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复习总结资料完整版.docx
- 文档编号:25400881
- 上传时间:2023-06-0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6.10KB
公文复习总结资料完整版.docx
《公文复习总结资料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复习总结资料完整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文复习总结资料完整版
公文复习总结资料(完整版)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
。
它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在管理国家、、处理各种公文时制作和使用的文字工具。
公文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按照一定程序和格式处理公务的行文都称之为公文,其中包括明确规定的十五种公文,以及党政、团体、事业和企业等方面的事务文书。
狭义的公文,专指党和国家公文法规中正式规定的主要文种。
主要文种有十五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一般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文书简称公文。
一般党机关使用的文书称为文件。
由此可知,文书>公文>文件。
公文写作特点:
受命性、实用性)(工具性)、时限性、权威性、简明性、程序性、规范性、定向性。
公文的作用:
第一,指挥管理作用。
第二,交流信息作用。
第三,商洽协调作用。
第四,宣传教育作用。
第五,凭证依据作用。
公文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工作。
公文写作的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统称为机关)。
公文写作的具体任务是:
掌握情况、研究问题、论证决策、草拟公文。
公文的主旨是指通过公文的全部内容所表达或体现出来的行文用意、目的或意义。
主旨是一篇公文的灵魂。
P37公文主旨的作用:
:
第一,对公文写作过程具有统摄和支配作用。
主旨是选择材料((包括政策、理论))的依据,是组织和派生具体观点、主张的基础,一篇公文写什么与不写什么,是详写还是略写,都要根据主旨来确定,主旨起着统摄材料的作用。
第二,主旨是衡量公文价值的主要标准。
第三,主旨体现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公文主旨的特点:
第一,公文主旨反映的对象及内容是公务活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第二,公文主旨明白、显露。
第三,公文主旨的形成具有时限性。
第四,公文主旨具有直接的社会应用性。
第五,一篇公文只有一个主旨。
公文主旨的表现方法:
第一,标题明旨。
第二,开篇明旨。
第三,撮要明旨。
第四,分题明旨。
第五,线穿显旨。
公文主旨两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是思想型,第二种,是信息性。
公文主旨要求:
第一,要正确,第二,要鲜明,第三,要集中,第四,要新颖,第五,要一致。
公文材料的含义:
:
从狭义上讲,材料是指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社会中收集、摄取并写入文章中的事实和依据。
公文材料的种类:
第一种,是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第二种,是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第三种,是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第四种,是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
材料的收集:
第一,要立足于本部门、本单位。
第二,要着眼于本行业、本系统。
第三,关注社会的有关情况。
第四,遵循适度的原则。
其中,原则包括剔除意识、时效意识、整体意识超前意识和统计意识。
除此之外,还需要切实掌握第一手材料。
常用的材料积累方法:
第一,笔记式。
第二,剪辑式。
第三,卡片式。
第四,索引式。
第五,微机式。
公文材料的选择原则:
第一,切旨性。
第二,真实性。
第三,现实性。
第四,典型性。
第五,新颖性。
公文结构的含义:
具体含义是指根据主旨表达的需要,合理地安排和。
展开材料,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也叫谋篇布局,立格定居。
公文结构:
综合性的工作总结、报告以及介绍,一般是采取结构为:
。
基本情况概+做法、经验或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或者讲不足。
通知、通报,一般采取结构为: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决定、规定、条例等法规性文件,一般采取结构为总则+分则加+附则。
公告、通告,一般采取结构为概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果或意见,分项列出。
批复,结构单一,基本上是对解决问题的结果给予答复。
公文结构的外形体式:
第一,篇段合一式,一篇公文只有一段,俗称单枪匹马式。
主要适用。
于命令、公告以及内容简单的决定、决议、函、批复、任免通知等。
第二,撮要分条式,开头概括全文中心内容,然后用数码序号依次标明问题先后。
这种是下行公文的基本体式。
通知、通告、公告以及内容较为复杂的决定、决议、通知、通知型纪要等文种通常采取此类形式。
第三,分列小标题式,将每一段的中心内容分别归纳成若干个小标题,放置在该段内容之上。
通知、调查报告、纪要、决定、决议、简报、通报以及规划、纲要等多采取这种体式,俗称刀枪剑戟式。
第四,全面性分块式,这种公文把全文分为几大块,相互独立。
例如。
工作总结、调查报告以及内容复杂的决定、意见等,俗称豆腐块式。
第五,转发转述式,这种公文用于批转、转发转述的形式,把下级或上级、平级的来文转印给下级单位。
它的特征是以文载文,文后有文。
第六,章、条、款分列式,这种公文全篇分章,章下有条,条下设款,分条列目,款项清楚,俗称下楼梯式。
这类是法律、章程、规则、细则等法规性公文的基本写法。
第七,条、段贯通式,全文为若干条,无标语序号,无单独的开头与结尾,或者是划分为若干段,不标序号。
这一类通常是指示性通知和内容比较简单的法规性文件,以及领导讲话材料常用的体式。
第八,并列句式,这以简要的文字开头,开宗名义,正文用若干句子排列组合而成,有的讲究押韵,或者类似于诗词歌赋一样,这种通常是守则、公约等文件的基本写法。
公文使用的语言的基本要求:
第一,真实准确无假话。
其中要避免产生歧义,防止褒贬失当,排除疏忽错漏,注意措辞得体。
第二,严谨庄重无虚话。
而特色的庄重语系主要表现在,引用文言词汇,运用专用词汇,多用偶数音节词语,多用对偶句和排比句。
第三,简明扼要无废话。
认识明确,抓住实质,陈述事实,抓住关键,陈明观点,提出意见和办法,抓住中心,切合公务实际。
善于概括,抓住事物特征。
删繁就简,用最经济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
第四,平实易懂无大话,这是公文写作的重要特征。
在公文中不要堆砌辞藻,乱用修饰词语。
不要文白夹杂,故弄玄虚。
不要过多的引经据典。
第五,鲜明生动无套话。
公文用语的特点:
第一,使用书面语,一般不用口语。
第二,使用一些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第三,使用特定的公文专用语。
