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制度操作规程格式个.docx
- 文档编号:25425536
- 上传时间:2023-06-08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43.67KB
消毒隔离制度操作规程格式个.docx
《消毒隔离制度操作规程格式个.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隔离制度操作规程格式个.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毒隔离制度操作规程格式个
病房消毒制度-------------------------------------
(1)
病房隔离制度-------------------------------------
(1)
多重耐药菌诊疗环境的消毒保洁制度-----------------
(2)
门(急)诊消毒制度-------------------------------(3)
门(急)诊隔离制度-------------------------------(3)
手术室消毒制度-----------------------------------(4)
手术室隔离制度-----------------------------------(4)
导管室消毒制度-----------------------------------(5)
导管室隔离制度-----------------------------------(6)
产房消毒制度-------------------------------------(6)
产房隔离制度-------------------------------------(7)
人流手术室消毒制度-------------------------------(8)
人流手术室隔离制度-------------------------------(8)
新生儿室消毒制度---------------------------------(9)
新生儿室隔离制度--------------------------------(10)
重症监护室消毒制度------------------------------(11)
重症监护室隔离制度------------------------------(11)
口腔科消毒制度----------------------------------(12)
口腔科隔离制度----------------------------------(13)
内镜室消毒制度----------------------------------(13)
内镜室隔离制度----------------------------------(14)
血液透析室消毒制度------------------------------(14)
血液透析室隔离制度-----------------------------(15)
感染科消毒制度---------------------------------(16)
感染科隔离制度---------------------------------(16)
烧伤病房消毒制度-------------------------------(17)
烧伤病房隔离制度-------------------------------(17)
肿瘤科消毒及保护性隔离制度---------------------(18)
血液病房消毒及保护性隔离制度-------------------(19)
康复(针灸)科消毒制度-------------------------(20)
康复(针灸)科隔离制度-------------------------(20)
体检科消毒制度---------------------------------(21)
检验科消毒制度---------------------------------(21)
检验科隔离制度---------------------------------(22)
输血科消毒制度---------------------------------(22)
输血科隔离制度---------------------------------(23)
病理科消毒制度---------------------------------(23)
病理科隔离制度---------------------------------(24)
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制度---------------------------(24)
消毒供应中心隔离制度---------------------------(25)
洗浆房消毒制度---------------------------------(25)
洗浆房隔离制度---------------------------------(26)
营养膳食科消毒制度-----------------------------(26)
营养膳食科隔离制度-----------------------------(27)
医疗废物暂存地消毒制度-------------------------(27)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耐药菌污染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
感染性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接台手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口腔科综合治疗椅消毒与隔离标准操作规程
环境清洁标准操作规程
环境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病房消毒制度
1、各区域保持环境整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物品摆放整齐,每日用清水湿式擦拭门窗、桌面、地面,做到一桌一换、一室一换,每周彻底清扫1次。
保洁用具终末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消毒处置,清洗晾干备用。
2、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雾化器等,每24小时更换一次;中心吸氧、中心吸引装置接口处、流量表、监护仪、血压计、输液泵、微量泵等仪器,每天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
3、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容器每周灭菌2次。
常用无菌敷料罐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
4、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快速手消毒剂。
使用后治疗车应清理废物后,经清洁、消毒后再送回治疗室。
病房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区域间标识明确,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
2、医护人员应做好基本防护,工作服保持清洁干燥,进行各种操作时要戴帽子、医用口罩,疑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包为一次性使用,一人一包,确保无过期物品。
4、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无菌液体必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尽量采用小包装。
外用生理盐水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5、特殊感染病人使用过的操作包,用黄色垃圾袋包装,注明标签,单独处置。
