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574069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4.54KB
整理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整理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统计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模拟题一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
重点调查 统计调查 统计标志 标志变异指标 平均指标
二、简述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2.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相比较有什么的特点?
3.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4.简述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
5.总量指标的种类有哪些?
三、单项选择:
(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相对指标的表现(计量)形式有( )。
(1)平均数
(2)百分数 成数 千分数倍数
(3)标志变异指标 (4)时点指标
2.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为:
60分、65分、69分、78分、91分。
这五个数是( )。
(1)指标
(2)变量 (3)变量值 (4)指标值
3.下面统计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有( )
(1)产品合格率
(2)粮食平均亩产量
(3)国内生产总值 (4)职工平均工资
4.某市计划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10%,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
(1)150%
(2)104.8%
(3)105% (4)115%
5.动态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
(1)时期数列
(2)时点数列
(3)相对数动态数列 (4)平均数动态数列
四、计算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某地区2001年-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资料如下:
年 份
每人平均消费水平(元)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123
134
156
159
149
205
要求:
计算2002年—2006年居民每人平均消费水平的平均增长量。
2.某车间有2个生产班组,每组都有7个工人,各组工人日产量(件)为:
甲组:
20、40、60、70 80、100、120
乙组:
62、68、69、70、71、72、78
要求:
计算平均差比较哪一个班组的平均成绩代表性好。
《统计学》模拟题二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
普查 长期趋势 抽样调查 统计总体 中位数
二、简述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1.重点调查调查的特点有哪些?
2.简述统计工作(活动)有哪些过程。
3.长期趋势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4.统计指数的种类有哪些?
5.简述抽样调查的作用。
三、单项选择:
(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
A.标志值有两大类:
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 )。
A.q1p1 B.q0p1 C.q1p0 D.q0p0
5.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四、计算题:
(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某企业对一批成品按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抽选200件,其中废品8件,又知道样本单位数是成品总量的1/20。
当概率为0.9545时,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
2.某工厂2002年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提高3%,实际提高5%,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统计学》模拟题三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
统计指数 时间数列 统计指标 统计报表 频数
二、简述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1.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有哪些?
2.简述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3.平均指标的种类有哪些?
4.相对指标的有哪些种类?
5.影响必要抽样数目的因素有那些?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2.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
A.标志值之和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4.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指标性质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5.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四、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某厂2005年某产品单位成本123元,计划规定2006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7%,试确定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20分)
2.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表
成绩(分)
频率(%)
50——60
6.7
60——70
13.3
70——80
30.0
80——90
36.7
90—100
13.3
合 计
100.0
要求:
计算该班学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
《统计学》模拟题一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
重点调查:
是指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搜集资料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统计调查:
指按照统计研究的任务和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客观实际搜集各种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统计标志:
是总体单位具有的特点和属性。
标志变异指标:
它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或离散程度的综合指标,表明了总体标志值分布状况的特征。
平均指标:
是反映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标志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二、简述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答:
(1)标志变异指标是评价平均指标代表性的依据。
(2)标志变异指标可用来反映社会生产的稳定性和其他经济活动过程的均衡性及协调性。
2.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相比较有什么的特点?
答:
第一是在调查对象中按照随机的原则抽选调查单位,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有同等可能性被抽中或不被抽中,排除了人的主观意断的影响;
第二是通过对一小部分调查单位的调查资料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资料,可从数量上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可以计算抽样误差,确定资料的可信度和可信区间。
3.统计指数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答:
综合法指数,平均法指数
4.简述统计调查方案包括的内容。
答:
(1)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拟定调查项目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期限、调查地点和方法
(5)制定统计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5.总量指标的种类有哪些?
