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整理名词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5550516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41.50KB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整理名词资料.docx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整理名词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整理名词资料.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学批评史笔记整理名词资料
美刺说:
出自《诗经》。
美是赞美,刺是讽刺。
当时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文学作品有批判和歌颂两大功能,尤其是认识到文学的批判功能。
这种用诗歌来颂美匡恶的思想,到了汉代《诗大序》中就发展成为“美刺说”。
言志说:
出自《尚书•尧典》和《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原文为: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
③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诗歌社会作用的普遍认识。
所谓的赋诗言志是指借“诗三百”中现成的诗篇表达自己的看法。
而所谓“志”主要是指政治上的理想抱负。
赋诗言志时,经常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
观志观风说:
①出自《左传》、《国语》。
②观志就是通过诗歌观察作者的思想感情;观风就是通过诗歌观察民风民情。
③实际是与言志说和美刺说紧密相连的,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对前两种学说的解释。
三不朽:
①出自《左传》。
②原文是: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以其为不朽。
”
③立德,指建立一个民族、一个政权,主要是指治国;立功,即立边功和武功;立言之“言”指有关政教的言辞,后世泛指文化学术类。
其中“立言”又在“立德”、“立功”之下。
这一认识成为后世儒家文学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诗教
①出自《礼记·经解》,“孔子曰:
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
②“诗教”是古代文学理论术语。
意谓《诗经》中虽然对君主的政治弊病有所讽刺,但态度温和委婉,即所谓的“温柔敦厚”。
③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其实强调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诗歌宣达心志;其二是诗歌的政治功用;其三是诗歌的教化功能。
“兴观群怨”说:
①孔子在谈学诗的重要性时提出“兴观群怨”说。
②即诗有启发感染的作用;诗有认识社会,了解政治得失的作用;诗在社会生活中有交流感情的作用;诗有讽刺和批评不良政治的作用。
“文质彬彬”:
①出自《论语》。
②原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③意思是:
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文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引申到文学作品,要求内容与形式兼备。
“思无邪”:
①出自《论语》
②原文: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③意思是:
总而言之,学习诗三百篇就是要使人归之于正,“无邪”即纯正没有邪念。
“思无邪”是孔子删诗的标准,也是他进行文学批评的标准。
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①出自《庄子·外物》
②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
③用筌是为了得到鱼,语言是为了表达意蕴。
领悟了意蕴的人觉得一切言语都不能准确传达他所体会到的意蕴,是谓言不尽意,得意忘言。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
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影响深远。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①老子提出的命题。
意思是说真正美妙的声音是听不见的,真正美妙的形象是看不见的。
②老子认为具体的声音只是声音美的一部分,不是全美,故非“大音”;而“无声”则可以使你去想象全部最美的声音,而不受有限声音的局限,故而是“大音”。
③“大象无形”由此类推。
这对文艺美学来说,涉及虚实结合、有无相生问题。
对后世的“意境”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意逆志说:
①语出《孟子》。
②“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③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
说诗者不要拘泥于个别字句的表面意义,而应该根据全篇去分析作品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本意,这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
孟子这段话对于正确领会作品的内容提出了较好的见解。
知人论世:
①语出《孟子》。
②“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
③正确理解作品的内容还必须对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结合这些方面来对作品进行考察,这是较正确的批评方法。
养气说/知言养气:
①语出《孟子 》
②“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
