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docx
- 文档编号:25508497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95
- 大小:84.42KB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docx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
工程教育评估(认证)工作指南
(2016版)
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秘书处编印
二〇一六年九月
前言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
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开始于2006年,是全国工程师制度改革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认证工作以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根据我国工程教育的实际情况,参考国际工程教育界在认证领域的通行做法,按照实质等效的原则,研究制定了一套规划、指导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文件体系,汇编为《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包括了指导认证总体工作的认证办法,认证标准,规范认证分支机构管理、专家考查工作规范以及学校准备工作规范等。
根据认证工作开展情况,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每年组织对《指南》进行修订完善。
2016版《指南》根据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的开展情况,对认证工作时间节点、自评报告指导书等材料进行了修订。
由于时间仓促,难免有不周之处,敬请谅解。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说明
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
2.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3.申请认证的专业应当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该专业符合本标准要求。
4.本标准在使用到以下术语时,其基本涵义是:
(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
(2)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3)评估:
评估是指确定、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和数据的过程,以便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
有效的评估需要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以便检测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评估过程中可以包括适当的抽样方法。
(4)评价:
评价是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解释的过程。
评价过程判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机制:
机制是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
5.本标准中所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
(1),同时具备下述特征
(2)-(7)的部分或全部:
(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
(2)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
(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
(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
(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中;
(6)问题相关各方利益不完全一致;
(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1.通用标准
1.1学生
1.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4.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1.2培养目标
1.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3.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1.3毕业要求
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的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
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
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
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4持续改进
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
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2.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
3.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1.5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
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
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1.6师资队伍
1.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2.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
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3.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4.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
5.教师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
1.7支持条件
1.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
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
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2.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
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3.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4.学校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5.学校能够提供达成毕业要求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6.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
2.专业补充标准
专业必须满足相应的专业补充标准。
专业补充标准规定了相应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方面的特殊要求。
土木类专业
本补充标准适用于土木类专业,包括土木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等。
1.课程体系
1.1课程设置
本补充标准仅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知识领域提出基本要求,具体课程由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自主设置。
