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 》优秀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552867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6.25KB
高中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 》优秀教案.docx
《高中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 》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 》优秀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上册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第四节红军的长征》优秀教案
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中历史上册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第四节红军的长征》优秀教案
本节主要学习红军的长征。
内容包括: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2、解析
(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是不抵抗政策的继续,其实质是对日妥协,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压制国内抗日力量,这是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本质决定的;
(2)红军长征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是教材的中心环节。
红军被迫长征是王明“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挥方针上的错误在革命根据地全面贯彻的恶果,是我党在成长中经受的一次重大考验。
长征的胜利,不但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而且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标志着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在困难、挫折面前坚持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3)遵义会议是重点。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在教学中,不但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是通过自身的不断斗争实现的,而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掌握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王明的“左”倾错误和中央苏区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2、解析
(1)能够分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的实质。
(2)能够分析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原因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3)能够归纳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意义。
(4)能够归纳红军长征的历程和长征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对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理解是难点。
原因是学生的分析能力不高。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出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全国人民声讨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而蒋介石又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蒋介石把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视为首要敌人,其次才是日本侵略者。
这一政策是不抵抗政策的继续,其实质是继续对日妥协,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压制国内抗日力量。
这是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本质决定的。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充分利用教材给出的大量图片、史料。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复习上节内容导入——了解本节学习内容——学习本节——小结
(二)教学情景
(导入)(复习上节内容)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它不仅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它所留下的“长征精神”也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长征的有关知识。
问题1: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先后提出了哪两个政策?
这两个政策在本质上是否一致?
为什么?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归纳、比较能力
师生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一、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提出的背景
九一八事变以后,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声讨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
为欺骗舆论,实现其镇压人民革命的目的。
蒋介石又在1932年6月的庐山“清剿”会议上正式抛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对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国策。
2.攘外必先安内的实质
以“先安内”为掩护,继续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对红军“围剿”。
蒋介石“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不能御外侮”。
认为摆在国民政府面前首要的敌人是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其次才是日本侵略者。
从表面上看“安内”是为了“攘外”,最终目的是攘外。
然而,以蒋介石害怕共产党革命甚于害怕日本侵华,不难看出这是其为维护反动统治,以先“安内”为借口,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压制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排斥国民党内的抗日民主力量,“安内”是真。
继续推行对日妥协的反动政策,“攘外”在当时只是掩人耳目而已。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与“不抵抗政策”的目的和实质是一致的。
蒋介石之所以一贯推行反动政策,是因为他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极端害怕人民力量,仇视革命。
3.后果
发动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第五次反革命“围剿”,使中国革命面临严重挑战。
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使其不断扩大侵华规模。
4.红军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
(1)蒋介石“围剿”准备及“围剿”策略。
(引导学生看教材小字)
(2)左倾错误发展
王明、博古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掌握了中央政权,忠实地执行共产国际的“左”倾战略,教条地照搬苏联的革命经验,在党内推行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实际的“左”倾冒险主义,在组织上搞宗派主义,使湘鄂西、鄂豫皖两个根据地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
那么,第四次反“围剿”的结果怎样呢?
(3)胜利原因
周恩来、朱德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于1933年春,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王明“左”倾错误在根据地的全面推行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详细了解并掌握王明“左”倾错误产生的北景及其在国统区推行的表现和危害)
1933年初,临时中央机关被迫由上海迁到中央苏区,开始直接领导中央苏共式作,指挥反“围剿”战争。
“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挥方针上的错误,在中央苏区开始全面贯彻。
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反动军队,对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得点进攻中央苏区。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的两幅插图,阅读教材小字内容)
(蒋介石发动的第五次“围剿”与前向次有什么不同?
第五次“围剿”得到了帝国主义的支持,装备精良,力量充足;采取了战略上进攻、战术上守势的堡垒推进政策,以图聚歼红军主力。
)
思考:
红军是否具有打破第五次“围剿”的可能性?
(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中毛泽东的有关建议)
如果中共中央能够执行毛泽东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根据地特点的正确军事主张,是可以取胜的,但他的正确建议遭到博古等人的拒绝。
那么,博古等人在这次反“围剿”中采取了什么政策呢?
他们的政策将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由于博古、李德等人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断送了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希望,使红军在这次反“围剿”中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这充分说明政策和策略中党的生命。
失败的原因
王明“左”倾错误,特别是军事指导方针上的错误,在根据地得到全面贯彻。
博古、李德推行“左”倾冒险主义,使红军伤亡惨重。
蒋介石集中强大兵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实施“围剿”。
问题2:
红军为什么能够基本上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而没能取得第五次反“围剿”的胜利?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比较能力
师生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四次反“围剿”时,王明“左”倾错误虽在党内占统治地位,但周恩来、朱德抵制错误指令,采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取得反“围剿”胜利。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如果中共中央能够执行毛泽东的符合中国国情和根据地特点的正确军事主张,是可以取胜的。
然而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思考:
对比红军第四次与第五次反“围剿”的不同结局,你最深刻的认识是什么?
