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实用工艺.docx
- 文档编号:25588784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147.84KB
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实用工艺.docx
《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实用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实用工艺.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实用工艺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实用工艺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工艺接头工艺手册工应用范围钢丝绳输送带接头产品接工具和设备钢丝绳输送带接头总体情况体1工作地点2输送带3设备和工具4接头产品5环境情况6文档记录7安全须知V.钢丝绳输送带接头结构和尺寸构1接头方法2接头结构3确定接头长度和级长VI.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带1.接头准备措施2.准备输送带边部3.组装盖胶4.准备和放置下盖胶5.匹配和布置钢丝绳6.放置上盖胶7.硫化接头8.完成接头VII.钢索输送带接头材料调查问卷调VIII.蒂普拓普接头记录单记页面34455555555666810101116161822232425262I.应用范围本手册描述的是带有盖胶的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工艺(DIN22131),盖胶应由下列聚合物制成:
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异戊二烯橡胶IR*丁二烯橡胶BR*或者上述聚合物的混合物,例如NR/SBR*如想进一步了解橡胶成分,请咨询输送带供应商。
如需带有防撕裂层的钢丝输送带接头,请咨询本地蒂普拓普经销商。
接头可在加工车间或施工现场制作完成。
*缩写根据DINISO标准。
3II.钢丝绳输送带接头产品接III.工具和设备STB面胶编号.5288889-5380529STZ中垫胶编号.5388889-5380938STZ中垫胶条编号.5380952热硫化剂STL-RF(不易燃)编号.5381951编号5381243编号5381298LOBA-NWNr.18.43.21热硫化剂STL-RF4(易燃)编号.5381274-RF4编号.5381267-RF4清洗剂(不易燃)编号.5959022编号.5959084编号.5959091LOBA-NWNr.12.22.64-1-25清洗剂R4(易燃)编号.5959118编号.5959125衬布编号.5380990压力平衡布平10kg/卷26mm500mm10kg/卷2mm500mm2kg/箱2mm厚1kg6kg12kg3.5kg7.0kg800ml5L10L800ml5l1000mm宽接头遮盖物/帐篷聚乙烯膜(PE膜)盖布螺丝钳卷尺尺子(mm/in.)金属尺直角钢尺标记笔(白色)橡胶标记笔粉线6橡胶刀偏口刀磨刀石剪刀夹钳2号虎钳3号虎钳绞链/绞车钢丝绳切割机角磨机手刷胶刷压实滚轮锤子电线绕座安全护目镜手套编号.53810091250mm宽STZ-注胶枪编号.5175174有关蒂普拓普钢丝绳输送带(M/N等级)接头材料接头材详情,请见部分。
打磨机(带弹性轴)旋转钢丝刷槽形钢丝刷RTT钢丝绳输送带剥头机硫化机(包括边缘条和夹具)温度计橡胶切割机厚度仪STZ注胶枪关于设备,测量仪器和工具的详细信息,请咨询蒂普拓普工业事业部。
4IV.钢丝绳输送带接头总体情况总1工作地点为了确保接头的质量和耐久性,提供一个洁净和有遮蔽物的工作场所并正确使用和应用接头产品是最基本的要求。
暴露在外的钢丝绳表面,斜切面和盖胶片必须要保持绝对清洁。
2输送带只有洁净和干燥的输送带才具有接头可靠性。
不干净的或被污染的输送带必须要清理干净。
能溶于水的污染物可以先刮掉,再用水清洗,最后干燥。
油和油脂可以用清洗剂清除。
3设备和工具设备和工具必须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校准。
4接头产品蒂普拓普接头产品适用于M和N等级橡胶盖胶的钢丝绳输送带。
接头产品必须储存在干燥,黑暗,最高温度为25的地方(符合DIN7716标准)。
检查保质期并处理过期和受污染的产品。
5环境情况任何湿度的影响,例如形成凝结水(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必须绝对避免。
如有必要,请预先处理产品以适应环境温度。
请搭建一个接头遮盖设施(帐篷)以抵挡日光,灰尘,风雨等的影响。
6文档记录在接头操作过程中,所有不合常规及特殊情况都必须记录存档。
在每次当班结束时,由主管对记录单进行签名审核。
7安全须知请注意遵守容器上的安全警告!
