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介入器械行业深度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54145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726.57KB
医疗介入器械行业深度报告.docx
《医疗介入器械行业深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介入器械行业深度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介入器械行业深度报告
医疗介入器械行业深度报告
,搜索下载。
本篇主要介绍介入器械行业全景轮廓的研究报告。
报告的目的一是让投资人了解介入器械市场的发展情况,二是对比分析介入器械已上市公司乐普医疗、吉威医疗(蓝帆医疗)、微创医疗、先健科技、信立泰,和将登陆科创板的介入器械公司南微医学、微创心脉、赛诺医疗、佰仁医疗和启明医疗等,对将上市科创板的公司投资价值做出判断,本报告公司篇主要分析将上市的南微医学和心脉医疗。
1、介入行业的研究范畴
1.1介入治疗的定义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
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
继传统药物治疗和外科开胸手术治疗后,介入治疗以其介入创伤小、手术危险小、疗效明显等优势开创了现代医疗的新纪元。
1.2介入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介入材料和器械是一项包含材料、医学、机械制造以及物理化学的多学科交叉领域。
中国在高值生物材料、精密加工和医疗器械评价及检测等领域需求巨大,但是国内相关产业无法满足需求,导致了当前高端材料和器械外资产品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只能依靠进口获得的状况。
随着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投入的不断力度加大,攻坚决心的不断增强,介入材料与器械的发展必将带动下述相关产业的共同进步:
1、高值医学生物材料领域
介入医疗器械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支架管材、导管、丝材等均为高附加值生物材料,其中部分材料单位价格超过黄金,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强度、塑性、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蚀性能。
国内目前尚无成熟的应用型原材料体系,对于支架、导管、导丝的药械结合和药物洗脱工艺仍有待改善。
可以预计,国内介入治疗医学应用的发展必定带动高值生物材料技术产业发展。
2、精密加工制造产业
导管编织工艺、形状记忆合金的加工技术、导丝的加工焊接和机械瓣膜的制造等,这些都属于精密加工甚至超精密加工的范畴。
介入材料和器械的发展尤其是目前国内技术较落后的导管导丝的发展,将有力推动精密加工制造产业发展。
而精密加工制造产业的产品又不仅仅局限于医疗领域,精密加工技术可以服务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促进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
3、医疗器械评价及检测
目前国内市场的血管造影机等诊断评价装置85%以上依赖进口,此外在介入辅助器械的结构设计、结构有限元模拟分析等领域的软件和设备几乎缺失。
介入器械是管控最严格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介入器械的发展可以带动评价及检测产业的发展,再反过来促进介入器械的发展,缩短其研发周期,及时检测并帮助改善器械的性能,形成良性循环。
1.3介入医学的特点
介入治疗其特点是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1、对于需内科治疗类疾病,介入治疗相对与内科治疗优点在于:
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不仅可大大提高病变部位药物浓度,还可大大减少药物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2、对于需外科治疗类疾病,介入治疗相对与外科治疗优点在于:
1)它无需开刀暴露病灶,一般只需几毫米的皮肤切口,就可完成治疗,表皮损伤小、外表美观。
2)大部分病人只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麻醉的危险性。
3)损伤小、恢复快、效果满意,对身体正常器官的影响小。
4)对于目前治疗难度大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部分肿瘤在介入治疗后相当于外科切除。
1.4介入器械的国内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在大型高端设备、高精尖技术领域一直处于外资垄断的格局。
自2014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国产医疗器械的发展,包括优秀国产医疗设备的遴选、新版医疗器械监管条例的发布以及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的启动,在加大对国产医疗器械支持力度的同时推动了国内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创新。
由于介入治疗技术最初由国外引进且起步较晚,加之介入治疗器械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介入器械大部分细分领域仍处于外资主导格局,目前仅有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的冠脉支架产品基本完成了进口替代,其他产品尚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有望后续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
在中国介入器械市场的外资巨头代表有强生医疗、波士顿科学、美敦力、库克和雅培等,国内的代表企业有乐普医疗、微创医疗、吉威医疗(蓝帆医疗)、先健科技、南微医学、启明医疗、佰仁医疗、赛诺医疗和微创心脉医疗等。
1.5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医疗器械与人类的生命健康紧密相关,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高度重视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并给予政策支持与鼓励。
当前,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状况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
根据EvaluateMedTech的统计,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为4,050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了约4.65%。
预计至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销售规模将会达到5,9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6%,高于药品增速的4%。
从全球市场来看,2017年全球前10大医疗器械厂商销售收入为1,57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39%,前30大医疗器械厂商销售收入合计达到了3,04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比例达到了75%,市场集中度较高。
近几年,伴随着国家各项产业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动,加之,人口的结构性变化及人们医疗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
根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的统计,2007年至2017年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从535亿增长到了4,4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59%,远超全球市场的增长速度。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国居民医疗消费的增长,中国医疗器械工业销售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17年收入达到5,473亿元,预计未来5年将保持15%的行业增速。
