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项目技术方案3种版本.docx
- 文档编号:25597585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93
- 大小:176.15KB
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项目技术方案3种版本.docx
《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项目技术方案3种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项目技术方案3种版本.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项目技术方案3种版本
抗旱应急水源工程项目设计及
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项目二标段技术方案
(一)目标与任务
1.总体目标。
本次规划的目的是要在查清我县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为推进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的主要目标奠定技术基础。
2.任务要求。
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制定规划方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
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在此基础上,研究水资源“三条红线”指标的适应性要求和措施,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
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议。
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的思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
根据要求完成:
《水资源综合规划》。
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
(二)规划思路
1.总体思路。
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的保护。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
水资源调查评价
供水预测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图1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2.规划重点。
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制定规划方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
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在此基础上,研究水资源“三条红线”指标的适应性要求和措施,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
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议。
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的思路、格局、方向和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要求。
3.规划基本技术路线。
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
(1)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可为其余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对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与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2)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进行比选的方案,提出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的有关分析结果;同时,在接纳水资源配置部分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
同时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应与已施行的三条红线规定的相应指标一致。
(3)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排污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及县域取水总量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及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水资源规划的动态过程,以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合理配置方案。
规划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2。
(4)水资源配置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配置方案。
水资源配置以区域水量和水质统筹考虑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区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总量控制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
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规划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
水资源合理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3。
(5)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支撑和保障,包括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系统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方案以及评价实施效果等。
图2水资源综合规划各部分内容间相互关系示意图
图3水资源配置思路示意图
(三)规划原则
1.全面规划。
制定规划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管理等做出总体安排。
要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除害兴利结合,妥善处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与农村、流域与区域、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近期与远期等关系。
2.协调发展。
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规模、水平和速度相适应。
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3.可持续利用。
统筹协调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合理配置地表水与地下水、当地水与外流域调水、水利工程供水与多种其它水源供水。
强化水资源的节约与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4.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确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模式及对策,提出各类用水的优先次序,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重点。
5.依法治水。
