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公开课教案.docx
- 文档编号:25445510
- 上传时间:2023-06-0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8.94KB
五柳先生传公开课教案.docx
《五柳先生传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公开课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柳先生传公开课教案
五柳先生传公开课教案
【篇一:
《五柳先生传》课堂教学实录】
《五柳先生传》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
通渭县榜罗镇阳山学校崔斌
(师生问好)师: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
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生:
《桃花源记》。
师:
对,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文章?
生:
《归园田居》。
师:
咱们一起背诵一下好吗?
记不起来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屏幕。
(师生齐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
)师: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优美的田园中劳动,那种情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那么,陶渊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
(板书课题)
师:
请同学们打开你的课本108页,听老师把课文诵读一遍。
听的同时注意看一看,从字、词、句到内容,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师配乐背诵课文,电脑映示)师:
通过听读文章,大家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
要善于发现,古人说: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
有时发现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生:
从文章内容来看,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本人,那为什么还要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生:
他是隐士,写上了名字就不是隐士了。
生:
怕写上自己的名字给自己带来麻烦。
可能是怕文字狱。
师:
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文字狱吧。
孟子曾经提出过“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就是在读一篇文章时,要深入的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否则就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
那么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
什么样的呢?
生:
他生活在东晋末年。
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名门望族世袭高位,而有志之士却不能做官。
师:
你的学识可真渊博!
晋末反动的门阀制度已发展到了极端,可以说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那陶渊明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其目的是什么呢?
谁来为刚才的那位同学解答一下?
生:
这样说的目的是把自己排除在了名门望族行列之外,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背道而驰,以此来反抗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生: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好像有些矛盾?
喜欢读书,为什么又说读得不认真呢?
师:
“不求甚解”的“甚”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过分。
师:
这句话的意思是——
生:
不过分注重细枝末节的东西。
师:
那他注重是什么呢?
生:
“每有会意”,注重的是文章的意旨。
师:
这可算得上是上乘读书法哩,我们为它注册个商标吧,就叫——生:
就叫“不求甚解读书法”吧。
师:
那你能不能为同学介绍一下这种读书方法呢?
生:
拿过一篇文章,先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大意,抓住主要的意思,暂时绕过不明白的地方,以后再逐步解决。
师:
你的悟性可真高啊!
课下可别忘了注册哟。
(生笑)
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性嗜酒”的“嗜”是什么意思?
师:
哪位同学愿为他解释一下?
生:
“嗜”就是爱好。
师:
是爱好吗?
有一个词是叫——
生:
嗜好。
生:
过分爱好才叫“嗜”。
师:
据说,陶渊明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去谋官。
他在当彭泽县令的时候,一
到任,就下令部下把自己的属地全部种上糯米,知道为什么吗?
对,糯米是用来酿酒。
他说:
只要有酒喝,我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他的妻子却不同意,两个人争执不下。
最后,陶渊明采取了妥协的办法,把五十亩地种上了大米,而把剩下的全种上了糯米。
可见,在他老人家那儿,喝酒可比吃饭重要的多呢。
(众生笑)
生:
“造饮辄尽”是什么意思?
(师介绍猜读法:
结合上下文,联系已有经验,请学生组词并解释。
造:
造访,到。
辄:
浅尝辄止,就)
生:
“曾不吝情去留。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
这篇文章的内容大家都能了解了,那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把文章内容说一说呢?
(一生复述)师:
有人说,陶渊明的文章都达到了“入画”的效果,如果说我们刚才背过的《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中分别描绘了一幅风景画,那么,你觉得《五柳先生传》中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呢?
生:
风格画、人物画、肖像画、自画像?
?
师:
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有见地,我们还是叫它“人物画像”或“自画像”吧。
你们看,不经意的几笔点染,就把“五柳先生”的音容笑貌全给勾画出来了。
这篇文章是按照史传体例写的。
这种文体最早见于《史记》,它一般分为“传文”和“赞”两部分。
前者用来叙述人物的生平行事,后者用来评价人物品格。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一篇自传,你看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自己的?
又是怎样写的?
能不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
生:
写了自已的生活。
“环堵萧然?
?
箪瓢屡空,晏如也。
”
生:
写了自己爱好。
“好读书,不求甚解?