第四,大量使用介词结构。
第五,经常使用模糊词语,使公文内容得到准确表达。
模糊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指定特征的弹性语言。
模糊语言具有定向的明确性、准确性,又具有伸缩性、概括性、抽象性以及严密性。
模糊词语详细请见P64。
公文写作的表达方式:
第一,叙述。
一般来说,叙述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等。
第二,议论。
议论是公文作者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一种表达方式,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第三,说明。
说明就是用言简意赅的文字,把事物的形态、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能等解说清楚,其中事物的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则说明的主要之点。
说明与叙述的区别是,说明侧重于记写客观事物的静态情状,叙述则是侧重于记写事物的动态情状。
而夹叙夹议,可以说是公文写作中最主要的表达手法。
组织包括政权机关、团体机关、实体机关。
国务院>省政府>市>县>乡政行文规则第一,行文关系,行文关系是指发文机关与受文机关之间的公文来往关系。
行文关系具有双向性特点,具有行文关系的双方一般可以相互行文。
第二,行文方式。
上行文,上行文是下级向具有隶属关系的上级的行文。
其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三种。
逐级行文,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下级向上级行文。
(必须具有隶属关系)多级行文,即下级在必要时向上级或更高一级的上级机关行文。
(必须是隶属关系,而且仅在个别特殊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越级行文,下级在必要时越过有隶属关系的上级向更高级的上级机关行文。
符合以下条件方可使用越级行文:
第一,请示隶属关系上级多次,未能解决。
第二,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需要尽快处理。
第三,隶属关系的下级与上级有争议,无法解决。
第四,上级机关交办,指定越级上报的事。
第五,对上级机关进行检举、揭发的问题。
第六,询问个别的必要的具体问题。
下行文,下行文是上级向所属的下级的行文。
其中行为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直达基层行文三种。
逐级行文,采取逐级下达的方式,只对直属的下级行文。
多级行文,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向所属的几级下级机关行文。
直达基层行文,上级机关直接向最基层机关行文,这种公文是无需保密的普通文书。
平行文,是相互没有隶属关系的同级机关或不属于同一系统的机关之间的行文。
行文规则:
上行文。
原则主送上级,抄送上级或平级,不抄送下级。
对上级的请示报告应得授权同意,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应直接报送上级主管。
下级机关要用机关名义向上级请示事项,应当提出顺向性意见后上报,不得原文转报上级。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在报告等非请示行文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事项外,不得以本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送公文,不得以本机关负责人名义向上级报送公文。
受双领导的机关向一个上级机关行文时,必要时抄送另一个上级。
下行文。
主送受理机关,根据需要抄送相关机关,重要公文应当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根据本级党委政府授权,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行文,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向下级党委,政府发布指令性公文或在公文中向下级党委政府提出指令性要求。
需要政府审批的具体事项,政府同意后由政府职能部门行文,文中需注明已经政府同意。
(简单来讲,就是党委政府对党委政府,部门单位对部门单位)党委政府的部门在各自职权范围内,可以向下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行文。
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擅自行文的上级机关应当责令其纠正或撤销。
(一句话,合作未达成就下令是不正确的)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抄送该下级机关的另一个上级机关。
(可以理解为一个学生是两个老师的助理)第三,平行文。
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选准文种。
因为平行文的文种相对数量较少,主要是函、周知性的通知以及告知性的意见。
注意联合行文的条件。
同级别机关之间可以联合行文,有各自职权范围的工作,不得联合行文。
要注意行文的态度和语气,做到态度谦和、语气平缓。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一般用函行文。
公文审核重点:
一,行文理由是否充足,行文依据是否正确。
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与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合实际。
三,涉及有关地区和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
四,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单位和标点符号的用法是否规范。
五,其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
签发是公文文件定稿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签发人签发公文,应当签署意见、姓名和完整日期;圈阅或者签名的,视为同意。
联合发文由所有联署机关的负责人会签。
签发文件人写上自己的名字,并应注明签发的时间,便于查考。
被主要负责同志授权代行签发的文件,要在签发人姓名的右侧注明代字。
收文办理的主要程序:
一,签收。
二,登记。
三,初审。
四,承办。
五,传阅。
六,催办。
七,答复。
发文办理主要程序:
一,复核。
二,登记。
三,印制。
四,核发。
公文管理:
绝密公文一般不得复制、汇编。
复制、汇编的公文视同原件管理。
复印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戳记。
翻印件应当注明翻印的机关名称、日期。
汇本的密级按照公文的最高密级标注。
公文被撤销的,视为自始无效。
公文被废止的,视为自废止之日起失效。
销毁涉密公文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不得私自销毁。
法定公文的特点:
第一,制发主体的法定性。
第二,内容效用的权威性。
第三,结构模式的程式性。
第四,语言表达的特定性。
其主要要求准确、明白、简洁、庄重、生动。
法定公文的作用:
第一,规范约束作用。
第二,知照联系作用。
第三,领导指导作用。
第四,宣传教育作用。
第五,记载凭证作用。
