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带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5533598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212.92KB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带解析.docx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带解析.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带解析
2019-2020年初三中考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含答案带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向大海也能要“药”
刘诗瑶
①前不久,由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Ⅲ期试验,在新药研制上迈过了最关键的一步。
该药物是从海藻中提取的海洋寡糖类分子,其新颖的作用模式与独特的多靶作用特征,为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开辟了新路径。
②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库。
以海洋生物和海洋矿物中的有效成分为基础开发的药物就是海洋药物。
据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学委会主任管华诗院士介绍,目前认识和开发的海洋药物主要来自海洋生物资源。
③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所研发的药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但使用多了,就有可能产生耐药性。
于是,人们将目光转向了浩瀚深邃的海洋。
④除了够新,海洋药物还够“奇”。
据管华诗介绍,为了适应在深海环境中的生存、繁衍、防御等活动,深海生物进化出了独特的基因,耐寒耐热耐高压等,能够产生结构奇特、活性多样显著的海洋天然产物,它们为现代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结构信息,是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人类重大疾病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源泉。
⑤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共有13个海洋创新药物被批准上市,其中管华诗院士1985年开发上市的我国首个海洋新药藻酸双酯钠(PSS)就是其中之一。
进入21世纪后,海洋药物的开发和上市速度明显加快,十几年间,先后有8个海洋药物被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或欧盟EMEA(欧洲药品评估局)批准上市。
到2016年,海洋药物的全球市场达到86亿美元,已成为蓝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⑥据了解,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及欧盟等国家纷纷制订相应计划,斥巨资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药物已经成为国际医药领域竞争的热点。
⑦但向大海要“药”,并不容易。
⑧首先是采样难。
要“药”的第一步是到海里获取海洋天然产物,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结构特异而复杂,且含量极微。
这需要深海设备的支撑,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其次是培养难,从海洋采集完生物资源,仅仅是完成了最前端步骤,还需在陆地上充分模拟海洋环境,对生物进行培养,延续研究。
⑨“再次是研发难,从化合物到活性化合物、先导化合物、候选药物,最终通过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形成市场上的药物,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让新药‘夭折’。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杨献文研究员表示,若无企业参与,单纯依靠高校和科研院所很难进行新药研发。
⑩尽管困难重重,我国科研人员和制药公司依然坚持不懈地进行海洋药物开发,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校都是海洋药物开发的重要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7月27日)
(1)文章第①段由“新药‘甘露寡糖二酸’(GV-971)顺利完成临床Ⅲ期试验”说起,有什么作用?
(2)总体上看,海洋药物具有什么特征?
向大海要“药”又面临怎样的困难?
(3)体会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人类主要生活在陆地上,所研发的药物主要来源于陆地,但使用多了,就有可能产生耐药性。
(4)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
(1)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也可以)——向大海也能要“药”。
(2)海洋药物的特征:
一是够新、二是够“奇”;面临的困难:
一是采样难、二是研发难。
(3)“可能”表示推测(不确定),在句中的意思是陆地上研发的药物用多了,人类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大,但并不完全肯定,避免绝对化,“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思对即可)。
(4)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列举“管华诗院士开发的海洋创新药”是13个别批准上市的药物之一的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半个世纪以来海洋药物的开发情况。
【解析】【分析】
(1)此文开头以实验说起,说明了在新药研制上迈过了最关键的一步,引出对向大海也能要“药”的说明,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④段“除了够新,海洋药物还够‘奇’”作答。
⑦段“但向大海要‘药’,并不容易。
”提示了第二问的答题区域,在此段以下,不难找到⑧段“首先是采样难。
”⑨段“再次是研发难”。
(3)本句中的“可能”是估计、推测出来的,表示不确定,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化,与事实不相符。
最后一定不要忘了强调: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4)句中“13个海洋创新药物”表明运用的是列数字,举“管华诗院士开发的海洋创新药”的例子,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举这些实例和数据,来具体准确地说明半个世纪以来海洋药物的开发情况。
故答案为:
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中心(“说明内容”也可以)——向大海也能要“药”。
⑵海洋药物的特征:
一是够新、二是够“奇”;面临的困难:
一是采样难、二是研发难。
⑶“可能”表示推测(不确定),在句中的意思是陆地上研发的药物用多了,人类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大,但并不完全肯定,避免绝对化,“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思对即可)。
⑷主要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列举“管华诗院士开发的海洋创新药”是13个别批准上市的药物之一的例子,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半个世纪以来海洋药物的开发情况。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开头语段的作用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注意掌握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结合语境及说明对象进行分析。
注意语言的位置及其内容。
⑵本题考查说明文说明对象特征的理解与分析,考生要熟读文章,从文章中提取关键的信息,找到相应的答案,难度不大。
⑶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训练,掌握此类题型的答题模式。
⑷本题考查说明文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和分析。
考生要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能联系具体的语境分析其作用。
考生要注意运用基本的术语进行回答。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涵养几分静气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
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
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
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一语道破“静”的重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坚守内心的宁静,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见天地之精微,察万物之规律。
那么,“静心功夫”从何处得来?