1.1.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数学类课程应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知识领域。
自然科学类课程应包括物理学、化学等知识领域。
1.1.2工程基础类课程
土木工程专业:
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工程测量以及房屋建筑学、工程经济、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相关知识。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包括土建工程基础、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相关知识。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包括工程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相关知识。
1.1.3专业基础类课程
土木工程专业:
包括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基础工程、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施工组织、工程试验等。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包括水文与水文地质学、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水力学、水质工程学、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包括建筑环境学、机械设计基础、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暖通空调、冷热源技术、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建筑自动化、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等。
1.1.4专业类课程
各校可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自身优势和特点设置课程,办出特色。
1.1.5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备运用外国语进行交流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我国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包括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等专业)、注册建造师等执业资格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岗位职责等方面的要求,从事专业工作时能够正确认识社会、经济、环境、安全、法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1.2实践环节
包括课程实验与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及其他实践环节等。
1.2.1课程实验与实习
土木工程专业:
包括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混凝土基本构件实验、土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测试技术、专业综合实验以及工程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等。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包括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水分析化学实验、水力学实验、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泵与泵站实验、水质工程学实验、以及工程测量实习等。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包括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力)学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以及工程测量与调试实习等。
1.2.2专业实习
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1.2.3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
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包括钢筋混凝土设计、钢结构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设计、桥梁工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基础工程设计、基坑支护设计、轨道无缝线路设计以及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包括泵站设计、给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设计、给水处理厂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等。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包括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供热工程设计、通风工程设计、制冷工程设计、燃气输配设计、燃气燃烧设备设计等。
1.2.4毕业设计(论文)
学校需制定与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工作量和难度,有明确的应用背景,并给予学生有效指导。
1.2.5其他实践环节
包括工程技能训练、科技方法训练、科技创新活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
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2.师资队伍
2.1专业背景
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由本专业及相关学科背景的专任教师担任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课任务,专任教师能够承担80%以上的主干专业课程讲课任务,专任教师人数10人以上,有学科带头人并形成学术梯队。
2.2工程背景
专业教师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有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和相应的科研成果。
3.专业条件
3.1专业资料
学校图书馆及学院(系)资料室有与本专业有关的图书、期刊、工程建设法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以及其它相关图纸、资料、文件等,拥有本专业的电子资源、应用软件等各类资源。
各类资源的利用率高,有完整的学生借阅、使用档案。
3.2实验条件
实验仪器设备满足课程实验要求,并有足够多的台套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3.3实践基地
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所能提供的实习内容覆盖面广,能满足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教学要求。
工程教育认证申请书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
根据《全国工程教育认证办法》有关认证申请资格的规定,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我们认为我校专业满足申请条件,专业已经达到了规定的工程教育专业标准,现申请参与工程教育认证。
请秘书处协助安排相关审核与考查。
申请认证学校:
申请认证专业:
本校所有材料完全属实,特此承诺。
附表与资料:
一、申请认证学校与专业概况
二、专业基本状态数据表
三、本专业培养方案(请另附)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300~500字)
申请方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
年月日
一、申请认证学校与专业概况
申请学校
学校负责人
联系电话
学
校
简
介
(不超过500字)
专业名称
所在院系
专业负责人
姓名
电子邮件
电话
手机
通信地址(邮编)
专
业
发
展
概
况
(不超过1500字)
学校与专业符合认证申请条件的简要陈述
所在院系
认证联系人
姓名
电子邮件
电话
手机
