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点剖析 考点27 原子结构结合物质推断的考查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5417376
- 上传时间:2023-06-08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174.23KB
高考化学考点剖析 考点27 原子结构结合物质推断的考查解析版.docx
《高考化学考点剖析 考点27 原子结构结合物质推断的考查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考点剖析 考点27 原子结构结合物质推断的考查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考点剖析考点27原子结构结合物质推断的考查解析版
考点27原子结构结合物质推断的考查
1.[2019新课标Ⅰ]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C
【解析】A项、氯化钠为强酸强碱盐,水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B项、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则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为Cl>S>P,故B错误;C项、P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磷酸,磷酸是三元中强酸,故C正确;D项、新化合物中P元素化合价为−3价,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2.[2019新课标Ⅲ]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熔点:
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
B.热稳定性:
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
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答案】B
【解析】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由于均是主族元素,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可能是8个,则X只能是第二周期元素,因此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又因为Y的原子半径大于Z,则Y只能是第三周期的Mg,因此X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0-2)/2=4,则X是C,Z是Si。
A、碳的氧化物形成的分子晶体,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氧化镁,则氧化镁的熔点高于碳的氧化物熔点,A错误;B、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碳的氢化物稳定性强于硅的氢化物稳定性,B正确;C、C与Si形成的是共价化合物SiC,C错误;
D、单质镁能溶于浓硝酸,单质硅不溶于浓硝酸,D错误;答案选B。
3.[2019江苏]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与X位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W)>r(Z)>r(Y)>r(X)
B.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
D.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
【答案】B
【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加而增加,O位于第二周期,其他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因此O的原子半径最小,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应为r(Mg)>r(Si)>r(S)>r(O),故A错误;B.X为O元素,Y为Mg元素,两者组成的化合物氧化镁为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C.Z为Si元素,W为S元素,因为S的非金属性强于Si,所以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于Si的,故C错误;D.W为S元素,X为O元素,因为O的非金属性强于S,所以O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强于S的,故D错误。
4.[2018新课标Ⅲ]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
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答案】D
【解析】本题明显是要从黄绿色气体入手,根据其与碱溶液的反应,判断出YZW是什么物质,然后代入即可。
黄绿色气体为氯气,通入烧碱溶液,应该得到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所以YZW为NaClO,再根据X和Z同族,得到W、X、Y、Z分别为O、F、Na、Cl。
A.同周期由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由上向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短周期中Na(Y)的原子半径最大,选项A错误。
B.HCl是强酸,HF是弱酸,所以X(F)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弱于Z(Cl)的,选项B错误。
C.ClO2的中心原子是Cl,分子中只存在Cl和O之间的极性共价键,选项C错误。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O2或O3均为气态,X的单质F2也是气态,选项D正确。
5.[2018新课标Ⅱ卷]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答案】A
【解析】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W是N,X是O;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因此Y只能是第三周期,所以Y是Na;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Z是Cl,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解答。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W、X、Y和Z分别是N、O、Na、Cl。
则A.氧元素与其N、Na、Cl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例如NO、NO2、Na2O、Na2O2、Cl2O7、ClO2等,A正确;B.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C.N、O、Na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均是10电子,氯离子是18电子微粒,C错误;D.亚硝酸为弱酸,D错误。
答案选A。
6.[2018新课标Ⅰ卷]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答案】B
【解析】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生成物是HF,因此W是F,Z是Ca或K,W与Y同族,则Y是Cl。
W、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则X是Na或Mg,据此解答。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W、X、Y、Z分别是F、Na、Cl、Ca或F、Mg、Cl、K。
则A、金属钠和镁常温常压下都是固态,A错误;B、KH、CaH2中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正确;C、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钾、氯化钙,其水溶液显中性,C错误;
D、F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没有正价,Cl元素的最高价是+7价,D错误。
答案选B。
原子结构
1.原子结构
⑴原子核的构成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⑵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
⑶原子构成
⑷表示方法
⑸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电子是在原子核外距核由近及远、能量由低至高的不同电子层上分层排布;
②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代表电子层数);
③电子一般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第一层,当第一层排满后,再排第二层,等等。
④最外层电子数则不超过8个(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
核外电子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
核外电子第二层最多8个电子。
核外电子第三层最多18个电子。
核外电子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
(只有1层的最多不超过2 个电子。
⑹阳离子aW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bYn-: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
2.核素、同位素
⑴核素:
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如12C、13C、14C就是碳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
⑵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如1H、2H、3H三种核素均是氢元素的同位素。
⑶同位素的两个特征
①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同;
