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二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25398430
- 上传时间:2023-06-0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0KB
电路原理二教学大纲.docx
《电路原理二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原理二教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路原理二教学大纲
电路原理
(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电路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
PrinciplesofElectricCircuits
(二)
课程类别:
基础课程/必修
课程编号:
课程归属单位:
电气工程学院
制定时间:
2006年 08月 10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本课程的基本类型、性质和任务
电路课程是一门电类专业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能运用基础定律,基本定理和方法,对已知电路进行分析,求解电路在待定输入激励下的响应。
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电路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论教学部分
(1)、基本概念
电路变量(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等元件的特性及其电压电流关系;线性和非线性的概念,时变和非时变的概念;集总参数电路与分布参数电路的概念;电功率和电能量;电路模型;基尔霍夫定律。
(2)、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简单电阻电路的计算,等效电阻的概念和计算,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及其等效互换,节点分析法,回路分析法(网孔分析法),Y-△互换,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替代定理。
(3)、正弦电流电路的稳态分析
正弦量的振幅(最大值),角频率,相位和初相位,正弦量的瞬时值,有效值和相位差,正弦量的波形,正弦量的相量,相量图;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阻抗和导讷;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正弦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和功率因数;简单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含互感电路的计算;串联谐振和并联谐振;三相电路的联接方式和对称三相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和频谱的概念。
(4)、线性动态电路的计算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微分方程的建立,状态和初始状态的概念,初始条件,时间常数,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和全响应,自由分量和强制分量,稳态和暂态等概念;阶跃函数,阶跃响应,冲激函数,冲激响应。
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二阶动态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振荡和非振荡的概念。
复频域分析:
电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复频域形式,*复频域阻抗和复频域导讷;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初始状态的处理;用复频域分析法计算较简单的动态电路。
(5)、网络概论
网络函数及其零极点,二端口网络及其Y、Z、H、A四种参数方程的计算,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网络方程的矩阵形式,关联矩阵,基本回路矩阵,基本割集矩阵;用关联矩阵建立节点方程,用直观法列写简单电路的状态方程。
(6)、分布参数电路
均匀无损耗传输线在正弦激励下的稳态分析;特性阻抗;行波、驻波、入射波和反射波,匹配等概念。
2).实验教学部分
(1)、实验仪器和仪表
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万用表,会使用常用的一些电工设备;初步会用瓦特表和一些电子仪器、仪表及电子设备,如普通示波器,电子稳压电源,电子毫伏表等。
(2)、测试方法
电压、电流的测量,信号波形的观察方法,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和电压电流特性的测量,功率的测量。
(3)、实验操作
能正确布局和连接实验电路,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和正确读取数据,并有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能初步分析和排除实验故障。
(4)、实验报告
能写出合乎规格的实验报告,能正确绘制实验所需要的图表,对实验结果能做初步的分析、解释。
3、大纲适用的专业、课时数
大纲适用的专业:
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电自、测仪本科专业。
总学时:
128学时,周学时:
5学时,讲授学时:
108学时,实验学时20学时。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本门课是先修《大学物理》、《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含矢量分析、场论和数理方程)等几门课程后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为今后学习电机工程、电力工程、高电压工程、无线电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李瀚荪编《电路原理》(第一版)周守昌编
6、使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主要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同时开设实验环节帮助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各章节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本章介绍电路模型的概念,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吸收、发出功率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
介绍电阻、电容、独立源和受控源等电路元件。
以及基尔霍夫电压定理,基尔霍夫电流定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理解电路模型、电路变量(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透彻理解并熟练列写基尔霍夫定理方程(KVL、KCL)。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吸收、发出功率的判断。
2)基尔霍夫电压定理,基尔霍夫电流定理。
难点:
基尔霍夫电压定理,基尔霍夫电流定理
4、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路和电路模型
(1)电路的组成、电路元件
(2)电路模型的建立
(3)电路的类型
第二节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2)参考方向
第三节电能与电功率
(1)电能
(2)电功率
第四节电路的基本元件
(1)电阻元件
(2)电容元件
(3)电感元件
(4)独立电压源
第五节电路的基本定律
(1)欧姆定理
(2)基尔霍夫定律
-----
第二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和△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流、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理解等效变化的概念。
掌握电阻和电源的串、并联,电源的等效变化以及输入电阻的计算。
)。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电源的等效变化
难点:
一端口输入电阻的计算
4、教学内容:
第一节电路的等效变化
(4)电路的串联
(5)电路的并联
第二节电阻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1)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2)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等效变化
(3)混接
(4)平衡的电桥电路
第三节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及实际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化
(1)电压源串并联
(2)电流源的串并联
(3)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
第四节输入电阻
(1)定义
(2)求输入电阻的方法
-----
第三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节点电压法。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理解支路电流法。
掌握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
难点:
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支路电路法
(1)定义
(2)步骤