6、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
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特殊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贴上“特殊感染”标识后及时处理。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特殊感染病人的所有垃圾均投入双层黄色垃圾袋密闭送医疗垃圾暂存地。
多重耐药菌诊疗环境的消毒保洁制度
1、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烧伤病房等重点部门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要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2、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3、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
4、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
5、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6、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门(急)诊消毒制度
1、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诊疗环境的消毒保洁制度。
坚持每日清洁台面、地面2次,湿式擦拭。
每天跟着结束后使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台面,有污染随时消毒。
2、各诊室每天通风换气数次,治疗室、换药室每天空气消毒1次。
3、诊室物品专室专用,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
4、遵循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应进行卫生洗手。
门(急)诊隔离制度
1、急诊科、儿科门诊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建立预约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并及时消毒。
2、传染科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及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
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
3、各诊室要有流动洗手设备,或有手消毒设备。
医务人员
4、急诊抢救室及平车、轮椅、诊查床等应每日定时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消毒处理。
5、急诊抢救器材应在消毒灭菌的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6、每日更换床单、被套、枕套等,有污染随时更换。
手术室消毒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
使用后进行保湿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消毒或灭菌。
置入人体无菌组织和器官的内镜使用后的洗涤消毒、灭菌过程必须符合卫生部新的消毒技术管理规范的要求,重要环节记录备案。
3、术后麻醉机表面、麻醉用器具、袖带、听诊器等应一用一消毒,用75%酒精擦拭;严格遵守一次性卫生用品保管、使用、用后处理的有关规定。
麻醉机每次使用后均需用内回路消毒机进行消毒处理。
4、手术室常规每日清晨清洁手术间,连台手术之间必须做好环境的消毒并记录。
每日手术结束后常规清洁手术室,每周终末消毒。
5、吸氧装置、负压吸引器装置等,每24小时更换一次,中心负压、中心吸氧装置接口处及监护仪、血压计、输液泵、微量泵、流量表等仪器,用75%酒精擦拭消毒。
6、接送病人的内外交接车每天清洁、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使用一次性大单,用后焚烧,平车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手术室隔离制度
1、手术室的布局应符合功能流程,明确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并有区域标志,一室不能多用。
污染物品、清洁物品、无菌物品应存放在相应的区域内,不得洁污混装。
2、严格限制手术室人员数量。
进入手术室必须更鞋、更衣、戴帽、戴口罩。
手术衣需罩住里层衣服,帽子需遮住全部头发,口罩需严密罩住口鼻,感冒者需戴双层口罩。
3、病人接进手术室前需更衣戴帽。
4、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每一手术间只设一张手术台。
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必须在同一手术间进行时,应先做无菌手术,后做污染手术。
5、特殊感染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
术时悬挂特殊感染标识,严格限制进出手术间人员,由室外人员提供所需物品。
术后物品标记明确,由消毒供应中心按规定程序处置,废弃标本组织注明标识,消毒后按隔离要求处理,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并记录备案。
6、手术废弃物品须分类放置处置,封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特殊感染废物双袋密封,注明标识,送医疗废物暂存地。
导管室消毒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诊疗环境的卫生保洁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室内地面每天湿式拖地2次,有污染时立即用消毒液消毒后再擦拭,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操作台面2-3次,每日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消毒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3、每次手术应提前半小时开启空气消毒机直至手术结束,并记录。
4、手术人员必须按照外科手卫生要求进行手消毒。
5、经常保持器械台、手术台、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每次术后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
连台手术之间需做好空气和物表的清洁消毒处理并记录,手术人员需重新进行外科手卫生并更换手术衣。
6、特殊感染病人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后的复用器械注明特殊感染标识密闭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置。
室内物体表面、地面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做好终末消毒并记录。