③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
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一师求学时,特意到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锻炼意志,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
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有人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独坐两小时,终于改掉了身上浮躁的毛病。
严格的自律,助人逐渐养成宁静、专一的心态,让人虽得意而不忘形、处困顿而不沉沦、临诱惑而不摇摆,也因静而明志,因静而生慧。
④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苏轼《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舟中士子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不少衰”。
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
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磨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就能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⑤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
“静心功夫”,还可从读书中来。
寂寞忧愁时读一阕《定风波》,心会变得豁达敞亮;委屈不平时读一卷《宽容的哲学》,能收获“既忍且耐”的智慧。
身处低谷之时,从书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纵使“山重水复”也终将迎来“柳暗花明”;得意之时,时常读书以自省,也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⑥古人云:
“人心多从动处失真。
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
何地无真境,何物无真机。
”涵养几分静气,绝非暮气沉沉,而是多一些沉潜、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从容不迫、少一些进退失据。
“静心”的功夫,助人眼界开阔,胸襟豁达,挺过如磐风雨,包容万千气象,寻得生命真谛。
(文/宋威,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16日04版)
(1)阅读全文,请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涵养静气”。
(2)文章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第③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再写出一个“涵养静气”的方法。
【答案】
(1)遇到事情,不去苦恼抱怨,不去烦躁惊慌,而应该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寻觅解决之道。
同时也应严格自律,经历艰难困苦的历练,以及从读书中荡涤浮躁之气。
(2)通过父与子不同心境下寻找手表的故事,引出文章遇事需要涵养静气而非苦恼抱怨的中心论点,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便于读者理解。
(3)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出毛泽东为锻炼意志到喧闹的地方读书,具体清晰地论证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的论点。
(4)每当我遇到烦恼、心绪浮躁的时候,我会选择出门跑步,让自己出一身汗,回来之后就会身心舒畅,解除烦恼,能够重新乐观积极地面对问题。
【解析】【分析】⑴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要做到涵养静气,遇到事情不苦恼抱怨,不烦躁惊慌,稳住阵脚,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到;应严格自律,经历艰难困苦的历练,以及从读书中荡涤浮躁之气。
⑵此题考查的是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首段讲的是父子二人在不同心境下找手表的故事,通过故事引出中心论点:
遇事需要涵养静气。
同时以故事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便于读者理解。
⑶此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词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本题划线句子运用的是举例论证,举毛泽东为锻炼意志到喧闹的地方读书的事例,具体清晰第论证了涵养静心功夫离不开严格的自律的论点。
⑷此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唯一的答案,但考生答题是一定要与“涵养静其”相关。
如:
遇到烦恼、心情烦躁时,选择出门跑步,让自己出一身汗,回来后就会身心舒畅,重新乐观积极第面对问题。
【点评】⑴做此题要有全局观念,纵观全文,找准关键语句,加以整理,逐条回答。
⑵做此题要熟悉段落在文章中不同位置的不同作用,在具体内容具体分析回答,熟记各种作用。
⑶做此题,首先要准确判断所用的论证方法,其次要答题规范,以用的的答题模式来答题。
⑷开放性试题并非不着边界,回答此题要紧扣题眼,体现自己是怎样涵养静其的。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
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
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
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
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
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
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
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
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
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
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
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
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
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
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
他们懂得:
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
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
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
套用一句诗人的话:
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用原文语句回答。
(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③--⑥然段,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论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请参考下面示例完成。
第③自然段:
要不断遇求;第④自然段:
要勤勉;
第⑤自然段:
________;
第⑥自然段:
________。
(4)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5)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答案】
(1)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①引出中心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
(4)对比论证。
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突出强调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
(5)先概括论述优秀与习惯的关系并引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四个方面逐层论证怎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最后总结全文。
【解析】【分析】
(1)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
要通读全文,提取关键句即可。
答案在第一段段末“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考查论据材料的作用。
首先因为是论据,所以可用以证明中心论点;其二,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正好处在第一自然段的论点提出之前,所以有引出中心论点的作用;其三,用事例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3)对文章要点的提取。
⑤段首句“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
⑥段首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
这些都是论证“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的角度。
此题找到答案区域是关键。
(4)考查论证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
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这是运用的对比论证的方法。