(3)存在问题
第二节回路电流法
(1)定义
(2)节点电压方程
(3)回路电流法解题步骤
(4)回路电流法注意问题
第三节节点电压法
(1)定义
(2)节点电压方程
(3)节点电压法的解题步骤
(4)列节点方程注意问题
------
第四章电路定理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理解叠加定理,替代定理。
掌握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难点:
戴维南定理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叠加定理
(1)叠加定理内容
(2)解题步骤
第二节叠加定理
叠加定理内容
第三节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1)戴维南定理
(2)诺顿定理
(3)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
第六章一阶电路及其二阶电路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阶的全响应,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理解动态电路暂态过程及其时域分析的概念。
熟悉计算电量的初始值。
理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熟练掌握运用三要素法求解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理解阶跃函数和冲激函数的定义、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及其相互关系。
了解二阶电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三要素法
难点:
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分析计算
4教学内容:
第一节换路定律和初始条件
(1)换路定律
(2)确定初始条件
第二节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2)RL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第三节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1)RC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RL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第四节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1)全响应
(2)全响应与零输入、零状态响应的关系
(3)三要素法
第五节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
(1)单位阶跃函数
(2)物理意义
(3)一阶电路单位阶跃响应
第六节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
(1)单位冲激函数
(2)单位冲激响应
(3)冲激响应与阶跃响应的关系
第七节二阶电路
------
第八章相量法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复数、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4、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理解相量法及其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相量法的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难点:
运用相量法分析电路
5、教学内容:
第一节正弦量
第二节正弦量的有效值
第三节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1)复数
(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第四节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1)正弦电路中元件的压流关系
(2)基尔霍夫定律相量形式
------
第九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阻抗和导讷,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最大功率传输)。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理解复阻抗和复导纳的定义及其一般计算
掌握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掌握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素和复功率的定义以及相复关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复阻抗和复导纳的定义及其一般计算
(2)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素和复功率的定义以及相复关系。
难点: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4、教学内容:
第一节复阻抗与复导纳
(1)复阻抗
(2)复导纳
第二节复阻抗串联和并联
(1)复阻抗串联
(2)复阻抗并联
第三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第四节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1)各种功率
(2)功率因素的提高
(3)最大功率的传输
第五节正弦交流电路中的谐波
(1)串联谐振
(2)并联谐振
------
第十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互感,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理想变压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理解互感和理想变压器的定义。
掌握互感和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以及理想变压器计算。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互感和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以及理想变压器计算
难点:
互感和理想变压器的定义
4、教学内容:
第一节互感
(1)互感
(2)同名端
(3)互感线圈的图形符号及等效电路
(4)耦合系数
第二节互感电路的计算
(1)互感的串联
(2)互感的并联
第三节理想变压器
(1)定义
(2)理想变压器的作用
------
第十一章三相电路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三相电路的功率。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理解三相电源、三相电路的定义以及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
难点: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4、教学内容:
第一节三相电路的连接方式
(1)三相电源
(2)连接方式
第二节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星星形连接
(2)星三角连接
第三节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
(1)功率
(2)功率测量
第四节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
三、实验教学部分:
*实验一:
叠加定理的验证
目的:
(1)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
(2)熟悉仪器设备,提高实验分析能力。
*实验二:
R、L、C元件在交流电路中的特性
目的:
(1)研究R、L、C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的阻抗特性。
(2)学习用示波器观察R、L、C元件的电压,电流波形,并观察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加深对相量和相量图的理解。
*实验三:
交流参数的测量
目的:
(1)学习使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的等效参数。
(2)学习使用万用电桥测量元件参数。
*实验四:
R、L、C串联谐振电路
目的:
(1)加深对串联谐振电路特性的理解。
(2)学习测绘RLC串联谐振电路通用谐振曲线的方法,了解电路Q值对通用谐振曲线的影响。
(3)通过对电路的UL(ω)与UC(ω)的测量,了解电路Q值的意义。
*实验五:
互感电路
目的:
(1)观察交流电路中的互感现象。
(2)学习用实验方法测定同名端。
(3)学习测量互感系数的方法。
四、各章节学时分配
序号
章节
内容
学时分配
合计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上机)
其他
1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理
6
2
8
2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6
6
3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6
2
8
4
第四章
电路定理
4
2
2
8
5
第六章
一阶电路及其二阶电路
10
2
2
14
6
第八章
相量法
4
4
7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10
2
2
14
8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路的电路
4
2
6
9
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
8
2
10
10
复习
总复习
2
2
合计
60
10
10
8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原理 教学大纲