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507062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80
- 大小:101.38KB
现代文阅读附答案.docx
《现代文阅读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附答案.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外婆在厨房写作
林松果
①这是一间由封闭阳台改建成的厨房,四五平方米的小小空间,安置了水池、灶台和料理台,只剩下一点点空隙,连张桌子都放不下。
在南京这栋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建成的公寓楼里,75平米的两居室挤着三代五口人。
局促是常态。
时年56岁的外婆杨本芬,很多时间都待在这间厨房里,忙活一日三餐。
寻常日子里,洗净的青菜晾在篮子里,灶头炖着肉,汤在炉子上滚沸,抽油烟机在轰鸣。
②她就在一张矮凳上坐下,拿一张高凳当桌子,在一沓白纸上,开始写文章。
③第一页纸,她写她的母亲:
“下了几天的雨,洛阳安良街的屋檐下满是积水。
一个5岁的小女孩光着脚丫,裤管卷得老高,转着圈踩水玩……”这是1919年,女孩名叫秋园,是杨本芬的母亲,真名叫梁秋芳。
④在此之前,杨本芬从未做过任何和文字相关的工作,写什么、怎么写,完全依凭感觉。
她种过田,切过草药,当过会计和县城运输公司的职员。
1995年前后,她从南昌到南京,帮二女儿章红照顾刚出生的孩子。
⑤那段时间,她读到一些作家写母亲的文章,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写:
“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像一层薄薄的灰尘被岁月吹散。
她真的来过这世界吗?
经历过的那些艰辛困苦什么都不算吗?
”
⑥于是她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母亲,写一家人的经历。
写20世纪,他们一家人像水中的浮木,在中南腹地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也写她所见的那些邻人的生死。
⑦没有所谓“写不出来”的痛苦,只要一拿起笔,回忆就源源不断地从她脑中流淌出来。
她常常是做着菜,突然就想起很多细节,然后马上记在纸上。
但另一种痛苦在于,记忆里有太多伤心事,有时还没写几行字,纸就已经湿透了。
⑧这个过程持续了两年,她写完10万多字,稿纸约有8斤重,其中一些是眼泪的重量。
⑨杨本芬的二女儿章红是位作家,她把妈妈的文字录入电脑,在天涯论坛上连载,取名《妈妈的回忆录》。
2020年6月,在作品完成17年后,这本书终于出版,名为《秋园》。
书里的主人公真正是历史的尘埃。
千百年来,历史里有无数这样的尘埃。
他们被历史和时代裹挟,但一样散发着迷人的光辉。
⑩即使在挣扎求生的境地里,杨本芬都在尽全力读书。
她的三个孩子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全部考上了大学。
⑪20世纪70年代的小县城里,书籍稀少而珍贵。
杨本芬一边在运输公司上班,一边做繁重的家务,还在这间隙里抄书。
为了得到一本书,往往要想很多办法“巴结”人家——帮别人绣鞋垫,请人家吃饭,甚至把家里的鸡杀了招待对方。
⑫入夜,运输公司的宿舍里,杨本芬的小房间热闹起来。
那时候没有电视,邻居、同事,都聚在她家听她讲故事。
杨本芬看书过目不忘,她给大家讲《聊斋》《镜花缘》和《红岩》,也讲国外的经典,比如她最爱的《安娜•卡列尼娜》《三个火枪手》。
看了什么,她就讲什么。
⑬那时候是真穷,每个月都“月光”。
但他们总想在节俭之上,有些别的生活体验。
一次,杨本芬决定带孩子们去看电影,找遍每个角落,左算右算还差两角钱,最后找邻居借了钱,一家人高高兴兴去看了电影。
⑭后来三个孩子已经或将要到外地念大学,工资实在不够花,杨本芬夫妻俩开始在工作之余养猪,但报刊征订表发下来,他们还是让章红想订什么杂志就随便订。
⑮章红认为,母亲对孩子们的影响不仅关乎文学,更关乎道德与善良。
她小学的一天,县城一个照相馆的年轻人被抄家了,理由是“生活方式腐化堕落”。
邻居们看完热闹回来,议论纷纷,都说那人有多腐化堕落,有钱买饼干,买了还忘记吃。
章红一听,非常惊讶,连饼干都忘了吃!
