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终极密卷二.docx
- 文档编号:25584827
- 上传时间:2023-06-10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46.66KB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终极密卷二.docx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终极密卷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终极密卷二.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终极密卷二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终极秘卷
(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130单位
D.减少130单位
B(P1)本题考查:
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本题中,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上升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下降80个单位,总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下降30个单位。
2.当某种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过大,有可能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时,政府一般可以采取的干预方式是()。
A.限制进口
B.实施最高限价
C.实施保护价格
D.增加政府库存
B(P4)本题考查:
最高限价分析。
最高限价是指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当某种或某些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有可能影响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时,政府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干预。
3.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也就是所谓的()。
A.社会人假设
B.自我实现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
D.经济人假设
D(P10)本题考查:
经济人假设。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是所谓的经济人假设。
4.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1/2,则意味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时,愿意放弃()单位商品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
A.-1/2
B.1
C.1/2
D.2
D(P12)本题考查:
商品边际替代率。
由于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当一点的斜率等于-1/2时,即商品边际替代率=-Δy/Δx=-1/2时,意味着要增加1单位的y商品,且保持消费者的偏好程度不变,就必须放弃2单位的x商品。
5.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对企业的本质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下列观点中,表述错误的是()。
A.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B.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
C.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大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D.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C(P17)本题考查:
科斯的企业形成理论。
科斯认为,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所以选项C错误。
6.某企业因生产所需购买原材料一批,发生支出20000元,则该笔支出属于()。
A.显成本
B.隐成本
C.正常利润
D.可变成本
A(P21)本题考查:
成本的含义。
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
隐成本是企业本身所拥有并被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正常利润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的。
可变成本是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根据以上描述,本题选A。
7.下列关于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需求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
B.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
C.边际收益曲线和平均收益曲线是完全重合的
D.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上方
A(P29)本题考查:
完全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与需求曲线是重合的。
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下方,而且比平均收益曲线陡峭。
8.实施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卖方具有垄断地位
B.企业生产的商品或服务具有耐用品性质
C.消费者之间存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
D.不同消费者所在的市场能被隔离开
B(P32)本题考查:
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
价格歧视是完全垄断市场中的生产者行为之一,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是:
(1)必须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划分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不同购买者。
(2)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的,同一产品不能在不同市场之间流动,即不能使购买者在低价市场上买到产品再卖到高价市场上去。
9.根据科斯定理,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前提是()。
A.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
B.财产权明确
C.财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
D.财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足够大
C(P39)本题考查:
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提供了一种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新的思路和方法,它认为,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那么,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10.对于可能产生()的行为,政府一般应通过征税或收费的措施予以限制。
A.搭便车
B.道德风险
C.逆向选择
D.外部不经济
D(P39)本题考查: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等手段。
政府可以使用税收的手段对那些产生外部不经济的企业,例如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征收适度的赋税,这种税的数额应等于治理污染的费用。
11.假设边际储蓄倾向s是0.2,则投资乘数k应为()。
A.1.25
B.2.5
C.5.5
D.5
D(P46)本题考查:
投资乘数的计算。
投资乘数k=1/(1-β)=1/s=1÷0.2=5。
12.根据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是()。
A.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B.边际消费倾向总是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平均消费倾向
D.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不稳定
A(P43)本题考查: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的关系是:
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13.在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中,制造业订货单指数属于()。
A.滞后指标
B.一致指标
C.先行指标
D.同步指标
C(P54)本题考查:
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
一致、领先和滞后指标,共同构成了经济周期波动的监测、分析和预测指标体系。
其中,先行指标也叫领先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可以预测总体经济运行的轨迹,例如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和广义货币M2等就属于先行指标。
14.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周期有三种类型,其中现实生活人们最关注的是()。
A.短周期
B.长周期
C.中周期
D.全周期
C(P52)本题考查:
经济周期的类型。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周期主要有三种类型,即长周期、中周期和短周期。
现实生活中,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大且较为明显的是中周期,人们最关注的也是中周期。
15.我国目前用于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是()。
A.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C.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D.企业间交易价格指数
A(P57)本题考查:
价格总水平的度量。
我国目前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衡量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基本指标。
