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专题之世界地理.docx
- 文档编号:25561644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46.57KB
高中地理专题之世界地理.docx
《高中地理专题之世界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专题之世界地理.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专题之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
东亚
1、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侧
2、范围:
75°E~170°W
3、组成:
国家--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主要地形区—亚欧大陆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群岛、日本海
4、地形特征: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①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势西高东低②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③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
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5、气候特征:
主要气候类型
①亚热带季风气侯分布:
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日本南部、韩国南部
特征: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②温带季风气候分布:
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日本、韩国北部;朝鲜
特征: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③温带大陆气候分布:
中国西北部、蒙古
特征: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常年干旱少雨
④高山气候
6、人口:
人口多分步于沿海平原;居民多为黄色人种;世界上四大人口稠密地区之一
7、经济:
中国-发展速度快;
差异显著韩国-发展程度高
日本-发达国家差异显著
蒙古、朝鲜-经济落后
中国-资源、劳动力、市场
建立东亚经济区的各国优势日本、韩国-资金、技术
蒙古-资源
沿海-工农业发达;西部-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占重要地位
8、韩国:
有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两种季风气候(釜山-亚热带季风;汉城、首尔-温带季风)
汽车、电子、服装业发达
9、朝鲜:
朝鲜半岛的河流(包括韩国)多自西向东流入黄海
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10、蒙古:
发源于我国阿尔泰山的额尔齐斯河流经蒙古(是鄂毕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汇入北冰洋)
畜牧业占主要地位
11、日本:
领土组成--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临近关东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处
在太平洋版块和亚欧版快消亡边界的环太平洋带上,多火山、地震,最高峰富士山就是一座活火山。
河流--河流多是从中间流向四周的短小河流。
由于日本多山地,地势落差大,年降水丰富,所以河流水量大,流速急,水能资源丰富。
气候--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显著(海洋性主要表现在①温差小②降水多--由于冬季有来自日本海的水汽,所以冬季也有相对较多的降水)
资源--森林、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发达的经济:
不利条件--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优良的港湾
发展特色--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拓展国际市场
原料、能源的主要来源--石油←西亚、东南亚;
煤炭←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石←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中国、美国
贸易对象--美国(最大)、其次是亚洲和西欧国家
工业分布--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工业带和工业城市--京滨带(东京、横滨),阪神带(大阪、神户),中京带(名古屋),
北九州带(北九州),濑户内带(福山)
高科技农业--种植水稻(单产量高)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机械化水平高(主要是小型农业机械)
科技水平高(发展生物技术,发展水利)
海洋渔业--千岛寒流和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
主要是近海捕捞、远洋捕捞、水产养殖三部分
12、补充:
区域热点问题:
朝核问题;
韩日竹岛之争;
中日东海问题
*重要经纬线
20°N纬线穿过:
北部海、琼州海峡及海南岛(海口)、南海、巴士海峡附近
23°26′N纬线穿过: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40°N纬线穿过:
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黄河几字大拐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海、本州岛。
④50°N纬线穿过:
蒙古、中国、日本海、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千岛群岛。
蒙古:
80°E-120°E、50°N附近
朝鲜半岛:
35°N、128°E穿过
日本:
130°E-140°E,30°N-45°N
东南亚
1、范围: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位置:
马六甲海峡是东亚联系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的必经之路,有“十字路口”、“咽喉要道”之称。
3、地形:
中南半岛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征。
4、地势:
中南半岛北高南低。
5、河流:
元江—红河—河内;
澜沧江—湄公河—中、缅、老、泰、柬、越—万象和金边;
湄南河—曼谷;
