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人民版.docx
- 文档编号:25496912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125.40KB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人民版.docx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人民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12第24讲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人民版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考点1
哲思明理——宋明理学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1.理学的创立
(1)背景
①魏晋时期道教和佛教的广泛传播,冲击着儒家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儒学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②唐代韩愈和李翱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③北宋士大夫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2)创立
①创立者:
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②内涵:
将儒学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创立了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又称新儒学。
③表现:
“二程”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并认为天理的核心是“仁”。
2.理学的成熟
(1)标志:
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表现
理气关系
理气相互依存,但理比气更根本,理先于气
修养论
注重个人学习、实践;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强调“仁”和仁者境界
社会政治理论
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正君心
[概念阐释] “三纲五常”
儒家认为,社会是由五种伦常关系组成的:
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董仲舒从中选出君臣、父子、夫妇三项,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种等级规范和仁、义、礼、智、信的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它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
朱熹认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只有达到仁者境界,将儒家价值化为自己真实的精神支柱,才算得道。
(3)影响:
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3.陆王心学和理学的发展
(1)标志: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2)表现
①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发明本心”,直接体悟理。
②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强调“知行合一”。
[轻巧识记] 宋明理学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程朱理学
史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
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
——《朱子语类》
史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
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朱熹继承发展了“二程”思想,提出了天理论。
史料第一句话总括,三个省略号后的部分为内涵的外延。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说明了“理”是万物的本原,“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
“天理”说明了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2)史料二反映了理学的特点与积极作用。
句号前为理学的特点,句号后为理学的作用。
[史料运用]
(1)史料一体现了理学精神的精髓。
文天祥被俘期间,宁死不屈,与陆秀夫和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从文天祥身上我们能感悟到怎样的理学精神?
今天我们该如何对待宋明理学?
[提示] 精神: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气节。
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2)根据史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
[提示] 作用:
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原因:
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史论归纳]
理学的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与先秦、汉唐儒学不同,宋明理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思辨性。
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
理学所强调的义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哲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
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陆王心学
史料一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象山先生全集》
史料二 (王阳明)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反映了陆九渊认为“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实际上是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
解读史料时,要注意看史料的出处,从史料一的出处《象山先生全集》可以看出史料一是陆九渊的观点。
“满心而发”说明了陆九渊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
(2)史料二中“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反映了王阳明的主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范畴。
[史料运用]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理学和心学在寻求“理”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 不同:
“格物致知”和反省内心。
区别:
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2)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的主张是如何传承和发展儒学思想的。
[提示] 继承了孟子的“性本善”思想,肯定了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说;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
[史论归纳]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不同点
理学思想
“理”是世界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
强调“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或“致良知”
道德观
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
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相同点
本质
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
内容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都继承了孔孟“仁”“礼”,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影响
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在《唐代墓志汇编》的志文中,常见墓主蒙童(初入学塾的儿童)时“幼挺岐嶷(幼年聪慧)”、“宣慈惠和(博爱众人)”、“弱不好弄(弄:
玩耍)”、“蔚然老成”的表现,同样的描述在唐代高僧传中也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唐代( )
A.志文往往夸大墓主的品德言行
B.佛教思想深刻影响日常生活
C.儒家的礼教规约备受社会推崇
D.儒佛两种文化已完成了融合
C [志文存在虚夸成分,但是并不全是夸大,故A项错误;材料中“博爱众人”并不仅仅是佛教的思想,且这一时期佛教的传播主要集中于社会的上层,影响日常生活的说法不准确,故B项错误;材料中志文对墓主的推崇以及当时对高僧也往往如此称赞,说明当时社会上推崇儒家的礼教等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佛教和儒家思想的融合,故D项错误。
]
