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453341
- 上传时间:2023-06-08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5.55KB
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
《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五
【教材分析】
本次园地共有六项内容,“识字加油站”通过认识表示时间的词语让学生知道一天,一个月,一年当中不同的时间段。
“我的发现”让学生学会积累偏旁相同的生字。
“学词句运用”,通过认读字音,知道鼻音“n”和边音“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书写提示”学习两个新笔顺规则:
“从左到右,先撇后捺。
”“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继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并从古诗中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要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师)
2.生字卡片。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则谜语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谜语的特点。
2.通过三组形近字的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笔画变化特点。
3.通过书写提示四个汉字的书写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汉字基本笔划的印象,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习重点】
1.知道谜语的特点。
2.比较形近字。
3.进一步认识汉字基本笔画和书写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前准备】
1.谜语的汉字卡片。
(教师)
2.生字卡片。
(学生)
【教学环节】
识字加油站
一、情境导入。
又到了语文园地时间,这是我们快乐游戏和激烈的比赛时间,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我会认,看谁认的词语多。
1.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激趣:
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看大屏幕,看看第一项比赛是什么?
指名读题目,老师相机帮忙。
2.大家看,草地上有很多词语宝宝在玩耍,你认识几个?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大屏幕上的词。
4.学生分小组比赛读,看哪个小组认得多,就奖励一面红旗。
5.同学们,还有一些生字宝宝我们以前没见过。
你能在书上圈出来吗?
6.指名学生上台圈出生字、师相机指正。
7.师出示生字卡,师指名读,开火车读。
8.学生自己找到对应生字卡,小组内相互认读。
9.小朋友们真棒!
生字宝宝认得又快又好。
10.全班齐读12个生词,并讨论:
这些词都是表示什么的?
11.指名说,师总结:
这些词语都是表示时间的,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哦!
我的发现
一、激趣导入。
第一轮比赛小朋友们表现真棒!
老师为你们点赞,现在是第二轮比赛的时间,你们准备好了吗?
二、摘果子,找规律。
1.课件出示:
一棵果树。
2.小朋友们,果树上结了这么多果子,你能摘哪一个?
3.认读生字卡片:
指名读、抽读、开火车读。
4.火眼金睛:
小朋友们,果树上的果子是一样的吗?
5.指名读。
6.谁能把一样的果子分在一起?
7.指名分,并讨论:
为什么这样分?
8.师总结:
因为这些字偏旁相同,所以要把它们分在一起。
9.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字带有“艹”和“木”?
字词句运用
一、导语引入。
刚才两轮比赛,每个小组表现得都很优秀,现在进行第三轮比赛。
二、读一读,读准字音。
1.老师黑板贴8个词语卡片,并指名读词。
2.小组比赛读词,或开火车读。
3.指名读生字卡,生找规律。
教师出示“你”“男”和“里”“蓝”生字卡,让学生在读中找规律。
4.你真棒!
知道“你”“男”声母是鼻音“n”,“里”和“蓝”是边音“l”,你能再读读这两组词语吗?
5.相同的方法学习另外两组词。
三、读词,说句子。
1.全班齐读四组词。
2.读词比赛胜利结束,每个组都奖励一面红旗。
3.最难的比赛到来了,谁会用其中的一个词语宝宝说一句话。
4.分小组练习说话。
5.全班交流说话练习,老师及时指导说不了完整句子的同学,并相机评价!
四、老师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每个小朋友表现都很棒,老师为你们点个赞!
课后作业:
用“写字”说一句话。
第二课时
(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学习目标】
1.会写规范字,认识两种新的笔顺规则。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学习重点】
1.会写规范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前准备】
1.田字格贴片,生字卡。
(学生)
2.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书写提示
一、认读生字,书写生字。
1.教师出示“儿、林、本、天”生字卡,开火车认读生字。
2.师范写“儿”字,让小朋友观察。
3.指名说:
老师写“儿”字,让小朋友观察。
4.生答:
先写“丿”,再写“乚”两笔以竖中线为中心。
5.师及时总结:
写“儿”字,一定要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字。
6.生先书空,再书写生字,师相机提示学生注意事项。
7.同法指导书写“林”。
8.展示优秀作品。
9.玩变字游戏:
“木”字加一笔是什么字。
10.师范写“本”字,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11.生答,师归纳:
“十”写完后,应先写“丿”,再写“
”,先撇后捺,是我们今天学到的新笔顺规则。
12.生完成书上“本”的书写,师巡视指导。
13.同法学习“天”的书写。
14.师总结,并展示优秀作品。
日积月累
一、谈话导入,借助课件,引入课题。
孩子们,我们平时吃的大米饭是怎么来的?
出示课件,大屏幕上是什么?