?
吝情去留。
”
生:
写了自己的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生:
写文章。
“常著文章自娱?
?
以此自终。
”
生:
写了自己名字的由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因以为号焉。
”师: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分别写了自己名字的由来、性格、爱好(读书、饮酒、写文章)和生活,如果你能把这几个方面的句子连起
来,第一部分的内容你就能背诵下来了。
这就个线索就好比是一条藤,再加上几个可以帮助你记忆的词语,就是瓜了,就叫做顺藤摸瓜背诵法吧。
同学们能不能找几个可以帮助你记忆的词语?
生:
课文中有很多个“不”。
生:
一共有九个“不”。
师:
大家看着黑板上的提示,试着背一下。
(师生共同背诵。
)师:
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背诵下来。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五柳先生平日不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
其实,陶渊明也并非天生的隐士,他从小便有“大济苍生”之志,满怀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美好幻想,寒窗苦读,遍访名士,三十岁几经周折才谋得一个彭泽令的小芝麻官,不仅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难以实现,而且还要降志辱身,和官场里的那些人逢迎周旋。
其间因为他不向权贵屈膝献媚,“不为五斗折腰”,因此弃官归隐田园。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故事的?
生:
陶渊明在做彭泽县县令的时候,郡官派督邮来视察工作,县史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
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当天,就辞官归不干了。
师:
一纸痛快淋漓的《归去来兮辞》,使官场里少了一个畏琐的小人物,而诗坛上却擎起了一支如椽大笔,一扫六朝浮华的陋习,开一代田园诗风。
陶渊明一生著作颇丰,仅《饮酒诗》便有20多首,其中一首中这样写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下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电脑映示)那种恬谈的、与世无争的态度和安然自乐的心境囊括其中。
不仅如此,陶渊明对待生死也非常看得开,他甚至在死前两个月还为自己写了《拘歌》呢: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侥。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电脑映示)诗中描绘了自己死亡的时间、出殡的季节、坟地的环境有以及入葬后亲人的反映和自己灵魂的归所。
面对死亡,他能如此超脱。
那么,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课文呢?
生:
恬谈的、与世无争的、心无杂念的、心情坦然、放松。
师:
对。
你可以在心中想像着陶渊明是如何安然自乐,心无杂念,读的时候,
心情恬淡,放松,达到忘我的境界,就像于漪笔下的国文老师“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鲁迅笔下的寿镜吾老先生,读到高兴时,甚至可以摇头晃脑,得意忘形。
你能不能试着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读,学生自评。
)师:
看来,同学们都能理解五柳先生的风格,那么他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呢?
你能不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生:
说自己是黔娄一类的人,“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
”
师:
你能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生讲解意思。
)
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
看注释知道的。
(生笑)师:
我们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要看注释,如果注释上没有,就要查资料或者是查工具书,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立体读书法。
”希望同学们都要学会运用这种好的读书方法。
师:
我们以前也学过陶渊明的不少作品,对于陶渊明我们也有所了解,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
陶渊明生活简朴,不慕荣利。
生:
他态度随和,性情平静,与世无争,就像是出家人一样。
生:
我觉得陶渊明不敢面对现实,不敢与现实作斗争,而是选择了逃避,他是一个没有胆量的人。
师:
这个同学的回答非常有见地,“我觉得”这种回答很好,说出了不同的声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没有同学想反驳他?
生:
我觉得陶渊明归隐后,那种简朴的生活作风,可以让整天为功名而奔波的人感到羞耻。
生:
可是他面对贫困的生活却不去改变,还是安然自乐,我觉得他没有上进心。
生:
他虽然归隐了田园,却不能真正的脱离社会,他只是在精神上自欺欺人罢了。
生:
你们为什么总是看到别人的不足,而不去看他的闪光点呢?
如果他不归于田园,如果他不与世无争,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那么你们还读什么?
还欣赏什么呢?
还评价什么呢?