答:
(1)总量指标按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2)按反映内容的不同,总量指标分为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
总体总量是总体单位数的加总。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相对指标的表现(计量)形式有(
(2) )。
(1)平均数
(2)百分数 成数 千分数倍数
(3)标志变异指标 (4)时点指标
2.学生《统计学》的考试成绩分别为:
60分、65分、69分、78分、91分。
这五个数是( (3) )。
(1)指标
(2)变量 (3)变量值 (4)指标值
3.下面统计指标是总量指标的有((3) )
(1)产品合格率
(2)粮食平均亩产量 (3)国内生产总值
(4)职工平均工资
4.某市计划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5%,实际增长10%,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2))。
(1)150%
(2)104.8%
(3)105% (4)115%
5.动态数列中的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1) )。
(1)时期数列
(2)时点数列
(3)相对数动态数列 (4)平均数动态数列
四、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某地区2001年-2006年居民消费水平资料如下:
年 份
每人平均消费水平(千元)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123
134
156
159
149
205
要求:
计算2002年—2006年居民每人平均消费水平的平均增长量。
解:
平均增长量=(千元)
2.某车间有2个生产班组,每组都有7个工人,各组工人日产量(件)为:
某车间有2个生产小组,每组都有7个工人,各组工人日产量(件)为:
甲组:
20、40、60、70 80、100、120
乙组:
62、68、69、70、71、72、78
要求:
计算平均差比较哪一个班组的平均成绩代表性好。
解:
答:
计算结果表明甲组的平均差(2.57件)小于乙组的平均差(5.43件),所以甲组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大,乙组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小。
《统计学》模拟题二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
普查:
普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特定目的和任务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长期趋势:
是由各个时间普遍,持续的决定基本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使现象发展水平在一个长时间内沿着一个方向逐渐向上或向下变动的趋势。
抽样调查:
以数理统计学和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在调查对象中按随机的原则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统计总体:
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相同特性的许多个别单位事物所组合成的整体。
中位数:
将所研究的总体中的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就是中位数。
二、简述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1.重点调查调查的特点有哪些?
答:
第一,重点单位的选择着眼于其标志值在调查总体的标志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大小。
第二,重点调查的目的是用重点单位的资料反映现象总体的基本情况,它既不能完整地反映总体的总量,也不能推断总体的数量指标。
2.简述统计工作(活动)有哪些过程。
答:
(1)统计设计过程:
根据统计对象、性质、研究的目的,对整个工作的各个环节所作的通盘考虑和安排。
(2)统计调查过程:
就是根据调查方案的要求,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被调查单位收集可靠、准确的材料的工作过程。
(3)统计整理过程:
对收集来的大量零星分散的原始资料或次级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制表等的工作过程,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4)统计分析过程:
对统计工作所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综合分析,得出必然结论。
3.长期趋势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答:
一是时距扩大法,二是移动平均法,三是最小平方法。
4.统计指数的种类有哪些?
答:
(1)统计指数按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总指数和组
(2)统计指数按反映现象性质的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3)统计指数按编制方法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4)统计指数按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5.简述抽样调查的作用。
答:
(1)节省调查费
全面调查是调查整个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非常大。
抽样调查是调查总体中的小部分单位,这样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2)调查速度快
由于抽样调查所要调查的单位只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极小部分,所得资料可以快速进行汇总与分析,及时利用调查结果。
(3)调查结果准确可靠
抽样调查的调查单位少,参加调查汇总的人员也少,可以进行严格的训练,因而发生登记误差的可能性就小,这样就可提高调查质量和效果。
因此抽样调查还能对全面调查资料进行补充或修正。
(4)应用范围广
A、当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时,采用抽样调查。
B、当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时,可采用抽样调查。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
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C)。
A.标志值有两大类:
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4.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变形为综合指数时,其特定的权数是(D )。
A.q1p1 B.q0p1
C.q1p0 D.q0p0
5.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四、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某企业对一批成品按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抽选200件,其中废品8件,又知道样本单位数是成品总量的1/20。
当概率为0.9545时,确定不合格品的范围。
解:
已知:
n=200件; n1=8件;
p=8/200=0.04;N=4000件
=0.0135(1.35%)
计算结果表明,在95.45%概率保证下,该厂成品的不合格率在1.3%至6.7%之间。
2.某工厂2002年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提高3%,实际提高5%,试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解: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计算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超额1.9%,完成计划。
《统计学》模拟题三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名4分,共计20分)
统计指数:
是用于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
时间数列:
是将某种经济现象的同类的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而形成的数列。
统计指标:
是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及具体数值。
统计报表:
是基层企业、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或上级部门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指标解释,报送内容、报送时间、报送程序等,以企事业单位原始记录为基础,自下而上搜集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频数:
将总体中所有总体单位按一定的标志分成若干组,列出各组总体单位数,反映总体各单位在各组之间的分布状况,用以表明总体内部的构成。
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叫频数。
二、简述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1.影响时间数列的因素有哪些?