规划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规范和调节水事活动。
6.科学治水。
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技术方法和规划思想,科学配置水资源,缓解面临的主要水资源问题,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科学管理水资源,制订出高水平的水资源综合规划。
(四)工作要求
1.协调各类规划关系。
为保障规划工作的有序进行,一要协调好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之间的关系,突出综合规划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综合规划应涵盖有关专业规划的原则、任务与总体方案等,对各专业规划的编制或修订具有指导作用,专业规划应当服从综合规划并与综合规划成果相衔接;二要协调好全市规划与县域规划之间的关系,本次规划以县域为主进行综合规划。
2.做好与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
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等区域、城市发展计划及相关中长期规划为基本依据。
制定规划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和生产力布局以及国土整治、生态环境建设、防洪减灾、城市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有机衔接,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采用技术、法律、经济和管理等手段和措施,统筹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3.加强规划编制的组织与协调。
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资料和研究成果,组织和动员各种力量开展规划工作,保证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合理划分规划工作阶段,注重规划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适时有序地进行有关流域及区域基础资料和有关规划指标与中间成果等方面的协调与汇总,及时提出阶段性汇总成果。
4.求实创新地编制规划。
规划编制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县情、水情等实际情况,以解决重大水资源问题为出发点,按照科学和求实精神编制规划。
同时,规划编制应具有较高的起点和前瞻性,要在思想、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针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用现代的规划手段和方法,按照“四新”(新思路、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的要求编制规划。
5.提高规划的开放程度。
规划要全面总结、合理吸收已有的规划和有关研究成果,坚持科学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充分发挥专家的积极作用和规划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规划的开放程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6.加强规划的基础工作。
要保证基本资料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有关规划的基础资料、发展指标、定额,以及规划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深入做好调查研究和专项研究工作,及时提交相关资料与成果。
7.严格控制规划进度。
要遵照水资源综合规划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开展规划工作,分阶段突出重点,保证工作进度,确保规划工作按进度顺利进行。
8.确保规划的成果质量。
各层次规划都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开展工作,特别要重视与规划有关的基础数据一致性的审查、复核与分析工作,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相互比较、综合平衡,进行数据的合理性分析,对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进行综合分析、检查、协调、汇总与平衡。
(五)基本规定
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的范围为全部地区。
2.水资源分区。
本次规划涉及两个水资源三级区、一个县级行政区,水资源三级区分别为唐白河区和王蚌区间北岸(沙颍河、涡河)区,面积分别为1165km2、1377km2。
3.规划水平年。
(1)现状基准年:
2013年为现状基准年;
(2)规划年份:
2020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2030年为中远期规划水平年;
(3)编制典型年:
P=50%平水年份、P=75%偏枯年份、P=95%枯水年份及多年平均4种不同保证率典型年份。
4.基本资料系列确定
(1)降水量:
计算系列为1956-2013年,选用代表站资料系列要58年以上;
(2)地表水资源量:
计算系列为1956-2013年,选用主要水文代表站资料系列要达到58年以上,参考水文代表站资料系列要达到45年以上;
(3)地下水资源量:
计算系列为1980-2013年,选用雨量站、水文代表站等有关资料,要有完整、可靠的实测资料系列;
(4)水资源质量调查评价和入河排污口现状调查:
以2013年为评价基准年,缺乏水质监测资料区域要进行补充水质监测化验;
(5)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
2000-2013年为水资源开发利用调查、统计分析资料系列。
(6)再生水利用现状调查:
2010-2013年为再生水利用调查、统计分析资料系列。
(7)经济发展指标:
以当年价和2000年可比价同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对于缺乏2000年末可比价计算的统计数据,可按照统计年鉴中的环比指数逐年推算。
5.特殊说明
本项目规划所指的水资源,除特殊说明外,是指通过水循环年复一年得以更新的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
其中地表水资源即天然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即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水资源配置中,中深层地下水作为战略资源原则上部参与配置,特殊情况下可适当配置。
对于可利用的其他水源(含通过集雨工程利用的雨水、可利用的微咸水以及已利用和规划利用的矿井排水等),在规划中也应根据情况,统筹考虑。
6.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要符合有关技术导则、技术规范和技术细则的要求,规划成果应通过合同规定的审查验收。
(六)技术方案
1、方案设计依据
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勘察设计规范、规程、规定等要求。
主要设计规范、规程、规定如下:
《水资源调查评价导则(SL/T238-1999)》;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则;》
《河南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细则》;
《水资源调查规范(征求意见稿)》;
《水资源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
《水资源供需预测分析技术规范》(SL429-2008);
《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规程(SL613-2013)》;
《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导则》。
2、基础资料收集
1)水文气象及水文地质资料
水文气象资料包括降水、径流、蒸发能力、蒸发量、河流泥沙、地下水水位(埋深)、地表水及地下水水质资料等。
水文地质资料应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分布特征、埋藏条件、补给来源、径流形式、排泄途径、水文地质参数等。
