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范围.docx
- 文档编号:25438467
- 上传时间:2023-06-0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3.82KB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范围.docx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范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范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范围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范围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也是各国(或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互相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趋势。
P2
2、对外贸易:
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时间的商品交换活动。
又称国外贸易(ExternalTrade)、进出口贸易(ImportandExportTrade)输出入贸易P2
3、世界贸易:
泛指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
P2
4、外部贸易: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5、内部贸易:
地区内部贸易是指同一个市场空间内部的市场主体之间的贸易以及这个市场空间内部所包括的各个小的市场空间之间的贸易。
6、转口贸易:
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trade)或再输出贸易(Re-Export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
(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
交易的货物可以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经过加工(改换包装、分类、挑选、整理等不作为加工论)再销往消费国;也可以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中转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交易。
)
7、过境贸易:
是指甲国向乙国运送商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须通过第三国,对第三国来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项交易,但商品要进出该国的国境或关境,并要经过海关统计,从而构成了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部分。
P4
倾销:
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过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法进入另一国市场,给另一国领土内已经建立的某项产业造成实质性的产业,或实质性损害的威胁,或者对某一国家产业的兴建产生实质性阻碍的行为。
】p51
1、反倾销:
是指进口国反倾销当局依法对上述倾销行为立案,调查和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
P51
2、补贴:
补贴是指由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对企业提供并授予某项利益的财政资助或任何其他形式的收入或价格支持的措施。
3、反补贴:
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社会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或者为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补贴行为而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
包括临时措施、承诺征收反补贴税。
【指一国反倾销调查机关实施与执行反补贴法规的行为与过程。
】
4、贸易条件: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所以,贸易条件又被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或简称“交换比价”。
5、跨国公司:
又称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Enterprises)、国际公司和宇宙公司等,是指以本国为基础,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与销售的国际性企业p155
6、外汇倾销:
是一些国家为了鼓励本国产品出口而故意让本国货币对外贬值,从而提高本国产品出口竞争力,以争夺国际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7、普惠制:
即普遍优惠制,简称GSP,是一种关税制度,是指工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出口的制成品的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制度。
)
(普惠制的内容:
A.对受惠国家和地区的规定B.对受惠产品的规定C.对受惠产品的减税幅度的规定D.对给惠过的保护措施)
8、幼稚产业:
是指某一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基础和竞争力薄弱但经过适度保护能够发展成为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
在保护幼稚产业上,如何界定和选择幼稚产业是一个关键,选择不好就可能导致保护落后,保护需要大量的投入,付出一定的代价。
p86
9、对外贸易乘数:
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
10、关税有效保护率:
也叫有效关税率,又称实际保护率。
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重增值的影响。
一种产品在国内外加工增值差额与其国外加工增值的百分率。
也就是由于整个关税制度而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相比的百分比。
P134
11、里昂惕夫之谜:
p52
12、里昂惕夫之谜”就是针对H—O理论提出的、最有名的一种质疑。
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贸易结构的验证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这与H—O理论预测不符,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反论”。
13、区域经济一体化:
是指有着一定地缘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的条约或协定,制定共同的行动准则和协调一致的政策,甚至通过建立起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实行长期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协调,达成经济乃至政治上得同盟。
(是地理区域上比较接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共同的经济和福利目标而进行经济联合的状态或过程。
这种经济联合既可以消除商品贸易的障碍,也可以消除要素流动的障碍,还可以是经济政策的协调和统一。
)p187
14、自动出口配额制:
又称自动限制出口,也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手段。
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制,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二、简答
1、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p33
(1)重商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及整个远东地区搜寻着黄金;黄金这两个字变成了驱使西班牙人远渡大西洋的符咒;黄金也是白种人刚踏上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追求的头一项重要的东西
(2)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金银货币是一国财富的唯一形态。
●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因为国内贸易是由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一些人之所得就是另一些人之所失)
●多卖少买和国家干预是增加财富的真正政策。
●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
