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全集文档.docx
- 文档编号:25594279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189
- 大小:870.17KB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全集文档.docx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全集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全集文档.docx(1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全集文档
预案编号:
版本号:
Xxx矿山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一版)
###公司
二〇一二年一月
###公司矿山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发布令
公司各单位、各有关外来施工单位:
我公司的《###公司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已编制完成,并经评审备案,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负责人:
颁布时间:
年月日
编制说明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规范本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7号令)、《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导则》及《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编制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9002-2006)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范,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写小组,编制了《###公司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严格按照《预案》要求定期组织演练,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不断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
编制工作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编写人员:
###公司
2012年1月1日
###公司矿山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一部分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制订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对本矿区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的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矿区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置事故的能力,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3.5.1)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1996.10.30)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1.5.1)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
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6.1)
7、《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2021.1.1)
8、《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49号,2021.1.24)
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3号,2006.3.1)
1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16号,2021.2.1)
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17号,2021.5.1)
12、《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0号,2021.6.8)
13、《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21号,2021.7.1)
1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9002-2006,2006.11.1)
15、四川省安监局《关于印发四川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川安监[2021]368号)
1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17、《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2004.4.27)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合本矿区露天开采工程内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包括本矿区露天开采区域内发生的爆破伤害、边坡破坏、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触电(雷击)、火灾、容器爆炸、粉尘、噪声与振动、不良气候等因素。
