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全册试题汇编 新人教版必修二67 doc.docx
- 文档编号:25580656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47
- 大小:74.37KB
高中生物全册试题汇编 新人教版必修二67 doc.docx
《高中生物全册试题汇编 新人教版必修二67 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全册试题汇编 新人教版必修二67 doc.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全册试题汇编新人教版必修二67doc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知识点梳理
1、杂交育种
(1)概念:
(2)原理:
(3)过程:
(4) 杂交育种的应用。
举例:
奶牛。
2、诱变育种
(1)概念:
(2)原理:
(3)特点:
;;
(4)人工诱变的方法有:
和
(5)诱变育种的应用:
“黑农五号”,“青霉素”。
3、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比较。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方法
杂交-自交-筛选-自交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诱变
优点
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可以提高变异的频率;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局限性
育种年限较长
有利变异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供试材料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1.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解析】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利用的都是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无籽番茄是利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利用的是人工诱变即基因突变的原理。
【答案】C
例2.玉米DDRR×ddrr的杂交后代中,种皮的基因型、子叶的基因型、胚乳细胞的基因型依次是()
A.DdRr、DDRR、DDRR
B.DDRR、DdRr、DDdRRr
C.DDRR、DdRr、DdRr
D.DdRr、DdRr、DdRr
【解析】由被子植物发育的知识,我们知道种皮是由珠被发育来的,而珠被是母体的一部分,故种皮的基因型为DDRR,子叶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子叶的基因型是DdRr;胚乳细胞是由两个极核与一个精子结合成的受精极核发育而成的,基因型是DDdRRr。
【答案】B
例3.科研人员利用γ射线辐射种子使其产生变异,用这种方法培育新品种的机理是:
()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基因互换
【解析】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从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叫做诱变育种,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答案】 B
三、课后精练
(一)选择题
1.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突变B.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C.基因重组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杂交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之外,另一个结果是获得()
A.纯种B.杂交表现的优势
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
3.用矮杆迟熟(ddEE)水稻和高杆早熟(DDee)水稻杂交,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如希望得到200株矮杆早熟植株纯种,那么F2在理论上要多少株()
A.800B.1000C.1600D.3200
4.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工作的是()
A.辐射育种B.杂交育种
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5.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
B.种植→秋水仙素→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6.某株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
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以利用该植株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的植株,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
A.茎尖B.子房壁
C.叶片D.花粉粒
7.在育种过程中,既要得到更多的变异,又要使后代的变异性状较快地稳定,最好采用()
A.单倍体育种B.多倍体育种
C.杂交育种D.诱变育种
8.现代农业育种专家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改良某些农作物的原有性状,其原因是()
A.提高了后代的出苗率
B.产生的突变全部是有利的
C.提高了后代的稳定性
D.能提高突变频率以供育种选择
9.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B.无籽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
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10.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B.AaBb×Ab
C.Aabb×aBD.AABB×ab
11.已知某种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占()
A.N/4B.N/8C.N/16D.0
12.母马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64条;公驴体细胞中也有两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为62条。
则母马与公驴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组数和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两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
B.四个染色体组、63条染色体
C.两个染色体组、64条染色体
D.四个染色体组、64条染色体
13.育种学家将有些作物的种子搭载卫星进入太空,经过宇宙射线、高度真空和微重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种子内的DNA发生变化,进而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这种育种方法以及依据的原理分别是()
①杂交育种②单倍体育种③多倍体育种④诱变育种⑤基因突变⑥基因重组⑦染色体变异
A.①⑤⑥B.①④⑤⑥
C.②③⑦D.④⑤
14.在植物的育种工作中,选种应在()
A.F1中选,因为F1表现一致
B.F3中选,因为只有到F3才知是否为纯合子
C.F2中选,因为F2发生性状分离
D.F2中选,直至不再出现性状分离
15.根据遗传学原理,能迅速获得纯合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B.多倍体育种
C.杂交育种D.诱变育种
16.野生猕猴中毛色白色极为罕见,现捕捉到一只白色雄性猕猴,为了尽快地利用这只白猴繁殖更多的白色猕猴,下列繁育方案中最佳方案是()
注:
猕猴的毛色褐色对白色为显性
A.与多只杂合褐色毛雌猴交配,以期在F1中得到白色猕猴雌性个体
B.与多只纯合褐色毛雌猴交配,以期在F1中得到白色猕猴雌性个体
C.与褐色毛雌猴交配得F1,再让F1之间近亲交配,从后代中选白色雌猴
D.与褐色毛雌猴交配得F1,再让白色雄猴与F1褐毛雌猴交配,从后代中选白色雌猴
17.某种群中发现一突变性状,连续培养三代才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纯合突变类型,该突变为()
A.显性突变(d→D)B.隐性突变(D→d)
C.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D.人工诱变
18.用秋水仙素处理番茄幼苗,不可能出现的变化是()
A.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
B.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C.获得无子番茄
D.获得多倍体番茄
19.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
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D.目的基因被误插入受体基因的非编码区,使受体基因不能表达
20.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
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
经此种方法培养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A、1种B、4种C、8种D、16种
21.基因的随机重组及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基因突变分别发生在 ( )
①分裂间期DNA复制过程②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③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