②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是相同的。
⑷同位素的用途
①14C在考古工作中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
②
H、
H用于制造氢弹;
③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等。
【总结提升】
一.同一元素的“位”、“构”、“性”关系可表示如下:
1.性质与位置的互推
(1)根据元素的性质可以推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如同周期元素A、B、C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可知A、B、C在同周期中按C、B、A的顺序从左向右排列。
(2)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以推断元素的性质,如A、B、C三元素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往下排列,则A、B、C的单质氧化性依次减弱或还原性依次增强。
2.结构与性质的互推
(1)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则该元素容易失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则该元素容易得电子。
(2)若某元素容易得电子,则可推知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若某元素容易失电子,则可推知该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
3.结构与位置的互推
只要记住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He—2、Ne—10、Ar—18、Kr—36、Xe—54、Rn—86),就可确定主族元素的位置。
(1)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多1或2,则应处在下周期的第ⅠA族或第ⅡA族,如88号元素:
88-86=2,则应在第七周期第ⅡA族;
(2)若比相应的稀有气体元素少1~5时,则应处在同周期的第ⅦA族~第ⅢA族,如84号元素应在第六周期第ⅥA族;
(3)若预测新元素,可与未发现的稀有气体元素(118号)比较,按上述方法推测知:
114号元素应为第七周期第ⅣA族。
1、考查物质的特殊性
典例1(2018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5月)调研测试)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m、P、q、r、s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常温常压下r为液体,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m的摩尔质量为p的2倍,n是元素Y的单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无色气体,p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q与s均为酸性氧化物B.原子半径:
W<Y<X
C.Z的氢化物比Y的氢化物稳定D.Z的含氧酸是一种强酸
【答案】B
【解析】n是元素Y的单质,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无色气体,所以n为氧气,Y为氧元素。
p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p为氨气;q能使品红溶液褪色,q为二氧化硫。
n(氧气)和p(氨气)反应应该得到NO和水,因为r为液体,所以r为水,s为NO。
m的分子量是p(氨气)的2倍,所以m的分子量为34,考虑到m和氧气反应得到二氧化硫,所以m一定为H2S。
由上得到短周期元素W、X、Y、Z分别为H、N、O、S。
s(NO)是不成盐氧化物,选项A错误。
原子半径为:
W(H)<Y(O)<X(N),选项B正确。
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Y的氢化物)>H2S(Z的氢化物),选项C错误。
Z(S)的含氧酸有两种,其中硫酸是强酸,亚硫酸是中强酸,选项D错误。
2、考查物质的漂白性
典例2(2018届湖北省高考仿真模拟适应性考试)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这些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C是淡黄色固体,B和E的水溶液均具有漂白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Y>Z>XB.沸点:
D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Z>YD.0.1mol·L-1A溶液中:
c(H+)>c(HY-)>c(Y2-)
【答案】B
【解析】结合转化关系,C是淡黄色固体,为硫单质,B和E的水溶液均具有漂白性,则B为二氧化硫,E为氯气,A为硫化氢,F和G为硫酸和HCl。
进一步推出W为H,X为O,Y为S,Z为Cl,A选项,离子半径:
S2->Cl->O2-,即Y>Z>X,故A正确;B选项,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较高,沸点:
H2O>H2S,故B错误;C选项,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Cl>H2S,即Z>Y,C正确;D选项,由于H2S为二元弱酸,分两步电离,且第二步比第一步更难,所以0.1mol·L-1H2S溶液中:
c(H+)>c(HS-)>c(S2-),D正确。
3、考查物质的特殊颜色
典例3(2018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5月第三次高考模拟)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a、b、d、g为化合物,a为淡黄色固体,c是Z的单质,在铝热反应中常做引发剂;e、f为常见气体单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的半径:
Y>Z>X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Y>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Z>Y
D.W、Y的氧化物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答案】B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a为过氧化钠,b为水,c为镁,d为氢氧化钠,e为氧气,f为氢气,g为氢氧化镁;则W为H、X为O、Y为Na、Z为Mg。
A.X为O、Y为Na、Z为Mg,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
X>Y>Z,故A错误;B.氢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沸点高于水,故B正确;C.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碱性:
Y>Z,故C错误;D.水或过氧化氢都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氧化钠或过氧化钠都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化学键类型不同,故D错误。
4、考查物质的反应图像
典例4(2018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拟考试)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别位于三个周期。
Y和M同主族,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存在游离态的M, 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相遇会有白烟。
这五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Q,取一定量Q溶于蒸馏水得到溶液,向此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Y>X
B.简单离子的半径:
M>Y>Z
C.R与除Z以外的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Y与其他4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答案】D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占据三个周期,则R为H元素;Y和M位于同主族,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存在游离态的M,,则M为S元素、Y为O元素;根据图象可知,生成沉淀为氢氧化铝,沉淀量不变时是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则Q中一定含有铝离子和铵根离子,应该为NH4Al(SO4)2,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X为N、Z为Al元素。