随着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全国已形成了多个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和制造业发展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及京津环渤海湾三大区域成为本土三大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
三大区域医疗器械总产值约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
因为本身所具有的条件不同,这三大产业聚集区又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点:
(1)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其电子、计算机、通讯、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产生集约化优势,还利用对外出口的便利优势,使得其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
主要产品包括监护设备、超声诊断、MRI等医学影像设备和伽玛刀、X刀等大型立体定向放疗设备、肿瘤热疗设备等,医疗器械代表企业有迈瑞医疗、华大智造、健帆生物、华大基因、新产业、开立医疗、理邦仪器、贝斯达、星普医科、冠昊生物、万孚生物、达安基因和维力医疗等。
(2)长三角产业带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医疗器械三大产业群之一,产业发展迅速、中小企业活跃、地区特色明显,其一次性医疗器械和耗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一半,主要为体外诊断公司。
眼科设备、医用超声、微波、射频肿瘤热疗、MRI等产品的生产能力比较突出。
近些年,武汉光谷生物医药产业园也是发展不错的院区。
代表企业有上海联影、鱼跃医疗、昊海生科、凯利泰、微创医疗、南微医学和基蛋生物等。
(3)京津环渤海湾产业带
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含天津、辽宁、山东)医疗器械发展势头迅猛,一个包括DR、MRI、数字超声、加速器、计算机导航定位医用设备、呼吸麻醉机、骨科器材和心血管器材生产企业群正在形成,其中一批中小企业迅速崛起,产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亿元。
代表企业有乐普医疗、威高股份、东软医疗、蓝帆医疗、万东医疗、爱康医疗、赛诺医疗和佰仁医疗等。
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总额420.6亿美元,同比增长8.09%。
2013-2016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口总额由149亿美元增长至204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7.98%,诊疗设备、口腔器材等为主要进口产品。
2013-2017年,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由193亿美元增长至21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2.93%。
与进口总额相比,出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相对较慢。
目前中国出口的医疗器械产品中,仍以低值耗材、中低端产品为主,以按摩保健器具、医用耗材敷料为主的前十大出口产品,占据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的44.5%。
2、介入器械细分领域研究
2.1心脏介入是最大的细分市场
心脏介入主要研究内容:
心脑血管介入治疗装置主要有冠状动脉血管支架、远端保护器、血管闭合器、ASD、人工瓣膜和PDA封堵器等。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以下简称“CVD”)指的是与心脏或血管相关的疾病。
通常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病/中风、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类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瘤、心肌病变、心内膜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以及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等。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的头号健康杀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8世界卫生统计报告》,在2016年全球有约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31.4%,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死亡人数的44%。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的头号死因,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升阶段。
据推算,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亿,死亡率居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由于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提高,中国正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2.1.1冠状动脉血管支架是目前最大的细分市场
血管疾病方面:
包括治疗血管狭窄和闭塞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和血管支架置入术、治疗动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控制出血(急慢性创伤、产后、炎症、静脉曲张等)、血管畸形以及动静脉瘘与血管瘤的栓塞治疗、预防肺栓塞的下腔静脉滤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技术、各种血管造影诊断、静脉取血诊断等等。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
心脏支架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从1977年至今经历几十年的发展,从PTCA阶段、第二代裸金属支架到市场较成熟的药物洗脱支架,由于传统的裸金属支架以及药物洗脱支架在长期置入过程中存在着血栓形成、血管再狭窄、局部炎症不良反应,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支架能够完成堵塞部位血运重建的功能。
以生物可吸收药物洗脱支架为代表的第三代血管支架已经成为支架应用的主流产品。
生物可吸收支架可以在人体内逐渐被吸收,能够显著减少支架血栓以及再狭窄的形成,同时对MRI和CT扫描无影响。
冠状动脉支架市场空间
冠脉支架是通过传统的球囊扩张导管,把支架植入血管狭窄区,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
因创伤小、效果好,PCI成为目前治疗心血管狭窄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据《WorldPreview2018,Outlookto2024》,2017年心脏病相关器械(Cardiology)的市场规模达到469亿美元,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份额为11.6%,排名第二。
预计2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介入 器械 行业 深度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