬骨头。
”接着,刘邓调整了作战部署,加强炮火,并使兵力上达到了10∶3的优势。
“欣看子弟夺城关”
部署完毕后,刘伯承和邓小平立即亲临羊山集前线,向指战员传达了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并指示陈锡联、陈再道:
“不能疏忽大意,更不能急躁。
”命令他们要亲自到前沿查看地形,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攻不下来,并与指战员一起研究新的打法,尽快把整编六十六师消灭。
二纵司令员陈再道总结了前三次攻山的得失后,向刘邓建议,二纵和三纵最好能统一指挥。
刘邓商量了一下,接受了这一建议,将三纵也交予陈再道临时指挥。
陈再道当场立下军令状:
下次如果不能活捉宋瑞珂,我就解甲归田。
刘伯承和邓小平决定,7月26日对羊山发动总攻。
没想到7月25日夜里又下起大雨,直到26日天明还没有停歇的意思,壕沟里灌满了雨水,掩体工事被冲垮,这天的总攻计划无法实施,只好推迟到27日。
7月27日天一破晓,满天云霞,斑斓似锦,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将数日的阴霾一驱而尽。
下午6时30分,一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
刘邓大军的炮兵阵地首先“发言”了,一颗颗炮弹飞向羊山。
炮击进行了40分钟后,刘邓大军的攻山部队突破了整编六十六师的一道道强固防线,如海啸般从四面八方向羊山山顶涌来。
整编六十六师拼命顽抗,攻山战士一排排倒下,后面的又一批批冲上去,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27日晚12时,“羊腰”等制高点被刘邓大军占领,宋瑞珂仍在作垂死挣扎,多次进行反扑,妄想夺回“羊腰”,但均被打退。
刘邓大军在山峰上居高临下,火力网控制了山坡和羊山集,把整编六十六师分割包围。
但整编六十六师仍然十分顽强,双方短兵相接,互不相让,反复争夺,激烈到白热化程度。
整整一夜,山上山下处处战火通明,枪炮声喊杀声震天。
宋瑞珂之所以坚持固守,希望正是在援军。
在这之前几个小时,蒋介石还派飞机投来他的亲笔信。
信中写道:
“羊山苦战,中正闻之忧心如焚。
望吾弟转告部下官兵暨诸同志,目前虽处于危机之时,亦应固守到底,援军日驰夜骋,不时即到,希弟信赖上帝庇佑,争取最后五分钟之胜利。
”
宋瑞珂对援军望眼欲穿,而援军大都在隔岸观火。
王仲廉部7月25日明明已经到了距羊山仅仅100多里的定陶县冉固集,但他怕钻进刘伯承的“口袋阵”,部队跬步行进,每天只走10华里,直到羊山快失守了还没有见到他们的影儿。
援军王敬久部也近在咫尺,但除了一次次欺骗的电告,并不肯接近羊山一步。
宋瑞珂哀叹道:
“战不胜,守不固,非吾之罪也。
”
到28日中午,羊山的所有制高点都已被突破,宋瑞珂知道大势已去,清楚这仗如果继续打下去,无疑徒遭更多的伤亡,便下令放弃抵抗。
至此,羊山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整编六十六师2万多人被全歼,宋瑞珂也做了俘虏。
然而,刘邓大军也付出了牺牲8500人的沉重代价,陈再道将军后来曾感慨万端地说:
“羊山集这一仗,是我们打得最苦的一仗!
阵亡的战士最多!
”当时,刘邓大军的很多指战员都对宋瑞珂憋了一肚子火,当宋瑞珂被从羊山押下来的时候,被二纵的一个干部发现,他发疯似地抓住宋瑞珂的衣领喊叫:
“宋瑞珂,你就是宋瑞珂……”然后扬手给了他重重一耳光,接着准备掏枪将其击毙,幸亏被押送宋瑞珂的战士牢牢按住。
宋瑞珂在晚年的回忆录中也说:
“……(羊山战役)由于我顽抗了半个月,使双方损失都很大,使羊山集人民遭受惨重的损失,延缓了刘邓大军向大别山进军的时日,对国家人民造成严重损失,今天回忆起来不能不更加认罪忏悔……”
战役结束的第二天,刘伯承伏在油灯下,在黄色粗糙的纸上写着:
“我们勉作毛泽东式的军人,在政治责任与任务需要上,必须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接着,刘伯承意犹未尽,又兴奋地赋诗一首:
“狼山战捷复羊山,炮火雷鸣烟雾间。
千万居民齐拍手,欣看子弟夺城关。
”
羊山战役的胜利,为我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扫清了障碍,甩掉了包袱。
其辉煌战绩,受到了中共中央的通令嘉奖。
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经过10天的休整后,从鲁西南出发,开始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并于8月27日胜利挺进到大别山区,中国的解放战争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宋瑞珂被俘后,先后在解放军教导大队和监狱学习、改造,1960年11月28日,被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释放。
文革后先后被选为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监察委员、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和上海市政协委员。
1995年逝世,享年88岁。
因为羊山战役打得异常残酷,我军作出了重大牺牲。
为了纪念牺牲的同志,解放后,山东省金乡县委、县政府先后投巨资,在羊山头上建起了规模宏伟的烈士陵园和羊山战役纪念馆。
作者单位:
山东省定陶县人民武装部
责任编辑:
谢建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战役 大军 挺进 大别山 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