【篇二:
五柳先生传公开课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准确地解释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2.依据课文语句,能概括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能在课文中找到否定句,并体会这种个性鲜明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概括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教学难点
1.了解传记与自传的基本特点。
2.体会用否定句表现人物鲜明个性的写作特点。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注释扫除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多渠道查阅、收集有关陶渊明的资料:
如生平简介,历史家对陶渊明的评价等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㈠导入新课
㈡释题:
“传”
传记,是介绍人物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等,记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时显示出个人的品格特点。
本文是作者托言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㈢感知文意
1.课堂诵读,初步感知
①小组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练习,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情感。
教师指导: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第一段:
舒缓陈述;第二段:
赞叹抒情。
1古城中学邓飞
②小组展示:
形式多样朗读。
教师及时点评指导。
③看大屏幕,依据籍贯姓名、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状况为线索,全班齐读。
2.分组交流,释疑译文
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
①自读:
借助工具书,掌握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初步疏通文意。
②合作:
小组交流探讨,解决疑难,难以统一的问题勾画出来。
③质疑:
小组将本组未解决的问题提交出来,全班讨论释疑。
④归纳整理:
教师强化重点字词、句式,整体梳理课文翻译,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3.检测学生对文意的理解程度
师出示词句及一些难理解语句,由学生竞答方式互相交流,教师纠正强化。
4.熟读成诵。
①自我练习,教师指导背诵方法。
②借助多媒体显示籍贯姓名、思想性格、兴趣爱好、生活状况的提示,全班齐背。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
二、复习检查
1、课文背诵。
2、作者、背景情况回顾。
三、寻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1.文章介绍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况?
请学生归纳、列表:
2.这些语句赞美了五柳先生怎样的思想品格?
隐者风范: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书中求乐:
好读书,不求甚解
率真放达:
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2
安贫乐道: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总结:
五柳先生是一个不慕名利,率真放达,安贫乐道的隐士。
3.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
⑴找出文中的“不”字句,仔细品读。
①不知何许人,不详其姓字:
淡泊宁静。
②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淡泊名利。
③不求甚解:
意存高远,不舍本求末,胸襟开阔。
④不能常得,不蔽风日:
安贫乐道
⑤不吝情去留:
率真放达。
⑵教师小结: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四、课堂拓展
我们怎样辩证的评价陶渊明,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
摒弃他的什么?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后的作文“平庸与快乐”
3
【篇三:
《五柳先生传》课堂教学实录】
《五柳先生传》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
洛城中学赵磊
点评:
山东省寿光市教研室刘湘玉、首都师大文学院刘占泉
《五柳先生传》教学实录
(师生问好)
师: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很多的文言文,下面,我说一段文字,请想一想:
以前在哪一篇文章中见到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生:
《桃花源记》。
师:
对,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文章?
生:
《归园田居》。
师:
咱们一起背诵一下好吗?
记不起来的同学可以看一下屏幕。
(师生齐背: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为。
)
师:
诗中描绘了诗人在优美的田园中劳动,那种情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那么,陶渊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走近陶渊明,走近“五柳先生”。
(板书课题)
师:
请同学们打开你的课本108页,听老师把课文诵读一遍。
听的同时注意看一看,从字、词、句到内容,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师配乐背诵课文,电脑映示)
师:
通过听读文章,大家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
要善于发现,古人说:
学源于思,思起于疑。
有时发现一个问
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生:
从文章内容来看,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本人,那为什么还要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生:
他是隐士,写上了名字就不是隐士了。
生:
怕写上自己的名字给自己带来麻烦。
可能是怕文字狱。
师:
那个时候可能还没有文字狱吧。
孟子曾经提出过“知人论世”的读书方法,就是在读一篇文章时,要深入的
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否则就不能真正把握文章的主旨。
那么陶渊
明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
生:
他生活在东晋末年。
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名门望族世袭高位,而有志之士却不能做官。
师:
你的学识可真渊博!
晋末反动的门阀制度已发展到了极端,可以说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那陶渊
明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其目的是什么呢?
谁来为刚才的那位同学解答
一下?
生:
这样说的目的是把自己排除在了名门望族行列之外,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背道而驰,以此来反抗当时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生: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好像有些矛盾?
喜欢读书,为什么又说读得不认真呢?
师:
“不求甚解”的“甚”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
过分。
师:
这句话的意思是——生:
不过分注重细枝末节的东西。
师:
那他注重是什么呢?