(1)长期趋势
长期趋势是时间数列变动的基本形式。
它是由各个时间普遍,持续的决定基本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使现象发展水平在一个长时间内沿着一个方向逐渐向上或向下变动的趋势。
(2)季节变动
季节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自然条件或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年或更短的时间内,随时序变化而引起的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动。
(3)循环波动
循环变动是指事物以若干年为周期的涨落起伏相间的变动。
(4)不规则变动
不规则变动是指受意外的、偶然的因素或不明原因引起的无周期性的变动。
2.简述统计研究对象的特点。
答:
(1)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和现象间的数量关系。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
总体是由有某种相同性质的许多个体组成。
(3)具体性:
统计所反映的量是具体事物的数量,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学和数学的一个重要区别。
(4)社会性:
这是由统计学所研究的对象决定的,统计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而社会经济现像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结果。
3.平均指标的种类有哪些?
答:
(1)数值平均指标
数值平均指标是指将各总体单位标志值全部计算形成的平均指标,分为算术平均指标和几何平均指标。
①算术平均指标
算术平均指标分别采不同的计算方法,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指标和加权算术平均指标两种计算形式。
A、简单算术平均指标
简单算术平均指标是指掌握的资料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而且未分组的情况下,计算平均指标的一种形式。
B、加权算术平均指标
如果掌握的统计调查资料已整理分组,计算平均指标就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指标的计算形式。
C、调和平均指标
调和平均指标是加权算术平均指标的变形,即在统计调查资料缺乏总体单位数时,计算平均指标所采用的又一种形式。
②几何平均指标
几何平均指标又称“对数平均数”,它是若干个标志值连乘积开若干次方的算术根。
(2)位置平均指标
位置平均指标是根据标志值所处位置直接观察,或根据其所处位置有关的部分与标志值计算确定的平均数。
位置平均指标包括众数和中位数。
①众数
众数的概念:
众数是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即最普遍、最常出现的数值,或在变量数列中频数最大(频率最高)的那个标志值。
②中位数
将所研究的总体中的各单位标志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就是中位数。
4.相对指标的有哪些种类?
答:
(1)结构相对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进行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计算各部分数值占总体数值的比重。
(2)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又称类比相对数,是指同一时期处于不同空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的数量对比来说明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程度。
(3)比例相对指标
比例相对指标是指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数量对比。
(4)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总体同类指标在不同时期的数值对比。
(5)强度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有联系的不同总体,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相对指标。
(6)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是又称计划完成百分比。
是由实际完成数与计划任务数对比计算的,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5.影响必要抽样数目的因素有那些?
①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即总体方差或P(1–P)的大小。
总体标志变异程度大,要求必要抽样数目大一些,反之,则少一些。
②允许的极限误差或的大小。
允许的极限误差越大,必要抽样数目越小,反之越大。
③抽样方法。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重复抽样比不重复抽样要多抽取一些样本单位。
④抽样方式。
采用分层抽样、等距抽样的必要抽样数目要小于简单随机抽样的必要抽样数目。
⑤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即概率F(t)越大,必要抽样数目越多,反之,必要抽样数目越少。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也称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即估算某一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的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并将环境影响的经济价值纳入项目、规划或政策的经济费用效益分析中去,以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该项目:
规划或政策的可行性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对负面的环境影响估算出的是环境费用,对正面的环境影响估算出的是环境效益。
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报审A.调查的组织形式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 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
(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2.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
A.标志值之和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与管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的应用B.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1.直接市场评估法C.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A.抽象的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1.环境的概念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1)资质等级。
评价机构的环评资质分为甲、乙两个等级。
环评证书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有效期为4年。
4.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A )。
A.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指标性质不同
C.采用的基期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5.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C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
四、计算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某厂2005年某产品单位成本123元,计划规定2006年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7%,试确定成本计划完成程度指标。
(20分)
解: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97.9%
计算结果表明劳动生产率超额2.1%,完成计划。
2.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表
成绩(分)
频率(%)
50——60
6.7
60——70
13.3
70——80
30.0
80——90
36.7
90—100
13.3
合 计
100.0
要求:
计算该班学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
解:
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平均成绩计算表
成绩(分)
频数(人)
f
频率(%)
x
xf
50——60
2
6.7
55
110
3.685
60——70
4
13.3
65
260
8.645
70——80
9
30.0
75
675
22.500
80——90
11
36.7
85
935
31.195
90—100
4
13.3
95
380
12.635
合 计
30
100.0
—
2360
78.667
据频数即各组的单位数计算,则计算式如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统计学 模拟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