齐读诗题,把“悯”多读几遍。
二、师范读,学生看书听读,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三、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句,把不认识的字作记号。
1.不认识的字,请同桌间互帮互学。
2.师重点指导读准“锄”“滴”“谁”“餐”“农”的读音。
3.你有什么办法把生字娃娃记住。
4.指名读,教读。
四、再读诗句,注意读通顺,流利。
1.师生共听朗读录音(课件)
2.生读给同伴听。
3.分小组比赛读。
五、借助课件了解诗句意思。
1.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锄禾日当午)
2.正在为禾苗锄草的农民伯伯怎么样?
(汗滴禾下土)
3.孩子们,农民伯伯种粮食多么辛苦呀!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六、跟老师美美地朗读诗句,读出感情。
七、学生试背,指名背诵,齐背。
八、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新知识,明白了要爱惜粮食,回家呀,要把这些都告诉爸爸妈妈,并和他们一起读《拔萝卜》,好不好?
5影子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
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虫、犭、宀、亏”。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激发观察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找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师生共同在操场上做“踩影子”的游戏。
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同学影子的变化。
2、将书上的图做成活动的形式。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课前“踩影子”的游戏录像,说说你是怎么做的,或看到了什么。
2、出示课题:
影子。
读课题,注意轻声的读法。
3、有一个小朋友叫京京,他也和你们一样做踩影子的游戏,看着这个字,说说怎么记住“影”字。
(京京在太阳底下玩,那三撇就像他的影子)。
4、认识偏旁:
三撇儿“彡”。
二、学习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a.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起来。
b.借助拼音,把要求会认的字读一读,特别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字跟、着、朋。
c.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d.开火车读,检查读音,共同正音。
e.自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理解课文。
a.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这两小节分别写哪第二幅图)幅图?
(第一小节写第一幅图;第二小节写第二幅图。
)
b.小组合作学习:
看图读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c.大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看课件演示,理解太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了解为什么影子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又在右。
通过课件演示、观察,学生各抒己见,得出结论:
京京背着太阳,影子在前;面向太阳,影于在后;太阳在他的左边,影子在右;太阳在右,影子在左。
◆看着图说一说: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理解“前、后、左、右”)
d.质疑、释疑。
◆再读课文,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问同学。
(如:
为什么说影子就像一条小黑狗?
它指谁?
)发动大家动脑筋解决问题。
◆在交流之中学习“黑狗、常常,跟着、它、朋友”这几个词,懂得影于和黑狗有相似的地方;颜色黑,常常跟着主人转,非常亲热;“它”指影子,影子陪我上学、放学,就像我的好朋友。
e.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自己读读课文,想办法记下来。
◆边读边做动作,加深对课文的记忆,看课件,老师引读课文,指导背诵。
◆学生自己背诵课文后,背给同桌听,会背的奖给自己一颗星。
f.动动脑筋,学习认字。
声学习新偏旁“小、犭、宀、厂”,跟老师说一说偏旁名称。
◆找一找带有这几个偏旁的字:
常、狗、它、友,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
◆学生根据画面说脱怎么记住“黑”字。
(图上画着一个倒翻的墨水瓶,从瓶口流出四滴墨汁)
◆读词说句认字:
用“跟着、朋友”分别各说一句话。
◆'辨字、认字:
贴上三个头饰,(男孩、女孩、动物的头)老师一个个指过去说:
“他、她、它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到底是哪个t6呢?
谁能从这儿找字贴上去?
”
三、布置作业
1、把生字读给家长听,把课文背绐你的好朋友听。
2、继续观察,在哪儿能看到影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自由读一读课文,再现课文中的生字。
2、开火车认字、词:
影、前、后、常、它、跟着、黑狗、朋友。
3、会背课文的同学站起来,背背课文。
二、观察说话
1、说给同桌听:
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的左面是(),我的右面是()。
2、大组交流:
谁愿意讲给大家听,自己站起来说一说。
3、随便选一个字,(前、后、左、右)开火车说说你周围的同学。
三、指导写字
1、复习“飞、鸟、马”。
a.看图,图上画着什么呀?
(鸟在天上飞,马在地上跑)还记得这三个字吗?
b.大家一起读一读。
2、复习笔画,学写“飞”字。
a.看到“飞”字,你觉得它像什么?
(翅膀)
b.第一笔应该写什么?
复习:
横折弯钩“?
帖”。
想一想,哪一个字有这个笔画?
(丸)
c.比较“飞”和“九”的“?
帖”有什么不一样。
d.看老师写“飞”字,跟老师书空,观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e.描红,仿写。
3、学习新笔画,学写“马、鸟’’这两个字。
a.认识新笔画:
竖折折钩,跟老师书空,一笔写成。
b.观察这两个字的笔画,你发现了什么?