生:
“每有会意”,注重的是文章的意旨。
师:
这可算得上是上乘读书法哩,我们为它注册个商标吧,就叫——
生:
就叫“不求甚解读书法”吧。
师:
那你能不能为同学介绍一下这种读书方法呢?
生:
拿过一篇文章,先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大意,抓住主要的意思,暂时绕过不明白的地方,以后再逐步解决。
师:
你的悟性可真高啊!
课下可别忘了注册哟。
(生笑)
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性嗜酒”的“嗜”是什么意思?
师:
哪位同学愿为他解释一下?
生:
“嗜”就是爱好。
师:
是爱好吗?
有一个词是叫——
生:
嗜好。
生:
过分爱好才叫“嗜”。
部种上糯米,知道为什么吗?
对,糯米是用来酿酒。
他说:
只要有酒喝,我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他的妻子却
不同意,两个人争执不下。
最后,陶渊明采取了妥协的办法,把五十亩地种上了大米,而把剩下的全种上了
糯米。
可见,在他老人家那儿,喝酒可比吃饭重要的多呢。
(众生笑)
生:
“造饮辄尽”是什么意思?
(师介绍猜读法:
结合上下文,联系已有经验,请学生组词并解释。
造:
造访,到。
辄:
浅尝辄止,就)
生:
“曾不吝情去留。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适时讲授翻译方法,“信、达、雅”,信,即为忠实可信,要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达,即为通达,语句要通顺流畅;雅,文笔要优美,典雅。
引导学生直译一遍,再意译一遍。
生直译为:
不曾挂心离开或是离下。
生意译为:
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了无牵挂。
)
(运用所学的翻译方法,生通译一篇课文。
一生读,一生译,同桌、前后桌合作)
师:
这篇文章的内容大家都能了解了,那么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把文章内容说一说呢?
(一生复述)
师:
有人说,陶渊明的文章都达到了“入画”的效果,如果说我们刚才背过的《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中分别描绘了一幅风景画,那么,你觉得《五柳先生传》中描绘的是一幅怎
样的图画呢?
生:
风格画、人物画、肖像画、自画像?
?
师:
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有见地,我们还是叫它“人物画像”或“自画像”吧。
你们看,不经意的几笔点染,就把“五柳先生”的音容笑貌全给勾画出来了。
这篇文章是按照史传体例写的。
这种文体最早见于《史记》,它一般分为“传文”和“赞”两部分。
前者用来叙述人物的生平行事,后者用来评价人物品格。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一篇自传,你看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自己的?
又是怎样写的?
能不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
生:
写了自已的生活。
“环堵萧然?
?
箪瓢屡空,晏如也。
”
生:
写了自己爱好。
“好读书,不求甚解?
?
吝情去留。
”生:
写了自己的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生:
写文章。
“常著文章自娱?
?
以此自终。
”
生:
写了自己名字的由来。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因以为号焉。
”
师: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在第一部分中,作者分别写了自己名字的由来、性格、爱好(读书、饮酒、写文章)和生活,如果你能把这几个方面的句子连起来,第一部分的内容你就能背诵下来了。
这就个线索就好比是一条藤,再加上几个可以帮助你记忆的词语,就是瓜了,就叫做顺藤摸瓜背诵法吧。
同学们能不能找几个可以
帮助你记忆的词语?
生:
课文中有很多个“不”。
生:
一共有九个“不”。
师:
大家看着黑板上的提示,试着背一下。
(师生共同背诵。
)
师:
大部分同学都能够背诵下来。
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五柳先生平日不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
其实,陶渊明也并非天生的隐士,他从小便有“大济苍生”之志,满怀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美好幻想,寒窗苦读,遍访名士,三十岁几经周折才谋得一个彭泽令的小芝麻官,不仅经世济民的远大抱负难以实现,而且还要降志辱身,和官场里的那些人逢迎周旋。
其间因为他不向权贵屈膝献媚,“不为五斗折腰”,因此弃官归隐田园。
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个故事的?
