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5470434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77.66KB
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原平市范亭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范亭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A.4444千米B.3333千米
C.2222千米D.1823千米
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
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
3.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60°N,80°E)B.(60°S,80°W)
C.(30°S,100°E)D.(60°S,100°E)
【答案】1.C2.B3.D
【解析】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相关知识。
【1题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MN的实际距离为求MN两点的纬线长度,读图可知,两点在60°N,经度相差40°,因此距离为40°×111÷2=2220千米.故选:
C.
【2题详解】
根据两点间的最短航向是该两点及地心组成的球面大圆的劣弧方向,结合图示信息,可以确定为向向东北再向东南.故选B。
【3题详解】
读图可知,M点地理坐标为(60°N,80°W),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60°S,100°E).故选:
D.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
100米),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河流
流向是( )
A.自东北向西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西南向东北D.自西北向东南
5.X点与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90mB.385mC.550mD.632m
【答案】4.B5.B
【解析】
试题考查等高线图的判断。
【4题详解】
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河流自高向低流,图示河流自左下角向右上角流,再结合图中的指向标,可读出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B正确。
故选B。
【5题详解】
河流发育于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可读出a海拔为200米,X海拔为100~200米;图中b海拔为500米,Y海拔为500~600米,X与Y点的相对高度为300~500米,B正确。
故选B。
6.有关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气温分布一般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B.同纬度地带太阳高度相同,气温相同
C.同纬度地区高原气温高于平原地区
D.暖流经过的沿海岸地区气温总高于寒流经过的沿海岸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世界气温分布一般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同纬度地区,气温还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故B错误;;
C、同纬度地区,高原气温低于平原地区
气温,故C错误;
D、同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沿海岸地区气温总高于寒流经过的沿海地区,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7.下图为“北半球等温线图”,且甲、丙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气温数值:
()
A.d>b>c>aB.c>d>a>b
C.c>a>d>bD.d>b>c>a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详解】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对于北半球来说,气温从南向北逐渐降低.读图可得,图中四地的气温c>d>a>b,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8.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9.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沙尘暴C.土地盐碱化D.洪涝灾害
【答案】8.B9.C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8题详解】
结合经纬度位置和重要的地理事物判断,甲位于西欧,故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光热不足制约农业生长;乙位于中亚,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不足限制农业发展。
【9题详解】
不合理灌溉可能引起盐碱化。
10.与平面图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结合图中三个河谷的位置判断。
1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是:
()
A.冰川作用形成B.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风力侵蚀作用形成D.海水的溶蚀作用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是冰川作用形成,峡谷呈U形,D对。
海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海蚀地貌不是峡谷,A错。
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峡谷是V形,B错。
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地貌,不是峡湾景观,C错。
考点:
区域地貌特点及成因。
12.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终年不冻的海港是下列中的:
()
A.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B.摩尔曼斯克
C.圣彼得堡(列宁格勒)D.苏维埃港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俄罗斯的海港。
俄罗斯三大著名的港口:
符拉迪沃斯托克位于太平洋沿岸;摩尔曼斯克位于北冰洋沿岸;圣彼德堡位于波罗的海沿岸。
读图,回答下列小小题:
13.图中P为我国哪个粮食集中产地:
()
A.松嫩平原B.成都平原
C.洞庭湖平原D.三江平原
14.关于P基地耕作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D.一年三熟
15.关于P基地种植的农作物,错误的是:
()
A.大豆B.长绒棉C.小麦D.甜菜
【答案】13.D14.A15.B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中P是三江平原,该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大豆等.
故选:
D.
【14题详解】
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故,长城以北的P三江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故选:
A.
【15题详解】
图中P是三江平原,该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主要的农作物有春小麦、甜菜、大豆等.
故选:
B.
【点睛】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的P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的华北平原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
地坑院(右下图)是窑洞的一种,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陕县曾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窑院文化之乡”。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陕县所在的省是()
A.河南省B.山东省C.安徽省D.山西省
17.这种民居反映了当地突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
A.黄土层深厚,且有直立性B.温带大陆性气候,缺少木材
C.长冬无夏,气温年较差小D.地处西北地区,降水稀少
【答案】16.A17.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
【1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部分为河南省,故选A。
【17题详解】
图中所示的民居名称是窑洞,主要分布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该高原的黄土土层深厚,具有直立性,该区为世界上水土流失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气温年较差大。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和景观,读图解答即可,属于基础题,难度小。
读亚洲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8.亚洲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其河流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从图中读出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
A.发源于亚洲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南部的海洋
B.发源于亚洲南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向心状流向中部的海洋
C.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D.发源于亚洲东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带状流向西部的海洋
19.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但人口分布不均。
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相比较,人口相对稀少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18.C19.A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亚洲的相关知识。
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所以从图中读出亚洲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发源于亚洲中部高原山地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故本题选择C选项。