备注:
我们的建议来源于现场测试和多年的实践经验。
但是,考虑到不同的材料和工作情况有时是不能预期的,所以我们无法承担因这些推荐带来的任何责任,建议您一定要在使用前进行本地化的模拟测试。
5V.钢丝绳输送带接头结构和尺寸和1.接头方法根据DIN22131钢丝绳输送带接头可以是1级或多级的菱形(带宽0.3)或长方形接头。
Fig.1长方形长方形和菱形接头的载荷能力几乎相同。
通常推荐使用长方形接头,因其比较容易制作。
以下描述均以长方形接头为参考。
.2.结构菱形接头区域钢丝绳直径d和钢丝绳间距t,钢丝绳最小破断强度和动态钢丝绳扯断强度决定了接头的长度和几何结构。
接头几何结构由下列因素决定:
级数级长过渡区长度循环钢丝绳布置顺序(包括切割钢丝绳)接头区域的钢丝绳间距(中垫胶厚度)接头结构也受下列因素影响:
对接钢丝绳间距钢丝绳尾部的分级钢丝绳布置的修正及其循环更正对接钢丝绳的间距最小为钢丝绳直径d的3倍,最大为钢丝绳直径d的4倍。
为了减少输送带经过滚筒时的挠性负载,钢丝绳尾部应当交叉排列。
主要应用于上盖胶较薄的输送带。
输送带边缘的钢丝绳不应被切割。
它们应以与输送带运行方向相反的位置布置成整个长度。
钢丝绳布置方案偏差应当移向输送带中心区域,因为边缘区域暴露在更高负载之下。
6Fig.2过渡区lv=接头长度lq=钢丝绳偏斜区域lp=钢丝绳尾部交错长度lst=最小级长ls=对接钢丝绳间距(3到4倍钢丝绳直径)d=钢丝绳直径Fig.3过渡区20-30输送带20O-30O50mm接头过渡区如果是带有防撕裂层的钢丝绳输送带,为了保持与输送带结构一致,接头区域必须放置防撕裂层。
在上盖胶防撕裂层与过渡区之间,应留有大约50mm的间隙。
上盖胶防撕裂层钢丝绳下盖胶73.确定接头长度和级长接头长度lv包括:
-钢丝绳偏斜区域长度lq-钢丝绳尾部交错长度lp-最小级小lst-对接钢丝绳间距ls等级长度及接头长度中垫胶规格型号(DIN)St1000St1250St1600St2000St2500St3150St3500St4000St4500St5000St5400其它接头方法:
连接等级11122233344最小级长(mm)lst6006006004005006506507508009001000接头长度(mm)lv80080080011501350165024502750290042504650厚度x宽度(mm)2x62x72x72.5x72.5x102x102.5x112.5x112x122.5x132.5x13以上所示钢丝绳排列方案,级长,钢丝绳偏斜区域长度以及接头长度在实际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更改,如,连接不同类型的输送带时(混合接头,输送带两端钢丝绳数量不同)。
当然TIPTOP都会对这些变动进行充分的验证,81级接头局部视图Fig.442输送带运行方向422级接头局部视图Fig.5862送带运行方向输送带运行方向28263级接头局部视图Fig.64级接头局部视图Fig.7102222输送带运行方向22222109VI.钢索输送带接头送1.接头准备措施1.1准备工具,设备和接头材料头1.2搭一个帐篷,安装好工作台和硫化机:
整个工作区域应当充分的被帐篷保护起来,从而避免环境的影响。
工作区域由硫化机的下部机体(包括加热板及横梁)电热板必须与工作台保持水平,以避免输送带接头处产生张力。
确保电热板在长度方向上比接头两端各长8,在宽度方向和机体两端的两个大约34米长的木制工作台构成。
上比接头两侧各宽3。
(确保边缘条也能被电热板覆盖)8.Fig.81.3放置输送带尾3把输送带两带尾对齐叠放在硫化机下机体和工作台上,确保两条输送带互相搭接,且长度至少为接头长度加上100mm,用夹子在此位置固定输送带。
Fig.9102.准备输送带尾部2.1在两个输送带尾作标记-输送带中心线-垂直参考线参-输送带面胶过渡线在沿输送带延伸方向标记三个间距最大为6的点以确定输送带中心线,这三个点均为输送带宽度方向的中心点。