④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⑤配子受精形成合子的过程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A.④①B.②⑤C.⑥③D.③①
22.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
B.培养无子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23.人类遗传病中,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从优生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分别选择生育()
A.男孩、男孩 B.女孩、女孩
C.男孩、女孩 D.女孩、男孩
24.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是有害的,因此基因突变不利于生物的进化
B.基因重组只能产生新基因型,而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
C.生物随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突变
D.自然状态下的突变是不定向的,而人工诱发的突变多是定向的
25.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A.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B.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C.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D.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二)非选择题
1.目前人类培育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主要有①杂交育种、②诱变育种、③单倍体育种、④多倍体育种和⑤基因工程技术。
请回答下列问题[除第3、5小题外,均用代号回答]:
(1)以上技术的遗传学原理为基因突变的有;为基因重组的有;为染色体变异的有。
(2)以上技术中属于在分子水平上培育新品种的有,属于尚不能按照人类的需求定向培育新品种的有。
(3)单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是首先进行,获得单倍体幼苗;多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是用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诱变育种常用的方法是用、来处理供试材料。
(4)“巨蜂”葡萄的果实、种子及茎、叶都比普通葡萄大,它是用方法培育出来的。
(5)方法③与方法①相比,突出的优点是。
答案:
(一)选择题:
1~5CBDAC6~10DDDCA
11~15DADCA16~20DACCC
21~~25DCCACDAB
(二)非选择题
1.
(1)②①⑤③④
(2)②⑤②(3)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4)④(5)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第二节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知识点梳理
1、基因工程又称为或。
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在生物体外,通过对DNA进行和,对生物的进行改造的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内进行,使在受体细胞内表达,定向地改造生物的,产生出人类所需的基因产物的技术。
2、基因操作中的剪刀是,它主要存在于,具有,即能特异性的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
3、基因的针线是,把DNA分子切点断口处缝合起来。
4、基因的运输工具是,能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②;③。
常用的运载体有
5、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第一步是;第二步是;第三步是;第四步是。
6、基因工程的成果和发展的前景主要在、、
、等四个方面。
7、比较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
1) 与诱变育种相比:
克服盲目性
2) 与杂交育种相比:
克服种间隔离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1.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
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解析】合成目的基因及其与运载体的结合都有碱基互补配对,目的基因的检测实质是标记基因的表达,也有碱基互补配对;与目的基因的表达道理一样。
【答案】C
例2.下列有关限制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限制酶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微生物中很少分布
B.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不同限制酶切割DNA的切点不同
D.限制酶的作用之一可用来提取目的基因
【解析】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而不是在微生物中很少分布,B、C都是限制酶的特点,D选项是限制酶的作用,均正确。
【答案】A
例3.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B.质粒是细菌细胞质中能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质粒只有在侵入宿主细胞后才能复制
D.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一定是在宿主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解析】质粒是一个小型的环状DNA分子,它可以进入细菌细胞,存在于细胞内,但它不是宿主细胞、细胞器。
质粒是一个重要的运载体,通常利用质粒与目的基因结合,形成重组质粒,而后导入细菌细胞。
【答案】B
例4.DNA连接酶的重要功能是()
A.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之间形成氢键
B.黏性末端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C.两条DNA末端之间的缝隙连接起来
D.ABC都不正确
【解析】DNA连接酶的作用是把DNA双螺旋结构的两边连接起来,而不是形成氢键。
【答案】C
三、课后精练
(一)选择题
1.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如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使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是否符合特定性状要求
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③②④①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
2.基因工程不可缺少的工具酶及生产方法是()
①内切酶②纤维素酶③半乳糖苷酶④酶工程⑤发酵工程
A①④B②⑤C①⑤D②④
3.1975年,科学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创造出了一种能分解石油的“超级细菌”,下列关于此种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一般细菌相比它体积特别巨大
B.它是现在唯一能分解石油的细菌
C.它同时能分解石油中的四种烃类
D.与一般细菌相比,它繁殖速度极快
4.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体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中的GAATTC顺序,切点在G和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A.高效性B.专一性
C.多样性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
5.下列关于基因治疗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只能治疗一些遗传病
B.基因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让患者口服一些健康的外源基因
C.基因治疗的主要原理是引入健康基因修复患者的基因缺陷
D.基因治疗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手段
6.“人类基因组计划”中的基因测序工作是指测定()
A.DNA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B.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
C.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D.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7.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酶处理运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8.在基因诊断技术中,所用DNA探针必须存在一定的放射性同位素,其作用是()
A.为形成杂交DNA分子提供能量
B.引起探针DNA产生不定向的基因突变
C.作为探针DNA的示踪元素
D.增加探针DNA的分子量
9.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B.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C.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D.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10.下列实践与基因工程无关的是()