怒江—伊洛瓦底江—仰光。
6、气候: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
7、居民:
人口稠密,黄色人种,佛教文化,华人华侨。
8、板块活动与地质灾害:
东南亚处在亚欧、印度洋、太平洋三大板块交汇处,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震和由此引发的海啸等灾害危害最大。
9、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中南半岛的植被为热带季雨林,多珍贵林木,是世界上主要木材出口地之一;
矿产资源锡矿:
缅甸—苏门答腊是世界最大的锡矿带。
石油:
印尼、文莱是重要石油出口国。
10、印尼:
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国家,也是火山最多的国家。
国内主要人口、城市都在南半球的爪哇岛。
首都雅加达也在该岛上。
11、新加坡:
经济发展的条件:
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和航运业,对外开放,吸引先进技术和外资发展工业,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
花园城市
柔佛海峡
12、克拉地峡:
中南半岛与马来半岛陆地上最窄的地方。
克拉运河的开凿对我国的重大经济意义-运河不仅可以运油,还可以运输其他货物,而且将改变欧亚贸易路线。
它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运输安全性得到提高。
【水稻种植业】
主要分布区: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中国、日本、印度,东南亚的缅甸、越南、泰国。
)
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全体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mm以上的地区,降水丰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地形—多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沿海平原和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灌溉方便。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
水稻种植业的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来精耕细作。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是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人均耕地—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亚洲的主要水稻种植区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人均耕地少,因而在这里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生产习惯、食物偏好—水稻在这些地区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市场—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注:
水稻种植业自身特征:
水稻是喜温、喜湿的粮食作物。
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的集约农业。
单产量高。
(3)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生产特点的成因与今后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所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土地很少。
发展措施:
集约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原因:
精耕细作,使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
发展措施: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业意识。
机械化水平低。
原因:
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
发展措施:
加快机械化发展。
科技水平低。
原因:
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验,现代科技水平低。
发展措施:
加大科技投入。
水利工程量大。
原因:
夏季风不稳定,水旱频繁。
发展措施:
增加投入,兴修水利。
*重要经纬线:
0°纬线穿过苏门答腊岛
10°N纬线穿过安达曼海、马来半岛、泰国湾、湄公河三角洲、南海、菲律宾群岛。
20°N线穿过孟加拉湾、缅甸、泰国、老挝、越南、北部湾。
④23°26′N线穿过缅甸。
⑤100°E经线穿过缅甸、泰国、泰国湾、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岛、印度洋。
南亚
1、位置:
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其中马尔代夫有部分属于南半球。
2、地形:
北部山地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一部分;中部平原,包括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南部低矮的德干高原。
3、气候北部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北部喜马拉雅山地区为高山气候,南部有小部分热带雨林气候,印度河流域有部分热带沙漠气候。
4、板块: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带。
5、河流:
布拉马普特拉河(发源地: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河(发源地:
冈底斯山脉,流经:
印度河平原,注入:
阿拉伯海)
恒河(发源地:
喜马拉雅山脉,流经:
恒河平原,注入:
孟加拉湾)。
6、宗教:
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斯里拉卡—佛教;印度、尼泊尔—印度教;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伊斯兰教。
7、人口:
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之一(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五大湖地区—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
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个人口上亿国家,以印度人口最多(世界第二)。