③“养气”是一种道德修养功夫,它需要配义与道才能获得。
“知言”指辨别言辞的能力。
“养气”,才能“知言”。
即:
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
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的人格修养,培养崇高的道德品格。
《礼记.乐记》
①《礼记·乐记》是经长期积累而得出的儒家音乐理论,其音乐思想由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②这两个交织着的系统主要从三个方面讲解乐:
a阐明声、音、乐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音乐产生于人心感物,提出了“物──心──声──音──乐”的发生模式;
b阐明音乐与政治的关系。
乐能通政,须审乐知政;“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
c阐明音乐的社会功用,音乐可以移风易俗,具有教育功能。
③由于古代诗乐舞三位一体,所以《乐记》的音乐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心斋”、“坐忘”。
①庄子文论的哲学基础是“道”。
而要“得道”则必须做到“心斋”、“坐忘”。
作者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耳—心—气—虚的经验观照就是“心斋”。
作者在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摆脱身心欲求就是“坐忘”。
“心斋”、“坐忘”即要求作者的审美态度必须达到物我两忘、虚静空灵的精神境界。
从文艺创作的角度来说,此说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诗六义":
《诗大序》对《诗经》的体制进行了概括,提出了“诗有六义”说:
“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
"风雅颂":
关于诗三百的三种题材:
①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音乐曲调,十五国风160篇;
②“雅”即正,指朝廷正乐,雅分为大雅、小雅。
大雅31篇,小雅共74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之乐:
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
赋比兴:
①赋:
铺陈直叙而言之。
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②比:
以彼物比此物。
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
③兴:
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客观事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感,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
"主文而谲谏"
①是《诗大序》提出的诗歌风格的理想标准。
②要求诗歌有密切联系现实、讽刺时政的积极意义,又强调诗歌风格必须温柔委婉,不能直言统治者的过失,不能触犯统治者的尊严。
③这为后世封建文人排斥风格粗狂、富有战斗精神的作品提供理论依据。
《诗大序》:
①汉代传诗,鲁、齐、韩、毛四家,后毛诗独存。
于毛诗305篇的题目下面,各有一段类似题解式的简要文字,简述诗的题旨或述及时代背景与作者,称作《诗序》。
②其中,《关雎》的题旨,广泛的吸取了先秦学者及汉代经师对《诗经》的评论,比较全面的阐述了诗经的特征、内容、分类、表现方法和社会作用等问题,可以看做《诗经》的总序言,称作《大序》,其他的题解均称为《小序》。
③“诗大序”的中心内容是提倡诗歌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通过诗乐的感化作用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
"发愤著书"
①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②司马迁认为,《诗经》、《离骚》等著作的作者们都是在遭遇不幸、“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的情况下才发愤从事著述的。
③此说实际上要求作家直面惨淡的人生,抒写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把著书立说当作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情感表现的重要途径。
此说以历史经验为基础,加上他自身的切身体验,揭示了文学创作的一条重要规律,并对后世的文学理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典论.论文》
①是曹丕《典论》中的一篇,从评价作家角度出发,论及各种文体的特点,文章的社会地位、社会作用和文学批评应有的态度等。
②成就:
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篇开新风气的作品。
a开篇就提出文学批评的态度问题。
b提出了著名的“文以气为主”
c提出了本同末异,四科八体之说。
在文章末尾提出了文学价值论。
③局限和不足之处:
a表现出了一定的形式主义的倾向;
b讲文学价值是闭口不谈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讲兴观群怨;
c谈作家个性与作品风格的关系时,只注重天赋气质的影响,而不讲文学风格同作家的社会实践、文艺修养的关系。
“四科八体”说
①曹丕提出的文体论: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
②曹丕的“四科八体”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随之各异。
③是最早的、比较细致的文体论和风格论。
标志着文体分类及其特征的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文气说/文以气为主
①出自《典论.论文》