2.《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解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
这表明( )
A.四书为阐发孔孟思想而作
B.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
C.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
D.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D [根据材料“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解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可得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更加凸显了儒家的纲常伦理原则,顺应统治的需要,从而成为核心经典,故D项正确。
]
3.《白鹿洞学规》指出:
“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
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己也……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
”由此可知,白鹿洞书院的创设精神是( )
A.协助士子应举 B.建立道德典范
C.支持经学研究D.赞助社会事业
B [根据材料“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己也”,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可知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强调完善道德,完善道德的方式是读书(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自身的修养,不涉及社会事业,故D项错误。
]
4.王阳明曾颇有感触地说:
“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白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
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
”为此,他提出( )
A.“知行合一”B.“心外无理”
C.“格物致知”D.“工商皆本”
A [材料强调的是功利之说盛行,人们表面和实践的不统一。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强调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与题目内容相吻合,故A项正确。
]
考点2
儒学新象——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思想主张
(1)针对正统理学家“存天理,去人欲”的命题,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
(2)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3)主张“真心”的诗文写作风格,反对摹古文风。
2.代表作
李贽著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等多部著作。
二、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1.思想主张
(1)敢于批判君主专制。
(2)提出君臣平等思想,他认为,君与臣就像是一起抬木头的人,他们应是平等的。
(3)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呼吁废除君主专制下的“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
(4)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2.影响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顾炎武思想的启蒙精神
1.顾炎武与黄宗羲、王夫之一样,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非常注重实学,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
2.顾炎武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对君主政治的暴虐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进行了深刻揭露,并提出独到的见解。
3.提出“众治”的主张: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4.梁启超把顾炎武的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概念阐释] 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
(1)“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2)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四、王夫之的“孤秦陋宋”批判
1.政治思想
主旨是“循天下之公”,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2.哲学思想
在发挥古代“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3.评价
几乎在传统哲学的所有范畴和命题上,都提出超越前人的见解,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五、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思想主张
对专制君主进行大胆批判,认为大多数官吏“为盗臣”“为民贼”,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身上。
2.评价
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仍然没有跳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轻巧识记]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
史料一 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
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今之不免相害者,皆始于使之不得并育耳。
若肯听其并育,则大成大,小成小,天下更有一物不得所者哉?
……夫栽培倾覆,天必田材,而况与人乎?
强弱众寡,其材定矣。
强者弱之归,不归必并之;众者寡之附,不附即吞之,此天道也;虽圣人其能违天乎哉!
——李贽《明灯道古录》
史料二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一姓之兴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史也。
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
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史料三 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专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
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
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中“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强调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由发展。
“强者弱之归”“众者寡之附”表明李贽把“强凌弱,众并寡”看做是天理,承认自由竞争。
(2)史料二的关键句是“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实质是抨击君主专制的“私天下”。
(3)史料三中“分天下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说明顾炎武倡导分权,反对君主“独治”。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说明李贽如何看待“人性自由发展和自由竞争之间的关系”。
[提示] 个性的自由发展,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自由竞争,会导致弱肉强食的现象,李贽认为这种自由竞争是天道之常,肯定自由竞争的合理性。
(2)根据史料二、三,说明王夫之和顾炎武的思想有何共同之处。
[提示]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下“共治”,带有一定民主色彩。
[史论归纳]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及表现
特点
表现
反传统、反教条
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十分惊惧
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
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提倡“经世致用”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认识
史料一 清初之儒……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夷待访录》也。
……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史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体现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对近代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
史料第二个省略号之后的语句点明了其思想的深远影响。