白色人种为主。
8、历史:
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
9、印度农业:
亚洲耕地面积最大
作物:
水稻―需要较高的热量和较多的水分―恒河平原的东部及印度半岛西南部的三角洲
小麦-耐旱能力强-恒河平原的西部、德干高原西北部
棉花-喜光、耐旱、要求土壤透气性好-德干高原、印度河流域附近
茶叶-多雨的气候及排水良好的坡地-布拉马普特拉河两岸低山丘陵
黄麻-性喜低湿的土地和潮湿的气候-恒河三角洲
问题及原因:
水旱灾害频繁←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粮食需求大←人口众多
解决措施:
兴修水利
推广先进耕作方式和培育良种,加大农药化肥投入
矿产:
德干高原东北部,世界三大铁矿出口国之一
工业:
钢铁:
德干高原东北部
纺织:
棉纺-孟买;麻纺-加尔各答
高新产业: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生产国
班加罗尔-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
城市:
加尔各答-第一大城市和第二大海港
孟买-第二大城市和第一大海港
新德里-首都
*重要经纬线:
0°纬线穿过印度洋和马尔代夫;
10°N纬线穿过印度洋、印度半岛南端;
北回归线穿过印度河三角洲、德干高原、恒河三角洲;
70°E经线穿过印度河平原、阿拉伯海;
90°E经线穿过孟加拉湾。
中亚
1、范围: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最大内陆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前三个为我国邻国)。
2、位置:
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较远。
3、地形:
以丘陵(哈萨克丘陵)平原(图兰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4、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且季节分配不均。
5、植被: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6、河流:
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最大的内陆湖,最大的咸水湖
锡尔河(发源于咸海)
阿姆河(发源于咸海)
咸海、巴尔喀什湖等内陆湖。
7、农业:
锡尔河、阿姆河孕育了发达的灌溉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棉花是最主要的农业专业化产品。
乌兹别克斯坦有“白金之国”之称。
中亚作为世界第三大产棉基地,有利于棉花生长的条件有:
光照充足;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
灌溉水源充足;
平原平坦的地形,土壤肥沃;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政策扶持。
8、资源:
丰富的油气资源,石油资源广泛分布在里海沿岸。
9、经济:
油气开采业、采矿业。
10、主要城市:
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
11、宗教:
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重要经纬线:
40°N纬线穿过里海、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50°N纬线船工伏尔加河、乌拉尔河、额尔齐斯河等流域。
50°E经线穿过里海。
60°E经线穿过咸海、阿姆河。
70°E经线穿过锡尔河、阿姆河。
西亚
1、位置:
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三洲(亚、欧、非)之地。
2、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
北部有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南部阿拉伯半岛上有阿拉伯高原,在三大高原之间分布着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3、气候: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黑海沿岸等);热带沙漠气候(阿拉伯半岛等);温带大陆性气候(伊朗等);
高山气候(大高加索山脉等小范围地区)。
4、河湖: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两河平原;死海—世界盐度最高的胡,世界陆地最低点。
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扩张地带,面积不断扩大。
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带,面积不断缩小。
5、农业:
以色列发展节水农业,推广了喷灌、滴灌技术。
6、资源:
以波斯湾为中心,向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形成一条巨大石油带(波斯湾—土耳其)
石油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优质好的特点。
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阿曼、土耳其—重要产油国和出口国。
7、土耳其海峡:
又叫黑海海峡。
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上,由南侧爱琴海的恰那卡莱海峡和北侧黑海的伊斯坦布尔海峡两部分组成。
西欧
最重要: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非洲好望角—北美
三条石油运输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主)中国(次)。
最小:
波斯湾—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重要经纬线
30°N经线穿过黑海、小亚细亚半岛
40°E经线穿过黑海
50°E经线穿过里海、伊朗高原、波斯湾、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
60°E经线穿过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
40°N纬线穿过土耳其海峡,小亚细亚半岛,里海
23°26′N纬线穿过红海、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海
非洲
1、组成:
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
2、位置:
亚欧大陆东南面,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以红海和苏伊士运河与亚洲分界(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3、气候:
气候类型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4、地形:
特点:
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地形区
埃塞俄比亚高原
三大高原东非高原(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南非高原(它的存在使纳米布沙漠只存在于西海岸而未能深入陆地)
两大盆地刚果盆地(非洲最大盆地)
乍得盆地
两大山脉阿特拉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的一部分)
德拉肯斯山脉
东非大裂谷(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
南起赞比西河,北到死海。
5、河湖:
尼日尔河—发源于西部高地,注入几内亚湾;
赞比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注入莫桑比克海峡(属于印度洋);
刚果河—发源于东非高原,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很大,注入大西洋(入海口处很大范围内都是淡水。
汛期时,入海口盐度低,旱期则相反);
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发源于东非高原,两条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地区,受干湿季影响,每年6~10月(即北半球夏季)为汛期,向北注入地中海。
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的湖泊(在裂谷上)。
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的湖泊,世界第二深的湖泊(在裂谷上)。
6、矿产:
特点--种类多,储量大。
南非—黄金产量世界第一;
几内亚—铝土产量世界第一;
地位赞比亚—铜矿;
突尼斯、摩洛哥—磷矿;
刚果(金)-金刚石产量世界第一。
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和几内亚湾沿岸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尼日利亚是非洲重要石油生产和出口国。
7、经济:
靠出口初级产品(矿产、热带经济作物)来换取日用品。
8、居民:
非洲中部和南部是黑色人种的故乡;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马达加斯加岛以黄种人为主;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大洲首位。
9、南非发达国家;
首都约翰内斯堡是最重要的工业城市。
开普敦是其最重要的港口。
10、埃及:
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属于阿拉伯国家)
农业:
发达的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原本在汛期时尼罗河两岸不种地,只在枯水期时种地。
阿斯旺水坝建成后,河流两岸地势较高的地区夏季可种粮。
)
农作物:
棉花、小麦、水稻、枣椰
长绒棉的生长优势:
充沛的灌溉水源;
光照条件好,热量充足;
③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⑤交通便利;
⑥政策扶持;
⑦市场广阔。
城市:
首都开罗(尼罗河三角洲顶端)。
亚历山大—埃及在地中海沿岸的重要海港,也是埃及的最大港口。
塞德港(苏伊士运河附近)。
经济:
四大支柱产业—石油、运河、侨汇、旅游。
*重要经纬线:
20°W经线穿过北部非洲西侧大西洋海域
0°经线穿过西非、几内亚湾
20°E经线纵贯非洲中部
40°E经线穿过红海、东非和南非东侧,莫桑比克海峡
赤道穿过非洲中部
北回归线过本区北部部分区域
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大陆南部、莫桑比克海峡、马达加斯加岛南端
欧洲西部
1、位置:
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轮廓海岸线曲折
半岛:
斯堪的纳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
巴尔干半岛(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日德兰半岛。
岛屿:
冰岛、
大不列颠群岛。
海:
波罗的海(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
爱琴海、巴伦支海
黑海、北海、地中海、亚得里亚海。
海湾:
比斯开湾。
海峡:
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
丹麦海峡(北美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3、地形:
类型:
以平原和山地为主,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
组成:
西欧平原、波德平原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勃朗峰是欧洲最高峰)
深受冰川作用影响:
阿尔卑斯山脉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上由冰川沉积形成的冰碛湖;
波德平原(还有东欧平原)上由冰川沉积形成的冰碛丘陵(使平原呈现波状起伏)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冰川侵蚀形成的陡峭、幽深的海岸线。
4、气候: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海洋性显著。
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西部20°E~30°E,45°N~60°N附近的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欧洲西部10°E~30°E,60°N~极圈附近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欧洲西部的北冰洋沿岸属于极地气候;
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其植被是常绿硬叶林。
盛产柑橘、柠檬、无花果、葡萄等亚热带水果,油橄榄是有名的木本油料作物。
5、河流:
特征及成因:
河网密布,流量大,稳定,汛期不明显←海洋性气候
主要河流:
莱茵河(欧洲航运量最大的河流):
发源—阿尔卑斯山,流经—鲁尔区,注入—北海。
多瑙河(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发源—阿尔卑斯山,注入—黑海。
6、居民: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世界四大人口密集区之一;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
面临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7、经济:
工业:
世界上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农业:
气候温和湿润,降水多,光照不足,气温日较差小,不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同时,海洋性气
候使得多汁牧草大量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
旅游业:
旅游资源丰富。
8、北海渔场
9、国家:
英国:
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岛屿两侧是北大西洋暖流)。
丰富的煤铁资源。
畜牧业发达(产品主要供本国使用),粮食大量进口。
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其工业主要为典型的传统工业(但因国土面积小,无大规模重工业基地)。
主要工业城市:
伯明翰—钢铁
曼彻斯特—纺织
阿伯丁—石油
苏格兰—电子。
首都伦敦在泰晤士河上(注入北海)。
法国:
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高山气候
资源:
东北部洛林高原,是重要的铁矿产区,其铁矿多输往鲁尔区、萨尔区。
核能发电量据本国发电量的百分比为世界第一。
农业:
巴黎各地区种植小麦,是重要的小麦出口国。
地中海气候区种植油橄榄,葡萄园。
城市:
首都巴黎在塞纳河上(注入英吉利海峡)。
意大利:
分为工业区、农业区、新兴工业区三部分。
主要种植小麦。
首都罗马西郊有著名的“国中之国”梵蒂冈。
主要河流:
波河(孕育了波河平原)。
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
地热资源丰富,利用率高。
以渔业为主,属发达国家。
德国: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形与农业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波德平原—土壤贫瘠;纬度高,气温低,生长期不够—不能发展种植业—主要发
展畜牧业(粗放经营)。
南部--高原山地—森林、牧场。
河流谷地—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发展农业—作物主要有:
小麦、大麦、马铃薯、甜菜。
畜牧业:
规模小,畜产品大部分靠进口。
河流:
莱茵河、易北河。
工业:
现代工业高度发达,经济实力居欧洲之首,有欧洲的“火车头”之称。
发展条件—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发达的科技。
电子、电气工业快速兴起,规模居世界第二。
慕尼黑是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有德国“硅谷”之称。
*重要经纬线:
20°W穿过大西洋和冰岛
0°经线穿过北冰洋、挪威海、北海、伦敦、英吉利海峡、法国、地中海。
20°E巴伦支海、波罗的海
40°N穿过地中海、撒丁岛、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南端、巴尔干半岛西南端、爱琴海
0°N穿过大不列颠岛西南端、英吉利海峡、法国、德国
俄罗斯
1、领土: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组成:
欧洲部分:
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都所在地。
亚洲部分
2、地形:
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
乌拉尔山以西为东欧平原(仅次于亚马孙平原为世界第二大平原),乌拉尔山以东到叶尼塞河之间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叶尼塞河以东到勒拿河之间是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以东为东西伯利亚山地。
3、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
北部有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东部是温带季风气候。
60°N以北是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70°N以上是苔原气候。
北半球最冷的地方是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奥伊米亚康,原因:
北半球高纬度的陆地上,热容量小,冬季降温幅度大;
地势高;
受北冰洋寒冷气流的影响。
4、河湖:
伏尔加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注入里海—俄罗斯最主要内河航道—水能丰富—俄罗斯人誉为“母亲河”。
鄂毕河(主源为我国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封冻期较长,通航期短-凌汛现象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湖泊。
5、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发达国家中三个可以能源自给的国家之一(另两个是英国、加拿大)。
水能资源:
水能蕴藏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矿产资源:
煤:
库兹巴斯煤矿;
铁:
库尔斯克铁矿(世界最大铁矿区);
石油:
第二巴库、秋明油田;
有色金属:
乌拉尔山脉;
森林资源:
以针叶林为主。
6、工业:
以重工业为主。
四大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7、交通:
以铁路运输为主,东部有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第一条亚欧大陆桥: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莫斯科—太平洋沿岸共青城
哈巴罗夫斯克
摩尔曼斯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而成为北冰洋沿岸不冻港)
三大港口圣彼得堡
海参崴(俄罗斯在太平洋的军港)。
莫斯科:
环状+放射状。
8、城市:
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
圣彼得堡—海港—第二大城市。
9、农业:
不稳定,谷物需大量进口。
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南部顿河流域为主要农业带。
作物以小麦为主,还有甜菜、马铃薯等。
成为商品谷物生产国之一的条件:
气候—南部纬度低,温度高,光热条件好。
土壤—肥沃。
水源—灌溉水源充足。
市场广阔。
交通运输便利。
俄罗斯西伯利亚平原为何没有耕地的分布?
纬度高,气温低,不利于作物生长和成熟;
沼泽广布,土地难以利用和改造。
*重要经纬线:
30°E穿过黑海西侧
60°E穿过乌拉尔山、里海一线
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 专题 世界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