7、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使用有效期内、标识齐全、包装完好的无菌包和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及其它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必须使用国家药品监督部门审批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和消毒药械。
导管室隔离制度
1、布局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分区明确,标志明确,人、物、洁、污流向符合功能流程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2、严格限制进入导管室人数。
凡进入导管室人员,应穿好工作服、工作裤,换拖鞋,戴外科口罩、帽子,进行操作前应穿好铅衣,严格手消毒,外面加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严格无菌操作。
3、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严格执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制度。
4、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做好操作者和病人的防护。
5、凡接收介入诊疗的患者,术前要做病毒标志物检测并在手术通知单上注明,严格隔离管理,阳性患者安排在每日最后。
6、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处理。
使用后的一次性导管严格登记,初步毁形后按医疗废物处置,做好交接并记录。
产房消毒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诊疗环境消毒保洁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2、接生器械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
使用后进行保湿密闭送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消毒灭菌。
3、吸引装置、吸氧装置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每天更换。
流量表、中心负压及中心吸氧装置等接口处每天用75%酒精消毒一次。
4、每日手术结束后做好环境的终末清洁消毒处置;连台接生之间必须做好环境的清洁消毒并记录;特殊感染病人分娩间应严格终末消毒并做好记录。
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5、接送病人的内外交接车每天清洁、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
接送隔离病人的平车使用一次性大单,用后焚烧,平车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产房隔离制度
1、产房应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并有区域标志。
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放置在相应的区域内,不能一室多用,清污物品混放。
2、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措施。
做好个人防护,助产士应佩戴护目镜。
3、严格限制进入产房人员。
凡进入产房人员,必须换鞋、更衣、戴帽;接生人员需进行外科手卫生,穿无菌手术衣。
4、产妇进入分娩室需更衣、换鞋。
5、设有隔离分娩室,对患有或可疑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按隔离技术规程护理和助产;用后的物品放入黄色塑料袋内,注明特殊感染标识密闭运送;复用器械需注明特殊感染标识密闭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置。
6、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处理;胎盘按病理性标本进行处置并做好交接记录。
人流手术室消毒制度
1、医务人员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规程,无菌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专柜存放,手术器械、物品一用一灭菌。
无菌物品、消毒剂必须在效期内使用。
2、手术室每天湿式清洁,连台手术之间需进行清洁消毒,湿擦各种物体表面、地面,抹布、拖把分室专用,标记明显,用后及时清洁、消毒,悬挂晾干备用;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
3、手术后及时清洁手术床、器械台、地面等。
当物体表面和地面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先用吸水纸吸干,再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应当保持干燥。
4、手术器械用后应保湿处置,专用收集箱密闭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
5、吸引装置、吸氧装置用后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每天更换。
负压吸引及吸氧装置接口处、流量表每天用75%酒精擦拭消毒。
负压吸引管及吸氧管一人一管。
胶垫、臀垫一人一用一换。
手术产生的体液污水应消毒后排放。
6、保持环境清洁整齐、无污染源、无卫生死角、空气新鲜。
消毒机、空调空气过滤网定期清洗消毒,并有消毒记录,保证空气消毒质量。
人流手术室隔离制度
1、布局应符合功能流程,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识明确。
医务人员与病人需经专门的通道进出。
2、医务人员入手术室必须在指定地点更换专用的帽子、鞋、口罩,洗手;其它人员不得入内。
手术衣、帽、手套等手术用具必须一用一换,
保证手术用具无菌。
3、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措施。
4、设置特殊感染手术室,对特殊感染病人,应在隔离间进行手术;用后的物品放入黄色塑料袋内,注明特殊感染标识密闭运送;复用器械需注明特殊感染标识密闭送消毒供应中心处置。
5、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新生儿室消毒制度
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保洁和手卫生制度。
2、淋浴室、配奶间、治疗室保持整洁,每日淋浴前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桌椅、工作台、小床等物体表面。
地面每天湿拖二次,每月彻底打扫一次。
3、新生儿所用毛巾、衣服、被单等消毒以未检出致病菌为合格。
专柜保管,专柜应定期用消毒剂擦拭。
4、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配乳器具必须保持清洁消毒。
消毒效果以未检出大肠杆菌和致病菌为合格。
调乳前应认真洗手,配乳时戴口罩。
5、所有可重复使用的设备和布类在病人使用后均应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置才能使用。
婴儿床单等用品每日更换,污染后及时更换。
正确处置病人使用后的设备和污染的布类,出院后彻底终末消毒。
6、暖箱的清洁消毒:
①使用期间每天清洁,污染后及时用消毒液擦拭暖箱内外,然后用清水再擦一遍;②水槽中的水每天更换一次;③每周更换暖箱一次,彻底消毒;④每季度作细菌培养,不得检出致病菌;⑤空气净化垫每月清洗一次;⑥出院后床单元、暖箱等应彻底清洁、消毒。