确保至少有两个点不在接头区域内。
可使用两把尺子确定中心点,以便于作出输送带的中心线。
(Fig.10).然后用粉线将三个纵向中心点连成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即代表输送带中心线。
该中心线可使输送带的两带尾准确定位,这对于输送带的平直运行是绝对有必要的。
接头区域以外的中心线标记必须足够清晰可辨,以便于在整个接头操作中作参考。
在作输送带中心线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输送带边缘部位的橡胶破损情况。
所以在确定输送带宽度时,必须在带尾橡胶完好的区域进行测量。
.在接头区域以外,沿输送带宽度方向作两条与中心线垂直的参考线。
在比较窄的输送带上可直接使用直角钢尺来作参考线。
在较宽的输送带上可按如下步骤作参考线(Fig11to13):
在输送带接头区域以外的中心线上找一个点A,然后在中心线上另找两个与A等距的点。
(AB=AC)(Fig.11).分别以B,C为圆点,使用铅垂线及标记笔作两个半径相等的圆。
两圆的交点必须仍在输送带上。
如图所示交点为D,E.(Fig.12).过D,E两点作一条直线,该直线与输送带的两边相垂直,同时也必然将穿过A点。
(Fig.13)Fig.10Fig.11Fig.12Fig.13输送带中心线放置直尺参考线11在输送带边缘刻小的凹痕来标记参考线的位置。
.以输送带两边的凹痕(参考线)作参考点,来确定输送带的接头长度lv并作出相关的标记.(Fig.14).Fig.14为了更为准确的测量接头长度,可在距参考线4的位置作另一条线。
用尺子及标记笔(或粉线)在输送带上作出以上直线。
这些直线即为过渡线,可便于在输送带的载物面上作斜向橡胶坡面。
带尾参考线过渡线4中心线过渡线参考线4带尾a=两参考线之间的距离(两侧距离应相等)Fig.15中心线2.2按图示方式使用长的橡胶刀沿输送带最外侧的钢丝绳割掉两侧橡胶直至过渡线位置。
(Fig.15).Fig.16中心线2.3使用丹卡罗斯小刀沿过渡线倾斜(刀面与输送带面所呈角最大为30o)切割输送带面胶直至钢丝绳部位。
(Fig.16).过渡线过渡线4122.4移除输送带面胶并剥离钢丝绳a)传统操作步骤使用丹卡罗斯小刀,沿输送带运行方向将输送带载物面上的面胶切割成几条平行的胶带。
(根据带宽,胶带宽度可为15-30).从过渡线起,使用夹钳拉起胶带的一角,同时使用丹卡罗斯小刀贴着钢丝绳切割面胶,直至可以用虎钳将面胶直接撕下为止。
通过使用虎钳,绞链及持续的切割(紧贴钢丝绳表面),即可彻底移除面胶。
(Fig.17).中心线Fig.17过渡线中心线在操作过程中,由于输送带面胶持续受张力作用,虎钳极有可能滑落,所以应使用一条绳子辅助作用以保证操作者的安全。
割掉面胶之后,握住橡胶刀使其刀面呈一定角度以保证钢丝绳上仍保留有少量橡胶。
将处理过的输送带放置在干净的表面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避免暴露的输送带体受到污染,(如.PE膜).移除输送带两边的面胶之后。
使用6的小刀切割钢丝绳之间的橡胶直至距离过渡区0.5的位置。
(Fig.18).剥离后的钢丝绳表面应仍有少量的橡胶包裹。
如出现过度弯曲钢丝头,则应将其修理掉。
(Fig.19).直径为8mm(或大于8mm)的钢丝绳:
把持橡胶刀,使刀面与带面所呈角度不超过45o,然后沿输送带运行方向在钢丝绳之间切凹槽。
结果钢丝绳外部的橡胶截面就会形成六边形。
(Fig.20).将剥离后的钢丝绳放置在干净的表面上,佩戴干净的手套对其进行后续的操作。
(PEsheet).Fig.18Fig.19Fig.20过渡线ca.1/213b)使用RTT钢丝绳拨头机进行输送带的拨头使用RTT钢丝绳拨头机,在输送带上下盖胶尚未移除的情况下,即可将钢丝绳一根根的拨出,非常节省时间。
使用RTT钢丝绳拨头机需作以下的准备工作:
-在输送带接头区域距过渡线约6-8的位置作一条与过渡线平行的直线。
-沿该直线垂直切割盖胶直至钢丝绳表面。
-然后使用传统方式将此切割线与过渡线之间的盖胶底移除。
Fig.21根据说明书,安装好RTT钢丝绳拨头机,并进行钢丝绳剥头.根据钢丝绳直径,选用适当的刀片。
剥离出来的钢丝绳截面应接近圆形,并且表面约有.010厚的附胶。
剥出的钢丝绳应放置在干净的平面上,并且应佩戴干净的手套对其进行后续操作。
(PEfilm).6-82.5打磨钢丝绳REMASTRIP-切割装置(Fig.22)牵引绳牵引装置使用钢丝刷小心打磨钢丝绳,并避免过热及烧焦橡胶,亦不可将橡胶打磨得过于光滑。
适当的打磨将会除去钢丝绳附胶上的棱角。
同时彻底打磨掉脱离及松动的橡胶.并使裸露的钢丝面积最小。
少量的钢丝裸露将不会对接头效果产生影响。
接头强度依赖于钢丝绳与附胶的粘接力。
新的STZ橡胶将与钢丝绳上的附胶进行粘接。
新胶与附胶在受到剪切应力作用下的粘接能力对接头强度的影响力比附胶与钢丝的粘接更大。
受损,腐蚀的或裸露的钢丝必须打磨到表面光亮为止。
过度受损的钢丝必须彻底的打磨掉。
在同时有几个受损或腐蚀的钢丝绳出现的情况下,操作者必须向负责人咨询应如何作接头以及是否应更换新的输送带。
出现以上情况,应对受损钢丝绳的数量,状况以及局部裸露钢丝绳的情况做好记录。
Fig.22142.6打磨过渡区使用钢丝刷将输送带上,下部过渡区的橡胶及其两侧1-2的橡胶表面彻底打磨一遍。
应避免过热,烧焦及打磨过于光滑的情况出现。
2.7清除打磨产生的粉尘使用干净的木刷将打磨产生的橡胶粉尘彻底清理一遍,然后将输送带重新放回至工作台上,确保工作面干净。
(PE膜).Fig.23约1/2-3/42.8涂热硫化剂约1/2-3/4PE保护膜中心线在过渡区及钢丝绳上薄薄的涂两层热硫化剂(STL-RF或STL-RF4),使其分布均匀。
(Fig.23).待第一次彻底干燥再涂第二次。
2.9放置输送带尾送摆好硫化机下机体(横梁及加热板)的位置.若环境温度过低,可将加热板预热至100oF(40oC).。
记录每条带尾的钢丝绳数量,并标记带体中心。
根据接头长度lv,输送带中心线及带体中心线重新放置输送带带尾,并用粉线做相关的标记。
重叠后两条带尾的中心线必定连成一条直线,且输送两侧的参考线之间的距离应该相等。
a=a(Fig.14).然后使用夹具将两条带尾固定住。
STL-RF/STL-RF4热硫化剂153.组装盖胶上盖胶及下盖胶的组装操作一般是在工作间内完成的。
盖胶由.080厚的STZ中垫胶及STB面胶组成。
.盖胶的最小厚度应为:
-输送带面胶厚度加上.040.盖胶的尺寸应为:
-输送带带宽加上6-接头长度加上10对于接头较长及宽度较大的输送带,盖胶应稍厚,可由两层或更多层的中垫胶/面胶组成。
4.准备和放置底部放盖胶4.1如有必要,在硫化机下部加热板上接头所处位置放置一个薄的金属板。
将10-12宽的压力平衡布沿过渡区及接头边缘放置,确保其能完全盖住橡胶边缘。
然后使用硅胶纸覆盖整个接头区域。
(Fig.24).Fig.24硅胶布衬布衬布硅胶纸衬布中垫胶的表面是红色保护膜,面胶的表面是一层绿色保护膜。
对于含防撕裂层的接头,中垫胶的厚度为.120。
防撕裂层放置在STB面胶及STZ中垫胶中间,且其边缘不可延伸至输送带的橡胶边缘部位。
防撕裂层横边与接头两侧过渡区的距离应至少为2.在这种情况下,盖胶的厚度应为:
输送带盖胶的厚度加上.080.外加防撕裂层的类型及结构应与原输送带防撕裂层相同。
4.2掀掉盖胶上STB面胶表面的绿色保护膜。
然后将面胶放置在硫化机下部加热板上。
于是红色保护膜(STZ中垫胶)即向上。
若盖胶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则应将每部分的边缘部位都涂上(STL-RF/STL-RF4)硫化剂,等其干燥到仍有一点点粘性,再将涂过硫化剂的盖胶边缘连接在一起,并用滚轮将其压实,切勿包入空气。