A.利用DNA探针检测饮用水是否含病毒
B.选择“工程菌”来生产胰岛素
C.用不育系培育杂种一代
D.培育转基因抗虫棉
11.科学家将含人的α—抗胰蛋白酶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受精卵发育的羊能分泌含α—抗胰蛋白酶的奶。
这一过程涉及()
1DNA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自我复制
2DNA以其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
3RNA以自身为模板自我复制
4按照RNA密码子排列顺序合成蛋白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13.转鲤鱼生长激素基因的鲫鱼生长速度超常,这表明鲤鱼的生长激素基因在鲫鱼体内得到表达。
此现象说明()
A.转基因动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B.激素不具备酶所具有的专一性
C.鲤鱼和鲫鱼共用一套相同的遗传密码,这过程遵循DNA→RNA→蛋白质的信息流过程
D.鲤鱼的基因可以指导鲫鱼的蛋白质如生长激素的合成。
14.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中,并获得表达,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
A.能进行DNA复制
B.能传递给细菌后代
C.能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15.(06年广东高考)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B.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
C.一种基因探针能检测水体中的各种病毒
D.原核基因不能用来进行真核生物的遗传改良
16.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
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作物可以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增殖和不被扩散的污染
D.基因污染因其根置于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所以难于消除
17.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产生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试管动物培养B.胚胎移植
C.胚胎分割移植D.受精卵移植
18.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
19.下列哪一项属于克隆()
A.将鸡的某个DNA片段整合到小鼠的DNA分子中
B.将抗药菌的某基因引入草履虫的细胞内
C.将鼠骨髓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D.将某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
2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使两个黏性末端之间的碱基结合
B.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口一定是GAATTC的碱基序列
C.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用作运载目的基因的工具
D.对目的基因进行大量复制的过程可称为分子“克隆”
21.为了防止转基因作物的目的基因通过花粉转移到自然界中的其他植物,科学家设法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叶绿体基因组中。
其原因是()
A.叶绿体基因组不会进入到生殖细胞中
B.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转基因植物与其他植物间不能通过花粉发生基因交流
D.植物杂交的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22.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菌的培养液,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部是白色的,这是因为()
A.染色体变异B.基因重组
C.自然突变D.人工诱变
23、培育抗虫棉依据的原理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增加D.染色体减少
24.mRNA中核苷酸序列与()
A.某一个tRNA分子核苷酸序列互补
B.所有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C.DNA分子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D.DNA分子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25.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
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
这说明一些基因()
A.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26.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所需的条件是()
①同一种限制酶②具有标记基因的质粒③RNA聚合酶④目的基因⑤DNA连接酶⑥四种脱氧核苷酸⑦ATP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⑤⑥⑦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⑦
27.(多选)与传统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相比,通过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优越性在于()
A.克服远源杂交的生殖隔离B.对农作物进行定向改良
C.不存在生态和进化安全性问题
D.育种周期较短
答案:
(一)选择题:
1~10CACBCABCBC
11~20CCCCBCCBDD
21~27BDBDCDABD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第1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知识点梳理
1、自然选择学说,能够正确地解释生物界自然现象的性和性。
恩格斯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列为之一。
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自然选择学说对遗传和变异不能作出本质上的阐明,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从水平和水平来研究生物的进化,从而把生物进化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四个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1)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
(2)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但提供了较多的,同时也加剧了。
(3)变异是的。
而自然选择是的。
自然选择是通过来地选择的变异。
(4)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故自然选择必然产生。
3、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为单位。
这样就形成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1.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老鼠打洞和夜出活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相互选择
C.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练出来的
D.有一种猫头鹰因视力弱、行动迟缓,捉不到田鼠而被淘汰了
【解析】:
环境对变异的作用是选择,这种作用是定向的。
环境选择对环境适应的变异个体,不适应的变异个体被淘汰。
选择的结果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选项A、B、D都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相符。
C项中狗坚硬的牙齿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长期磨练出来”这种说法符合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
【答案】C
例2.自然选择是指()
A.生物繁殖能力超越生存环境的承受力
B.生物过度繁殖引起的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
D.遗传使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
【解析】: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而具有有害变异的个体容易死亡,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A、B项是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但不是核心要点。
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有利变异的积累是通过生存斗争、优胜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全册试题汇编 新人教版必修二67 doc 高中生物 试题 汇编 新人 必修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