⑯杨本芬没去看热闹,自言自语了一句:
“这有什么呢?
一个单身汉,容易肚子饿,备了一点儿饼干又忘记吃完……”
⑰章红后来回忆道:
“小孩子是很容易被外界塑造的,听到别人对一件事情怎么看,她就记在脑子里。
听到我妈这么说,我才知道原来这件事也可以有另一种看法。
我的叛逆和独立思考,可能由此启蒙。
”
⑱四十多年后的今天,章红仍然记得这件小事。
她知道母亲不是一个反叛者,反而一生都很顺从。
母亲并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秉持的是直觉与人性。
⑲《秋园》一书的折页上,写着一句介绍:
“妈妈和我”的故事,写尽两代中国女性生生不息的坚韧和美好。
⑳但如果把时间拉得再长一些,实际上不是两代,从秋园算起,这个家族已经有四代女性。
这个家族的第四代,26岁的女孩秋秋,远在大洋彼岸,做一份最现代的工作。
家族里一代代女性的历史像树根,像蜿蜒的长城,为她阻挡漂泊感的入侵,让她无论何时都有在大地上行走的勇气。
(选自《读者》2020年第12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详细介绍外婆写作的厨房环境,有助于表现外婆的勤劳能干和写作的不易,也与文章标题照应。
B.文章第⑨段作者用“尘埃”来比喻历史中平凡的小人物,旨在表达对小人物被历史淹没与裹挟的悲哀。
C.“秋园”是文中四代女性的起点,作者没有直接写她的坚韧与美好,但通过外婆为她写书和外婆的为人,读者可以想象其形象。
D.文中外婆的写作经历对我们也有启发—写作可以随时随地发生,最重要的是要表达真情实感。
(2)《秋园》一书出版后,爆红网络,在“豆瓣读书”获得8.9的高分好评。
杨本芬之前“从未做过任何和文字相关的工作”,为什么能够写出这本书?
请结合文章内容多角度分析原因。
(3)文章的⑮﹣⑱段是如何将叙述与议论有机结合起来的?
请联系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分析】本文通过写外婆对母亲、家人等怀有真挚深沉的情感,想为母亲和过去留下存在的痕迹。
她写的是自己的母亲、家人和邻居的真实经历,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她热爱读书,无论在怎样的境况中都保持读书的习惯;而且记忆力好,过目不忘;并在给别人讲书中故事的过程中锻炼了表达能力;这些都无形中为她打下了写作的基础。
她有善感的心灵,容易捕捉到生活美好的细节;秉持质朴善良的人性和良好的直觉,对人和事有独立本能的判断和认知,有成为作家的潜质。
她爽快麻利,把忙碌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能抽出时间写作;并有坚韧的品质,在操劳的间隙长时间坚持写作。
【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根据文章第⑨段“他们被历史和时代裹挟,但一样散发着迷人的光辉”可以看出是赞美小人物。
故选:
B。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中第②段“她就在一张矮凳上坐下,拿一张高凳当桌子,在一沓白纸上,开始写文章”可以看出她热爱写作;从文中第⑤段“她读到一些作家写母亲的文章,突然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写”可以看出她对母亲的爱;从文中第⑥段“于是她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母亲,写一家人的经历”可以看出有生活积淀;从文中第⑩段“即使在挣扎求生的境地里,杨本芬都在尽全力读书”可以看出她有写作基础;从文中第⑮段“章红认为,母亲对孩子们的影响不仅关乎文学,更关乎道德与善良”可以看出有成为作家的潜质。
(3)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理解。
第⑮段“章红认为,母亲对孩子们的影响不仅关乎文学,更关乎道德与善良”是赞扬外婆的精神品质;第⑯段“这有什么呢?
