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A卷 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534572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2.62KB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A卷 含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A卷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A卷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A卷含答案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A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现代学制首先产生于()。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
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
B.乔姆斯基
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
3、蔡元培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的代表。
A.直接功能
B.间接功能
C.附带功能
D.超越性功能
4、设立什么样的学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比例如何,各种专业之间的比例如何,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所制约。
这说明了()。
A、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方法发展与改革
5、江金当了一段时间教师后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教学的基本要素,此时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如何提高学生成绩、教好每一堂课。
按照福勒的教师成长阶段论,江金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自我阶段
6、苏联十月革命胜利后,专门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的教育家是()。
A.克鲁普斯卡娅
B.加里宁
C.马卡连柯
D.凯洛夫
7、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问题
D.教育规律
8、“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社会发展功能
D、隐性功能
9、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0、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11、中学生小博得知自己物理竞赛成绩名列年级第一,在家里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在学校却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这反映小博的情绪具有()。
A.矛盾性
B.激动性
C.掩饰性
D.短暂性
12、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里的积累,又体现出质的飞跃。
当某代表新质要素的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出现新的年龄特征。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3、班杜拉认为个体在进行观察学习时,影响其注意的因素不包括()。
A.观察者自身特点
B.榜样行为的特征
C.榜样自身的外部特征
D.个体与榜样的关系
14、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的认知结构形式是()。
A.动作表象
B.图像表象
C.符号表象
D.形象表象
15、依据学生个人的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断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16、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作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7、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茨基
18、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的过程是().
A、课程评价
B、课程实施
C、课程组织
D、课程设计
19、在思维训练课中,老师让大家列举纽扣的用途,小丽只想到了纽扣可以钉在衣服前面用来扣衣服,却想不到纽扣可以制作成装饰品,点缀衣服等其他用途。
这种现象属于()。
A功能迁移
B功能固定
C功能转换
D功能变通
20、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教学认知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21、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欢乐,时而忧郁。
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有()。
A.两极付
B.适应性
C.复合性
D.社会性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2、学生知识越多,说明学生能力越强。
3、义务教育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
4、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都对问题解决起着消极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怎样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
3、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4、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人都有些心事。
于是凑在一起聊天……
冯亮:
你说咱们已经快要和爸爸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把我们当小孩看,什么都管。
丁明:
可不是吗,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去哪玩也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真烦!
有时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
丁明:
最近一段时间,我情绪似乎失控了。
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
冯亮:
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儿了。
丁明:
不光这个,有时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觉得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
冯亮:
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跟女同学打招呼,我常莫名地心跳加速,感觉既紧张又害羞,以前不是这样。
丁明:
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
冯亮:
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强等。
我特别希望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
丁明:
我特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
问题:
(1)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
(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
2、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它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
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
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B
2、【答案】A。
解析:
题干中表述的观点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
3、D
4、答案:
B
5、C
6、【答案】C。
解析:
马卡连柯是苏联教育家、作家。
专门从事流浪儿童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其著作主要有《教育诗》、《塔上旗》、《儿童教育讲座》、《论共产主义教育》。
7、A
8、答案:
B
9、答案:
D
10、A
11、【参考答案】C
12、C
13、D
14、C
15、答案:
D
16、答案:
C
17、A
18、D
19、答案:
B
20、C
21、A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参考答案】错误。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因此,并不是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
2、此题说法错误。
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并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影响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学习进度。
但是知识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故上述说法不正确。
3、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义务教育具有基础性,是一种全民性的教育,而不是英才教育,其根本的目的是使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
4、【答案】该说法是错误的。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
这对问题解决起着阻碍作用。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故题干说法错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觉发展最早,然后是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过程是连续不间断的,方向性顺序性。
(1)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具有连续性;而从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一个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
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的时期不同;②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差异性。
个体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不同个体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等方面。
只有了解这些个体差异,才能通过因材施教满足具有不同智力结构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不同需求。
2、正确答案:
(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3、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7)有效运用记忆术
(8)适当过度学习
4、【参考答案】
(1)确定班级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4)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5)培养集体舆论和班风。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
(1)反映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①自我意识的增强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增强,表现在有主见、注重同学和老师的评价;从关注生理的自我(关注身高、外貌)向心理的自我转变(关注自己的感受),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自我体验深刻,自认成熟,感到自己已长大成人,希望独立并产生反抗心理;在心理上出现闭锁性,很多事情难以启齿,无从倾诉;自我体验更复杂、深刻。
②情绪情感的两极性特征:
强烈、狂暴与温和、平静共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并存,情绪动荡。
(2)建议如下:
①引导学生认识到适宜的情绪状态
用言语、理智控制自己情绪发生的强度。
②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给学生创造一种过渡的情境,即从不紧张到稍微有些紧张,最后再到很紧张,帮助学生积累各种情境下的情绪体验,做到“临场不乱”。
③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由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完善,对一个问题往往只从一个角度理解、解释,所以很容易遭受挫折。
2、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
高尔顿的研究揭示了遗传在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
遗传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前提或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尔顿的结论是正确的。
但是,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遗传,还包括成熟、环境、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
人的智力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模式、大众传媒和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教育的影响最为重要。
不同的自然物理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心理发展。
另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对智力的发展有影响作用。
在同样的环境、教育条件下,拥有类似遗传条件的人智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同。
所以说,高尔顿的结论是片面,不够完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A卷 含答案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教育 知识 能力 模拟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