通信地址(邮编)
二、专业基本状态数据表
A师资情况
在编教师总数
教师岗位结构
教学人员
科研人员
管理人员
实验室技术人员
其他
教师职称结构
(含同级别职称人员)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及其他
教师学历结构
(最高学历)
有博士学位人数
有硕士学位人数
有学士及其他学位人数
有工程实践经历教师人数
B近三年学生数量
年度
类别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授予学位数
C图书资源概况
学校藏书
总藏书量
期刊数量
专业资源
(含学校及院系藏书)
图书数量
期刊数量
电子图书及数据库
其他文献资料概况
D实践教学条件
主要实验、实践、实训条件(名称、教学项目、分组等)
E近三年办学经费
年度
类别
教学
经费
来
源
校方拨款
其他来源
支
出
教学支出
行政经费
教学设备仪器购买
教学设备仪器维护费用
图书资料购买
科研
经费
来
源
纵向课题经费
横向课题经费
其他收入
支
出
科研设备仪器购买费用
科研设备仪器维护费用
试验外协费用
国际合作交流费用
能源材料费用
出版物/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
上述数据中的问题和说明
三、本专业培养方案(请另附)
四、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300~500字)
(包括教学质量体系、学生评估体系以及其他特殊的质量保障政策)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
撰写与提交自评报告以及现场考查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
自评报告中应该清晰地描述本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并说明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学过程以及对目标是否能够达成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与过程。
这些内容应通过清晰翔实的表格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文字叙述来表述。
本指导书所列内容紧密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学校提供撰写报告的范本。
指导书中所列内容为审阅者判断该专业是否达到认证标准各项要求提供基本依据;反之,这些内容缺失或者含混不清会对报告审阅者的判断产生直接的影响。
专业在撰写自评报告时应该按照本指导书中的格式与描述顺序编写(保留其间用黑体字插入的通用标准原文,专业补充标准应分别在相应位置列出并举证说明是否达成)。
其中极少量内容有重复是为了方便审阅者对照认证标准审阅。
自评报告中不应包含与认证标准无关的内容,不应包含不能作为学生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达成证明的“标志性成果”。
自评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
其具体要求将在本指导书中说明。
对本文件所用部分名词的说明:
●列出相关文档索引:
指要求对于该部分描述的内容,提供相关的管理文件,教学活动历史记录,质量控制记录,合作协议,或其它相关记录的名称。
在现场考查时应能提供查阅。
●对于教学活动的持续自我检查过程,使用下列说法:
⏹评估:
评估是指确定、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和数据的过程,以便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
有效的评估需要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以便检测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评估过程中可以包括适当的抽样方法;
⏹评价:
评价是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解释的过程。
评价过程判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机制:
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
关于本指导书所用字体的附录:
黑体部分为通用标准原文;楷体部分是针对通用标准应提供的说明;宋体部分是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应提供的说明。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自评报告
学校:
专业:
完成时间:
联系信息:
学校负责人签字:
学校盖章:
0背景信息
认证专业
信息
专业名称
所在学校
所在学院
授予学位
学制
院系网址
认证联系人
信息
姓名
电子邮件
电话
手机
通信地址
(邮编)
01本专业所在学校的简介(500字以内)
描述申请学校的性质,隶属关系,所在城市或地区;。
学校的办学思想、定位。
描述学校的本科教育规模,研究生教育规模,教职工总数;二级教学单位设置;学校获得的主要学科、教学平台。
校内工学本科专业列表。
02本专业发展沿革简述(800字以内)
描述院、系的历史沿革,学科设置情况;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名称和开办时间。
描述土木工程专业的沿革;
描述土木工程专业获得的学科和教学平台;近5年来的主要科研和教学成果。
表0.2.1学院内所有本科专业的层次、设置的时间、近5年在校学生数和教师数。
03本专业以前参加评估(认证)的情况(如果不是第一次评估(认证),在附录0中提供上次的认证意见与改进报告)
1.学生(7000字以内)
1.1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描述本专业当前生源基本状况;描述吸引优秀生源相应的制度与措施,包括学校的支持。
用列表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表1.1近3年招生情况
年
招生省份
招生数
学校分数线
本专业分数线
第一志愿录取比例
年
招生省份
招生数
学校分数线
本专业分数线
第一志愿录取比例
年
招生省份
招生数
学校分数线
本专业分数线
第一志愿录取比例
1.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以列表方式提供下列信息(指导方式可分为:
学生咨询/定期宣讲/事件启动;指导频度是针对定期宣讲方式的。
收益人数为最近两年的数据,分学年提供):
表1.2.1学生学习指导
渠道名称
指导执行者
指导方式
指导频度
受益人数
xxxx学年
xxxx学年
表1.2.2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
渠道名称
指导执行者
指导方式
指导频度
受益人数
xxxx学年
xxxx学年
表1.2.3学生心理辅导
渠道名称
指导执行者
指导方式
指导频度
受益人数
xxxx学年
xxxx学年
其它学生指导(如果没有可以省略)。
描述上述辅导的执行落实情况以及效果。
(在附录1.2中提供相关文档索引)
1.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行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用文字说明本专业学生获取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基本要求。
描述如何根据跟踪评估的数据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是否有学业预警制度,对受到预警的学生是否有帮扶措施。
以列表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表1.3.1学生能力达成跟踪评价
评价目标
评价方式及内容
评价人
评价周期
形成的记录文档
附注1:
评价目标可以按照“社会能力”、“专业水平”、“专业能力”分类,这里主要是描述基本评价机制和方法,具体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评价在第3项“毕业要求”部分详细描述。
评价内容主要指评价基于的数据内容及来源。
附注2:
评价方式应该包括考试以及其它对学生能力与水平评价的方式,并说明如何确认这些方式及其结果能反映毕业要求。
表1.3.2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状况
年份
毕业生数
毕业率
获学位率
总毕业率
总获学位率
一次就业率
其中毕业率和获学位率应按专业方向统计。
总毕业率和总学位授予率应计入转入、转出、留级等因素,并对数字组成在表注中说明。
表1.3.3近三年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分类就业状况
年份
土木类施工企业
土木类设计企业
土木类其它企业
非土木类企业
政府事业单位
攻读研究生(国内外)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教育 认证 工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