一个单身汉,容易肚子饿,备了一点儿饼干又忘记吃完”描写出外婆和他人对待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第⑰段“我的叛逆和独立思考,可能由此启蒙”是对母亲的评价;第⑱段“四十多年后的今天,章红仍然记得这件小事”是记叙,“她知道母亲不是一个反叛者,反而一生都很顺从。
母亲并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秉持的是直觉与人性”是议论。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含义。
“家族里一代代女性的历史像树根,像蜿蜒的长城,为她阻挡漂泊感的入侵,让她无论何时都有在大地上行走的勇气”可以看出家族女性的善良与淳朴,为家族中女性后代提供了精神食粮,让她们无论走多远,都能在家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中获取力量。
答案:
(1)B
(2)①有写作动机。
杨本芬对母亲、家人等怀有真挚深沉的情感,想为母亲和过去留下存在的痕迹。
②有生活积淀(写作素材)。
她写的是自己的母亲、家人和邻居的真实经历,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
③有写作基础。
她热爱读书,无论在怎样的境况中都保持读书的习惯;而且记忆力好,过目不忘;并在给别人讲书中故事的过程中锻炼了表达能力;这些都无形中为她打下了写作的基础。
④有写作潜质。
她有善感的心灵,容易捕捉到生活美好的细节;秉持质朴善良的人性和良好的直觉,对人和事有独立本能的判断和认知,有成为作家的潜质。
⑤她爽快麻利,把忙碌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能抽出时间写作;并有坚韧的品质,在操劳的间隙长时间坚持写作。
(3)示例一:
⑮﹣⑰段,先议,再叙,再议:
先用女儿章红的话赞扬外婆的精神品质对孩子的深刻影响,然后用外婆和他人对待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加以印证,最后仍以章红的评议来强调外婆对孩子人格塑造的影响;⑱段夹叙夹议,强调这件小事给章红印象之深,指出外婆之所以能这样待人处事的原因,表达对外婆的赞美之情。
示例二:
先通过女儿章红的评议,赞扬外婆的精神品质对孩子的深刻影响;而后叙述外婆和他人对待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加以印证,具体真实地展现外婆的形象;然后借助女儿章红的评论强调外婆对孩子人格塑造的影响;最后再一次强调这件小事给女儿章红印象之深,指出外婆之所以能这样待人处事的原因,表达对外婆的赞美之情。
(4)示例一:
家族女性一代代精神力量传承不息,让后辈获得归属感、稳定感,有力量抵御外界生活环境的改变,在坚守中获得前行的勇气。
示例二:
家族前代女性的坚韧与美好,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品质为家族中女性后代提供了精神营养,让她们无论走多远,都能在家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中获取力量。
示例三:
这个家族的前三代女性都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她们在社会中挣扎辗转,始终保持着坚韧美好的品性,让秋秋感受到了与家族历史的深厚联系,帮助她抵挡思乡之情(漂泊之感),让她有在异国他乡生活的底气。
【点评】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修辞角度;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
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
(2)答题模式:
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
(3)联系句子所涉及人物的深层感情,有时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燕子来时
何君华
①过完年,父亲又该出门去打工了。
②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
我明白父亲为什么这么做——他是想让我们家的燕子在春天里能进屋筑巢。
父亲说过,燕子是念家的,一旦选定一户人家筑巢安家,终其一生都会回到这户人家里,哪怕跋山涉水,也会年年回到“故乡”。
③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来。
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家里住的是泥瓦房,有一只燕子在我们家屋顶筑巢。
后来,看着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着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我心里想,它们的窝里还有什么?
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心血来潮,拿一根竹竿将房顶上燕子的巢穴捅了。
父亲回来,我看到他铁青的脸时,才知道自己闯祸了。
父亲说:
“古话说‘燕子不进苦寒门,燕子不落忧愁家’,农人都把燕子入户筑巢看作是吉祥的征兆,燕子勤劳肯干,终日在空中捕捉苍蝇、蚊子等害虫,是农人最亲密的益鸟,巢穴也是一口泥一口泥地衔来的……”
④听了父亲的话,我哭了!
心想:
“燕子再也不肯回我们家了!
”整个下午,我一个人呆呆地坐着,盯着房顶,那被我捅掉后残留的一角巢穴,像我空落落的心!
⑤果然,整个春天和夏天,燕子再也没回我家。
我经常望着那房顶发呆。
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
“放心吧!
明年春天它还会回来的。
”
⑥于是,我日日盼望过年。
因为年一过,春天就要来了。
春天来了,燕子就该回来了。
⑦在我的朝思暮想中,第二年春天,真有一只燕子飞到了我家。
我急切地问父亲:
“是去年那只燕子吗?