生:
陶渊明在做彭泽县县令的时候,郡官派督邮来视察工作,县史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
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当天,就辞官归不干了。
师:
一纸痛快淋漓的《归去来兮辞》,使官场里少了一个畏琐的小人物,而诗坛上却擎起了一支如椽大笔,一扫
六朝浮华的陋习,开一代田园诗风。
陶渊明一生著作颇丰,仅《饮酒诗》便有20多首,其中一首中这样写道: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下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电脑映示)那种恬谈的、与世无争的态度和安然自乐的心境囊括其中。
不仅如此,陶渊明对待生死也非常看得开,他甚至在死前两个月还为自己写了《拘歌》呢: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侥。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电脑映示)诗中描绘了自己死亡的时间、出殡的季节、坟地的环境有以及入葬后亲人的反映和自己灵魂的归所。
面对死亡,他能如此超脱。
那么,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调去课文呢?
生:
恬谈的、与世无争的、心无杂念的、心情坦然、放松。
师:
对。
你可以在心中想像着陶渊明是如何安然自乐,心无杂念,读的时候,心情恬淡,放松,达到忘我的境界,就像于漪笔下的国文老师“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鲁迅笔下的寿镜吾老先生,读到高兴时,甚至可以摇头晃脑,得意忘形。
你能不能试着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读,学生自评。
)
师:
看来,同学们都能理解五柳先生的风格,那么他又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呢?
你能不能找出有关的句子。
生:
说自己是黔娄一类的人,“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
”
师:
你能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生讲解意思。
)
师:
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
看注释知道的。
(生笑)
师:
我们读书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要看注释,如果注释上没有,就要查资料或者是查工具书,这就是人
们所说的“立体读书法。
”希望同学们都要学会运用这种好的读书方法。
师:
我们以前也学过陶渊明的不少作品,对于陶渊明我们也有所了解,你觉得五柳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
陶渊明生活简朴,不慕荣利。
生:
他态度随和,性情平静,与世无争,就像是出家人一样。
生:
我觉得陶渊明不敢面对现实,不敢与现实作斗争,而是选择了逃避,他是一个没有胆量的人。
师:
这个同学的回答非常有见地,“我觉得”这种回答很好,说出了不同的声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没有同学想反驳他?
生:
我觉得陶渊明归隐后,那种简朴的生活作风,可以让整天为功名而奔波的人感到羞耻。
生:
可是他面对贫困的生活却不去改变,还是安然自乐,我觉得他没有上进心。
生:
他虽然归隐了田园,却不能真正的脱离社会,他只是在精神上自欺欺人罢了。
生:
你们为什么总是看到别人的不足,而不去看他的闪光点呢?
如果他不归于田园,如果他不与世无争,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那么你们还读什么?
还欣赏什么呢?
还评价什么呢?
师:
真是“口锋如刀”啊,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侧面评价了五柳先生。
我们不能苛求古人,陶渊明不满于当时的政治和当时的社会,他要逃避的是官场,但他不可能逃避生活。
?
?
我们学习文言文,不仅要记诵、品评、领会要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积累。
积累文中好的句子和四字短语。
你看一看,本文中值得你积累的内容有哪些?
生:
好读书,不求甚解。
师:
为什么要积累它?
生:
我要把读书当成是一种乐事,读书可以使我精神愉悦。
生: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我要像陶渊明那样淡泊明志,不为名利所累,活得渊洒一点。
生:
不慕荣利。
我要用这种话勉励自己,不去追求名利,多做些有益于他人的事情。
生:
闲静少言,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气质。
生:
我想积累黔娄之妻、不为五斗米折腰、箪瓢屡空。
这些典故,我想写作文的时候可能会用得着。
师:
在这里,我介绍一种积累的方法给大家,叫卡片读书法。
(电脑映示)鲁迅写作《中国
小说史略》,分类摘抄的卡片有5000多张。
我们可以用此法对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形成知识板块。
大家在课下把自己想要积累的内容做成读书卡片,注意卡片的体例要一致,在固定的位置注明项目、编号、类别、题目、作者、出版社、摘抄的时间等。
大小要适当,便于收藏。
下面让老师来小结一下:
乡村的夜,分外沉寂,劳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已酣然入睡,月华如水,洒满冷冷清清
的小茅屋。
主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
“守拙归园田,开荒南野际”,屈指算来已有数载,那南山下的豆苗已复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生 公开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