法定公文的分类:
第一,按性质和作用分类,即正式公文分为515种。
第二,按行文方向分类,分为四种情况:
上行文,下级向上级机关的行文。
下行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的行文。
平行文,向平级机关或者不相隶属机关的行文。
中性行文,既是可上可下,还可平行的行文,具有行文方向的不确定性。
第三,按机密程度分类,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
第四,按紧急程度分类,公文的紧急程度包括特急,加急两个等级,而以电报形式发文则紧急程度分为特提、特急、加急、平急四个等级。
法定公文的格式,格式是法定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组织约束力在形式上的表现,是区别公文与一般文章的重要标志,也是保证公文的质量和提高办文效率的重要手段。
公文用纸幅面采用国际标准4a4形式。
公文采取左侧装订。
公文印刷方面,要求双面印刷。
公文制版要求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一毫米。
公文用字方面没有特殊说明的话,公文格式各要素一般用三号仿宋体字。
版心内公文格式各要素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公文首页红线分隔线以上的部分叫做版头。
公文首页红色分隔线以下,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主体。
公文末页首条分隔线以下,末条分隔线以上的部分称为版记。
板头部分份号是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用六位三号阿拉伯数字定格编排在公文版心左上角第一行,数字前面可以编虚位(例如000001),份号在涉密公文中使用,目的是便于管理。
密级和保密期限,一般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公文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密集和保密期限之间应用★号隔开,如果只标注密级而不标注保密期限,在密级两字之间空出一字的距离。
(例如机密)公文格式中假如需要标注紧急程度,一般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公文版心左上角。
若公文只标注了紧急程度,那么紧急程度的两个汉字之间应该空出一个字的距离。
如需同时标注以上三种,请按照上方出现顺序,自上而下排列,而在这种情况紧急程度的两个汉字之间不空格。
发文机关标志,可以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加不加文件两字都可以)。
联合行文时,发文机关标志可以并用联合发文机关名称,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
发文机关标志要居中排布,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535毫米,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颜色为红色。
联合行文时,若需同时标注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一般应当将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如有文件二字,应当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也可以单独用主办机关名称)发文字号,又称为发文号和发文编号,一般用三号仿宋体字。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序号三个要素组成,顺序不可颠倒。
年份要用公元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发文顺序号前不加第,没有虚位,阿拉伯数字后面加号字。
几个单位联合行文时,不应一文多号,应标注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的位置应当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两行的位置,居中排布。
上行文的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编排,与最后一个签发人姓名处在同一行。
注意:
只有上行文才需要标注签发人,而且必须由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位置必须与发文字号同处一行。
签发人用三号仿宋体字,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三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主体部分又称内文,是党政公文的实质性内容。
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等要素组成。
标题是党政公文的眉目,是一篇公文整个结构要件的核心。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个要素组成。
三个或者三个以下机关联合发文时,列出所有发文机关名称。
四个及四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可以采用排列在前的发文机关名称加等字的方式。
公文标题一般用二号小标宋体字,编排在红分隔线下空两行位置,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主送机关是指党政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
在一般情况下,一篇公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特别是上行文。
上行文的报告,其主送机关可能不是一个,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行文报告也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根据报告所涉及的内容管理和分工的不同,将负有责任的上级机关名称写在前面,并用并报联结另一个上级机关名称。
下行文的主送机关如果不止一个,注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按照等级高低顺序排列。
主送机关名称如果不止一个,要注意其相互之间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般是不同的系统和级别之间用逗号隔开,同一个系统内部的各单位之间用顿号隔开,最后一个名称之后加冒号。
正文是一篇公文写作的关键所在,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原由,开头部分,凭什么发文。
二是事项,主体部分,有什么事。
三是结尾,结尾部分,判断结论。
上行文结尾:
以上是否可行,请批示下行文结尾:
特此通知/此复平行文结尾:
为荷/为盼/特此函复正文部分用三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二十二行,每行排二十八个字。
正文的具体位置编排与主送机关名称下一行每个自然段空两次回行顶格文章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用一、