②“气”,一指作家的才情气质,二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③认为作品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决定于作家的才性气质,并且是天然生成的,是不可改变的。
这里忽略了文学风格和作家的社会实践、文艺修养的关系。
魏晋玄学:
①指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潮。
②它所讨论的中心为“本末有无”问题,即有关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问题,也就是说关于远离“世务”和“事物”的形而上学本体论的问题。
"陆机《文赋》
①是一篇用赋体写成文学论文,既有理论意义又有文学价值。
②《文赋》中的思想以道家思想为主。
在言意关系上,他主张言不尽意;在创作心理上,主张虚静;在陶炼文思上,主张顺应自然天机;在创作技巧上,主张妥善处理好物、意、言的关系,做到意称物,文逮意。
③《文赋》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比较完整深入地论创作的文章,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思:
①神思是刘勰的《文心雕龙》的一个篇名,《神思》是专论艺术想象的。
②“神思”一词,从魏晋以后逐渐被用于形容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中的想象活动。
从理论上对它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总结,则是刘勰。
③神思即艺术想象,具有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它受到“志气”和“辞令”两个因素的制约。
"诗缘情”
①出自陆机《文赋》
②原文:
“诗缘情而绮靡”。
“诗缘情”即诗歌因情感激动而发;“绮靡”即美好。
即诗歌因情感的动人而呈现出美好的整体风貌。
③缘情说确立了创作主体的情感在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注重情感的传统。
"文笔之辩"
①文笔之辨发生于宋齐。
“文笔”之分也叫“二分法”,是“文学”与“文章”尚未分家时的一种粗略的分类方法。
②区分文笔,正是区分文学与非文学
③对于文笔之分,时人有三种观点:
刘勰就声律来区分文笔;萧统就有无文采来区分文笔;萧绎就有无情感来区分文笔。
"永明声病说"/永明声乐论
①南朝永明年间,王融、谢眺、沈约等作家主张诗文创作,要分别平上入去四声,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八种声韵不谐的病犯。
此主张被后人称为“永明声病说”。
②永明声律论反映了南朝人对于声音和悦、文辞魅力的追求所达到的新高度。
永明体:
①南朝永明年间王融、谢眺、沈约等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②这种诗体的特点是:
从文字的四声出发,区别平上去入;避免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等八种声韵不谐的病犯。
③诗歌的体制大都短小,讲求押韵和对仗,追求文辞优美,声律和协。
刘勰《文心雕龙》及写作本书的动机。
①《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成体系的文学理论专著。
从《明诗》至《书记》文体论二十篇,系统论述了各种文章的性质,历史发展和写作要点,既是文体风格与写作认,也可以看作是简要的分体文学史,下编二十四篇是在广泛研究各种文体作品及大量作家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一些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
②全书最后一篇《序志》介绍了作者写作本书的动机宗旨和全书结构。
用刘自己在全书序《诗志》篇中表达来说那就是“救弊”补偏和立身扬名。
首先,所谓救弊就是要矫正六朝时代江南的文风。
其次,补偏是补前人文论之偏缺。
其三,刘勰是为了立身扬名,通过文的写作使自己立身扬名,通过《文》的写作能使自己进入仕途,使自己能赢得不朽的名作。
隐秀:
①刘勰关于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的理论。
②隐,是指意象的意而言的,它是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
③秀,是指意象的象而言的,它是具体的、鲜明的,是针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言的。
“有韵为文,无韵为笔”;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选文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梁元帝萧绎在《金楼子· 立言》中说“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纂,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谓之笔”,“至如文者,唯须绮觳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等,或从实用非实用、思维方式、语言形式等方面来区分文笔,说明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特征的认识相当深刻了。
第六章 原道:
刘勰的文学本质观,文本于道的意思。
“道”的内容,从广义的文所体现的道来说,是指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是接近于老庄所说的哲理性的自然之道的。
但从狭义的人文所体现的道来说,则是指具体的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
神思:
刘勰关于艺术思维的理论。
认为艺术思维是“神与物游”,即始终伴随着具体物象;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始终伴随着情感;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即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想象。
隐秀:
刘勰关于文学形象的艺术特征的理论。
隐,是指意象的意而言的,它是内在的、隐蔽的,是寄寓于客观物象中的作家的心意情志,故要“以复义为工”。