1.4应急预案体系
本应急预案制订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并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1.5应急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矿区突发事故造成的作业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
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矿区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作用。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本公司的统一领导下,矿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机制。
充分准备,科学救援。
不断加强安全生产投入,保证矿区的应急救援能力,增强职工自救互救的现场处置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
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工作。
2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其拐点坐标如下:
矿区开采范围的拐点坐标
拐点号
坐标数值
X
Y
1
2940540.00
34567662.00
2
2940290.00
34567947.00
3
2939813.00
34567673.00
4
2940143.00
34567281.00
5
2939789.00
34566968.00
6
2939457.00
34567363.00
7
2938841.00
34566693.00
8
2938538.00
34566152.00
9
2938807.00
34565815.00
矿山开采深度:
由+2250m至+2150m标高。
矿区面积:
1.0962km2。
根据《初步设计》,可采矿量为2111.10万t。
按《采矿许可证》核准生产规模90.00万t/a、回采率100%计算,此石灰石矿服务年限为23.45年。
该矿山与xxx县直线距离12.80km,矿区东北端地处xxx县城—满银沟铁矿柏油公路的发丕路段,距县城18km;同时在发丕处有一条机耕道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在矿区北东部与矿区平行,穿插进入南西矿区。
现采场有3km的矿山公路,因此矿山到厂区有20km,有2km左右的爬坡路段,交通方便。
矿区地貌总体上属剥蚀山丘地貌。
在走向上呈北东扬起而南西下伏的小山脉。
垂直方向的南东侧有一条小溪沟,受剥蚀和浸蚀作用,地形切割较强烈,坡陡谷深,坡度角一般在50--55°,局部达60°以上;西北侧主要受剥蚀作用,坡度相对较缓,坡度角一般在25--35°,局部达40°以上。
矿区海拔2100~2390m之间,相对高差190m。
矿区地层为较稳定石灰石,矿体分布在两条冲沟之间的山上。
矿床适于露天开采,为山坡型露天矿山。
地形有利于大所降水和采场积水的自然外排,大气降水对采矿影响不大。
采矿许可证核准的最低开采标高为2150m,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2100m,高于浸蚀基准面50m。
地表水、地下水对矿山开采影响不大。
矿体的覆盖层厚度一般不大,只有0-2.5m左右,剥采比0.196:
1,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的要求,按从上到下的开采顺序,建立台阶式开采。
矿山爆破采用2台KQD-100型气动潜孔钻机打孔,孔径Ф100mm,孔深15.2m,孔距6m,排距3m,一次爆破20—28孔,用药量3t,一次爆破方量1.5~1.8万t,中深孔爆破,采用2号乳化岩石炸药,电雷管引爆。
铲装作业采用2台大宇220型挖掘机在平台上进行铲装作业。
大块矿石采用装破碎锤挖掘机进行二次破碎。
底部装车平台采用1台厦工ZL50型装载机进行铲装作业。
矿山按照初步设计和预评价的要求从上到下台阶式开采、深孔爆破落矿、机械铲装作业、机械破碎,并建立了较规范的开采平台。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将申报的重大危险源分为如下九个类别:
①贮罐区(贮罐)
②库区(库)
③生产场所
④压力管道
⑤锅炉
⑥压力容器
⑦煤矿(井工开采)
⑧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⑨尾矿库
1)库区(库)
矿山设有一小型炸材库。
因此,该矿没有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的库区。
2)生产场所
该矿区作业现场每10天进行一次爆破作业,每次使用爆破器材为3430kg,雷管不超过100发(其雷管含药量大约折合1.1克/发)。
对照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有关规定的重大危险源临界量:
生产场所工业炸药使用临界量为5000公斤,起爆器材临界量为100公斤。
该矿每次爆破器材使用量与临界量之比为:
3430÷5000+100×0.0011÷100=0.688<1。
因此,该矿生产场所不属于申报范围的重大危险源。
3)压力容器
该矿使用的压力容器有空压机储气罐和设备维修时使用的氧、乙炔瓶等。
空压机储气罐储存的是无毒、非可燃易爆性介质,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乙炔瓶储存的是可燃、易爆的气体,最高压力P≥0.1兆帕,但P.V<100MPa·m3,(注:
气瓶充气最高压力P<2.5兆帕,容积V一般小于0.04m3),不属于申报范围的重大危险源。
综上所述,根据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的规定,该矿没有属于申报范围的重大危险源。