答效果时要答出对分论点的证明作用。
(5)考查对论证过程的把握。
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抓住点明结构思路的语言标志。
考生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语言标志)和段落,准确提取和归纳答题信息。
比如此文⑤段的“因为”,就是是层次转换的标志。
没有词语作为标志就要仔细阅读文章内容,读懂内容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术语作答。
特别要指出此文的总分总的结构。
故答案为:
(1)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①引出中心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
(4)对比论证。
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突出强调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
(5)先概括论述优秀与习惯的关系并引出中心论点,然后从四个方面逐层论证怎样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最后总结全文。
【点评】提取中心论点时,论点有时是文章题目,有时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
如果文中没有适合作论点的句子,就要用自己的话概括。
概括论点应注意:
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概括时可适当借用文中词句,但一定要观照全文,不要断章取义;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陈述句,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
4.现代文阅读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回家
龙应台
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①。
红磡(kàn)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我们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
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②她皱着眉头说:
“这,是什么地方?
”
③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
“这是香港。
我们要去搭火车。
”
④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
⑤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
“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
⑥弟弟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
“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
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
”
⑦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
“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
”她开步走了。
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⑧陪她在乡下②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窸窸窣窣低头走路,我说:
“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
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
”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窸窸窣窣低头走起碎步来。
⑨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
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
弟弟在电话里解释:
“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
⑩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乍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
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
“这,是什么地方?
”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
“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
⑪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
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
⑫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
“……不认得了。
”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
⑬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⑭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
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站了起来。
她看看前方,转过身来又看往后方。
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
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
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
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
“你放我走,我要回家。
天黑了我要回家!
”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⑮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
我在她耳边说:
“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
”
⑯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
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嗞嗞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
⑰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注】①乡:
指浙江淳安。
②乡下:
指台湾大武山一带。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请用自己的话予以概括。
(2)文章第⑧到⑫段作者写自己陪妈妈在大武山乡下散步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3)赏析下面的句子。
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
“你放我走,我要回家。
天黑了我要回家!
”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4)结合语境,写出对划线词语的理解。
①火车滑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
②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
(5)文章为什么以“回家”为题?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写“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间接反映了妈妈年事已高。
B. 第⑫段画线句运用环境描写映衬了年老生病的妈妈凄凉的情形。
C. 第⑮段写“我”把妈妈“抱进怀里”的一系列动作,写出了“我”对妈妈的怜爱。
D. 第⑯段运用白描的手法,以一组生动画面具体描绘出妈妈要回到的那段时光。
【答案】
(1)兄妹四人(兄妹们)送生病的母亲回大陆的故乡。
(2)用插叙的手法,交代了妈妈的病情,同时交代了我们带妈妈回大陆故乡的原因,照应上文三个兄弟“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陪妈妈回家或在火车站妈妈“步履细碎”等内容。
(3)用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妈妈要回家的强烈愿望以及找不到家的惶恐。
(4)①既指火车在奔驰,也指妈妈的记忆在迅速倒回到过去。
②妈妈从大陆到台湾直到现在的一段生活经历。
(5)“回家”是串联全文的线索:
送母亲回家是本文的中心事件,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在这一过程发生。
“回家”一词语带双关:
一方面,它既是母亲多次表达的心愿,也是儿女送母还乡的真实行为,表达了子女对母亲的爱。
(6)D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
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信息,可以概括为:
兄妹四人(兄妹们)送生病的母亲回大陆的故乡。
(2)此题考查学生对插叙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
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起到补充主要事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为下文做铺垫。
文章插叙自己陪妈妈在大武山乡下散步这件事,交代了带妈妈回大陆的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
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三 中考 初中语文 阅读 理解 训练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