”父亲抬头仔细看了看,肯定地点了点头:
“你看,它的脸颊是砖红色的,它回来啦!
”听了父亲的话,我喜出望外,好像我的罪责减轻了一样。
父亲的话得到了印证,燕子回来了,它是念旧的!
我又看到了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
⑧燕子的寿命只有十年左右。
终于有一年春天,那只有着砖红色脸颊的燕子没有回到我家。
我知道,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我虽然知道这是世间一切生物都难逃的宿命,但仍然难过不已。
好在没过多久,又有一只燕子来到我家“安家落户”——那是一只有着普通棕红色脸颊的燕子。
很快,又看到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又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了。
这使我感到心安,整个春天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
⑨去年,我们拆了家里的泥瓦房,当然连同燕子的巢穴也拆掉了。
在原来的宅基地上盖起了一幢崭新的三层小楼,特意用青琉璃瓦盖了屋顶——是为了方便燕子回来筑巢。
父亲心里一直记得,来年外出打工时,一定要将房檐下的玻璃窗留一道缝儿。
这样,即便一整年锁着门在外头打工,我们家的燕子也能找到回家的路。
⑩是的,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我们家的一员了。
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我的耳畔又响起了儿时的歌谣: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⑪“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车窗外的行道树已经吐出新芽,坐在车里的父亲分明感到,新的春天已经来了。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面是选文主要内容脉络图,请阅读全文,将空白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2)“看到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到了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此场景在选文中三次出现,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3)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从描写方法或修辞的角度赏析。
①临出门,他却放下行李,重新打开家门,扛了一把梯子爬到三楼,将三楼房檐下的玻璃窗推开了一道缝儿。
②一种温暖的情思像爬山虎的藤蔓一样在我的心里蔓延着……
(4)结尾一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
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
(5)“圆月”寓意合家团圆,“鸽子”寓意珍爱和平。
在中国人的心中,“燕子”也是一个文化符号,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燕子”的寓意。
【分析】本文记叙了“我”三年级时的春天:
燕筑巢、捅燕巢、燕离去;第二年春天,燕归来;有一年春天,旧燕去,新燕来;去年,盖新房,盼燕来。
表现了“我”对燕子、对家人的爱。
【解答】
(1)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概括。
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的,根据⑦段“在我的朝思暮想中,第二年春天,真有一只燕子飞到了我家”提炼:
第二年春天;根据⑧段“又看到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提炼概括为:
新燕来。
(2)本题考查梳理情感变化。
根据③段“看着新泥累筑的燕巢,衔草进出的燕子,听着夜深人静时的呢喃,我心里想,它们的窝里还有什么”可知,燕子刚来“我”家筑巢时我很好奇;根据⑦段“听了父亲的话,我喜出望外,好像我的罪责减轻了一样”可知,第二年春天燕子回来了,“我”喜出望外;根据⑧段“这使我感到心安,整个春天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可知,旧燕死去后有新的燕子到“我”家筑巢,让“我”感到心安,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①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根据“放下”“打开““扛““推开”等动词,判断为动作描写。
句中具体、准确地写出父亲爬三楼推玻璃窗的整个过程,这一细节是父亲为燕子回家留通道。
表现了父亲对燕子回家的期待。
②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把“一种温暖的情思”比作“爬山虎的藤蔓”,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结合上文“父亲说的是‘我们家的燕子’,他已经将燕子当成我们家的一员了”分析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燕子、对家人的爱越来越浓的情感变化。