体现了对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启蒙作用。
(2)史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仅停留在批判的层次上,并没有提出新的思想,因此也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
[史料运用]
(1)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传统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不是对传统儒学的否定,而是继承和发展,它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如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工商皆本等都具有进步意义,是儒家思想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2)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不能提出“新的社会方案”的主要原因。
[提示] 传统文化的束缚和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薄弱(或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史论归纳]
明清之际思想未推动社会转型的原因
(1)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2)政治:
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3)思想文化:
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
[应用—对点强化训练]
1.《四库全书总目》载: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
”材料中“其书可毁”意在( )【导学号:
62160126】
A.维护理学的正统地位
B.强调理在生活中的作用
C.突出对孔子思想顺从
D.深曝其罪恶以警示后人
A [从材料内容可知,由于李贽“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冲击理学的地位,故为维护理学正统地位,要毁掉李贽的著作,故A项正确。
]
2.有学者指出:
“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游谈。
”其主要原因是( )
A.政治的迫害 B.时代的动乱
C.科举的没落D.学风的转变
D [明人讲学呈现的现状,与政治迫害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明朝人讲学,并未呈现具体的时间(明朝整体是稳定和统一,明朝末年动乱),故B项错误;明人讲学“不以《六经》为根柢”,而科举制度到明朝,推行八股取士,所学习内容是儒家经典,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束书而从事于游谈”反映的是空谈的学风,故D项正确。
]
3.顾炎武在《亭林余集·三朝纪事网文序》中指出:
“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
”这反映的精神实质是( )
A.民贵君轻B.天人感应
C.格物致知D.经世致用
D [材料没有探讨君民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找不到君权产生原因的分析,故B项错误;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求科学之真,故C项错误;“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体现了对生活实际问题探究的重要性,属于经世致用的思想,故D项正确。
]
4.王夫之在明亡后一直以明朝遗民自居,坚决不与清朝合作。
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将王夫之视为反清排满的象征而大加宣传。
与此同时,清政府也将王夫之视为“忠君守礼”的典型,下诏予以追褒,并从祀文庙,加以供奉。
这表明( )【导学号:
62160127】
A.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B.历史评价受现实政治的影响
C.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D.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B [王夫之的行为体现出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但是与材料中不同的立场观点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呈现的是清朝末年的革命者和清政府的不同的认知,革命者需要树立榜样继续抗清,清政府则是缓和民族矛盾,维护统治,故B项正确;这不是历史人物的多面性,而是评价人的观点的多样性,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并非客观公正的问题,而是立场不同,观点不同,故D项错误。
]
(对应学生用书第211页)
◎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考纲
卷别
宋明理学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全国卷Ⅰ
2015·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2014·唐代三教合一潮流;2014·宋明理学;2013·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
全国卷Ⅱ
——
——
全国卷Ⅲ
——
——
全国卷
2012·宋明理学——心学
——
考情分析 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坚持和追求学科素养培养、学科能力培养方向,注重引领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导向。
试题对知识的考查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的取向,注重通过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考查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
立足史料实证——创设情境灵活考
1.(2012·全国卷)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王阳明的身份及关键信息“以求尽其心”。
材料中王阳明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视作末业的工商业放在与士“同道”的高度,故排除A项;王阳明主张“四民异业而同道”,故排除B项;作为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的道德修养,C项错误。
故选D项。
]
2.(2010·全国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A [形体是“有生之本”,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由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
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A项体现了唯心论。
]
3.(2011·全国卷)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C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关键词句“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黄宗羲思想的实质是反对君主专制。
A项说法反映的是顾炎武的爱国思想;B项反映的是民本思想;C项反映的思想是民治(法治)而非君治(人治);D项是孟子的仁政思想,民贵君轻既主张民治,也主张君治,和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有所不同。
]
[名师点拨] 全国卷注重知识的整合和用史料实证创设情境来灵活考查,一般杜绝机械地考查“死”的知识点和低水平的“点对点”的试题。
试卷以材料的形式提出问题,重在考查学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知识迁移、运用史料的能力,尤其是文言文的史料,更是要在读懂史料、准确迁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立足历史解释——方法能力创新考
4.(2013·全国卷Ⅰ)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的时间变化。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主流思想,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理学的经典。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是在春秋时期,故排除A项;仁政理念深入人心在汉代大一统时期就已出现,故排除B项;陆王心学主张内心的自我反省,而且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生活在明代,故排除D项;C项正确。
]
5.(2014·全国卷Ⅰ)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C [题干材料阐释了唐高祖因姓李,与老子同姓,规定道教排第一、儒学排第二、佛教排第三;武则天为打击李氏势力,明令佛教地位高于道教;后来唐武宗又“灭佛”。
只有儒学的地位没有重大变动,最为稳固,故答案选择C项。
]
[名师点拨] 全国卷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学科特色。
近几年历史选择题能力考查层次相对较高,选项的设定多为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人民版 高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12 24 宋明理学 明末清初 思想 活跃 局面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