A.X、Y分别为N、O元素,非金属性N Y>X,故A正确;B.M、Y、Z分别为S、O、Al,硫离子含有3个电子层,其离子半径最大,氧离子和铝离子都含有2个电子层,氧元素的核电荷数较小,其离子半径较大,则简单的离子半径: M>Y>Z,故B正确;C.R与X、Y、M元素可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 NH3、H2O、H2S,均是共价化合物,故C正确;D.Y与Al只能形成Al2O3一种二元化合物,故D错误。 5、考查10电子微粒 典例5(2018届湖北省鄂东南省级市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高三五月联考)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3种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质子,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 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与A形成的常见化合物是同主族元素同类型化合物中沸点最低的 B.B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一种强酸 D.C的单质可以与D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生成D的单质 【答案】D 【解析】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3种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质子,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反应“B单质+乙→甲+C单质”为置换反应;若甲、乙、丙的质子数为10,推出A为H元素,B为F元素,C为O元素,D为N元素(或C元素),吻合题给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甲为HF,乙为H2O,丙为NH3(或CH4),丁为NO(或CO2);若甲、乙、丙的质子数为18,A为H元素,B为Cl元素,C为S元素,D为P元素(或Si元素),但与“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和“C单质+丙→丁+乙”不吻合;综上分析,A为H元素,B为F元素,C为O元素,D为N元素(或C元素),甲为HF,乙为H2O,丙为NH3(或CH4),丁为NO(或CO2)。 A项,C与A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分子间存在氢键,其沸点是同主族元素同类型化合物中最高的,A项错误;B项,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H,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项错误;C项,D为N元素(或C元素),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NO3(或H2CO3),HNO3属于强酸,H2CO3属于弱酸,C项错误;D项,NH3在O2中燃烧发生置换反应生成N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 2N2+6H2O,碳的氢化物在O2不充分的条件下燃烧可产生黑烟或浓烟,即碳的氢化物可与O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碳,D项正确。 1.(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B的单质,C与A、F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绝对值都是8,E的简单离子半径均小于同周期其它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 B.A元素与其他元素既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又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单质的熔点高于E,则D的金属性强于E D.F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于其他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答案】B 【解析】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可获得氧气和氮气;C与A、F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的绝对值都是8,一般情况下,短周期同主族相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因此A是氢、C是氟、F是氯、B是氮或氧;第三周期离子半径最小的简单离子是Al3+,因此E是铝、D是钠或镁。 则A.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IA族或第二周期第VA族,故A错误;B.H与其他元素主要形成共价化合物如水、烃等,也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aH、MgH2等,故B正确;C.Na或Mg的熔点低于Al,与两者金属性强弱无关,故C错误;D.Cl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高氯酸是酸性最强的含氧酸,该选项没有“最高价”限制,故D错误。 答案: B。 2.(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短周期的3种主族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变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之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 X>Y>Z B.X与Z形成的化合物XZ3可用作制冷剂 C.通常情况下,X的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作保护气 D.元素的非金属性: X>Y 【答案】A 【解析】根据上述分析,X、Y、Z分别是N、C、H元素。 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少,其原子半径越小,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这三种元素原子半径Y>X>Z,故A错误;B.液氨在气化时吸收热量导致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氨气可以作制冷剂,故B正确;C.氮气性质稳定,通常条件下和其它物质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氮气可充入食品包装袋中作保护气,故C正确;D.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X、Y位于同一周期,且X原子序数大于Y,所以非金属性X>Y,故D正确。 3.(云南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复习统一检测)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W的单质与H2在暗处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X的周期数等于族序数,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和H2Y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 W B.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 W 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X D.X、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反应 【答案】D 【解析】A.离子半径判断原则是先看电子层数,“层大径大”,然后核电荷数,其越大半径越小。 W、X、Z构成的离子分别为F-、Al3+、Cl-,根据半径判断原则分析,可知F->Al3+,A项错误;B.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的判断规律是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简单离子失电子越难,还原性越弱。 W、Y、Z分别是F、S、Cl,根据上述原则,非金属性F>Cl>S,因而对应简单离子还原性是F- 4.(2019届北京市延庆县高三3月模拟)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 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B.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答案】B 【解析】A.元素X与氢形成的化合物有C2H2、C6H6等,故A正确;B.W、X的氯化物分别为LiCl和CCl4,则Li+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B错误;C.元素Y为铝,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故C正确;D.硫和碳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S2,故D正确。 5.(天津市红桥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二轮模拟)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现有四种不同主族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Z、W处于同周期且族序数相差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非金属性: B.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C.Z、W的简单离子半径: D.只有W元素的单质可用于杀菌消毒 【答案】C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Na,W为Cl元素。 A.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则非金属性X 6.(天津市十二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A、B、C、D、F都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E是由Z元素形成的单质,0.1mol·L-1D溶液的pH为13(25℃)。 它们满足如图转化关系,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 2 B.等体积等浓度的F溶液与D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F>D C.0.1molB与足量A或C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均为0.1NA D.Y、Z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前者弱于后者,是因为后者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D 【解析】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Y为C,Z为O,W为Na,A为水,B为过氧化钠,C为二氧化碳,D为NaOH,E为氧气,F为碳酸钠。 A.B为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化学考点剖析 考点27 原子结构结合物质推断的考查解析版 高考 化学 考点 剖析 27 原子结构 结合 物质 推断 考查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