164.3先将过渡区的面胶保护膜撕开约4.将输送带一侧带尾放置在面胶上,并标记接头边缘。
然后将输送带带尾再次折起。
并以30o度角斜切面胶使其与过渡区的坡面相吻合。
在进一步操作前,将钢丝绳捆在一起并用PE膜包裹起来。
Fig.254.4其它输送带带尾过渡区与面胶也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匹配放置。
(Fig.26).Fig.26再次检查输送带,核查接头长度并确保两带尾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有需要,将其调整正确。
(Fig.27).Fig.27在面胶的斜面上均匀的涂刷一层STL硫化剂。
如果过渡区的硫化剂过于干燥,可再涂一次,待其干燥到仍有一点粘性,再将输送带过渡区放在面胶的斜面上。
用力压,并用锤子将其敲结实。
(Fig.25).080STZ3/8STB盖胶175.匹配和布置钢索5.1撕掉底部盖胶上的红色保护膜,根据接头方案画出相应的等级线(lst和lp)。
然后用刀尖在面胶上沿等级线刻凹痕以进一步标记。
确保在涂刷硫化剂以后,标记仍然清晰可辨。
也可通过粘贴STZ中垫胶条来标记等级线。
将干净的PE膜或类似物质放在底部盖胶上,并在输送带延伸方向预留4的余量。
若中垫胶的粘度不够,可在其表面涂刷一层热硫化剂。
Fig.28lv=lq=lp=接头长度钢丝绳偏斜区域钢丝绳尾部交错长度lst=最小级长ls=对接钢丝绳的间距(3至4xd)d=钢丝绳直径185.2放置钢丝绳此操作应从接头中心部位开始:
奇数根钢丝绳:
一级式接头:
第二条输送带带尾的中心钢丝绳可从输送带过渡区的斜坡面处切断。
中心钢丝绳直接放置在输送带的中心线上,将不会发生偏移变形。
输送带运行方向输送带的中心线及中心钢丝绳Fig.292级或多级式接头两种情况下,应均从第一条输送带尾的中心钢丝绳开始。
在多级式接头的情况下,中心钢丝绳通常都比较长,并且做接头时应向输送带中心线平行方向偏移约D/2的距离。
输送带运行方向输送带中心线及中心钢丝绳Fig.30第二条输送带尾同样应从中心钢丝绳开始,沿着输送带中心线另一侧的平行方向偏移约D/2的距离,将其它钢丝绳也按钢丝绳的布置方案进行排列。
偶数根钢丝绳在两条输送带尾,均从左侧中心钢丝绳开始沿输送带中心线交错排列。
输送带延伸方向输送带中心线左侧中心钢丝绳Fig.31一端为奇数根,一端为偶数根:
如果两条带尾的钢丝绳的数目不等,从奇数端的中心钢丝绳开始,将其沿输送带中心放置,然后根据接头排列方案放置其它的钢丝绳。
输送带运行方向输送带中心线中心钢丝绳Fig.32195.3放置钢丝绳确定了钢丝绳的排列方案后,根据标记的步级线,切割钢丝绳,并将其与底部面胶压结实(Figs.4to7).对接的两条钢丝绳间距应保持在钢丝绳直径的三至四倍之间。
剥去STZ中垫胶条的背面保护膜,并将其放置在两条钢丝绳的缝隙之间。
(Fig.33).在放置并滚压STZ中垫胶条的过程中,必须确保钢丝绳相互间的距离相等。
尤其钢丝绳的丝尾部必须注意此点,因其在随后的使用过程中将会承受很大的剪切应力作用。
第八页有关于STZ中垫胶条的尺寸规定。
在填充胶条的过程中,始终应注意钢丝绳是否放置得足够平直。
若钢丝绳产生歪斜,则应采取如下步骤:
钢丝绳朝接头边缘歪斜的情况下,应尽量将钢丝绳往拢靠。
同时用力拉中垫胶条,并用锤子敲打。
若仍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在第二条输送带头上剪掉一根钢丝绳,或者在另一根输送带头上,再剪掉一根钢丝绳。
Fig.33STZ中垫胶条不可同时剪掉相邻的两根钢丝绳!
如果钢丝绳向输送带中心歪斜,则应在其中间部位填充更多的中垫胶条边缘的钢丝绳应足够长检查钢丝绳的布置方案,边缘钢丝绳至少应距过渡区1015根钢丝的距离。
如果布置方案上,边缘钢丝绳不长。
则可将外侧第二根钢丝绳的设置为较长的钢丝绳,并从其距过渡区1015根钢丝距离处切断。
不可切割边缘的钢丝绳!
