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 地理 上册 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576294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82
- 大小:317.51KB
经典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 地理 上册 教案.docx
《经典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 地理 上册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 地理 上册 教案.docx(8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2课时)
第1课时 优越的地理位置 海陆兼备的大国
1.能指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相邻的海洋。
我国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中国地理,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东方大国。
请大家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的版图,判断它的海陆位置和所在半球。
出示板书课件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2~5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地理位置
展示电脑投影2页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提问:
1.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什么?
我国在哪个半球?
2.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
我国在哪个半球?
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图用红线闪烁再现赤道、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等三条经纬线。
指图归纳并板书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引导】再从地球仪上观察我国位于哪个大洲?
与哪个大洋相邻?
指图归纳并板书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小组讨论】
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做3页活动1和活动2)。
用多媒体展示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地图并全班归纳
俄罗斯、加拿大均为北极圈穿过的国家,巴西为赤道与南回归线穿过的国家,而我国没有寒带,只有少数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
多媒体展示蒙古、日本地图并全班归纳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板书我国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海陆兼备。
三、小组合作 深化探究
全班讨论并展示多媒体课件
我国国土位置的优越性
发展农业生产:
纬度位置→适合农业生产。
对外交往合作:
海陆兼备,既能在北部、西部、西南部与欧亚邻国进行陆上交往,也能利用东部沿海优良港湾进行对外海上交往合作。
发展海洋事业:
东临太平洋,海洋环境多样,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近42个纬度,岛屿众多,盐场、渔场分布较多;有海底石油、天然气等丰富资源,海上交通便利。
其他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过冷、过热的地区很少,有利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
承转我国不仅地理位置优越,国土面积也很大,哪些数据可以说明我国国土辽阔呢?
讨论议题:
从数字看我国辽阔的国土,结合做5页活动1。
展示图1.3中国疆域示意图课件请同学上来指图说明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并要求说出它们的经度或纬度。
讨论5页图1.5中国领土东西端的时间差异。
【归纳解释】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南方没有真正的冬季,东、西经度跨距大,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每相差15个经度,时间相差1小时,所以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
展示4页图1.3的课件请同学上台指出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
讨论6页活动2组织全班发言并总结归纳
【总结归纳】领土大的好处:
人们活动的空间大,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自然条件多样,物产丰富;国防的腹地宽广;风土人情地域差异大,文化丰富多彩。
四、知识梳理 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一)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二)国土辽阔
1.陆地领土:
约960万平方千米
2.管辖海域面积:
300万平方千米
3.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000千米
(三)我国有14个陆上邻国和6个海上邻国
五、当堂检测 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第2课时 行政区划
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
当南国已春花烂漫时,北国风光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乌苏里江阳光普照时,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
纵横一万里的祖国大地地区差异十分显著。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为了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我国设置了各级行政区划。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的第三个内容:
中国的行政区划。
出示板书课件中国的行政区划
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6~8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讲解)什么是行政区划呢?
行政区划是指一个国家行政管理的区域组织系统。
比如你们如果要到学校找一个同学,一般要知道他所在的班级,这样就可以很快找到。
而学校之所以这样分班级是为了学校管理的方便。
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将国土划分为若干地区,并设立若干级别,这就是行政区划。
下面请大家看大屏幕,填出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大屏幕展示:
(讲述)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共包括23个省,如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等;五个自治区,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四个直辖市: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和重庆市;两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和澳门。
每个省级行政单位还各有自己的简称。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本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行政管理,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巩固国防的原则,我国对各级行政区可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变更。
如1967年1月,国务院决定将河北省辖天津市改为中央直辖市;1997年6月,将重庆市从四川省划出,设立为中央直辖市。
三、小组合作 深化探究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
(活动)在中国行政区图上熟悉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轮廓和相对位置。
1.在中国行政区图上找出我国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及其首府、2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及省级行政中心所在地;并说出以上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2.找出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位置,行政中心以及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3.找出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4.找出我国第一大河——长江、第二长河——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并说出它们的简称。
5.按逆时针方向找出我国有陆上疆界的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说出它们的简称并注意其相邻国家的名称。
6.从北向南依次找出我国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及其行政中心,说出它们的简称并注意它们相邻的海域。
7.找出我国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面积最大和最小的直辖市;面积最大和最小的自治区。
8.按地理方位,找省级行政区(见教材第7页)。
待学生依次完成以上问题,熟悉了中国行政区图后,教师讲解记忆省级行政区的方法:
(1)记口诀;
(2)按方位;
(3)记形象。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重点掌握了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大家一定会充分调动自己想象力,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来记住本节课的内容。
四、知识梳理 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23个5个 4个
现行行政区划
五、当堂检测 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第二节 人 口(1课时)
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2.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教师:
提到中国的人口,大家能用怎样的关键字形容它呢?