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根据该矿的周边环境、生产工艺和作业方式,通过对比类似矿山在以往生产活动中所出现的事故,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该矿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将存在以下9种主要危险因素,按其危险度的高低排列,依次为:
1、爆破伤害
该矿在采矿活动中,要经常地使用炸药及雷管等爆破器材。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是在人为控制下发生的,不会造成危害。
但是,在爆破作业的全过程中,包括装药、充填、起爆及盲炮处理各个环节,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会造成群伤群亡的重大恶性事故。
常见的爆破危害有早爆、迟爆、爆破震动、爆破冲击波、爆破飞石等。
产生爆破伤害的主要原因有:
a、爆破设计不合理;
b、炸药及爆破器材存在质量缺陷或安全隐患;
c、爆破作业后没有检查或检查不彻底,未清理出未爆炸的残余炸药;
d、起爆工艺不合理或违章作业;
e、装药工艺不合理或违章作业;
f、警戒不到位,信号不完善,安全距离不够;
g、无爆破证人员从事爆破作业,爆破作业不规范或违规操作;
h、爆破前后未按照规程要求运送、保管、加工、使用爆破器材;
i、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
j、岗位操作规程缺乏或缺少应有的培训;
k、管理协调不好;
l、大雾天、雷雨天或夜间爆破;
m、其他原因。
爆破危害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
a、早爆
早爆是指在爆破作业中未按规定的时间提前引爆的现象。
其原因有人的过失、环境干扰、起爆器材质量不良等。
如起爆时杂散电流或静电干扰而引起的早爆,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预防,将对人员和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酿成事故。
b、迟爆
迟爆是实施爆破后发生的未按规定时间滞后引爆的现象。
迟爆现象主要发生在起爆系统中,初看很像拒爆,但随后会突然爆炸。
导致迟爆的主要原因是爆破器材缺陷。
c、爆破震动
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范围内,岩土体中产生弹性振动波,即爆破地震;露天矿爆破,一次装药量大时,爆破引起的震动也大,因而对周边工业设施、设备、岩体边坡都产生影响,有可能引发地表变形、坍塌、边坡失稳、建筑物损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d、爆破冲击波
爆破时,如进行裸露爆破,在空气中会形成冲击波,可能危害附近的构筑物、人员、设备和设施。
该矿不进行裸露爆破,冲击波危害可以排除。
e、爆破飞石
飞石是爆破时从岩体表面射出且飞越很远的个别碎块。
爆破时,由于设计错误,装药过多,造成爆破飞石超过安全允许范围,或因对安全距离设计不合理,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失。
该矿存在飞石伤害的可能性,虽通过采取控制措施,可以加以控制,但仍属于重大危险因素,应重点加以防范。
2.边坡破坏
边破破坏的类型有散落破坏、垮塌(坍塌、崩落)破坏、滑动(滑坡)破坏、流动破坏、倾倒破坏以及地面塌陷等,但主要是滑坡与坍塌危害。
造成露天矿产生滑坡或坍塌的主要涉及有:
地质条件(包括岩土类型、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开采方式、采场参数、推进方向及边坡管理等。
导致露天矿滑坡或坍塌的主要原因有:
a、边坡工程地质条件与岩土性质差,特别是有弱面存在;
b、进行掏底开采;
c、推进方向不合理,形成弱面倾向采空区的不良交切状态;
d、气候等影响。
包括降雨、积雪、地表水等;
e、采场参数设计不合理;
f、未按设计要求施工;
g、边坡维护和管理不到位,特别当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或出现边坡失稳征兆时,未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h、未进行除险作业,存在浮石、险石。
边坡破坏的主要伤害形式有:
a、破坏露天采场;
b、造成采场人员伤亡;
c、破坏采场内的设备与设施;
d、破坏露天矿防洪系统、供电系统。
由于该矿采用机械采装,区内断层均不通过露天采场,水文地质简单,矿(岩)稳固,均有利于边坡的稳定,但如果采场坡面较陡,遭受大气降水冲刷和侵蚀或除险不彻底,会增加发生边坡破坏的可能性,故仍应视为重大危险因素,认真采取防范措施,确保边坡安全。
3、高处坠落
工人在采场上部从事穿孔和爆破作业,如果不注意安全,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在采场上部检查、观察边坡情况,或进行除险作业时都有可能因防护设施不全,不使用个体防护用品,违章作业或行为不慎而导致高处坠落伤害。
4.物体打击
因安全管理不善、安全教育不足、思想麻痹、作业人员精力不集中、违章作业,边坡上存在“伞檐、浮石”,或其它物体落下打击下部人员,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因此,物体打击属主要危险因素,应认真加以防范。
5.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是露天矿生产过程中必须重点加以注意防范的危险因素。
车辆伤害通常是指由于发生坠车、撞车、翻车、撞人、车载物体坠落而伤人的事故。
造成车辆伤害的主要原因是:
a、道路参数设计不合理,主要是纵坡太陡、路面过窄、转弯太急等;
b、未按设计要求选择运输设备;
c、未按设计要求作业,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不到位;
d、雾天或夜间工作,司机视距受影响;
e、运输设备存在缺陷,带病运行;
f、雨天工作,路面太滑;
g、路面质量太差;
h、司机与设备操作人员未持证上岗,技术不熟练或违规操作,特别是超速和酒后驾驶;
i、装载过满,矿岩超过车箱上缘;
j、缺少安全标志;
k、缺少挡车桩等安全设施或设施防护功能差;
L、陡坡地段无防护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车辆及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做好人员的安全教育与职业培训,改善车辆工作外部条件及环境,采用安全性能好的先进运输设备,以防止车辆伤害事故发生。