(如:
都有这个笔画;“鸟”的一点像“眼睛“)
c.按笔顺书空。
d.描红“马、鸟”。
e.交流在田字格写这两个字要注意哪些笔画。
f.书写练习,个别辅导。
g.作业讲评后再书写。
四、扩展活动
交流:
平时还看到过哪些影子。
6比尾巴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
认识1个笔画和3个偏旁“矢、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学习朗读问句。
3、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好“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等动物的图片,将动物的尾巴剪下来,制成活动贴图。
2、有关生字、词、偏旁的教学卡片。
3、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收集有关动物的文字、图片资料,留心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学习生字
1、今天,动物园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要开展“比尾巴”的活动,邀请每个小朋友都去参加,大家愿意吗?
让我们都当一名裁判员,去看看它们怎样比尾巴。
2、要当好裁判员,就得认识动物。
(出示六种小动物的挂图)小组里说一说,你认识这些小动物吗?
适时出示:
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这几种动物名称的词卡。
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拼音读词认字。
(注意“猴、松、鼠、雀”这几个字的读音)
a.开火车认读词语,注意正音。
b.开展游戏,认词,理解词义:
把图和词卡发到学生的手中,做找朋友的游戏,图和词一一对应。
全班同学跟着做游戏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起读。
(如:
拿松鼠图的小朋友说:
“我是小松鼠。
”拿词卡的同学将卡片和图靠在一起读“松鼠”)
c.从六个词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
(猴、松、鼠、公、鸭,其中新认的偏旁“八、鸟”用红笔写)
d.认识两个偏旁“八、鸟”。
e.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怎么记住这五个字。
想想谁的办法好,告诉班级小朋友。
3、看图,说说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畅所欲言)
4、出示课题,读一读。
小组讨论怎么记住“比尾巴”这三个字,互相交流,把好办法说给大家听。
过渡:
小动物们知道我们要参加它们的活动,可高兴了。
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比尾巴的。
二、学文识字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互相正音)
过渡;小动物们分成两组比尾巴,你们想先参加哪一组的活动呢?
(以多数学生的意见为主)
2、细读课文,学习字词句。
(可以先学一、二小节,也可以先学三、四小节)
a.学习一、二小节。
◆采用赛读形式朗读课文。
(同桌对读;分组赛读;男女生对读;自愿请朋友对读)边赛读边进行评议,(是否读准确,是否有感恃,长句子读得好不好)教师适时进行点拨、指导。
◆说说“猴子、兔子、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处,在说的过程中理解“长、短、一把伞”,再说说它们的尾巴像什么。
b.识记“把、短”这两个字。
◆学习偏旁“矢”,想办法记一记。
◆利用偏旁和部件认“短、把”这两个字。
三、背诵课文一、二小节
1、刚才你们课文读得很不错。
老师也和你们一起读好吗?
请你们看着图。
老师问,你们答。
(师读第一节,生读第二节)
2、按照上面的方法读,男生问,女生答;同桌一个问一个答。
四、布置作业
自己读读课文第三、四小节,注意把音读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引人:
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到动物园参加动物比尾巴的活动吗?
谁来给小动物找找尾巴,帮它们把尾巴贴上去。
再说一说:
——尾巴——。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二小节,再背一背。
过渡:
第二组的小动物们等着我们去当裁判呢!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小节
1、找朋友对读课文三、四小节。
注意读准音,读流利。
2、展示读:
哪一对小朋友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
(多请几对同学上台展示)
3、比较评议,哪对小朋友读得最好,好在哪里。
4、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如:
孔雀的尾巴好像一把五彩的大扇子;公鸡的尾巴弯弯的,也有色彩,但没有孔雀尾巴的美;鸭子的尾巴扁扁的,也不羌)在学生的讨l论中认“扁、最”这两个字,交流记这两个字的方法。
三、完成课后第三题
1、听音导人:
请听,(播放几种动物的叫声)出示课后作业第三题:
哪些小动物的尾巴不见啦?
看书告诉老师。
动物们可着急了,你们说,该怎么办呢?
2、动手画画,给动物加尾巴。
(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来完成,其余的同学画在书上)
3、师生共同讲评作业:
用实物投影仪把学生的作业投上屏幕上讲评,或讲评黑板上的作业。
四、指导写字
1、学习写“车”。
a.同学们个个都是出色的裁判员记得这个字吗?
(出示“车”)
b.复习“车”,口头组词。
c.学习新笔画“上”。
我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现在我们该乘车回家了。
d.看老师在田字格写字:
观察“上”是第几笔,哪几笔压线
e.学生书空后,描红,仿写。
2、习写“云”。
a.出示“云”。
这个字读什么?