●一国要使财富的绝对量增加,必须要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
(3)重商主义的主要缺陷
•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
(4)对重商主义的评价
•重商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属于保护贸易的范畴;
•重商主义的学说是建立在对国际贸易作用的错误看法基础之上的,认为开展对外贸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
•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财政思想重于经济思想,一心只想着通过对外贸易积累货币财富;
•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
这种理论和政策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重商主义——早期阶段
•代表人物:
斯塔福(WilliamStafford)
•政策主张:
强调绝对的贸易顺差,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要保持每一笔交易和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实现顺差。
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
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这种思想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重商主义——晚期阶段
•产生背景:
15-17世纪,商业资本发达,封建自然经济加速瓦解,工场手工业产生,信贷事业发展,社会财富的中心由土地转向金银货币。
•代表人物:
托马斯.孟(ThomasMun)
•政策主张:
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逆差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顺差,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
不一定要求对所有国家都保持贸易顺差,允许对某些地区的贸易逆差,只要在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
因此,晚期重商主义的思想被称为贸易差额论。
国内金银太多还会造成物价上涨,出口减少,影响贸易差额。
因此认为保存金银的最好办法是输出金银,用来从事更多的国际贸易。
这不但不会使金银消失,而且使金银增加。
现在的输出是为了将来更多的输入,这就是晚期重商主义“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的精辟结论。
)
2、保护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p86
对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评价
•第一个从理论上探讨在国际竞争下如何运用保护政策措施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建立了完整体系的保护贸易理论
•对指导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生产力,实行经济自卫起到了积极作用
【
(1)国民经济发展阶段说
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原始未开化时期
•畜牧业时期
•农业时期
•农工业时期(德国)
•农工商业时期(英国)
(2)主张生产力理论
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实行什么样的贸易政策,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多少财富。
(3)主张国家干预
李斯特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国家,高度的保护贸易政策是这些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种十分必要的工具。
(4)政策主张
•保护目的:
促进国家综合生产力的发展,以实现工业化
•保护对象:
国内幼稚但有反正希望的工业,受保护对象通过一段时期之后能够成长起来
•保护手段:
主要是关税
•保护期限:
最高界限30年】
3、倾销和反倾销的影响p151
倾销的影响;
对倾销国而言:
积极:
达到消灭竞争对手,垄断整个市场的目的。
消极:
在进入他国市场的前期,不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而且有可能会收到受害国的反倾销措施,如:
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
同时,对该国或该产业带来负面的形象
对被倾销国而言:
积极:
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使国家资金有效的用在有能力的企业上。
并使企业有忧患意识,改变企业家落后的技术和陈规管理方法
消极:
倾销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从而获得在另一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并进而消灭竞争对手,再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高额利润。
倾销的结果扰乱了进口方的市场经济秩序,给进口方经济带来毁灭性打击。
反倾销的影响:
对反倾销国:
积极:
保护本国市场,减少价格竞争,同时,通过反倾销税的征收,可以获得一笔收入。
消极:
倾销被视为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为WTO所禁止,因此反倾销也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扶持本国企业强有力的借口和理由,一定程度会影响市场秩序。
对被反倾销国:
积极:
增强被反倾销国的法律及竞争意识,学会适应游戏规则,也有利于优胜劣汰。
消极:
短期内阻碍产品出口,减少外汇收入。
长期将影响该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同时,如不有效应对他国的反倾销措施,将助长反倾销诉讼,形成恶性循环。
(1)倾销,是指一国(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其国内市场价格或低于成本价格将其商品抛售到另一国(地区)市场的行为。
其构成要素:
(1)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或公平价值的价格销售;
(2)这种低价销售的行为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包括实质性损害、实质性威胁和实质性阻碍;
(3)损害是由低价销售造成的,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对倾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倾销存在;损害存在;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层次及区别、联系p187
(1)层次
1.优惠贸易安排
Þ最低级、最松散的形式
Þ内容:
优惠关税
2.自由贸易区
内容:
取消了商品贸易的关税壁垒与数量限制(保留各自的关税结构)
3.关税同盟
Þ内容:
商品自由贸易+统一的关税制度
4.共同市场
Þ内容:
商品自由贸易+统一的关税制度+要素自由流动
5.经济联盟
内容:
商品自由贸易+统一的关税制度+要素自由流动+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6.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Þ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
Þ内容:
经济联盟+统一所有重大的经济政策
(2)区别P192
(3)联系P191
5、简述关税同盟理论当中,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的区别p209
三、论述
1、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有哪些影响p162
2、论述生产要素供给比例学说(即H-O理论狭义的部分,并进行评价)P49
(1)狭义
要素禀赋论指狭义的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Heckscher-Ohilntheory,H—O理论),又称要素比例学说(factorproportionstheory)。
该学说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基本论点,由俄林系统创立。
它主要通过对相互依存的价格体系的分析,用生产要素的丰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产生和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类型。
H-O模型¡ª基本观点
(1)国际贸易发生成因:
两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例不同和不同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