(一)、1.、(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附件说明,附件说明应当标注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其位置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两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发文机关署名,联合行文时,应当先编排主办机关署名,其余发文机关署名依次向下编排。
成文日期在发文机关署名右下方,成文日期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注完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有特定发文机关标志的普发性公文和电报可以不加盖印章。
印章要在签字后使用,印章端正,居中下压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使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据印章中心偏下位置,印章顶端应当上距正文或附件说明一行之内。
联合行文时印,章之间排列整齐,互不相交或相切。
附件,属于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资料。
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用三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标题居中编排在第三行,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格式要求同正文。
版记部分版记部分,又称文尾,位于公文末页下部,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与末条分割线用粗线,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
版记部分主要由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两个要素组成。
抄送机关与主送机关相对应,合称党政公文的受文机关。
它指除主送机关以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
无论是上级、下级还是不相隶属的机关,一律统称抄送。
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式同抄送机关。
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放至于抄送机关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印刷机关和印发日期,又称承办文件记录。
编排在末条分隔线纸上,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标虚位,后加印发二字。
如有抄送机关,一般用四号仿宋字体,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之上一行,左右各空一字编排,回行时与冒号后的首字对齐,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名称后标句号。
大专题命令命令是依照有关法律公布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时使用的文种命令的特点:
载体性、强制性、权威性、严肃性、专业性结构模式:
标题、编号、正文、签署、成文日期决定决定是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策事项时使用的一种文种。
决定按其内容和使用情况可分四类:
第一类,方针政策性决定。
第二类,部署指挥性决定。
第三类,决策知照性决定。
第四类,表彰处分性决定。
结构模式:
标题、正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决议决议和决定同属决策性文件,主要区别在于,决议必须产生于法定的会议。
决议按其内容不同,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一,审议批准性决议。
二,方针政策性决议。
三,专门问题性决议。
四,公布号召性决议。
结构模式:
标题、成文日期、正文、落款纪要纪要是使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的一种公文。
纪要按内容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日常办公会议纪要。
第二类是指示型纪要。
第三类是讨论型纪要。
结构模式:
标题、正文、结尾公报公报是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项的周知性公文文种。
按照内容及性质分,常用的公报有以下三类:
第一,会议公报。
结构模式:
标题(会议名称+文种)、成文日期、正文、(结尾)第二,统计公报。
结构模式:
标题、成文日期、前言、主体、结尾第三,外交公报。
结构模式:
标题(国名+联合公报/政府名称+事由+联合公报/会)议名称+新闻公报)、成文日期、正文、(结尾)公告公告是国家机关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时使用的公文文种。
公告的特点:
一,制发机关的限制性。
二,发布事项的重要性。
三,发布范围的广泛性。
四,公布方式的单一性。
公告与公报之间的区别:
首先,党的机关常用公报,而不用公告。
行政机关常用公告,也用公报。
其次,公报用于发布重要事项,公告发布重要事项,也发布法定事项。
结构模式:
标题(发文机关+文种/发文机关+事由+文种)、发文字号、正文、)结尾(特此公告)通告通告是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时使用的公文文种。
通告不同于公告,主要表现在:
一,制发机关不同。
二,发布事项不同。
三,发布范围不同。
四,发布方式不同。
五,发布目的不同。
结构模式: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事由+文种/发文机关+文种)发)文字号、正文、结尾(特此公告/通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议案议案是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并需大会列入议程,进行讨论、审议和决定的议事原案,属于建议性公文。
议案的特征主要表现:
一,制作主体的特定性。
二,是运营程序的法定性。
三,是行文对象的单一性。
四,是生效标识的特殊性。
结构模式:
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议案和提案不同。
其中议案用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而提案则用于各级政协会议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议案提请大会审议通过后,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法律效力,而提案则相对弱些。
意见意见是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时使用的文种。
一种意见是来自下级的,可以从建议性转化为指导性和约束性,另一种是出自于上级机关的意见,具有指示要求性。
结构模式:
标题、正文、结尾、成文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文 复习 总结 资料 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