秀,是指意象的象而言的,它是具体的、鲜明的、突出的,是针对客观物象的描绘而言的,故要“以卓绝为巧”。
风骨:
刘勰关于文学风格的理论。
“风骨”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
具体地说,风是指作家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特征。
骨是指作品中客观内容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力量,是语言文辞所依附的枝干。
理想的文学风格是“风清骨峻”。
风骨说
①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提出的概念。
②风骨是指作家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风貌在作品中的体现。
③具体地说,风,是指作家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骨,是指作品中客观内容所表现的一种思想力量,是语言文辞所依附的枝干。
"情以物迁"说:
①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对自然景物与文学关系的论述。
②它扼要的说明了人们的思想感情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而文辞又是由于思想感情的激动而产生。
③这是一个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命题。
通变说
①“通变说”出自《文心雕龙》,以反对当时的“新变”风气。
②“通变”即文学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
文学发展有文学自身内部的继承与革新的原因。
③文学的发展有其顺应形式常往常新的一面,也有贯通古今、恒久不变的因素。
经典不是复古,只是尺度。
原道:
①刘勰的文学本质观,文本于道的意思。
②“道”的内容,从广义的文所体现的道来说,是指宇宙万物内在的普遍自然规律,是接近于老庄所说的哲理性的自然之道的。
但从狭义的人文所体现的道来说,则是指具体的儒家的社会政治之道。
《诗品》
①《诗品》作者钟嵘。
②书中评述了自汉魏至齐梁的五言诗人共123位,另有无名氏所做的古诗,分为上中下三品,共三卷。
③正文前有《诗品序》,提出一些比较有原则性的看法,并对当代不良诗风进行了批评。
它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诗论专著。
如果说《文心雕龙》是文学理论的巨著,那么《诗品》则是文学批评的专著,而且是纯文学批评的专著,是我国诗话的开山鼻祖。
钟嵘的"风力"说:
①所谓风力指作品有充沛的感情和充实的内容,并得到鲜明爽朗的表达,语言质朴有力,饱含逻辑力量。
②讲风力而不废文采,可见钟嵘在力图矫正文风的同时受到时代审美心里的限制和影响。
滋味说:
①出自于钟嵘的《诗品序》,是诗歌的一种审美标准。
②作为诗歌美感的“滋味”,是指作品中蕴蓄着深厚动人的感情,能够引起读者的激动、联想和咀嚼回味,亦即指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最高造诣和情感特征。
钟嵘的“直寻”说。
①出自钟嵘《诗品》,指“自然英直”之说。
②强调诗歌创作以自然为最高美学原则。
③主张诗歌以抒情为主,做到感情真挚而不虚假。
反对大量使用典故,过分讲求声律。
主张以“直寻”的方式直接写景抒情来表诗人情志。
对后代诗歌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殷璠的“兴象”论
①出自《河岳英灵集序》。
②所谓‘象’即作品中描绘的具体形象。
所谓‘兴’,是诗人由外界事物的触发而产生的感受。
③殷璠所指多数是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二十四诗品》
多学者认为《二十四诗品》是司空图所作。
①认为意境创造必须虚实相生
②强调诗歌要表现生命活力,具有动态美
③强调诗歌重在传神而不落行迹
强调诗歌贵在自然真实,而无人工矫揉造作之弊
兴寄:
①陈子昂提出的诗文主张。
②“兴寄”既是强调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是重视诗歌整体审美形象的表现。
③兴,指感兴、意兴,是诗人浮想联翩,形象思维十分活跃时的一种状态。
寄,指寄托,是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
意象:
①作为文艺美学概念,最早由刘勰提出,意象,是意中之象。
②但唐代以降,“意象”常用来指诗歌艺术形象。
是指情与景、心与物、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
③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不平则鸣”:
①韩愈提出的关于文学创作动因的理论。
②认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文学创作的发生,是因为作家心中郁结着不平,心中不平则来自现实生活的不公正,因此“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
③这一思想是对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展。
讽喻诗:
①白居易将其创作的诗歌分为四类,其一便是讽喻诗。
②讽谕诗170馀首,大都作于贬谪前,重写实尚通俗,与张王等相通。
③此类诗作的两个基本倾向:
反映下层民众苦难生活;揭露上层达官贵人腐化生活和欺压人民恶行。
讽谕诗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和新风格,对社会丑恶进行大胆的指斥和抨击,值得钦敬。
“救济人病,裨补时阙”:
①白居易提出的关于诗文价值的主张。
②“救济人病”是要求诗歌能反映人民疾苦,使百姓的病痛“稍稍递进闻于上”,让最高统治者有所了解。
③“裨补时阙”,是要求诗歌能揭露时政的弊端,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促使他们进行必要改革。
"诗穷而后工"说:
①出自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②欧阳修将作家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与诗歌创作的特点联系起来:
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