学生回答预设:
多。
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11~14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小组合作 深化探究
教师:
其实我国人口“多”这个特点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任何地理现象、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下面阅读教材11页中图1.10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请同学们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特点,并尝试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生回答预设:
我国人口增长前期平稳,从1950年后突然增长加速,1980年后增长又趋于平稳。
教师:
1950年以前,我国社会发展缓慢,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人口死亡率相对较高,文明程度也低,这些原因使得人口增长缓慢。
1950年至1980年,也就是解放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再加上政策的因素,人口增长迅速(在这里一定要强调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影响)。
1980年前后,中国提出一项重要国策——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所以呈现增长平稳趋势。
承转过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
带领学生复习人口密度公式,知道人口密度是表示某地区人口疏密程度的重要依据,从而引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学生:
温故知新,复习计算人口密度公式。
教师:
为学生呈现我国部分省份人口密度数据,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学生:
教材阅读13页图1.13中国人口密度数据并回答问题。
教师:
带领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逐一分析问题,在图中找寻北京、郑州、乌鲁木齐、拉萨等人口疏密程度不同的城市,说出它们的人口密度,描述分布特征,通过问题设置,了解我国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采用逐渐深入的提问方式。
教师:
请同学们找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座城市,从位置上看,它们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
沿海或临海。
教师:
这些城市人口密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
人口密度大于600人/平方千米,属于人口稠密地区。
教师:
请同学们再找到郑州、武汉、成都三座城市,看看他们的人口密度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
人口密度大于600人/平方千米,同样属于人口稠密地区。
教师:
阅读中国地形图,分析这三座城市的地形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
多为东部平原、盆地地区。
教师:
请同学们再找到乌鲁木齐和拉萨两座城市,从海陆位置方面描述它们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
属于西部内陆地区。
教师:
人口密度呈现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预设:
人口密度小于100人/平方千米,人口稀疏。
教师:
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分析造成这两座城市所在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
学生回答预设: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干旱。
教师:
读人口密度分布图,在西藏地区,为何拉萨及其附近区域的人口密度会略高于周边地区呢?
学生回答预设:
与城市的形成、社会因素和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
教师总结:
可见,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与地形、气候、人类活动等许多因素有关,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特点。
教师:
通过学生绘图(在人口分布图上找寻人口分界线最佳位置),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呈现出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的特点。
阅读材料,了解这条界线的产生及意义。
学生:
在教材13页1.13“中国人口分布图”上找寻人口分界线,并说明找寻理由。
教师:
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材料,知道我国人口分布比例特点,加深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认知。
总结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完成板书。
引导学生讨论导学案中课堂探究点,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后让学生熟读
四、知识梳理 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人口
五、当堂检测 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第三节 民 族(1课时)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
1.我国民族构成、民族分布。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自由哼唱,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15~20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趣味活动】同学们,你们身上带钱了吗?
请大家拿出人民币的纸币,互相对比观察,辨认纸币上的民族头像和文字:
1.在人民币上,除了汉字,还有其他文字吗?
如果有,是哪些民族的文字?
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人民币上有很多不同民族的人像,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些民族吗?
【讨论】通过和其他学生的交流,亲身体会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3.中国民族的数量及构成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范】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国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8%。
【板书】56个民族,汉族占92%,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
【提问】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民族?
哪些民族人口超过了500万?
【学生活动】利用网络课件寻找答案,熟悉课件的使用(要求学生单人操作电脑,教师在教室巡视,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归纳】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600万人,主要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另外,还有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回族、满族、苗族、彝族、土家族的人口数量也较多,超过了500万人。
【承转】中国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但是各民族居住的地方不尽相同。
三、小组合作 深化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19页1.19“中国民族分布图”,并设问:
中国民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汉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里?
【学生活动】根据课堂任务,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提取、归纳和总结。
【学生发言】通过查找资料,回答上述问题。
【归纳】我国各民族在地区分布上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在边疆,汉族多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份,有20多个少数民族。
【板书】中国民族分布
总特点: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汉族:
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
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结合教材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抽象、概括能力。
【展示地图】中国政区图。
【读图思考】我国有哪些民族自治区?
【总结】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每级都有民族自治地方,省级行政区中共有5个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
【提问】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民族问题上是什么态度,我国目前的多民族之间的关系如何?
【总结】我国各民族无论大小,人口多少,都是平等的。
【乡土问题】广东有哪些民族自治地方?
请在课件中找出(在课件右边的“其他素材”中找到广东省政区图)。
【设置情境】王朋去杜鹃家做客,见杜鹃家不吃猪肉,就说:
“你们回族怎么还这么落后,学学我们汉族吧。
”你觉得王朋说的对吗,为什么?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讨论中领会怎样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学生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本小组观点(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观点)。
【网上游戏】用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将具体事例和中国民族政策相连,从而体会中国的民族政策。
【提问】中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什么特点?