该矿车辆伤害属主要危险因素。
6.机械伤害
露天矿产生机械伤害的作业工序主要有穿孔、铲装、运输、维修等。
产生机械伤害的主要机械设备有钻机、挖掘机、装载机、空压机等。
可能产生机械伤害的主要原因有:
a、违章操作或疲劳操作;
b、设备安全性能缺陷;
c、设备陈旧或维修、保养不及时;
d、作业环境差,如大雾、炮烟、尘雾、夜间照明不足等影响视距和能见度;
e、维修人员作业水平差或不按章维护;
f、安全培训不够或缺乏;
g、机械转动、传动部位未设防护栏(罩);
h、设备运转时,擦拭设备;
i、未配备或不使用劳动护品;
j、其他原因。
该矿机械设备相对较少,造成机械伤害的几率相对较低,属一般危险因素。
7、触电(雷击)
露天矿使用空压机等电器设备,如维护、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电气伤害。
配电线路、电气开关、熔断器、配电盘、电热设备、照明器具、电机等均有可能因操作、防护不当引起电气事故。
引起触电伤害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电气设备设计不合理、安装存在缺陷或运行时短路、过载、接触不良、铁芯短路、散热不良、漏电等导致人体接触电源;
b、电火花和电弧。
包括电气设备正常工作或操作过程中产生的火花、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故障时产生的火花、雷电放电产生的电弧、静电火花等;
c、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PE线断线等隐患;
d、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等);
e、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
f、带负荷(特别是感性负荷)拉开裸露的闸刀开关;
g、误操作引起短路;
h、线路短路、开启式熔断器熔断时,炽热的金属微粒飞溅;
i、未安设防护栏(网),人体接近带电体等;
j、未按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触电一般属主要危险因素,但该矿用电较少,所以发生触电可能性相对较小,但也必须对触电(含雷击)危害予以足够重视,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8.火灾
矿山有油料及其它可燃物质,存在着发生火灾的可能性。
本矿火灾事故的一般原因有:
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设备或材料安全或阻燃性能不良、职工缺乏消防意识和知识,相关场所未配备灭火器材或器材失效。
火灾首先是财产损失,也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该矿可燃物质少,火灾属一般危险因素。
9.容器爆炸
容器爆炸在矿山发生几率很低,但并非没有可能,比如空压机储气罐因质量缺陷、罐体受损或安全附件缺少或失灵等而爆炸,根据该矿实际,容器爆炸属一般危险因素之一,企业应按特种设备的有关管理规定进行特殊管理。
主要有害因素分析
该矿在生产过程中将存在粉尘、噪声与振动、不良气候等3种主要有害因素。
1、粉尘
在生产过程中(如穿孔、爆破、采装、运输等)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粉尘危害性大小与粉尘的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粉尘物质组成及粉尘浓度有关,一般随着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有害物质的增加而增大。
在不同粒径的粉尘中,呼吸性粉尘对人的危害最大。
人员长期吸入粉尘后,使肺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而丧失正常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损害身体健康,严重时会致人死亡。
在该矿的有害因素中,是最重要的,需要将防尘工作作为矿山一项最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来抓,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加以预防,降低粉尘危害,避免尘肺病的发生。
2、噪声与振动
噪声能引起职业性耳聋或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等的发生,会使操作人员的失误率上升而导致事故。
振动与噪声相结合作用于人体,可导致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血压升高,也会导致设备、部件的破坏。
3、不良气候
不良气候主要有高气温、低气温危害。
高温会引起中暑,低温会造成人体直接冻伤,且均会导致操作失误率升高,诱发次生事故;另外,强风、暴雨、大雾、大雪、冰雹等不良气候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作业人员安全。
该矿受不良气候的影响是客观存在,属一般有害因素,要视具体情况采取应对措施。
3组织机构与职责
3.1公司组织机构图
3.2应急指挥机构体系
本矿区应急指挥机构体系如下图所示。
3.3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矿长
副组长:
副矿长
组员:
安全科、生产科、安全员、办公室
根据矿区应急管理需要,本矿区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工作由矿区办公室兼管。
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领导和决策工作,包括落实国家相关应急管理政策,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发布及演练,保证应急状态下的各种资源,确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指导方案,组织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的调查和处理等。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以本矿区应急领导小组为基础,负责矿区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矿区办公室。