根据实际需要对全县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进行补充监测,对全县主要河流进行水量补充监测。
2)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社会指标主要应包括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变化、城市化率、城镇及乡村发展情况与水平等。
经济指标应包括发展速度与规模、产值、增加值、产量以及产业结构等,主要有地区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产值,三次产业比例、工业总产值及工业增加值、耕地面积、播种面积、农业灌溉面积、粮食产量和牲畜存栏数等。
上述资料应以县统计年鉴、相关区域规划为准。
3)水资源开发利用资料
水资源开发利用资料包括规划区供水量、用水量、供水水源组成及用水结构、用水效率情况及其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资料收集整理。
同时宜调查收集历年的和类似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资料和成果。
3、水资源调查评价
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包括规划区降水量、地表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地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及水资源总量评价等内容。
系统分析评价规划区降水量、地表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地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水资源总量、过境水量及其时空分布特点,以及水资源可利用量。
1)降水量
降水量分析内容包括单站(代表站)降水量和分区降水量分析评价。
并采用雨量观测站的实际观测资料进行降水量评价。
选用的雨量观测站,其资料质量较好、系列较长、面上分布较均匀。
选定的资料系列如有缺测和不足的年、月降水量,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插补延长,经合理性分析后确定采用值。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单站(或分区)年降水量系列、多年均值、年降水量Cv值、丰水年(20%)、平水年(50%)、偏枯年(75%)、枯水年(95%)、年最大、年最小降水量等统计参数计算,分析年降水量系列的代表性、一致性、可靠性等工作内容。
2)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数量评价应包括单站(或区间)天然径流统计分析、分区地表水资源量计算、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出入境水量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以及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的影响分析等内容。
选择资料质量较好、观测系列较长的水文站可作为径流分析选用站。
同时受水利工程、用水消耗、分洪决口影响而改变径流情势的测站,应进行还原计算,将实测径流系列修正为天然径流系列。
实测径流资料应为经过整编和审查的成果。
应在求得单站(或区间)年径流系列的基础上进行分区地表水资源量的计算。
单站、区间径流分析计算包括:
年实测、天然径流量系列、多年均值、年天然径流量(或分区地表水资源量)的Cv值、丰水年(20%)、平水年(50%)、偏枯年(75%)、枯水年(95%),年最大、年最小天然径流量等统计参数计算,分析年天然径流量系列的代表性、一致性、可靠性等工作内容。
出入境水量计算可选取规划评价区边界附近的河流控制水文站(或控制区间),根据实测径流资料采用不同方法换算为出、入境断面的逐年水量,并分析其年际变化趋势。
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包括:
分析地表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征。
选择具有长系列年径流资料的河流控制站和区域代表站(或控制区间),分析天然径流量的年内分配情况,分析天然径流的多年变化。
3)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内容应包括补给量、排泄量、可开采量的计算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应按平原区和山丘区分别计算。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一般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一般采用排泄量法计算。
本次仅评价矿化度小于2g/L的浅层地下水资源量。
(1)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应根据水文气象条件、地下水埋深、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灌溉定额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正确确定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中所必需的水文地质参数,主要包括:
给水度、降水人渗补给系数、潜水蒸发系数、河道渗漏补给系数、渠系渗漏补给系数、渠潜入渗补给系数、井灌回归系数、渗透系数、导水系数、越流补给系数。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包括补给量、排泄量和可开采量的计算,其中:
地下水补给量包括降水人渗补给量、河道渗漏补给量、水库(湖泊、塘坝)渗漏补给量、渠系渗漏补给量、侧向补给量、渠灌人渗补给量、越流补给量、人工回灌补给量及井灌回归量。
各项补给量之和为总补给量,总补给量扣除井灌回归补量为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排泄量包括潜水蒸发量、河道排泄量、侧向流出量、越流排泄量、地下水实际开采量,各项排泄量之和为总排泄量。
(2)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可只进行排泄量计算。
山丘区地下水排泄量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泉水出流量、山前侧向流出量、河床潜流量、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实际开采净消耗量,各项排泄量之和为总排泄量,即为地下水资源量。
4)水资源总量及可利用量
水资源分区和全规划区总水资源量评价应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总量计算和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估算。
(1)水资源总量计算
在计算地表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的基础上,将两者相加再扣除重复水量即为水资源总量。
分区水资源总量计算按下式计算:
W=Rs+Pr=R+Pr-Rg
W:
水资源总量;
RS:
地表径流量(不包括河川基流量);
Pr:
地下水的降水入渗补给量;
R:
河川径流量(即地表水资源量);
Rg:
河川基流量;
水资源总量计算分析内容包括水资源总量系列、多年均值、年水资源总量Cv值、丰水年(20%)、平水年(50%)、偏枯年(75%)、枯水年(995%)等统计参数计算。
(2)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
分别计算规划区地表水可利用量与地下水利可开采量,用扣除地表水可利用量与地下水可开采量之间的重复利用量的办法,估算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量主要是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的渠系渗漏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量的开采利用部分,可采用下式估算:
Q总=Q地表+Q地下-Q重
其中:
Q重=ρ(Q渠+Q田)
式中:
Q总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
Q地表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Q地下为浅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