【归纳】中国的民族政策:
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承转】中国民族众多,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衣、食、住、行、节日风俗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独具特色,使中华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
【布置任务】在你们面前的电脑课件里,老师收集了各民族灿烂多姿的风土民情,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民族,在课件网络中找出有关这个民族的资料。
【温馨提示】
1.小组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小组的电子作品,我们看看哪个组的作品最好。
电脑水平很高的同学还可以利用我提供的网址,找到更丰富的民族风情。
2.完成表格时,可以在网络上选择你需要的内容复制,然后粘贴在表格里。
不仅可以粘贴文字,还可以粘贴图片,甚至视频资料也可以粘贴到表格,这能使你们的作品更加精彩。
【学生活动】小组为单位,学生分工合作,利用网络完成电子作品(教师在教室巡视,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指导学生完成电子作品,控制好时间)。
【展示作品】学生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所选的民族各方面的风土民情向全班展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适时地进行作品评价)。
【评比】学生发言,共同评出本堂课的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电子作品。
【归纳】中国的民族文化:
绚丽多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今天的收获,或者用一句话表达你对中华民族的祝福。
【学生发言】自由发言(教师适当评价并鼓励学生)。
【图片交流】学生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课前准备的图片。
引导学生讨论导学案中课堂探究点,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后让学生熟读
四、知识梳理 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民族
五、当堂检测 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第一单 复习课
1.能指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相邻的海洋,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基本国情;认识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会解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增长图;能用计算、比较的方法认识我国的人口问题,会做人口资源调查。
3.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
一、复习课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这节课我们对这一章进行全面地复习。
二、知识回顾
同学们根据学生用书,捋顺教材知识结构,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重点复习
现在同学们请看多媒体:
结合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明确我国领土四端点和14个陆上领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主要领海。
我们看多媒体:
多媒体展示我国的行政区划,各省级行政单位的形状,与我省相邻的省级行政单位,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长江,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陆上有邻国的省级行政单位,沿海的省级行政单位。
通过看多媒体,同学们复习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及其分布。
复习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特别注意拥有两个简称的省区。
有什么办法能尽快记住这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省会和简称呢?
建议活动:
竞赛游戏:
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组织学生竞赛】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每轮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第一轮:
教师在黑板的拼图上任意指出五个省区,请学生回答它们的名称。
第二轮:
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相应的省区图块从黑板上取下来。
第三轮:
教师任意拿出五个省区图块,请学生根据图块的形状判断各是哪一个省区。
第四轮:
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图块放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上。
我们看多媒体:
多媒体展示我国人口增长的规律特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师生复习。
我们看多媒体:
课件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节日,风俗习惯以及分布范围和特点,师生复习。
四、本章总结
板书设计
从世界看中国
五、提高升华
复习至此,请完成第一章测试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2课时)
第1课时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1.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2.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及地形区的名称和位置。
3.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课件播放音乐《青藏高原》
同学们知道青藏高原吗?
其实我国不仅有青藏高原还有许多连绵起伏的丘陵,一望无际的平原,美丽富饶的盆地。
想认识它们吗?
好,今天我们学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出示板书课件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二、自主研读 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22~26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教师讲授:
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
利用课件在中国地形图上展示山地,盆地,高原,丘陵,平原,引导学生得出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
然后开展活动:
在图中找出我国的地形区并说出它们的具体名称。
三、小组合作 深化探究
我国的地形区都镶嵌在纵横交错的山脉之间,那我国的主要山脉有哪些?
走向又是如何?
活动:
阅读教材25页读2.6中国陆上主要山脉的分布图,在图中找出我国的主要山脉及走向。
我国主要山脉大致成三横三纵式分布:
(1)东西走向的山脉:
从北往南依次是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部的昆仑山脉—秦岭、南部的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从西往东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
(3)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等。
(4)南北走向的山脉:
横断山脉、贺兰山等。
(5)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雄伟的山脉)。
活动:
填教材P26我国重要地形区表格
过渡: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地形类型是多样的,那么各种地形分别占我国领土总面积的多少呢?
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最大呢?
讨论:
多媒体展示《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引导学生读图了解各种地形面积的比例。
小结:
由上图可知,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加上高原,两者约占60%。
这些山地和高原多集中在西部地区。
如果按人们的习惯,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讲述:
由此可见,我国陆地地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居各地形类型之首;高原面积不到全国陆地面积的1/3,位居第二;盆地面积不到全国陆地面积的1/5,位居第三;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位居第四;丘陵面积仅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10,位居第五。
提问:
在我国,山区(包括山地、丘陵和比较崎岖的高原)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怎样开发和保护山区,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我国山区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两项重要问题。
小结:
山区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教材24页)。
四、知识梳理 释疑解惑
板书设计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当堂检测 提高升华
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教师讲解答案。
六、课后作业测评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第2课时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能够结合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的地势总特征。
2.分析我国的地势对气候、河流、水能的影响。
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影响。
一师一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教案 人教版 八年级 地理 上册 教案 经典 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