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浙科版遗传的分子基础单元测试.docx
- 文档编号:25576145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174.78KB
届浙科版遗传的分子基础单元测试.docx
《届浙科版遗传的分子基础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浙科版遗传的分子基础单元测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浙科版遗传的分子基础单元测试
遗传的分子基础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T2噬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经过一定时间保温后再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
与此实验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搅拌不充分会使含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
B.保温时间过长会使含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低
C.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均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D.实验目的是研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
【答案】B
【解析】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如果搅拌不充分,蛋白质外壳与细菌不分开,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高,A正确;如果保温培养时间过长,部分被侵染的大肠杆菌会裂解,从而导致32P标记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偏高,B错误;由于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C正确;实验目的是通过对照实验,研究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D正确。
【点睛】本题考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要掌握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下图中a、b是核酸链,C是肽链。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a→b→c依次表示基因表达过程的转录和翻译
B.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说明基因突变未发生
C.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是由于密码的简并性
D.突变后的基因往往是原基因的等位基因
【答案】B
【解析】c是多肽链,b是mRNA,a是DNA分子中转录的模板链,a→b是转录过程,b→c是翻译过程,A正确;图中发生了基因突变,DNA中的转录的模板链上的C突变成G,B错误;图中密码子CGC和CGG都编码精氨酸,因此图中氨基酸没有改变的原因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C正确;基因突变后可形成原基因的等位基因,D正确。
3.下列哪项不是RNA可能具有的功能
A.信息传递B.催化反应C.物质转运D.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mRNA具有将遗传信息传递的功能,A错误;少数RNA是酶,酶具有催化功能,B错误;tRNA具有运输氨基酸的功能,C错误;RNA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正确。
4.如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B.该基因中的
代表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基因中碱基(C+G)/(A+T)为3∶2
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②部位解开可不用DNA解旋酶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的元素是C、H、O、N、P,没有S元素,A正确;基因中的
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基因中A=T=20%,所以C=G=30%,即基因中碱基(C+G)/(A+T)为3∶2,B正确;限制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即①部位,PCR扩增时,②的解开不需要解旋酶,C正确;DNA复制3次含有15N的链有2条,DNA分子有8条,共16条链,所以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1/8,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和复制,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5.某DNA分子含有腺嘌呤200个,该DNA复制数次后,消耗了周围环境中3000个含腺嘌呤的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多少次?
A.3次B.4次C.5次D.6次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模板DNA中含有200个腺嘌呤,即含有200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复制数次后,所有DNA中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3000+200=3200个,设该DNA分子复制了n次,则有关系式:
2n×200=3200,解得n=4,故选B。
【考点定位】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相关数量关系:
若取一个全部N原子被15N标记的DNA分子(0代),将其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复制)若干代,其结果分析如下:
(1)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有2n个,n表示复制代数,只含14N的有(2n-2)个,做题时应看准是“含”还是“只含”。
(2)无论复制多少次,含15N的DNA分子始终是2个,占总数比例为2/2n。
(3)子代DNA分子的总链数为2n×2=2n+1条。
含15N的链始终是2条,占总数比例为2/2n+l=1/2n。
做题时,应看准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4)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游离的该脱氧核苷酸m×(2n-1)个。
若进行第n代复制,需消耗该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6.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含有40个胸腺嘧啶,若连续复制3次,则第三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
A.60个B.120个C.240个D.360个
【答案】C
【解析】具有100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含有40个胸腺嘧啶,则该DNA分子含有胞嘧啶数为100—40=60个,第三次复制时DNA分子由4个增加到8个,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60×4=240个,选C。
【点睛】DNA复制中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1)若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2)第n次复制需要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7.下列是几个放射性同
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小白鼠摄入用氚标记的U,则一段时间后体内只有少部分细胞显示放射性
B.给玉米提供18O2,则一段时间后其周围空气中有可能出现C18O2
C.给酵母菌提供C6H1218O6,则一段
时间后周围空气中有可能出现H218O
D.给水稻提供14CO2,则一段时间后其根细胞中有可能出现14C3H6O3
【答案】B
【解析】活细胞中均能通过转录过程形成mRNA,给小鼠摄入用用氚标记的U,则一段时间后体内绝大部分细胞显示放射性,A错误;给玉米提供18O2,则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含的H218O,然后H218O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反应,一段时间后周围空气中有可能出现C18O2,B正确;给酵母菌提供C6H1218O6,通过细胞呼吸产生18O2的二氧化碳,c错误;给水稻提供14CO2,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含14C的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其跟细胞有氧呼吸可产生14C3H4O3,D错误。
【考点定位】同位素示踪技术,基因表达,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形成含
【名师点睛】1.同位素示踪技术用于追踪原子的转移路径,常常和放射自显影技术混合使用。
2.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反应,会产生含18O2的二氧化碳是常考的易混淆知识。
8.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DNA病毒。
用32P标记的噬藻体感染蓝藻细胞,培养一段时间,经搅拌、离心后进行放射性检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噬藻体含32P的成分是磷脂分子和DNA分子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藻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
C.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上清液中
D.此实验可证明噬菌体的DNA能侵入蓝藻细胞
【答案】D
【解析】噬藻体属于病毒,没有膜结构,不含有磷脂成分,A项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藻体或其外壳和蓝藻分离,B项错误;离心后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C项错误;此实验可证明噬菌体的DNA能侵入蓝藻细胞,D项正确。
9.下图为某种植物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与染色体规律性变化的模式图。
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过程是有丝分裂间期,此时细胞内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B.低温处理导致④→⑤过程中染色单体不分开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增加一倍
D.⑥→⑦过程中DNA解旋酶可使染色体解旋变为细丝状的染色质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分裂间期:
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
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
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形数清晰赤道齐)
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点裂数增向两级)
末期:
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解:
A、①→②表示的是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核膜、核仁消失是前期;A错误.
