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10章 浮力 单元练习题.docx
- 文档编号:25442581
- 上传时间:2023-06-08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12.20KB
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10章 浮力 单元练习题.docx
《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10章 浮力 单元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10章 浮力 单元练习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第10章浮力单元练习题
第10章浮力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如图所示,是一位先生巧用物理知识借助气球将帽子送给楼上女士的情景。
此过程中应用的关键知识是( )
A.惯性B.浮力C.动能D.效率
2.人们常用“生沉熟浮”来判断饺子是否煮熟,煮熟后的饺子会漂起来的原因是( )
A.饺子的重力减小了
B.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增大了
C.饺子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
D.饺子的重力和浮力都减小了
3.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5N.把零件浸入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中,当零件
的体积露出液面时,测力计的示数是6N,则金属零件的体积是(g取10N/kg)( )
A.2×10﹣4m3B.2.5×10﹣4m3C.6×10﹣4m3D.7.5×10﹣4m3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不同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在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液面相平,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1、F2,则下列判断中( )
①F1>F2
②ρ1>ρ2
③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④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A.只有②③正确B.只有①②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①③④正确
5.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5.7km,设计时速100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桥墩不受海水的浮力
B.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
C.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34.2min
D.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
6.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细铜丝制成简易的液体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若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 )
A.F甲<F乙B.F甲>F乙C.ρ甲>ρ乙D.ρ甲<ρ乙
7.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球静止时两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B.乙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
C.乙烧杯中小球排开的液体质量大
D.甲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小
8.一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降的高度h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9.小强做鸡蛋在盐水中悬浮的实验时,先配制了半杯浓盐水并将鸡蛋放入杯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直至如图乙所示。
在逐渐向杯中添加清水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
B.盐水的密度变小
C.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逐渐变小
D.盐水对烧杯底的压力逐渐变大
10.将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能使木棒竖直浮在液体中,这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简易密度计。
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
对于这个简易密度计所运用的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在甲液体中所受的重力大于浮力
B.可以用它直接测出液体密度值
C.用它可以判断出乙液体的密度小
D.它在两种不同液体中所受浮力相等
11.小关与同学们去游览桂林两江四湖,登上游船后,船会下沉一些,那么( )
A.船的重力将减小
B.水对船的浮力将减小
C.水对船的浮力将增大
D.水对船的浮力将保持不变
12.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他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所受浮力可能大于B所受浮力
B.C所受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浮力
C.B物体所受浮力一定是最大的
D.A下表面所受压力可能大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13.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
14.将一个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木块处于漂浮状态,然后向烧杯中缓缓地加入一定量的盐,关于这个过程,下列描述液体密度与木块排开液体体积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5.2019年4月,中国自主研发的600m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龙Ⅲ”成功完成下潜任务。
在某次下潜中,若从“海龙Ⅲ”刚好浸没开始计时,到返回水面结束计时,下潜深度h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忽略海水密度变化和“海龙Ⅲ”的形变,下列对“海龙Ⅲ”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开始到结束计时,共用时10min
B.在1~3min,受到海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C.在4~6min,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在6~8min,受到海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16.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S.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长方体金属块,从水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在金属块未触底且水未溢出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F随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金属块逐渐浸入水的过程,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减小
B.金属块的高度为h1
C.金属块的密度为
ρ水
D.金属块浸没后与入水前相比,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
17.一个质量为80g的圆柱形瓶身的空玻璃瓶,内装10cm高的水密封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玻璃瓶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未知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和图丙所示(ρ水=1×103kg/m3,g=10N/kg,瓶壁厚度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B.玻璃瓶底的面积为50cm2
C.未知液体的密度为0.75g/cm3
D.玻璃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4.8N
18.如图所示,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现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木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
两种情况相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木块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
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大
D.盛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较小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9.如图甲,一个质量为270g的铝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铝块的下表面刚好接触某未知液体的液面。
将铝块缓慢浸入液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浸入深度的变化如图乙。
则铝块浸没时所受的浮力为 N,液体的密度为 kg/m3(g=10N/kg,ρ铝=2.7×103kg/m3)。
四.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
20.如图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用金属块研究浮力的实验。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比较 (填字母代号)三图可得出结论: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比较 (填字母代号)三图可得出结论: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5)在实验中,排除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兴趣小组发现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所受的浮力,请指出实验操作中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
(6)纠正了错误,继续实验,兴趣小组得出结论: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有同学对此结论提出质疑,他认为仅采用浸没的金属块做实验不具备普遍性,使用漂浮的蜡块做实验未必遵循以上结论。
针对这个质疑,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弹簧测力计、蜡块、细线、量筒、烧杯、小木块、小桶、轻质塑料袋(质量可忽略)、适量的水。
请你根据需要选择器材并设计实验,研究使用漂浮的蜡块做实验是否遵循兴趣小组所得出的结论。
实验器材:
;
实验步骤:
;
分析与论证:
。
2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2
2.0
1.7
1.7
1.9
(1)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和 ,可得出:
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比较A、B、C、D可知:
浮力大小与物体 有关;分析实验步骤A、E、F可知:
浮力的大小还与 有关。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金属块密度为 kg/m3.(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
22.在学习浮力的相关知识时,小军对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小军记起自己在游泳池里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时,会感觉到身体越来越轻。
由此他想: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
于是,他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将物体浸入水中,并不断改变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所示。
表一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V
V
V
V
V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3.4
2.9
2.3
1.8
1.2
分析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小军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 (选填“越小”、“越大”或“不变”)。
(2)小军又联想到“死海不死”的传说﹣﹣﹣人在死海中即使不会游泳也沉不下去。
就想:
浮力的大小一定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小军先把鸡蛋放入清水中,发现鸡蛋沉入水底;然后缓缓向水中加盐并不断地搅拌,随着盐水越来越浓,发现鸡蛋竟然能浮在液面上!