(4)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
结构上:
诗句照应题目,“坐在车里的父亲”照应文章开头,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
内容上:
引用诗句“谁家新燕啄春泥”,暗示了父亲对燕子回归的期盼;“行道树已经吐出新芽”“新的春天已经来了”,含蓄地表达了父亲对家和家人的呵护,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升华文章主旨。
(5)本题考查对关键语句理解。
根据③段“农人都把燕子入户筑巢看作是吉祥的征兆,燕子勤劳肯干”可知,燕子寓意着吉祥、勤劳;根据诗句“谁家新燕啄春泥”、儿歌“小燕子年年春天来这里”可知,燕子寓意着春天使者;根据“燕子是念家的”可知,燕子寓意着对家的爱恋。
答案:
(1)①第二年春天;②新燕来
(2)燕子刚来“我”家筑巢时我很好奇;第二年春天燕子回来了,“我”喜出望外;旧燕死去后有新的燕子到我家筑巢,让我感到心安,抑郁的心情终于得到缓解。
(3)①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通过“放下”“打开”“扛”“推开”一系列动词,准确、具体地描写了父亲临出门时专门为燕子留通道的整个过程,表现了父亲对燕子回家的期待。
②示例一: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种温暖的情思”比作“爬山虎的藤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燕子、对家人的爱越来越浓的情感变化。
示例二:
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燕子、对家人的爱越来越浓的情感变化。
(4)内容上,暗示了父亲对燕子回归的期盼,对家和家人的呵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一主题;结构上,照应标题和文章开头,使文章结构紧凑完整。
(5)示例:
文章中有诗句“谁家新燕啄春泥”、儿歌“小燕子年年春天来这里”、内容上多次出现“春天”、“燕子是念家的”,所以,我认为燕子有恋家、爱家、勤劳持家及春天使者等寓意。
【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赏析一般格式为:
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
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格式:
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表述形式:
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格式:
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表述形式:
通过描写……烘托了……。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那年的芦苇席
李汤波
①李家坳集市上人很多,很热闹。
②已是深冬,天很冷。
一阵似刀的小风吹来,毛子爹抖得像树叶。
③毛子爹脚下有一捆芦苇席,几十来张,有一张被作为样品展开着。
席子很大,做工很精巧。
席面上,红、蓝、绿、青等颜色的篾子相互交错,纹络分明。
席篾子穿插点缀成大红双喜,五谷丰登,蓝天碧叶,还有别具匠心的鸳鸯戏水,红荷映日。
④看芦苇席,毛子爹古铜色的脸上绽出一阵阵的骄傲,李家坳这一带十里八村只有他编得这么好,自己年轻那会儿谁不竖大拇指,谁家结婚不用,那时……这几年买席的人明显少了。
⑤今天的集市上到处都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毛子爹这里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思忖再三,他也想高声叫卖几腔,但努力了老半天却迸不出一个字,搁过去他仅把芦苇席往地上一放,根本不需叫卖就会被买家围得水泄不通。
⑥如今又是半天无人问津,毛子爹手里的旱烟熄了又点,点了又熄,表情越来越凝重。
⑦终于,有位姑娘停下看席了,且不住地称赞。
她后面的小伙子也随声附和着。
⑧毛子爹忙应声解捆,热情地问他们是否办喜事用。
姑娘脸一红说:
“我们不买,只是看编得好,现在都没人用了!
”说完拉小伙子走了,毛子爹的手僵住了,愣了好大一会儿,下意识地说:
“没人用了!
”之后,便扛着原封未动的芦苇席步履蹒跚地回家了。
⑨临近春节,毛子办喜事。
毛子爹想,自己这下可以一展身手了,于是花了几天工夫给儿子编了一个自认为最好的芦苇席。
他把席子亲手交给儿子,郑重其事地说:
“孩儿啊,穷人家办喜事,能省点儿就省点儿,爹又给你编个席子,拿去用吧!
”
⑩毛子没吭声,接过席子就进自己屋布置新房了。
⑪晚上,毛子爹想再看看自己的作品,要知道,天这么冷,编得不易啊!
他想毛子一定很满意。
进了新房,他往床上一看,并没有见到芦苇席,只看到不知儿子什么时候买的床垫,坐上去软乎乎的。
毛子爹找遍了屋子,发现自己编的芦苇席可怜地躺在床下。
毛子爹不禁气得大骂,骂后气呼呼地抽席便走。
⑫夜已经很深了,可毛子爹躺在床上无论如何也睡不着,于是就问老伴:
“毛子他娘,还记不记得咱俩当初咋结的婚?
”
⑬毛子娘说:
“咋会忘呢,那年头你芦苇席编得好,爹让我学,席没学会编,后来咱就结了婚呗!
”毛子娘沉醉在年轻的甜蜜里。
⑭“唉,现在也不知咋的啦,别人不用咱的席子,毛子这兔崽子也不用。
咱们年轻的时候要的人多着哩!
