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实验稿》和《标准》有关课程内容的比较.docx
- 文档编号:25488278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1.20KB
《标准实验稿》和《标准》有关课程内容的比较.docx
《《标准实验稿》和《标准》有关课程内容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实验稿》和《标准》有关课程内容的比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实验稿》和《标准》有关课程内容的比较
《标准(实验稿)》和《标准》有关课程内容的比较
《标准(实验稿)》
《标准》
我在成长
我的健康成长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对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4.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5.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6.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对自己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7.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删除)
8.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9.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在修订稿第6至第8条中,都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放到板块5。
)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
(从我出发,内容更为简洁、明确)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
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调换用词,降低要求)
3.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调整句式,突出自主性;原第3、第4条合并,突出重点,降低难度。
)
4.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
(便于实施。
)
5.懂得感恩;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
(原第1条的部分内容下移;增加感恩内容。
)
6.体会生命来之不易。
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集中相关内容合并原第6、第8条,主题指向生命。
)
7.了解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将原第6条拆解、强调。
)
8.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将原第6条拆解,强调。
)
修改重点:
1.增加“感恩”教育;
2.调整条目次序,使内容不出现交叉;
3.合并或拆解原内容,使内容表述更为具体、清楚。
《标准(实验稿)》
《标准》
我与家庭
我的家庭生活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3.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
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4.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删除)
5.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6.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去掉一句话。
)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标准有所提升。
)
3.懂得与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将原第6条上移,提示品德内容。
)
4.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
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
(原第3条下移,并使表述更具体、清晰。
)
5.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习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方法。
(精简原内容,降低难度,强调学的过程。
)
修改重点:
1.重点调整了条目次序,使之富有逻辑层次;
2.合并有关家庭生活的相关内容;
3.删除第4条。
《标准(实验稿)》
《标准》
我与学校
我的学校生活
1.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2.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
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5.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6.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7.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8.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1.能看懂学校和学校周边的平面图。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平面图以及上学路线图。
(增加识图内容;难度有所降低。
)
2.了解学校主要部门的工作和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增强内容的明晰度。
)
3.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原第5条上移。
)
4.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
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原第3、第4条合并。
)
5.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原第6条,增强了交流、合作等内容。
)
6.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并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增加了认知内容。
)
7.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强调体验。
)
修改重点:
1.降低难度,如第1条;
2.合并与精简,如第3条、第4条;
3.简化内容,增强明晰度,如第6条、第7条。
《标准(实验稿)》
《标准》
我与家乡(社区)
我们的社区生活
1.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4.观察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5.了解本地的一些商业场所,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
开始具有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6.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7.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
8.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
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9.知道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了解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体会社会对残障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10.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1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1.能够误读本地区(区、县、市等)、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
正确辨认区域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降低难度。
)
2.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原第2、第3条合并,明晰学习内容。
)
3.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视角更为多样化。
)
4.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
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精简内容,突出学习主旨。
)
5.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完全。
(学习视角有所拓展。
)
6.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强调意识养成。
)
7.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
做文明有教养的人。
8.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
(内容更为具体,强调做的意义。
)
9.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
(新增内容。
)
10.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
11.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调整语式,重点在养成环保意识。
)
修改重点:
1.注重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活动,如从“家乡”到“本地区”,范围有所缩小;
2.强调听养成和责任感的培养,如将“知道”改为“积极参与”等;
3.扩大学生的眼界,如第8条、第9条;
4.使表述更加精练、准确。
《标准(实验稿)》
《标准》
我是中国人
我们的国家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3.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5.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6.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7.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8.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
9.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农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10.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
11.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1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13.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14.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原第7条上移,内容有所丰富。
)
3.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原第8条。
)
4.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原第2条。
)
5.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
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的方法。
(原第14条。
)
6.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
(原第9、第10条合并。
)
7.了解我国的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城乡交通存在的问题。
(原第11条,重点更为明确。
)
8.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体会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在有效获取信息的同时,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规范,做到文明上网。
(原第12条,更为务实。
)
9.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并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原第3条。
)
10.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原第4条。
)
11.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原第5条。
)
12.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
(原第6条。
)
13.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将板块一原第9条移至此。
)
修改重点:
1.对条目顺序有较大调整,主要考虑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如自然、现状、历史,但这不决定教科书编写顺序;
2.内容合并、简化,如第11条和第12条、第9条和第10条;
3.为引导学生从公民的角度认识法律,将该内容由第一板块调至第五板块。
《标准(实验稿)》
《标准》
走近世界
我们共同的世界
1.初步知道世界的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
2.简要了解一些人类的文明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3.比较一些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的创造持尊重和欣赏的态度。
4.通过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5.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
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6.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存的重要,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7.体会和平的美好、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热爱和平。
8.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1.知道世界的大洲、大洋的位置,能在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相应的国家或地区。
(要求更为具体。
)
2.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尝试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原第2条。
)
3.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原第2条。
)
4.初步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强调我国和世界的互动关系。
)
5.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6.初步了解全球的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
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国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降低了要求。
)
7.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知道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强。
(原第8条。
)
8.感受和平的美好,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
(原第7条。
)
修改重点:
1.表述更为严谨和清晰;
2.调整了条目顺序;
3.删除了某些内容,如第3条;
4.增加了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实验稿 标准 实验 有关 课程内容 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