这个简易实验说明,小军关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猜想是 (“正确”、“错误”或“不确定”)的。
(3)小军结合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前面两个实验的结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后,认为浮力的大小应该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有更直接的关系。
为了找到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他又利用水和石块进行了图乙所示的实验。
相关实验数据的记录如表二所示。
表二
石块重G石/N
空杯重G杯/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杯和水的总重G总/N
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杯浮/N
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重/N
2.0
1.0
1.4
1.6
请你帮小军完成表二
(4)分析表二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石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 。
(5)为了更全面地总结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小军还要 。
23.某实验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水杯等器材,按照图所示的步骤,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空桶和石块的重力,其中石块的重力大小为 N。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N.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可由 (填字母代号)两个步骤测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
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
(4)为了得到更普遍的结论,下列继续进行的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用原来的方案和器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用原来的方案将水换成酒精进行实验
C.用原来的方案将石块换成体积与其不同的铁块进行实验
(5)另一实验小组在步骤C的操作中,只将石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正确,则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24.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
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 ,若将遗漏的步骤标注为D,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用实验步骤对应的字母表示)。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
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 N.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还没有结束,理由是 ,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 。
实验步骤
A
B
C
D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6
1.8
0.5
0.3
(3)实验结束后,小明还想进一步探究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可取 相同的铁块和铝块,使其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比较浮力的大小。
25.探究浮力的大小
数据
结论
如图,甲、乙、丙、丁是用同一金属块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①图丙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比图乙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填“大”或“小”),说明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②图丁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 N
③比较图 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数据
结论
如图,用木块、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和小桶进行实验:
④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 N。
⑤木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水= N。
⑥比较数据可知:
浮在水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26.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②可能跟物体的密度有关
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分析比较实验C与D,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分析比较实验C与E,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
(选填猜想序号①②③④⑤)
(2)根据A与C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A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物体的体积为 m3,物体的密度为 kg/m3。
27.如图所示,是探究同一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 两次实验证明物体所受浮力随物体排开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选填实验序号)
(2)进行乙、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关系。
(3)由丙、丁两次实验可知:
完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无关
五.计算题(共5小题)
28.密度为0.5×103kg/m3,质量为1kg的正方体木块,静止漂浮在密度为1.0×103kg/m3的水面上,求:
(1)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2)把密度为9.0×103kg/m3,质量未知的正方体铜块轻轻放在正方体木块的中央,过一会儿,其整体静止悬浮在水中时,铜块对木块的压强。
29.学习了密度和浮力的相关知识后,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合金块、细线、已知密度的多种液体、笔、纸等,设计改装成一支密度计。
他们的做法是:
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大小适度的合金块,分别将合金块完全浸没在水和煤油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标上密度值。
再将合金块分别完全浸没在不同的校验液体中,重复上述操作,反复校对检验。
这样就制成一支测定液体密度的“密度计”。
(g=10N/kg,ρ煤油=0.8×103kg/m3)
(1)求合金块的密度。
(2)利用学过的公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推导说明,待测液体的密度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关系式,指出改装的密度计刻度是否均匀?
改装后密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决定密度计量程大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计算说明密度为2.0×103kg/m3的刻度应该标在弹簧测力计的哪个位置?
30.工人师傅利用汽车作为动力,从水中打捞一个正方体物件,绳子通过定滑轮,一端系着物件,另一端拴在汽车上,如图甲所示。
汽车拉着物件匀速上升,已知汽车对绳子的拉力F与物件底面距离水底的高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绳子的体积、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g取l0N/kg。
求:
(1)该物件的质量是多少?
(2)物件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3)物件上表面恰好到达水面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
31.考古工作者在河底发现了古代的石像,经潜水者测量它的体积约为2m3.如图所示,在打捞石像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匀速提升,需要竖直向上的拉力F=1.6×104N.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ρ水=1.0×103kg/m3,g=10N/kg)求:
(1)石像受到的浮力。
(2)石像的重力。
(3)石像的密度。
(4)若将石像提升了3m,石像受到水的压强减少了多少?