你们见过哪几种云?
b.写这个字应该从哪写到哪?
(从上到下)
c.自己描一描,写一写。
(请两个学生板演)
3、学习写“公”。
a.巩固识字:
同学们在哪儿见过“公”字?
(公园、公共汽车、办公室)
b.观察田字格:
哪几个笔画的起笔靠近竖中线?
(第二笔和第三笔)
c.老师范字,学生书空。
d.学生描红,练习写字。
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4、作业讲评。
五、巩固练习
同桌对读会认的字,互背课文。
六、扩展活动
1、展示自己收集的小动物的图片,说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特点。
2、赛读活动:
续编问与答。
(如:
谁的尾巴弯?
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像剪刀?
锦鸡的尾巴弯,鸽子的尾巴扁,燕予的尾巴像剪刀。
)
12雨点儿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方、半、巴”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课前准备
1、了解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2、投影。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谜语揭题。
1、师:
咱们一起来猜个谜语:
、
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对了谜底就是“雨点儿”(板书课题)。
2、生读课题两遍,注意儿化音的读法。
3、大家见过什么样的雨呢?
二、初读课文。
师:
有一天,一滴大雨点遇到一滴小雨点,你们想知道它们说些什么话吗?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读课文,画出读音有困难的地方。
3、请学生分小节读文,师生帮助正音。
4、同桌两人一起读文,互相帮助正音。
三、生字书写。
师:
大家读得很不错,但不知道是不是也能把字写好?
1、师范写“方”字
2、生试写。
3、范例讲评。
4、自己试写“半”字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生字复习引入。
1、还记得上节课咱们写了哪些字吗?
2、再认真观察,要想写好“巴”字,该注意哪些地方呢?
3、师范写。
4、生试写。
5、同桌点评。
二、品读课文。
1、大家的字都写得很棒,那你还记得课文里头发生了件什么事吗?
2、出示投影:
请一个小朋友用说故事片的形式来表达。
3、教师也想来试试,你们能给我个机会吗?
4、师范读,请生评价。
5、我想请同学们来挑战我,谁愿意来试试?
6、同桌分角色读文,叙述部分两个齐读。
7、同桌合作参与朗读挑战。
三、拓展训练。
1、你能学着再说几个句子吗?
出示: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
亮亮从屋里跑出去。
2、自由矗立说。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雨点儿
飘落
花更红 草更绿
课后反思:
17、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字。
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字的不同开头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课前准备
竹叶、梅花、枫叶的图画。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题质疑。
1、出示课题,指名读题。
读好轻声。
2、看着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3、巩固认字:
(1)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
梅花 用心 几个 成长
参加 为了 洞里
(2)打乱次序读生字。
4、反馈读课文情况。
5、针对读题后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预设问题: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
为什么称为小画家?
不画家画了些什么?
)
三、再读课文
1、出示课后题“读读连连”,同桌交流。
2、出示:
竹叶、梅花、枫叶图,找联系,并读好课文中的句子。
四、读好1--3句。
1、第一句,通过回忆、想像,让学生在脑子里出现下雪时的快乐场面,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对下雪的不同的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2、第二 ,联系生活实际,想像雪地上的不同图案,读好句子:
再借助图片,感性体验,将短句读好。
五、写字:
“几、用”。
1、出现要写的字,读闪亮了音,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名书空笔顺。
3、请小老师帮助,范写好“几”字;生练写,反馈指正。
4、发现“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与“几”有什么不一样?
5、看老师范写,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出现认读的生字,以多种方式认读。
2、出示1--3句话,指名学生读。
二、读好4--6句。
1、读第4句,联系上下文领会“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2、读第五句,知道青蛙在冬眠,并读出问句的语气。
(可创设对话的情境进行朗读)
三、整体朗读。
1、自由练习。
2、指名朗读,老师进一步指导。
3、适时小结,给予鼓励。
四、指导背诵。
1、教一些方法:
(1)理解背诵,有几句话---每句写了什么---按序背。
(2)分步背诵,有几句话---分句背诵---逐句背---连句背
2、给时间练习背。
3、创设激励机制引导背。
五、写好“鱼”字。
1、读准音,组词,激发写的兴趣。
2、观察“鱼”有几部分组成的,并看各个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练写--反馈
六、总结全文
1、学完了全文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2、课外拓展:
雪地里还会来哪些小画家呢?
他们会画下怎样的图画?
教学小结:
本课是以韵文的形式的出现,不但形像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的冬眠的特点。
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
读起来琅琅上中。
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
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分开读等。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语言。
另外,我还让学生动手画画几种动物脚印的形状,在活动中感悟课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语文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