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
③这是对司马迁“发愤著书”说、钟嵘“托诗以怨”说、韩愈“不平则鸣”说的深入发展。
《六一诗话》
①欧阳修文论著作,共二十八条,其中多属诗人故事的记载和诗句的品评,也表述了一些理论性的见解。
②这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以《诗话》提名的作品,是后来各家诗话的先声。
苏拭的“随物赋形”说
①苏轼注意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
②就文而言,他要求行文自然,反对务奇求深和雕琢经营。
反映在具体的形象描写上便是“随物赋形”。
③就是说,根据事物本身自然地描绘出其形状,强调主体创作时与对象的一种顺应自然的关系。
以诗为词
①宋人对苏词艺术特色的概括。
②“以诗为词”大抵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突破传统词的“艳情”藩篱,以诗的题材为词的题材,“无事不可言。
无意不可入”;
二是突破传统词的表现形式,以诗的形式为词的形式,表现出传统词所没有的豪放风貌。
③囿于传统,宋人反对“以诗为词”,认为词“别是一家”。
总的来说,“以诗为词”极大地增强了词的活力。
江西诗派
①宋徽宗初年,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把黄、陈为首的诗歌流派取名为“江西诗派”。
②“江西”即宋代的江南西路,黄庭坚等11人是江西人。
“宗派”,原是禅宗的名词,可能因当时禅宗流行,黄、陈等人都习禅甚深,所以吕本中借用这个名词来称呼诗派。
③江西诗派的创作主张及特色是:
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江西诗派自身的演变同时也代表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
江西诗派是宋诗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这是宋代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提出的诗歌创作法则。
②他认为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遣词造句唯独创最难。
于是教人以取巧之方。
③点铁成金,出自《答洪驹父书》。
即取古人之陈言加以点化,为我所用。
夺胎换骨,出自《冷斋夜话》,即蹈袭古人之诗意加以形容,为我所用。
这两种说法不过是在以故为新的英名下,教人横加剽窃而己。
这一理论表现了一定的求变创新精神,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后人不善学习,往往以抄袭代替创作。
“活法说”
①江西诗派的陈师道提出。
②“学诗当活法。
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
”
③主张摆脱既有的法则而自有所得,无特定风格论。
诚斋体
①杨万里号诚斋,早年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和晚唐绝句,最后摆脱前人束缚而自成一家,其诗体称“诚斋体”。
②形成诚斋体的要素:
a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b做诗想象奇特,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
③缺点:
时有粗率滑易、浅俗无味之作。
"诗外工夫"论
①这是陆游的《示子谲》诗中,对学者提出的教导。
②他指出专在诗歌艺术技巧上摹拟雕琢,是写不出好的诗的,更重要的是在诗外下功夫。
③陆游所说的“诗外功夫”,首先,是多同外面的世界接触,同实际生活多接触;其次读书识物穷理。
这是陆游从自己创作体验中得出的宝贵经验。
他在强调诗人多同外界接触、丰富生活的同时,强调要多向遗产学习。
《沧浪诗话》
①严羽的《沧浪诗话》在宋代诗话中体系性最强,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诗话形式探讨诗歌艺术理论进入更自觉的阶段。
②全书分为《诗辩》、《诗体》、《诗法》、《诗评》、《考证》五册。
对诗歌的艺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③“别材别趣”说。
“别材”即是说诗歌创作在题材和内容方面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定。
“别趣”即是说诗歌有其特殊的艺术旨趣。
“妙悟”说。
是严羽提出的诗歌的思维方式,“以禅喻诗”
“以识为主”、“以盛唐为法”。
要求学诗者提高鉴别诗歌优劣的能力,强调学诗入门的重要性。
严羽诗论的局限。
忽视诗歌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只肯定汉魏和盛唐诗歌,缺乏历史发展的眼光。
“妙悟”说
①严羽的诗论观点最重要的是“以禅喻诗”,提出“妙悟”说。
②他说: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
③“妙悟”是严羽以禅喻诗的核心。
“兴趣”说
①“兴趣”则是“妙悟”的对象和结果,即指诗人直觉到的那种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
②严羽所说的“兴趣”说有三个要素:
一是抒情;二是要真实感受和具体形象;三是要含蓄和自然浑成。
别材、别趣:
①别材,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
这特别的才能如审美直觉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
②别趣,指诗歌有特别的趣味,不是发发议论、讲讲道理就可以成为诗歌的。
这是指诗歌必须有美的形象,感发人的意志,激动人的感情,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
③别材,是针对以学问为诗而发;别趣,是针对以议论为诗而发的。
盛唐气象
①严羽论诗以盛唐为法,在《答吴景仙书》提出。
②可见“盛唐气象”是指盛唐诗歌“笔力雄壮”“气象浑厚”的特征。
③具体地说,有浑然一体的整体意象美;有韵味深长的朦胧含蓄美;有不落痕迹的自然化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学 批评 笔记 整理 名词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