割掉的钢丝绳至少应距输送带边缘10-15根钢丝的距离。
一级式接头中,每条带尾至少应切割掉一根钢丝绳。
其它特例:
-当第二条带尾(奇数根)的中心钢丝绳一开始就已经被切割掉(para.5.2)-当第一条带尾的钢丝绳数目比第二条少一根,并且有一条钢丝绳在接头的两端都被切割掉.在多级式接头中,对钢丝作相关调整的机率更大。
STZSTB20如有必要,切掉一根或多根钢丝以解决其排列问题。
如果接头边缘有充足的空间,可继续填充一至二层STZ中垫胶条,并将其压结实。
最后一根钢丝绳放好后,接头边缘部位应仍留有充足区域以填充橡胶。
Fig.345.4所有的钢丝绳均已布置完毕后,使用粉线标记接头边缘,并修剪掉多余的橡胶。
在底部盖胶的边缘部位及多余的STB面胶上涂刷一层热硫化剂(STL-RF/STL-RF4)。
等待其干燥,直至仍有一点点粘性(用指背测试)。
若硫化剂过于干燥,可再涂一次。
使用多余的STB面胶填充输送带边缘部位至与钢丝绳的上表面齐平。
接头区的宽度应比输送带的标准宽度更大。
多余的橡胶可随上部面胶一起修割掉。
(Fig.34).5.5用注胶枪或手动填充接头区域剩余的接缝及所有小的空洞。
216.放置顶部盖胶6.1在接头过渡区的斜坡面上以及边缘填充橡胶部位涂刷一层厚厚的STL热硫化剂,并等待其彻底干燥。
6.2在粘贴上表面盖胶及边缘橡胶时,按如下步骤操作:
-检查面胶的厚度-如有必要,将加热板预热至40oC-从边缘撕去中垫胶条背面的红色保护膜如有必要,在中垫胶上再涂一次STL热硫化剂。
若盖胶是由几部分组成,则应在边缘也涂上一层STL热硫化剂。
Fig.356.4使用偏口刀,割掉过渡区多余的橡胶。
用粉线标记出接头的边缘,并用长的橡胶刀进行修整。
(Fig.36).也可使用REMA白色胶片作标记。
(第25页8.3)Fig.366.5再次使用粉线检查输送带两带尾的中心线是否重合。
如有偏离,仍然可以纠正过来。
最终的中心的校正对于输送带平直的正常运转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Fig.37).Fig.376.3在放置盖胶时,应避免压入空气。
撕掉面胶背面的绿色保护膜。
将盖胶覆盖在接头表面,并压实,注意从中心向四周(或沿对接钢丝绳方向)用力仔细滚压。
可使用橡胶锤将其敲打结实。
(Fig.35).若盖胶内部包入了空气,可在其表面割开4-6的裂口,直至贯穿到钢丝部位,然后将空气放出。
若接头含防撕裂层,则不可用此方法。
227.硫化接头7.1将8-10宽的压力平衡垫放置在盖胶过渡区部位,7.2将上部加热板装好,然后将上部横梁与下部横梁对齐并将下部裙边条折起以包住橡胶边缘。
(Fig.24).使用硅胶布覆盖整个加热区域,适当修整接头的两端。
放置。
上部加热板放好后,其两端至少应比输送带接头两端长出8,两侧比输送带两侧都宽3.且应完全覆盖住然后,在接头两侧夹上两根边缘定形条,并使用夹具将其边缘条。
接头记录中应包含有加热板的结构图。
与输送带夹紧。
边缘条至少应比输送带薄1/16(Fig.38).Fig.38放置加热板及横梁时,确保加热板横向接缝上有横梁支撑,并且第一根及最后一根横梁位于接头区域以外。
然后,装上压力螺栓并将其拧紧。
同一根横梁上的两个螺栓应同时拧紧。
使用楔子将边缘条固定住。
(Fig.39).Fig.39237.3参照说明书,连接好硫化机的电源及压力系统。
施加的压力应至少应为180PSI(12bar)7.4加热的同时,加压,注意各加热板的温度,加热板间的温度差不得超过+/-5oF(10oC)。
如有更大的偏差应记录下来。
7.5待加热板的温度均已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钢丝绳 输送带 接头 实用 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