(第五次反“围剿”与第四次相比,都处于敌强我弱的形势,但是,由于执行了不同的军事路线,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由此可见,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不是力量的悬殊,乃是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术方针。
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订,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
三、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长征的开始
1934年10月,临时党中央被迫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余人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留下3万红军由项英、陈毅率领,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红军突围。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内容并观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了解红军长征初期的极端危险形势)
在革命的危难关头,毛泽东建议红军转兵贵州。
这时大多数党的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对王明“左”倾错误导致中国革命处理极端危险境地的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肯定和采纳了毛泽东的正确建议。
转兵贵州避免了红军覆灭,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条件。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
内容: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问题3“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分析与理解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归纳,教师点拨。
意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的会议。
因此,它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正是通过自身的不断斗争实现的。
同时,这次会议在革命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革命取得胜利。
3.长征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1)长征的路线:
中央红军:
瑞金出发→突破四道封锁线→突破乌江→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翻越夹金山→穿过草地→陕北会师→会宁会师。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高度灵活运动战的典范;巧渡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使敌人只能望江兴叹;强渡大渡河、飞夺沪定桥展现了我红军指战员英勇善战、血染沙场的大无畏品质;爬雪山、过草地向世人昭示红军钢铁战士向大自然和生命极限挑战的勇气和信念……
《红军长征示意图》的运用
建议设计如下问题链,引导学生阅读《红军长征示意图》:
在《长征示意图》中指出井冈山、瑞金、遵义、赤水河、沪定桥、吴起镇、会宁等地理位置。
(略)
简介《长征示意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
(红军主力部队均离开根据地实行转移;红军长征方向为:
东→西→北,中央红军离开东南的革命根据地,巩固和扩大了陕北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在川贵边界长征路线迂回曲折,红四方面军在川西地区行军路线迂回曲折;红军长征所经地区,人口密度小,多高山和荒无人烟的草地;红军三大主力于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
概括《长征示意图》中反映历史现象的特点。
(红军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距离长,自然环境恶劣,困难多且形势复杂;红军长征最终取得胜利,巩固和扩大了陕北根据地,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
)
(2)长征结束
胜利的标志:
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
(3)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转危为安”、“保存精干”、“播下火种”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锤炼了党和红军的精华;
扩大了党的影响,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4)胜利的原因: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党和红军充分发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党和红军代表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
思考: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光辉篇章,由此而锻造出的伟大的长征精神光芒永存。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叫“长征精神”?
它在今天有何现实意义?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伟大的长征精神:
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长征是人类的壮举,一部光辉的史诗!
现在我们又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特别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区,今天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发西部也会遇到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诸多困难,这更需要我们将“长征精神”发扬光大!
只有将“长征精神”薪火相传,才能把21世纪的中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首先分析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认识了蒋介石政权的本质;通过红军第四次与第五次反“围剿”不同结局的比较,我们认清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保证中国革命的胜利;我们学习了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有关内容,深刻理解了遵义会议在我党和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伟大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继承和发扬!
目标检测
完成课后练习
配餐作业
一、基础题
1、导致蒋介石政府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主要原因是(C)
A.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B.中共的斗争
C.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D.英美的支持
2、指挥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领导人是(C)
A.博古、李德B.毛泽东、朱德C.周恩来、朱德D.毛泽东、周恩来
3、遵义会议上主动承担战争失利责任的是(B)
A.毛泽东B.周恩来C.博古D.朱德
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D)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
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5、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跳出敌人包围圈是在(D)
A.强渡乌江、攻占遵义时B.四渡赤水后
C.强渡大渡河后D.巧渡金沙江后
6、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胜利,这是在(B)
A.1935年10月陕北B.1936年10月会宁
C.1935年10月会宁D.1936年10月陕北
7、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下列行动的先后顺序是(D)
①巧渡金沙江②强渡大渡河③四渡赤水④翻越雪山⑤穿过草地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⑤④C.③①②⑤④D.③①②④⑤
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巩固题
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实质上是(C)
A.先安内再攘外
B.“安内”是为了“攘外”,最终目的是“攘外”
C.对日本侵略者妥协,对红军疯狂“围剿”的反动政策
D.为其反动政府制造根据
2、1.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C )
A、蒋介石调集了百万大军B、蒋介石采取了新的战略部署
C、“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 D、毛泽东离开了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3、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其目的是(C)
A.北上抗日B.将革命进行到底
C.保存革命力量,实现战略转移D.实现革命重心转移
4、说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C)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C.肯定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5、1935年10月,毛泽东写了著名的《七律.长征》一诗。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C)
A.遵义会议的召开B.红军巧渡金沙江
C.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D.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6、红军长征胜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最重要的影响是(C)
A.实现了北上抗日的目的B.开辟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C.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D.传播了革命思想
7、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相同点在于(B)
①会议都从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全力纠正错误
②毛泽东都参加了会议并提出正确主张
③在危机时挽救了党
④党独立自主解决自己问题的开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是(C )
A、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指挥权
B、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地位
C、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问题
D、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设计意图:
在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
三、提高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将领的训话(1933年4月10日)
回答:
(1)揭示材料所反映的历史本质。
对外妥协,不抵抗;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2)分析材料所述内容出现的原因,概括材料所反映事件的后果及影响。
原因:
日本侵华,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气焰,遭到全国人民反对,因此蒋介石发表这一“训话”以图欺骗人民;中共实力发展壮大,威胁了蒋介石的统治。
后果及影响:
使东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阅读下列材料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是完全正确的。
这次会议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领导,是中共党内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回答:
(1)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2)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意义: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次会议在革命危机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阅读下列材料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回答:
(1)长征的胜利有什么伟大的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锤炼了党和红军的精华;
扩大了党的影响,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2)归纳红军长征胜利的主要原因。
正确的理论指导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党和红军发扬了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党和红军代表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教学反思: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 高中历史上册 世界近现代史第一章 第四节 红军的长征 优秀教案 高中历史 上册 世界 近现代史 第一章 第四 红军 长征 优秀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