不光咱李家坳几个村的用,连搭界的县也有不少人用,想用好席子,谁不提前打招呼,谁不好言好语地讲!
”毛子爹思绪停留在昔日的辉煌中。
⑮从此,毛子爹不再编席。
偶尔手痒,便把席篾子批得又细又薄,然后精心去编,编了好多花样,只是席子小,像枕巾那么大。
毛子爹编后就随手一撂,点上旱烟,欣赏一番,之后便缓缓踱出家门……
⑯久而久之,家里的柜子上、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有毛子爹编的小席子,遇到小孩子们吵着要拿着去玩,他也只是笑笑,不加制止。
⑰有一天,毛子爹正在家批席篾子,乡里来了两个人,送给他一张奖状和一千元现金,说是他的芦苇席在全市民间工艺展览会上获了奖,为乡里争了光。
⑱来人还专门拉他一起合影。
⑲毛子爹一愣,不知道怎么回事。
那人又补充说是毛子把他编的各式各样的小席子拿去参展,经评比获奖了。
看看奖状,望着镜头,毛子爹张了张口,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1)小说讲述了毛子爹和芦苇席的四件事,请简要概括其他三件事。
① 毛子爹到集市上卖芦苇席却卖不出去 ;
② 毛子爹给儿子办喜事编的芦苇席被闲置在床底 ;
③毛子爹批席篾子编的小席子受到了小孩子的欢迎;
④ 毛子爹的小席子在全市民间工艺展览会上获了奖 。
(2)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列举两例,并简要分析作用。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一阵似刀的小风吹来,毛子爹抖得像树叶”,既写出天冷,又写出毛子爹内心的悲凉。
B.年轻人对毛子爹所编芦苇席赞不绝口,但他们也仅仅是看看而已,毛子爹深受打击。
C.“他也想高声叫卖几腔,但努力了老半天却迸不出一个字”,这体现了毛子爹没有自信。
D.文中毛子爹精心编制小席子的细节刻画比较细致,也为他后来的获奖做了铺垫。
(4)小说的结尾往往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请结合上下文揣摩毛子爹的心理,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出他没有说出口的话。
【分析】本文记叙了毛子爹和芦苇席的四件事:
毛子爹到集市上卖芦苇席却卖不出去;毛子爹给儿子办喜事编的芦苇席被闲置在床底;毛子爹批席篾子编的小席子受到了小孩子的欢迎;毛子爹的小席子在全市民间工艺展览会上获了奖。
表达了作者希望民间工艺得到保护与传承。
【解答】
(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①至⑧段,写毛子爹到集市上卖芦苇席却卖不出去;;⑨至⑪段,写毛子爹给J子办喜事编的芦苇席被闲置在床底;⑰至⑲段,写毛子爹的小席子在全市民间工艺展览会上获了奖。
(2)本题考查对比写法作用分析。
第⑤段中“今天的集市上到处都热闹非凡,叫卖声、讨价声,一浪高过一浪,而毛子爹这里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把集市的喧闹情景与毛子爹摊位前无人问津进行对比,结合“毛子爹手里的旱烟熄了又点,点了又熄,表情越来越凝重”可知反衬出毛子爹内心的伤感。
又如,“毛子爹想,自己这下可以一展身手了,于是花了几天工夫给儿子编了一个自认为最好的芦苇席”写毛子爹因为儿子办喜事编芦苇席的热情,“毛子没吭声,接过席子就进自己屋布置新房了“发现自己编的芦苇席可怜地躺在床下”写儿子对席子的冷淡,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结合“毛子爹不禁气得大骂,骂后气呼呼地抽席便走”可知,突出了毛子爹因时代变化连儿子都不理解他的失落。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D.正确;
C.有误,结合“看芦苇席,毛子爹古铜色的脸上绽出一阵阵的骄傲,李家坳这一带十里八村只有他编得这么好,自己年轻那会儿谁不竖大拇指,谁家结婚不用”可知,毛子爹并不是没有自信。
结合“搁过去他仅把芦苇席往地上一放,根本不需叫卖就会被买家围得水泄不通”可知,他努力了老半天却迸不出一个字是因为过去他的席子“根本不需叫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文 阅读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