7、病房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菌。
新生儿室隔离制度
1、新生儿病房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新生儿病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洗奶具室、配奶室、治疗室、沐浴室等,严格分区管理。
每床位面积不得小于3m2,间距不得小于90cm。
。
2、医务人员进入新生儿室应穿专用工作衣及专用鞋,外出更换,每日刷洗消毒,工作服一经污染,必须马上更换。
帽子需罩住全部头发。
做治疗操作及诊检新生儿时,必须戴口罩。
3、工作人员在接触婴儿前必须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在与感染性或传染性患儿接触时,应穿隔离衣,除先进行一般性洗手、戴手套外,接触后必须进行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4、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出入,室内只限于本科室及新生儿医疗护理直接有关人员。
因工作需要需进入者按规定程序入室。
5、非必要用品禁止带入室内。
新生儿室内的一切日常卫生清洁工作均应采用湿式。
室内温度应在22~24℃,相对湿度应保持50%~60%。
6、婴儿用眼药水、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
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
7、患有皮肤化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
8、严格探视制度,探视者只能在探视窗口看望患儿。
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
9、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按《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管理。
应避免长期贮存散在的医疗废物。
重症监护室消毒制度
1、每天对治疗区(室)、监护区物体表面、地面进行清洁、消毒2次,空气消毒1小时,根据季节通风换气3次以上。
每季度对环境进行采样、监测。
2、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
所用物品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
凡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不得重复使用。
使用后的可复用呼吸机管路必须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灭菌处理后方可再用。
3、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的病人,应采取相应的严格的清洁、消毒措施。
4、患者转出监护室后,必须进行床单元及仪器设备的终末消毒。
重症监护室隔离制度
1、布局要合理,设治疗区(室)和监护区、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医务人员生活区域,重症监护室应配备足够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
2、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室安置,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工作人员进入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必要时戴手套。
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放置在相应的区域,不得混放。
一次性卫生用品的保管、使用及用后处理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5、严格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与病人接触前后要洗手。
6、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
口腔科消毒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每天通风换气数次,诊疗工作结束后应对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3、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5、凡接触了病人血液、体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口腔科隔离制度
1、严格遵守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管理制度。
2、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镜或防护面罩,工作服需罩住里层衣服。
手套等一次性用品应一次性使用。
3、操作时需做到“四手”操作,接触了病人的手不得再接触周围环境,避免污染。
4、牙片室的拍X线片感光头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人一换。
5、每次治疗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有条件尽量配备管腔防回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
6、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医院有关规定、流程进行处理。
内镜室消毒制度
1、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使用后的台面用消毒液擦拭消毒,空气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并保存记录。
2、建立内镜的清洗消毒灭菌记录、使用中消毒剂的浓度监测记录本,每日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低于有效浓度立即更换,日常更换需遵照消毒剂说明。
3、使用后的内镜及附件应立即去污染、(加酶)清洁,清除管道中的血液、粘液及活检孔内的残留组织,酶剂必须一用一换,不重复使用;洗净的内镜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
4、内镜在每个病人使用后需用合格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以上,特殊感染的病人使用后需浸泡40分钟。
如需灭菌需浸泡10小时以上。
5、消毒后的内镜,储存前先干燥处理,再悬挂保存于无菌柜内。
6、传染病人和其他特殊感染的病人应提前预约,集中在最后检查,用后严格进行清洗消毒灭菌,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
内镜室隔离制度
1、内镜室设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
各区流向不得交叉。
2、限制不必要的人员进入,患者进入必须更鞋。
3、操作人员在洗涤内镜时应穿戴一次性口罩、帽子、防水工作服、护目镜。
4、工作人员定期体检,上岗前接种乙肝疫苗,一旦发生职业暴露应及时按相关规定处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毒 隔离 制度 操作规程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