16.如果以M代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总水平,T代表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
A.P=MV/T
B.P=MT/V
C.P=MTV
D.P=TV/M
A(P57)本题考查:
价格总水平的计算公式。
如果以M代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供给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P代表价格总水平,T代表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V=PT,或P=MV/T。
17.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B.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D(P63)本题考查: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等提出的规模经济贸易学说,解释了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并形成了当代贸易理论。
18.大卫·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
A.两个国家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
B.要素储备比例
C.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D.生产资源配置比例
C(P63)本题考查: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
19.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中西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是公共财政履行()职能的体现。
A.经济发展
B.经济稳定
C.市场维护
D.收入分配
D(P71)本题考查:
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是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之一,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对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增加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地区的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转移性支出等。
故本题选D。
20.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是()。
A.转移支付制度
B.结算制度
C.决算制度
D.预算制度
D(P74)本题考查:
现代政府预算制度。
现代政府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
21.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转移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高
B.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低
C.财政支出的再分配功能较弱
D.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过低
C(P81)本题考查: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财政制度饱受诟病的一个方面,就是政府承担的资源配置职能范围过广、比例过大,干扰了市场的运行,而政府应当承担的再分配功能则相应地受到了挤压。
具体表现为:
(1)购买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偏大,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处于较低的水平。
(2)相对于消费性支出而言,投资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然略有下降趋势,但仍徘徊在较高的水平上。
(3)社会性支出的比重近年来虽有上升,但仍有待进一步增加数量和改善质量。
2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
A.国务院
B.企业法人
C.社会团体
D.政府及其财政部门
D(P84)本题考查: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是政府及其财政部门。
23.厂商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价格的方法,将其所纳税款转移给商品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负担。
根据税负转嫁理论,这种行为属于典型的()行为。
A.后转
B.前转
C.消转
D.旁转
B(P90)本题考查:
税负前转。
前转也称“顺转”或“向前转嫁”,是指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通过提高其所提供商品价格的方法,向前转移给商品的购买者或者最终消费者负担的一种形式。
24.一国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被称为()。
A.国债负担率
B.国民经济承受能力
C.债务依存度
D.外贸依存度
C(P94)本题考查:
债务依存度的含义。
债务依存度是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25.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
A.中国
B.英国
C.美国
D.日本
B(P97)本题考查:
政府预算。
政府预算是在近代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演进过程中产生的,是新兴资产阶级同封建专制政治进行斗争的产物。
政府预算依托于宪法、法治和代议制机构。
英国是资本主义发展最早、议会制度形成最早的国家,因此,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
26.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
A.统筹兼顾、适度集中
B.相对独立、相互衔接
C.分级编制、逐步实施
D.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D(P102)本题考查: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A、B、C项属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原则。
27.下列国家中,采用联邦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是()。
A.法国
B.韩国
C.加拿大
D.日本
C(P109)本题考查:
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韩国、法国、日本等采用的是财政单一制模式。
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实行财政联邦制。
28.国务院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规定2003年以后中央与地方对所得税收入增量分享的比例分别是()。
A.60%和40%
B.75%和25%
C.50%和50%
D.25%和75%
A(P112)本题考查:
所得税分享比例。
中央保证各地区2001年地方实际所得税收入基数,实施增量分成。
国务院决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2002年所得税收入中央与地方各分享50%;2003年以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
29.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的财政政策,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这种政策属于()财政政策。
A.自动稳定
B.相机抉择
C.紧缩性
D.中性
D(P119)本题考查:
中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亦称均衡性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者动态平衡的财政政策,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30.由于财政政策()的存在,可能使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与政策制定初衷相反的效果。
A.乘数
B.时滞
C.停滞
D.预期
B(P121)本题考查:
财政政策时滞。
财政政策时滞的存在,对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使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与政策制定初衷相反的效果。
31.在运用流动性偏好理论对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中,将由于收入和支出时间的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称为()。
A.预防动机
B.投机动机
C.交易动机
D.平衡动机
C(P125)本题考查:
交易动机的含义。
交易动机,即由于收入和支出的时间不一致,为进行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32.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A.财政赤字规模过大
B.货币供给过度
C.定期存款余额过大
D.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顺差
B(P130)本题考查:
通货膨胀的原因。
从定义看,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给过度。
33.()也称货币当局,是发行的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
A.中央银行
B.投资银行
C.商业银行
D.政策性银行
A(P132)本题考查: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它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具有特殊的地位。
34.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A.保持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
B.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证充分就业
C(P136)本题考查: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
“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
35.商业银行受企业委托,为其办理与货币资本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
这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作用。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货币投放
B(P141)本题考查:
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职能。
支付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接受企业的委托,为其办理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汇兑、非现金结算等,使银行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成为社会的总账房。
36.根据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对有效市场的分类,如果公开发表的证券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
A.零效率
B.弱型效率
C.半强型效率
D.强型效率
C(P145)本题考查:
半强型效率的含义。
根据法玛的市场有效性分类,如果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
37.在金融领域,因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属于()。
A.市场风险
B.信用风险
C.流动性风险
D.操作风险
B(P148)本题考查:
信用风险的含义。
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38.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
A.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B.单一全能型监管体制
C.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综合监管体制
D.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分业监管体制
A(P153)本题考查: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39.世界各国国际储备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
A.货币性黄金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
C.特别提款权
D.外汇储备
D(P158)本题考查:
国际储备的构成。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四种类型:
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
其中,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40.世界上最先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A.牙买加体系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国际金银本位制
D.国际金本位制
D(P160)本题考查:
国际货币体系变迁。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金本位制。
41.某连锁店6个分店的职工人数由小到大排序为12人、14人、15人、17人、18人、20人,其均值为()。
A.14
B.16
C.20
D.9
B(P166)本题考查:
均值的计算。
本题均值=(12+14+15+17+18+20)/6=16(人)。
42.在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中,适用于偏斜分布的数值型数据是()。
A.中位数
B.均值
C.标准差
D.方差
A(P167)本题考查:
数据集中趋势的测度。
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尤其适用于收入这类偏斜分布的数值型数据。
43.在调查某城市小学教师亚健康状况时,从该城市的200所小学中随机抽取40所,每个被抽取小学中的所有教师都参与调查,这样的抽样方法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
C.分层抽样
D.等距抽样
B(P176)本题考查:
抽样方法。
整群抽样是将总体中所有的基本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划分为互不重叠的群,抽样时直接抽取群,对抽中的群调查其全部的基本单位,对没有抽中的群则不进行调查。
因此,题干描述的抽样方法为整群抽样。
44.某研究机构从我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中随机抽取5000人来了解该行业从业人员的年平均收入,这项抽样调查中的样本是()。
A.我国金融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
B.我国金融行业的每个从业人员
C.抽中的5000个金融行业从业人员
D.我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收入
C(P172)本题考查:
样本的含义。
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它由从总体中按一定原则或程序抽出的部分个体所组成。
根据样本的含义,本题应选C。
45.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yi与估计值
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参数β0和β1的方法是()。
A.最小二乘法
B.最大二乘法
C.乘数效应
D.因果效应
A(P184)本题考查:
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就是使得因变量的观测值yi与估计值
之间的离差平方和最小来估计参数β0和β1的方法。
46.通常认为股票价格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完全相关
C.不相关
D.不完全相关
C(P180)本题考查:
对相关关系的理解。
客观现象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可分为:
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不相关。
通常认为股票价格的高低与气温的高低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关。
47.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区别是()。
A.适用的时间序列类型不同
B.计量单位不同
C.基期的确定方法不同
D.报告期的确定方法不同
C(P190)本题考查:
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的区别。
根据基期的不同确定方法,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48.已知一个序列的环比发展速度为80%、90%、110%,则该序列的定基发展速度为()。
A.79.2%
B.89.3%
C.110.0%
D.93.3%
A(P191)本题考查:
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即定基发展速度=80%×90%×110%≈79.2%。
49.按照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指数可以分为()。
A.基期指数和报告期指数
B.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B(P194)本题考查:
指数的类型。
指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2)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3)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50.在指数分析中,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是()。
A.综合指数
B.总量指数
C.加权综合指数
D.指数体系
B(P196)本题考查:
总量指数的含义。
总量指数是由两个不同时期的总量对比形成的相对数。
51.会计是以()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A.时间
B.实物计量单位
C.劳动量
D.货币
D(P202)本题考查:
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单位的全部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52.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者耗用的资产是()。
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递延资产
D.无形资产
A(P206)本题考查:
流动资产的含义。
流动资产是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含1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1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53.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或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能的会计信息。
这是会计的()职能。
A.核算
B.检查
C.反映
D.监督
A(P202)本题考查: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运用一定的方法或程序,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反映企业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
54.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计量。
A.历史成本
B.现值
C.重置成本
D.公允价值
A(P218)本题考查:
会计计量方法。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55.我国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的排序规则是()。
A.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快到慢排列
B.按照资产的变现能力顺序由慢到快排列
C.按照资产的金额大小顺序由大到小排列
D.按照各项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由大到小排列
A(P226)本题考查:
资产类项目的排列顺序。
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类项目的排列顺序是按流动性排列的,即按照变现速度顺序进行排列,越排在前面的,其变现速度越快。
56.在资产负债表中,根据总账科目余额直接填列的项目是()。
A.短期借款
B.应收账款
C.预付账款
D.存货
A(P227)本题考查:
资产负债表期末数的填列方法。
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有两种填列方法:
(1)直接填列法。
资产负债表的大部分项目可以采用直接填列法进行填列,如“应付票据”“短期借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等项目。
(2)分析计算填列法。
选项B、C、D均需分析计算填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经济基础 知识 中级 终极 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