3.4事故现场应急领导小组
下设两个小组:
①抢险抢修组:
组长:
副矿长
组员:
安全员、办公室
抢险抢修组职责:
对人员进行抢救,对设备进行抢救、维修;负责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道路畅通以及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②后勤保障组:
组长:
副矿长
组员:
办公室
后勤保障组职责:
及时提供所需的应急物资,保证通讯畅通,负责各小组之间的协调以及与外部机构的联系、协调。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危险源监控措施
1、安全管理措施
设置专职班组安全管理人员,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定和完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投入。
对矿区危险源有针对性的制定如下制度并确保实施:
(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2、安全技术措施
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组织生产。
3、安全培训措施
①主要负责人、安全员须参加具备安全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举办的安全管理资格培训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②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关于特种作业人员的相关规定执行;
③其他人员的培训由矿区办公室实施;
④矿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每周组织一次安全学习例会。
事故预防措施
为保证矿山安全生产,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针对该矿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的部位,按该矿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分别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一、穿孔作业
该矿采用支架式潜孔钻穿孔。
采用支架式潜孔钻穿孔时为防止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容器爆炸及粉尘、噪声危害,应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1.钻机工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了解钻机的性能,熟练掌握操作程序和操作技术。
2.开口时要扶稳钻机,以防钻头伤脚或钻机倾倒伤人。
3.潜孔钻机的操作和使用一般需二人配合进行,其中一个负责操作,另一个则在钻机处负责接卸钻杆等,共同完成凿岩作业。
4.开孔时要用小推力,绝不允许将钻架顶离地面,以免翻倒伤人。
5.每次使用前需吹净供气管路,钻杆和接头处的脏物,以免进入冲击器内使零件研磨或卡死。
6.工作风压一定要保证在0.5—0.7MPa之间,若气压过高会降低零件的使用寿命,若是气压过低,则严重影响凿岩效率,甚至无法工作。
7.钻机钻孔时,不允许反转以免钻杆松脱和钻杆螺纹磨损。
8.采用干式凿岩时,钻机应配备扑尘装置,工人应配戴防尘口罩,并应站在上风侧。
9.仔细查看钻机放置位置是否稳固,各连接螺丝是否拧紧。
10.钻机安置前,应对作业场所是否存在浮石、危岩进行检查,做到先除险后作业,不除险,不作业。
11.该矿压力容器主要为空压机,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该矿使用的空压机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但在操作使用中应注意空压机储气罐安全阀和压力表应在罐的设计工作压力下,阀的口径应足够释放全部输入气流。
12.安全阀和压力表应在冰点下仍能工作或采取防冻保护措施;罐上应标出“小心:
压力容器”的永久性标志;各级排气温度不应超过180℃,润滑油温度不应超过70℃;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不超过系统额定压力的10%或1MPa,安全阀前不得安装阀门,排气位置不得对人员造成伤害。
二、爆破作业
该矿爆破采用中深孔爆破,使用岩石乳化炸药,采用电雷管起爆。
根据爆破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为防止爆破伤害,确保爆破作业安全,应执行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1.矿山应制定爆破作业规程,对爆破作业进行规范,确保爆破作业规范有序地进行。
2.爆破作业必须由持证的爆破人员进行,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爆破作业。
敷设起爆网路应由有经验的爆破员或爆破技术人员实施并实行双人作业制。
3.编制爆破说明书,爆破说明书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编制。
爆破说明书应经矿山负责人审核后实施。
爆破说明书、修改和补充设计文件均应编号存档,并与爆破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和总结。
4.用于同一爆破网路电雷管应为同厂、同批号、同型号产品,每个电雷管在制成起爆药包后两根脚线应短接。
5.爆破作业场所,操作者不得穿能引发静电的衣物。
6.电爆网路的导通和电阻值检查,应使用专用导通器和爆破电桥,专用爆破电桥的工作电流应小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 安全生产 事故 应急 预案 全集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