B、低温处理的是有丝分裂前期②→③,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
C、⑤→⑥过程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则染色体组也加倍;C正确.
D、DNA解旋酶作用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使得DNA解旋,染色体形成染色质是在有丝分裂的末期;D错误.
故选:
C.
考点:
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10.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B.每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1P
C.每个DNA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1P
D.含32P与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
50
【答案】D
【解析】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即A=5000×2×20%=2000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2000个,C=G=3000个,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因此该过程至少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数目为(100-1)×3000=297000个,A错误;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100个子代噬菌体中,2个DNA分子含有32P和31P,98个DNA分子只含有31P,因此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1P,另一条链氧核苷酸链含32P,有98个DNA分子均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1P,BC错误;100个DNA分子中,只有2个含有32P,100个DNA分子都含有31P,因此含32P与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2:
100=1:
50,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解题关键能识记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分析出子代DNA分子中含31P和32P的情况。
1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B.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
C.所有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D.一对等位基因一般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
该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的本质、等位基因的概念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
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A正确;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眼色的杂交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所以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C错误;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所以一对等位基因一般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正确。
【点睛】
识记和理解萨顿假说的内容及其提出该假说的依据、摩尔根果蝇眼色的杂交实验、基因的本质和等位基因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大多数生物的翻译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在下图所示的某mRNA部分序列中,若下划线表示的是该mRNA上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该部分序列(无终止密码子)翻译出来的肽段所含的氨基酸的个数为
A.6B.8C.9D.10
【答案】B
【解析】若下划线表示的是该mRNA上一个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则起始密码子为第8—10位碱基GUG,按照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图中划线的决定谷氨酸的密码子为第5个,则所含的氨基酸为8个,B正确。
13.艾弗里将R型细菌置于含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了S型肺炎双球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说明这种变异是定向的
B.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
C.该实验不能证明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D.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也能产生S型细菌
【答案】B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项错误,B项正确;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即能证明DNA是使R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C项错误;细胞才是生命的最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DNA分子没有自己的细胞,就失去了其功能,因此将S型细菌的DNA注射到小鼠体内不能产生S型细菌,D项错误。
【考点定位】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4.DNA在真核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可能有
A.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B.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C.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D.线粒体染色体核糖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没有DNA,AD错误;高尔基体、内质网都没有DNA,B错误;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此外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C正确。
考点:
DNA的存在部位
15.下列关于DNA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类中,每个人的DNA分子都存在差异
B.有两条染色单体的一个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
C.在DNA复制时,必须先完全解旋为两条单链
D.心肌细胞的DNA分子含有控制人体所有性状的整套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DNA分子的特性有多样性、稳定性和差异性,故A正确;含有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一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子,所以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的染色体中含有2个DNA分子,故B正确;DNA复制的方式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故C错;人体所有的体细胞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含有人体的全部遗传信息,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从发绿色荧光的海蜇体内获得一段DNA片段,并将其插入到小鼠的基因组中,可得到发绿色荧光的小鼠,由此可知海蜇的( )
A.该段DNA具有遗传效应
B.该段DNA可在小鼠中复制
C.遗传信息跟小鼠的遗传信息一样
D.该段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所得小鼠可以发出绿色荧光,说明此DNA片段可通过转录,翻译生成荧光蛋白,因此该段DNA具有遗传效应。
海蜇和小鼠是不同生物,它们的遗传信息肯定不一样。
从题中无法看出该段DNA在小鼠中是否复制,也无法看出该段DNA的基本单位。
故选A
考点:
本题考查DNA的相关知识。
点评: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和推断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17.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下图表示来自父母的1号染色体及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下表分析他们的孩子不可能()
A.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有1/2的可能性为Rh阴性
C.有3/4能产生淀粉酶
D.出现既有椭圆形红细胞又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答案】B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可知,1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母EeXee父,则子代基因型为Ee:
ee=1:
1,可出现椭圆形红细胞,A正确;母DDXdd父,则子代基因型为Dd,全为Rh阳性,B错误;母AaXAa父,则子代基因型为AA:
Aa:
aa=1:
2:
1,则子代有3/4能产生淀粉酶,C正确;母AaEeXAaee父,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则卵细胞基因型为AE:
ae=1:
1,精子的基因型为Ae:
ae=1:
1,所以子代可出现既有椭圆形红细胞又能产生淀粉酶(AE)的类型,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完全连锁遗传
18.下列有关遗传物质基础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通过基因控制酶的合成引起的
C.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游离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时需DNA聚合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故A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通过基因控制血红蛋白的结构异常引起的,而不是控制酶的合成,故B错误;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引起了DNA分子的多样性,故C正确;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时需要DNA聚合酶,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DNA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者比值等于1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一定是单链
D.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者比值不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则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
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则A+C=G+T,因此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都一定等于1,A正确、D错误;DNA分子中,C与G之间有3个氢键,A与T之间有2个氢键,则C与G的含量越高,DNA稳定性越高。
因此,前一个比值越大,C与G的含量越低,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低,B错误;当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错误。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
20.—条染色体含有一条双链DNA分子,那么一条染色单体含有
A.—条单链DNA分子B.—条双链DNA分子
C.二条单链DNA分子D.二条双链DNA分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条染色体经过复制后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一条DNA分子;若—条染色体含有一条双链DNA分子,那么一条染色单体也含有—条双链DNA分子,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染色体与DNA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1.下列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艾弗里将从S型细菌中分离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②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③DNA双螺旋模型的构建
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A.①②④B.③④⑤C.②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
⒈吸附:
噬菌体用尾丝吸在细菌外面;⒉注入:
噬菌体DNA进入细菌体内;⒊复制:
噬菌体的DNA利用细菌体内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来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材料全部来细菌);⒋组装:
复制好的蛋白质外壳和DNA对应装配成完整的噬菌体;⒌释放:
细菌破裂死亡,噬菌体放出。
格里菲思只发现有遗传因子,没有提出DNA是遗传物质。
故选D。
考点: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点评:
本题较容易,要求学生识记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究实验。
22.某个DNA片段有500个碱基对,其中A和T占碱基总数的40%。
若该DNA片段复制两次,则共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个数为()
A.300B.600C.900D.1200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意可知,该DNA片段是500对碱基,即1000个碱基组成,G+C=1000-1000×40%=600个,G=C=300个;该DNA片段复制2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2=4个,增加了3个DNA分子,因此该过程中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分子是:
300×3=900个,故选:
C。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DNA分子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3.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双链DNA分子的任一条链中A+T所占的比例与整个DNA分子中A+T所占的比例相同
B.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
C.mRNA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tRNA和rRNA不是转录形成的
D.组成DNA元素种类与组成RNA的元素种类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的任一条链中A+T所占的比例与整个DNA分子中A+T所占的比例相同,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总数等于嘧啶总数,AB正确;mRNA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tRNA和rRNA也是通过转录形成的,C错误。
DNA元素种类与组成RNA的元素种类完全相同,都是C、H、O、N、P,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核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4.下列有关细胞中蛋白质与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的蛋白质可以不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核糖核苷酸链中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键,但不含氢键
C.叶肉细胞中DNA转录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DNA和R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中有4种产物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病毒的蛋白质只能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A项错误;核糖核苷酸链中一定含有磷酸二酯键,也可能含氢键,例如tRNA中的双链区域也含有通过氢键结合形成的碱基对,B项错误;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DNA转录过程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C项错误;DNA和RNA彻底水解的产物中,磷酸、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4种产物是相同的,D项正确。
25.如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A、B、C、D代表不同的核酸。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A是DNA,B是mRNA,C是tRNA,D是rRNA
B.图中①代表DNA复制,②代表转录,③代表翻译
C.①过程中DNA先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开双链,解旋还可以发生在②过程中
D.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tRNA,它共有64种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A是DNA,B是mRNA,C是运输氨基酸的tRNA,D是组成核糖体的rRNA,故A正确;过程①、②、③分别表示DNA复制、转录和翻译,故B正确;在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需要经过解旋过程,故C正确;tRNA上的反密码子能与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由于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种,所以tRNA有61种,故D错。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表达,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浙科版 遗传的分子基础 单元测试 遗传 分子 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