【19题详解】
从图中可知甲是西亚、乙是南亚、丙是东南亚、丁是东亚,其中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不适宜人口居住,因此该地区人口稀少;南亚、东南亚、东亚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早,人口稠密。
根据题意故选A。
20.居住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的阿拉伯男子,传统打扮是戴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骑骆驼出行。
他们的这些风俗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
A.美观休闲能保暖B.地形崎岖宜行走
C.炎热干燥多风沙D.狩猎探险真方便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亚北非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无需保暖,故A错误;这里地形主要为高原,B错误;西亚和北非地区炎热干燥,沙漠广布,戴头巾,身穿宽大的白色长袍,可防晒、挡风沙,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是这里较理想的交通工具,故C正确;戴头巾、穿宽大的白色长袍,是受当地环境影响形成的风俗,D错误。
图4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
完成问题。
2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太阳辐射C.土壤D.降水
22.【小题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土壤D.降水
23.【小题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
【答案】21.B22.B23.A
【解析】
通过樱花初放等值线来分析,生物生长影响因素包括太阳辐射、气候地形、土壤等,根据设问选择主要的;日本多山的地形区特点及其沿海环境,都在试题中有所反映。
此组题主要考查日本本州岛的地理环境,包括主要地形区及沿岸强大的日本暖流;问到了生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内素,考查了考生的基础知识,试题较为简单。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图2中MN曲线代表图1中________线的降水变化。
( )
A.ABB.CDC.EFD.EG
25.印度在③地种植茶树,其主导因素是( )
①多雨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强烈
④排水良好
⑤雨热同期
A.①②③④⑤B.①④⑤
C.②③④D.①④
【答案】24.A25.D
【解析】
【24题详解】
图示为印度半岛,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主要来自于夏季风西南风带来的水汽,故其降水变化规律应是由西南向东北发生变化。
图1所示A处为西高止山,其西坡为迎风坡,降水多,对应①点处;此外东北部B点为喜马拉雅山南坡,为迎风坡,降水多,对应N点;西高止山东坡及高原内背风坡降水少,为①—②,之后向东北随着地势抬升降水渐多,即②—N,沿AB线的降水分布符合MN曲线变化,故A项正确。
【25题详解】
茶叶喜温喜湿,喜酸性土壤,多分布在高温多雨且排水良好的低山丘陵地区。
印度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整个地区热量相差不大,热量不是主导因素;夏季降水多,光照较弱;③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迎风坡,降水多,且地形起伏,排水条件良好;雨热同期为季风气候的特征,故①④对,D项正确。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濒临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B.两河流域是指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
C.地形以平原为主D.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
27.从②运输石油到意大利,走水路依次要经过:
( )
A.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红海
B.霍尔木兹海峡、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
C.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
D.波斯湾、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
【答案】26.A27.C
【解析】
【26题详解】
A、西亚濒临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红海,A叙述正确;
B、两河流域是指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流域,B叙述错误;
C、地形以高原为主,C错误
D、西亚的国家大部分是阿拉伯国家,D叙述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27题详解】
②从波斯湾出印度洋需经过霍尔姆兹海峡,从印度洋进红海经过曼德海峡,从红海进地中海经过苏伊士运河。
故选C项。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
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
29.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B.农产品
C.工业品D.石材
30.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
【答案】28.B29.A30.D
【解析】
【28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来看,早期铁路分布明显沿河流河谷分布,主要是由于河谷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铁路修建及运营,B对,ACD错。
故选B。
【29题详解】
图示地区有海拔1300m以上的山地,图示地区地势变化应该是中部较高,河流放射状流向四周,该地区平原面积较小,图示地区不是平原的主体部分,农产品运量较小,B错误;该区域铁路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因为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林区之一,林木资源丰富,人口较少,本地需求量小,主要向外运输,A正确;图示区域位于长白山地区,东北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地区,该区域工业品运输量小,C错误;东北地区主要的山地是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资源广布,平地土层深厚肥沃,石材资源较少,应不是运输主要对象,D错误。
故选A。
【30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铁路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
而经过多年的砍伐,林木蓄积量减少以及近年来,我国环保力度的加大,对于森林的开采和砍伐进入严格限制阶段,原木生产量减少,所以导致铁路废弃,D对。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设施及运速慢等问题均可以进行技术改造,并非是铁路废弃的原因,AB错。
铁路密度大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其废弃原因与密度大小无关,C错误;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1.读下面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区域是________。
(2)AB弧是晨昏线中的________(晨线或昏线)。
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________现象,兰州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3)A,B两地的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__。
(4)此时,A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C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点。
【答案】
(1).23°26′S
(2).60°W(3).冬至(4).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5).昏线(6).极夜(7).昼短夜长(8).B(9).4(10).20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据图分析,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经度为60°W;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AB弧为昏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兰州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
(3)线速度与纬度有关,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小,B地线速度大.
(5)此时,A点的昼长是4小时,C点的地方时是20点。
32.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材料二 日本专门设有河流水资源开发机构。
该机构负责河流管理与流域综合开发,主要工作是:
①用水权的管理与水权费的征收等;②河流设备设施的维护;③……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航运价值的高低及原因。
(3)说明日本河流水能资源是否丰富及原因。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答案】
(1)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较大)。
(2)航运价值低,因为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
(3)水能资源丰富,因为流量大,流速快。
(4)在濑户内海沿海岸地区,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
【解析】
【详解】
(1)读图可知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地形以山地为主,而且是季风气候,可得出其河流长度、流域面积、流速、流量季节变化等主要河流特征。
(2)从河流特征可综合分析:
航运价值低是由于河流短小,流速快造成的;
(3)日本位于季风气区,降水丰沛,流量大,且地形以山地为主,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4)从图中可看出,濑户内海南北两侧都有山脉,冬夏季风影响都较小,故河流的降水补给均较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原平市 中学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