(2)分工原则:
各国的生产和贸易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
(3)贸易利益:
双赢。
(4)政策取向:
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2)评价
对要素禀赋论的评价
1.进步意义
(1)李嘉图、穆勒和马歇尔都假设两国交换是物物交换,国际贸易起因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赫克歇尔、俄林是用等量产品不同货币价格(成本)比较两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两国的交换是货币交换。
假设各国的要素生产率相同,用要素禀赋差异寻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以及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研究更深入、全面。
(2)其研究结论有一定实用价值,如,认识到了国家间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指出了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模式,即一国如果某种生产要素丰富、要素价格低廉,则出口该要素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
2.局限性
(1)要素禀赋论所依据的一系列假设条件都是静态的,忽略了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使理论难免存在缺陷。
(2)要素禀赋论信奉供求价值论,以要素比例来决定商品价格的观点反对劳动价值论,相对于斯密和李嘉图来讲是一个理论上的倒退。
3、请说明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内容P80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
他用折衷的方法综合考察了商品贸易、许可证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以及决定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因素。
邓宁总结出决定国际企业行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即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所有权优势理论
所有权优势理论是发生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指一国企业拥有或是能获得的国外企业所设有或无法获得的特点优势。
(二)内部化优势
内部化优势是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而保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
(三)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指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对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它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即东道国的有利因素;和间接区位优势,即投资国的不利因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内容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提出的。
他用折衷的方法综合考察了商品贸易、许可证安排和国际直接投资以及决定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因素。
该理论认为,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区位特定优势三者结合决定了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较是否具有对外投资的优势,或者可以通过出口、技术转移来开拓该优势。
理论的具体内容为:
所有权特定优势足指,企业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金融融资方面的优势、技术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企业的规模与其垄断地位及其他能力,这些优势组成了企业比投资所在国公司更大的优势,可以克服在国外生产碰到的附加成本和制度风险;
内部化是指,将企业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因为外部市场不完全,企业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可能会受到打击而丧失,内部化是在企业内部实行资源更好的配置,克服不利条件;
但上述两种优势并不能决定企业是否必然实行直接投资(或可以通过出口、技术转让获利),因此区位特定优势很重要,是投资的充分条件,即东道国的劳动力成本情况、市场的条件与需求状况、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东道国政府的各种政策,等等。
此后,该理论又作了动态化的发展,加入了投资发展周期的概念,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资本流动,尤其是对外投资,与该国的经济发展程度高度相关,由于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它的上述三个优势会产生动态变化,因此随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该国与外部资本的流动也会发生净流入、流入流出并存、净流出的若干阶段,且不同阶段资本的流动对于经济发展有酑不同的作用。
该理论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新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解释了新的经济现象,但这一理论在艮大程度上是前人理论的综合与折衷,并没有很重要的理论突破,当然这并不妨碍该理论在政策上的重要程度和参考意义。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贡献: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克服了以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片面性。
它吸收了各派理论的精华,运用多种变量分析来解释跨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应具备的各种主要客观条件。
强调经济发展水平由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和动因起决定作用,都是符合实际的。
该理论为跨国公司全面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要求企业有全面的决策思路,指导企业用整体的观点去考虑与所有权优势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以及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把握全局,降低决策失误。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的局限性: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所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过于绝对化,有一定的片面性。
邓宁强调只有三种优势同时具备,一国企业才可能跨国投资,并把这一论断从企业推广到国家,因而解释不了并不同时具备三种优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特别是向发达国家的大量直接投资活动。
该理论对这三种理论的简单综合缺乏从国家利益的宏观角度来分析不同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
它局限在从微观上对企业跨国行为进行分析上,并且没有摆脱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等传统理论的分析框架。
它对三种优势要素相互关系的分析停留在静态的分类方式上,没有随时间变动进行动态分析。
邓宁所论述的决定依据侧重在成本分析基础上,但它假定企业不同进入方式的收入是相同的,这不符合实际。
一般来说,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收入流量最大,出口次之,而许可证贸易最低。
事实上,企业在决策最赢利的进入方式时是考虑收入差别的。
四、案例分析
1、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什么时候建成、给中国及广西带来的变化、发展前景、与欧盟及北美的比较
2、苹果手机的全球产业链,如何生产出,是否认同“madeinchina”,为什么?
中美贸易顺差,销售额记在中方是否合理?
怎样把“in”变为“by”?
五、计算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期末考试 复习 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