32.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块,物块下表面与水面刚好接触,如图甲所示。
从此处匀速下放物块,直至浸没于水中并继续匀速下放(物块未与水底接触)。
物块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
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
(2)物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块的密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B。
2.C。
3.B。
4.A。
5.A。
6.C。
7.A。
8.A。
9.C。
10.D。
11.C。
12.C。
13.D。
14.D。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5.AD。
16.BCD。
17.CD。
18.AD。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9.1.2;1.2×103。
四.实验探究题(共8小题)
20.解:
(1)由图A、C(或D),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F示=2.7N﹣1.7N=1N;
(2)研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
B、C两图中物体浸入的是同种液体,液体的密度是一定的,C图中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比较大;
C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
2.7N﹣1.7N=1N,B图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
2.7N﹣2.2N=0.5N。
由此得出:
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就会变大,由此说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研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其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和体积相同,故
比较ACD三图可得出结论: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大小相同)与其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1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ρ水gV物=1N;
故金属块的密度:
ρ=
=
×ρ水=
×1.0×103kg/m3=2.7×103kg/m3;
(5)在实验中,排除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兴趣小组发现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所受的浮力,可能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溢水杯没有装满水,造成溢出水的体积小于排开水的体积:
(6)实验器材:
小木块、弹簧测力计、蜡块、细线、小桶、水;
实验步骤:
①用测力计测量出空小桶的重力G桶;
②将木块垫在烧杯下一侧作为溢水杯用,将烧杯内装满水,
③将蜡块用细线拴好,用测力计测量出蜡块的重力G,
④将蜡块取下轻轻放入烧杯内的水中,用小桶接排开的水,
用测力计测量出空小桶的和水的总重力G桶总;
分析与论证
根据漂浮的特点,蜡块的重力G即其受到的浮力,
G桶总﹣G桶即为排开水的重力,
比较G与G桶总﹣G桶的大小,若相等,则得出使用漂浮的蜡块做实验遵循以上结论;否则不遵循以上结论
故答案为:
(1)1;
(2)ABC(ABD);
(3)ACD;
(4)2.7×103;
(5)溢水杯没有装满水;
(6)实验器材:
小木块、弹簧测力计、蜡块、细线、小桶、水;
实验步骤:
①用测力计测量出空小桶的重力G桶;
②将木块垫在烧杯下一侧作为溢水杯用,将烧杯内装满水,
③将蜡用细线拴好,用测力计测量出蜡块的重力G,
④将蜡块取下轻轻放入烧杯内的水中,用小桶接排开的水,
用测力计测量出空小桶的和水的总重力G桶总;
分析与论证:
根据漂浮的特点,蜡块的重力G即其受到的浮力,
G桶总﹣G桶即为排开水的重力,
比较G与G桶总﹣G桶的大小,若相等,则得出使用漂浮的蜡块做实验遵循以上结论;否则不遵循以上结论。
21.解:
(1)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相同,只改变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故由ADE图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相同,浸没的深度不同,浮力相同,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研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由分析比较A、B、C、D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浮力不同,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由分析比较A、E、F可知:
图知,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而排开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大小不同,故可得出结论: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2)根据称重法可知:
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2.7N﹣1.7N=1N;物块在另一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2.7N﹣1.9N=0.8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故F中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2.7N﹣1.7N=1N;
V排=
=
=10﹣4m3
金属块的体积:
V=V排
金属块的质量:
m=
=
=0.27kg
金属块的密度:
ρ=
=
=2.7×l03kg/m3
故答案为:
(l)D、E;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2)小于;(3)1;2.7×l03。
22.解:
(1)由图表中数据可知,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同,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且排开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2)先把鸡蛋放入清水中,发现鸡蛋沉入水底;然后缓缓向水中加盐并不断地搅拌,随着盐水越来越浓,即盐水密度越来越大,发现鸡蛋竟然能浮在液面上,这个实验说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因此小军的猜想是正确的;
(3)根据称重法F浮=G﹣F拉,可依次求出每次物体浸入时所受的浮力,则所受浮力=2.0N﹣1.4N=0.6N,
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1.6N﹣1.0N=0.6N,
(4)比较可以看出,二者的大小是相同的,即石块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相等。
(5)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与结论的普遍性,我们应该换用不同的物体和不同的液体多次进行实验,收集更充分的数据。
故答案为:
(1)越大;
(2)正确;(3)0.6;0.6;(4)相等;(5)换用不同的物体和不同的液体多次进行实验,收集更充分的数据。
23.解:
(1)由图B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8N,即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3.8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也为3.8N;
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物体的重力是3.8N;
(2)由称重法:
知:
F浮=G﹣F示=3.8N﹣2.4N=1.4N;
液体与桶的总重力与桶的重力之差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由图中AD两个步骤测出;
(3)根据
(2)知F浮=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第10章 浮力 单元练习题 新版 物理 年级 下学 10 单元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