Q重为重复计算量;Q渠为渠系渗漏补给量;
Q田为田间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量;
ρ为可开采系数,指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的比值。
5)水资源质量评价
(1)地表水质评价
地表水水质评价内容包括规划分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现状水质(含污染状况)、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以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等。
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分析选用钾、钠、钙、镁、重碳酸根、氯根、硫酸根、碳酸根等项目,以现状基准年河流水质资料为依据,采用阿廖金分类法划分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并调查分析总硬度及矿化度。
评价执行国家标准GB3838-200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采用单指标评价法确定地表水水质类别,并以Ⅲ类地面水标准值为界限,给出超标率和超标倍数等特征值。
河流、水库水质现状评价项目包括pH值、硫酸根、氯离子、溶解性铁、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挥发酚、总氰化物、总砷、总汞、总铜、总铅、总锌、总镉、六价铬、总磷、石油类、水温、总硬度等24项。
统一要求必评项目为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挥发酚和总砷共5项;根据实际资料情况和需要,可选评五日生化需氧量、氟化物、总氰化物、总汞、总铜、总铅、总锌、总镉、六价铬、石油类等项目。
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是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水功能区划所确定的保护区中的集中供水水源区和开发利用区中的饮用水源区等。
供水水源地评价采用《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
对水源地供水的各水质项目进行水质类别和达标评价。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分析评价的范围包括已规划的水功能区划的全部河流、水库水域。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项目为水功能区标准中的全部项目。
根据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对水功能区内水质监测点现状基准年水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2)地下水质评价
本次地下水水质评价的对象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以及已规划的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评价的山丘区浅层地下水和部分平原区深层承压水。
评价内容包括地下水化学分类、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及地下水污染分析等。
地下水水质评价每个计算分区至少有一眼水质监测井的水质监测资料,某一计算分区内各选用水质监测井同一项目的各次实测值的算术平均值或面积加权值作为该计算分区该项目的水质监测值。
地下水水质评价采用的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并将其III类水标准值的上限值确定为地下水水质控制标准。
采用单指标评价法确定地下水水质的类别。
地下水化学分类选用钾、钠、钙、镁、重碳酸根、氯根、硫酸根及矿化度等监测项目,采用舒卡列夫分类法确定地下水化学类型。
并分析pH值、矿化度和总硬度。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监测项目为pH值、矿化度(M)、总硬度(以CaCO3计)、氨氮、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高锰酸盐指数、总大肠菌群等7项。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增选氟化物(以F表示)、氯化物、氰化物、碘化物、砷、硝酸盐、亚硝酸盐、铬(六价)、汞、铅、锰、铁、镉、化学需氧量以及其它有毒有机物或重金属等。
可采用水质监测项目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行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地下水污染分析的主要对象为近期由于人为因素影响造成地下水水质具有明显恶化趋势的地下水,其中,重点是被污染的地下水水质已经达到IV、V类水的地下水。
调查有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污染源。
污染源包括水质低劣的地表水体(如排污河道、纳污湖库塘坝等)、污灌区、农药化肥施用量较高的农田及废弃物堆放场等。
地下水污染分析的重点区域是污染源附近,尤其是位于污染源附近的地下水水源地。
6)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水资源演变情势是指由于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水产汇流与地下水入渗的下垫面条件,造成水资源量、可利用量以及水质发生时空变化的态势。
本次评价重点是对全县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资源总量和水资源质量进行情势分析,并对近30年来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条件对水资源情势的影响进行分析。
4、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现状供水基础设施及供水能力、供水量、用水量的调查统计,用水消耗量分析估算,废污水排放量调查分析以及与水相关的生态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主要应包括水资源开发程度和潜力分析、水资源利用水平及利用效率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等内容。
并应进行不同时期的变化趋势分析比较;选择主要指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1)供水
供水包括供水量、供水组成及供水变化情况资料等。
按水源分为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他水源等供水工程。
其他水源工程应包括集雨工程、污水处理再利用工程、深层地下水利用工程和矿井水利用工程等。
地表水源工程按类型分为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及调水工程等;地下水源工程指利用浅层地下水的水井工程。
分别按工程类别:
蓄水、引水、提水、机电井,水源类别:
地表水水库、塘堰闸坝,地下水深层、浅层,集雨和再生水利用等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各类工程的规模、运行情况,以及各种水源的供水量。
2)用水
用水包括用水量及用水效率资料等,用水分为:
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和综合用水资料等。
生活用水应包括城镇居民生活和农村居民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应包括各类产业的生产用水(含生产单位内部的生活用水)。
其中第一产业用水分为农田灌溉和林牧渔业用水,应分别进行统计;第二产业用水分为工业用水和建筑业用水,其中工业用水应火(核)电工业、高用水工业和一般工业分别进行统计;第三产业不宜在分类统计用水量。
生态环境用水主要为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和河道外生态环境用水,应分别调查统计。
河道外生态环境应包括维护生态环境功能用水和生态环境建设用水,并应按城镇和农村分别统计。
污水排放量根据用户排水量实测资料统计。
缺乏实际资料时,可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资源 综合 规划 编制 项目 技术 方案 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